第一课 第一节.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4287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一课 第一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课 第一节.docx

《第一课 第一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 第一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课 第一节.docx

第一课第一节

第一课第一节

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比如人类的特点——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使用语言等等,都是跟别的动物比较才认出来的。

语言也是这样。

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古代汉语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

无论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可以通过对比来研究……——吕叔湘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赏读:

做任何事情都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才能有所作为,生活如此,学习更是这样。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赏读: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

“陈词滥调”,陈:

陈旧,陈腐。

滥:

浮泛,不合实际。

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都指讲惯听厌的话。

异:

前者指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

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后者指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例句1:

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例句2:

我懒得应酬,说来说去,全是老生常谈。

知识卡片

汉语的特点

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我国的通用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在海外也有许多人作为母语或外语使用。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形成的年代无从考证,但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算起,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近千年来以汉语的北方方言为基础逐渐形成的。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跟其他语言(主要是印欧语言)比较,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汉语在语音上的主要特点

(1)汉语有声调。

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例如普通话中“七、齐、起、气”,声母和韵母相同,声母都是“q”,韵母都是“i”,但声调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在书面上也就写成四个不同的汉字。

(2)汉语音节性强。

汉语里音节是一般人都能感知的基本的发音单位,几乎每个音节都有意义,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

汉语的音节构造简单而且有规律,每个音节都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汉语在词汇上的主要特点

(1)双音节词占优势。

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占大多数。

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不过若按照口语词语统计,则单音节词较多。

(2)合成词占优势。

从汉语双音节词的构词上来看,世界语言中三种主要构词方式“派生、重叠、复合”在汉语中都存在,其中又以复合构词为主。

3.汉语在语法上的主要特点

(1)汉语不是通过谓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时、体、态”的语法意义,也没有像印欧语言那样的定式动词和不定式动词的区别。

例如汉语里的动词可以作谓语、带宾语、带补语、作主语、作宾语、作定语,也可以受定语修饰,而在形式上则完全一样。

汉语谓语动词的语法意义是靠一套表示时态的助词(如“了、着、过”等)和表示语气的助词(如“了、呢、吗”等)来表现的。

(2)汉语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表示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而特别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

汉语的基本语序是:

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语序变动,结构关系和意义随之改变。

(3)汉语的句子结构比较自由。

一方面,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有形态语言那样的一一对应关系。

汉语里相同的词类序列,可以代表不同的句法构造。

另一方面,汉语里几乎任何一个实词或主要词组,只要加上一个句调就能成为句子。

而且汉语的句子只要语境允许或不引起误解,很多成分都可以省略。

预习作业

1.根据双音节语素之间的关系,给下列词语分类。

①琵琶 ②鞑靼 ③尴尬 ④葱茏 ⑤糊涂 ⑥蜿蜒

⑦魍魉⑧犹豫

A.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叠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①②③⑧ B.④⑤⑥⑦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将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1)淳朴 A.实在 B.虚伪 C.恶毒 D.浪费(  )

(2)坚韧A.坚固 B.破败 C.脆弱 D.破裂(  )

(3)狭窄A.宽阔 B.大量 C.辽远 D.高大(  )

(4)松弛A.激烈 B.抓紧 C.紧张 D.坚硬(  )

(5)簇新A.破坏 B.陈旧 C.粗糙 D.低劣(  )

(6)寂静A.杂乱 B.混乱 C.喧闹 D.波动(  )

(7)光荣A.丑恶 B.恶劣 C.羞辱 D.耻辱(  )

(8)痛苦A.幸运 B.幸福 C.享受 D.香甜(  )

(9)坚强A.弱小 B.投降 C.懦弱 D.堕落(  )

(10)纯洁A.肮脏 B.繁杂 C.掺假 D.伪劣(  )

答案 

(1)B 

(2)C (3)A (4)C (5)B (6)C (7)D

(8)B (9)C (10)A

3.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将字母填在括号内。

(1)A.巍峨 B.富丽 C.漂亮 D.不可一世(  )

