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4788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9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XXX污水处理站项目

 

基坑支护分项工程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总包单位: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综合说明

本方案编制中综合考虑客观条件和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根据设计单位和业主提出的技术质量要求,配备专业化的作业队伍,发挥本公司的管理优势,与业主、设计、监理紧密配合,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满足业主对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同时达到公司和本地区对工程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1.2编制依据

1.2.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2.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J50497-2009);

1.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1.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1.2.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12);

1.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8《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1.2.9

1.2.10

1.2.11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文;

1.2.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1.3编制原则

1.3.1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

1.3.2满足与业主、监理、设计及有关单位协调分工;

1.3.3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1.3.4充分利用充足施工机械设备,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做到连续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1.3.5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笨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1.3.6采用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组织措施,节约施工用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1.3.7贯彻施工验收、安全及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设计方案简述

2.1工程概况

2.1.1单位工程概况

根据项目情况编写

2.1.2基坑支护工程概况及现场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本次针对XXX污水处理站项目进行基坑支护工程。

该场地标高已整平至XX米,基底标高为XX~XXm,为相对标高,基坑开挖深度介于XX~XXm,基础持力层选用粉质粘土层。

拟建项目建设单位为XXXX,勘察单位为XXXX。

根据甲方提供资料及现场踏勘情况,基坑周边环境如下:

拟建XXX污水处理站工程位于XXX路以东,XX以北,XXXX小区西侧。

该工程设计为XXX结构污水处理站。

本工程基坑北侧、西侧和南侧场地开阔,东侧距离基坑基础边线约XXm有排水渠。

经现场调查及与建设方沟通,基坑周边没有管线等地下设施。

根据建设单位意见,塔吊放在基坑内,如果塔吊需要放在边坡上,应通过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加固方案后方可进行。

该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总历天数天(实际开工日期以监理公司签署的开工令为准)。

2.2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2.2.1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可知,在工程控制深度范围内,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杂填土(Q4ml):

该层拟建场区普遍揭露,褐色,松散状态,稍湿。

该层成分以粉土混建筑红砖块及混凝土块为主,物理力学性质及固结度差。

该层揭露层厚介于0.80~1.30m,平均厚度为1.03m;层底标高介于2.79~3.89m,平均标高为3.50m。

(2)粉土(Q4mc):

该层在场区普遍揭露,褐色,密实状态,湿。

土质均匀,具轻微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

该层揭露层厚介于1.50~3.60m,平均厚度为2.35m;层底标高介于0.29~1.66m,平均标高为1.15m。

(3)粉砂(Q4mc):

该层仅在场区(1#)钻孔缺失,其余钻孔均有揭露,褐色,松散状态,饱和。

砂质不均,磨圆度一般,分选一般,成份以石英及长石为主。

该层钻探揭露层厚介于1.20~1.70m,平均厚度为1.54m;层底标高介于-0.55~0.16m,平均标高为-0.22m。

(4)-1淤泥质粉砂(Q4mc):

该层在场区(1#)钻孔揭露,灰黑色,松散状态,饱和。

该层矿物成分以石英及长石为主,砂质不均,混淤泥,偶见贝壳残骸。

该层钻探揭露层厚3.20m,层底标高-2.91m。

(4)淤泥质粉质黏土(Q4mc):

该层仅在场区(1#)钻孔缺失,其余钻孔均有揭露,黑色,流塑状态。

该层土质均匀,无光泽,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低等,偶见贝壳残骸,局部夹粉砂薄层。

该层揭露层厚介于1.40~2.30m,平均厚度为1.82m;层底标高介于-2.24~-1.81m,平均标高为-2.04m。

(5)粉质黏土(Q4mc):

该层在场区普遍揭露,灰褐色~黄褐色,可塑状态。

该层土质均匀,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揭露层厚介于5.10~6.70m,平均厚度为5.93m;层底标高介于-8.84~-6.91m,平均标高为-8.12m。

(6)粗砾砂(Q4mc):

该层在场区普遍揭露,灰褐色,中密状态,饱和。

成份以石英及长石为主,砂质不均匀,磨圆度一般,级配良好。

该层揭露层厚介于0.70~2.70m,平均厚度为1.88m;层底标高介于-10.88~-9.54m,平均标高为-10.01m。

(7)残积土(Pt1JY):

该层在场区普遍揭露,暗褐色,风化呈土状,原岩结构基本破坏,矿物成分难辨。

该层钻探揭露层厚介于1.30~2.60m,平均层厚1.82m;层底标高介于-12.38~-11.24m,平均标高-11.82m。

(8)强风化云母片岩(Pt1fg):