(2)A.天真 B.愚蠢 C.狡猾 D.洋洋自得(  )

(3)A.忙碌 B.较量 C.合拢 D.自吹自擂(  )

(4)A.尊重 B.爱慕 C.炫耀 D.朴素自然(  )

答案 

(1)D 

(2)A (3)D (4)C

4.试修改下面这些外国学生写的病句,并说说这些错误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①我还把今天的家庭作业没做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偷儿被警察已经抓到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都我们班同学喜欢这个电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不非常同意你的意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同学们练习打排球在操场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的汉语水平好一点儿比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我们来到中国为了学习汉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我们要团结问题讨论一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的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特点。

答案 ①我还没把今天的家庭作业做完。

(“没、不”只能放在“把”前面,不能放在“把”后面)

②小偷儿已经被警察抓到了。

(副词应该放在“被”前面)

③我们班同学都喜欢这个电影。

(“都”作范围副词应该放在它所限制的主语名词的后面,即谓语动词的前面)

④我们不很同意你的意见。

(“不”不能加在“非常”前面,但可以加在“很”前面)

⑤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打排球。

(汉语的介词结构状语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⑥我的汉语水平比他好一点儿。

(汉语比较句的格式是“名词1+比+名词2+形容词”,即介词结构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⑦我们为了学习汉语来到中国。

(“为了学习汉语”是表示目的的状语,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⑧我们要讨论一下团结问题。

(汉语动宾结构的宾语一般都应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如果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通常是加介词“把”“将”等,或者放在句首作全句的话题)

一、问题讨论

1.什么是“语言”?

提示 语言是一定语音和一定语义的结合体,是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普通话应具备哪些要素?

提示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知识结构

现代汉语的特点

三、相关知识

1.声调

声调是汉语等少数语言特有的语音现象,是依附于音节(汉字)的音高变化。

音节(汉字)的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

2.词语搭配

不同语言中有些词语的意思看起来相同,其实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关系,只是部分重合。

除了教材上提到的“男、女”与“male、female”的区别之外,又如汉语的“大”也不完全等同于英语的“big、large”等。

3.量词

量词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词类,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

汉语在表示名物的数量时一般要在名词前面加上“个、本、辆、件”等名量词。

名量词与名词有各种习惯性搭配,如“狗、鱼、蛇”用“条”,“猪、牛”用“头”,“马”用“匹”,“鸟”用“只”等。

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词语中,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的一个词是(  )

A.经营   B.坦荡   C.神圣   D.现象

解析 A项韵母都是inɡ。

B项韵母分别是an/anɡ。

C项韵母分别是en/enɡ。

D项韵母分别是an/anɡ。

答案 A

2.下面词语中,两个音节声母不全是l的一个词是(  )

A.力量B.老练C.理论D.奴隶

解析 D项声母分别是n/l。

答案 D

3.下面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感情—情感B.请求—哀求

C.君子—小人D.是—不是

答案 C

4.下面句子中的“着、了、过”有的用错了,有的该用而没用,请改正它们的用法。

①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拉自己的儿子上楼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们正吃饭着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跑步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哥哥跟弟弟正在房间里拼命吵架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以前我几乎每年冬天都得了感冒。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我很小就发现了我喜欢中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吵架过后,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我在大学学习时打乒乓球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来中国以后我一次也没有回日本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他长这么大从没有谈恋爱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②③中的动词(住、拉、拉)后该加上“着”;④⑤⑥中的“着”应直接放在动词(吃、跑、吵)后面;⑦⑧⑨⑩几句中的动词(流、得、发现、请求)后不应有“了”;⑪⑫⑬中的“过”应该直接放在动词(打、回、谈)的后面。

创新迁移

5.在下面的数词和名词之间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______鞭炮   一______斜阳   一______风景

一______胡子一______篱笆一______红旗

一______炊烟一______新月一______好意

答案 串 抹 道 脸 个 面 缕 弯 番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根据专家解释,自主招生面试________的重点是学生在交叉学科方面表现出来的创新潜质。

②作为旅游管理者,理应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让更多人受益于自然与历史的________。

③H7N9禽流感来袭,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让民众________了解疫情进展,以便调整个人防范策略。

A.考察 惠赠 及时B.考察 馈赠 即时

C.考查 惠赠 即时D.考查 馈赠 及时

解析 考察:

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

考查:

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惠赠:

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馈赠:

赠送(礼品)。

及时:

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不拖延,马上、立刻。

即时:

立即。

答案 D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历史人物。

他居然将前代的杀手、同时代的违法者塑造成了英雄。

______,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刺客们不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吗?

②华佗不但擅长内科,还善于做外科手术。

他______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可在做外科手术时用它减轻病人的痛苦。

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若将人才、资金都______在本土上,就必然要被边缘化;反之,如果只任人才、资金流出而不注意引进,也必然要贫困化。

A.兴许 配制 恪守B.或许 配制 固守

C.或许 配置 恪守D.兴许 配置 固守

解析 兴许:

副词,多用于口语。

或许:

多用于书面语。

根据语境,“或许”用在此处更恰当。

配制:

把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造,为配合主体而制作(陪衬事物)。

配置:

配备布置,多指物品排放或组合,也可用于兵力。

恪守:

严格遵守,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固守:

指坚决地守卫或主观固执地遵循,多用于对具体事物的守卫。

答案 B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某地一13岁女孩儿不慎坠楼受伤住院,但巨额治疗费让其家人发愁,有爱心企业义卖产品为其________救助资金的事情,引起不少市民关注。

②阿森纳的现任主教练,当初叫“旺热”,那时的阿森纳也最旺最红火;到如今众老将________,在联赛中保四争三,多年无冠,“旺热”也不叫“旺热”了,叫“温格”,由热变温,世态炎凉。

③传奇制作人江志强认为电影________是商业,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和社会意识的表达。

A.筹办   风流云散   不只

B.筹办   烟消云散   不止

C.筹措   风流云散   不只

D.筹措   烟消云散   不止

解析 筹措:

设法弄到(款子、粮食等)。

筹办:

筹划办理。

风流云散:

形容四散消失。

烟消云散:

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不止:

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

不但,不仅。

后面通常跟“还”“也”等搭配。

答案 C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拍案叫好。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两门相对却不相往来、以邻为壑的邻里相处之道早已引发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思考。

⑤国家人社部最近出台了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在大众自主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就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

解析 ①先声夺人:

指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

此处语境并没有“压倒对手”或“抢先一步”之意。

②望其项背:

指望见对方的颈项和背脊,意谓程度与之接近,多用于否定式,表示难以追赶。

③为渊驱鱼: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

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④以邻为壑:

拿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

⑤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含褒义。

⑥光风霁月:

指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色,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答案 A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杰出的尼日利亚剧作家、激进的人道主义者沃莱·索因卡严厉批评了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移民问题上引起强烈争议的言论和墨西哥边境的造墙计划。

B.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记录了真实的珍贵文物修复过程,讲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

C.本次读书分享会围绕“城市牛皮癣”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入手,深入阐述了有助提升“城市管理品质”的思维方式,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D.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的代表作《金色梦乡》近日引进我国,该书的灵感源自当年震惊世界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和英国披头士乐队的同名歌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

B项“讲述……状态”不搭配;C项“围绕……入手”杂糅;D项成分残缺,应在“肯尼迪遇刺”后加上“案”。

答案 A

12.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有记者问怎样看待小说家与评论家的关系,莫言笑笑说:

“我想,小说家就是一些这样那样的母鸡,________。

(2)某些棋手对于胜负耿耿于怀,________。

相反,命悬一线的局面更加激起了他们的强大斗志。

①这些母鸡下出来的蛋就是小说 ②小说就是这些母鸡下出来的蛋 ③即使处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 ④因而处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

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

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

(1)从句式对称的角度应选②;

(2)上下文没有因果关系,③更符合语境。

答案 C

13.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

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________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

________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________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________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________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 ②却是 ③更 ④但 ⑤随着

答案 ④⑤③①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