该层在场区普遍揭露,灰绿~暗褐色,鳞片变晶结构,片理构造,表层风化成土状,往下渐呈鳞片碎块状,主要矿物成分为云母,粒状矿物以长石为主,含少量石英。

岩芯锤击声哑,岩体风化裂隙发育。

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部分钻孔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4.20m。

2.2.2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区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潜水与承压水。

其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3)粉砂﹑(4)-1淤泥质粉砂中,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6)层粗砾砂中,第(5)层粉质黏土为隔水层。

其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下水的侧向径流为主补给,以地下径流及蒸发为主排泄。

场区地下混合水稳定水位,测得稳定水位埋深介于2.83~3.52m,稳定水位标高介于1.26~1.37m,稳定水位标高平均值为1.31m。

_

2.3方案设计简述

2.3.1排水设计方案

(1)排水

在基坑底部周边设置300*300mm的排水盲沟,内填20-40mm碎石,排水盲沟坡降比1:

0.005,在排水盲沟连接处中间或拐点布置长宽均为0.50m,深1.0m的集水坑,水平间距30m。

雨水通过集水井沉淀后通过水泵排到排水管中。

(2)坡面泄水孔

在基坑边坡梅花状设置泄水孔,泄水管长0.5m,外漏0.2m,泄水管端部用滤网包扎。

(3)截水挡墙

基坑坡顶外四周布置240mm*300mm截水挡墙。

2.3.2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基坑采用放坡支护,坡面喷射强度等级C20细石砼,厚度60mm,喷面挂直径‚6.5@150*150的的钢筋网,钢筋网保护层厚度20mm,喷面坡顶外翻2.0m。

坡面选用长600mm的1„16钢筋来固定钢筋网,其水平间距为2.0m,竖向间距详见断面设计图。

坡顶选用长度为1000mm的1„16钢筋来固定钢筋网,其水平间距为2.0m,放坡坡率详见断面设计图。

AB/BC段坡面喷射强度等级C20细石砼,厚度60mm,喷面挂‚6.5@150*150的钢筋网,钢筋网保护层厚度20mm。

喷面坡顶外翻2.0m,坡顶选用长度为1m的1„16的钢筋垂直打入来固定钢筋网,水平间距为2.0m,距离坡顶1m。

基坑边坡选用长度为600mm的1„16的钢筋固定钢筋网,其水平间距为2.0m,竖向间距为1.5~2.0m。

 

CD/DA段坡面喷射强度等级C20细石砼,厚度60mm,喷面挂‚6.5@150*150的钢筋网,钢筋网保护层厚度20mm。

喷面坡顶外翻2.0m,坡顶选用长度为1m的1„16的钢筋垂直打入来固定钢筋网,水平间距为2.0m,距离坡顶1m。

基坑边坡选用长度为600mm的1„16的钢筋固定钢筋网,其水平间距为2.0m,竖向间距为2.0m。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总体目标

1、质量目标:

确保合格;

2、工期目标:

拟定总工期约为40日历天。

3、安全文明目标:

杜绝重伤以上事故、重大机械事故、火灾事故。

4、环保目标:

杜绝扰民现象、扬尘治理达到六个100%。

3.2施工组织

3.2.1项目部人员配备

职务

工作内容

人数

负责人

项目经理

负责项目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是质量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1

技术负责

负责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1

质量员

负责现场的质量监督、报验

1

安全员

负责施工安全、基坑安全巡视

2

施工员

负责工程管理工作

1

材料员

负责材料采购工作

1

机械管理员

机械设备管理

1

资料员

资料整理

1

 

3.2.2主要部门人员分工及职责

3.2.2.1、项目经理

1)组织编制、论证和实施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负责,负责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

3)项目经理必须将安全生产费用足额用于安全防护和安全措施,不得挪作他用;作业人员未配备安全防护用具,不得上岗;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质量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

4)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质量安全教育,组织审核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未经质量安全教育和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5)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参加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分部工程的验收,参加单位工程和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在验收文件上签字,不得签署虚假文件。

3.2.2.2、项目技术负责人

1)负责施工现场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主管项目技术部、物资部、质量部的工作。

2)组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专项方案、技术措施和工序设计。

3)负责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管理工作,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落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4)领导做好施工详图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图设计工作,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深化详图设计协调的相关工作。

5)主持图纸内部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重点技术措施交底。

6)负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

7)组织技术培训工作,保证项目工程按设计、规范及施工方案要求施工。

8)领导工程材料鉴定,测量复核及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

9)负责与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之间的技术和设计联系与协调工作。

3.2.2.3、施工员

1)根据质量目标和工程进度的要求,协调组织劳动力安排和机械、材料的进出场。

在质量、进度相抵触必须保证质量。

2)切实做好操作班任务交底和技术交底,检查把关砼、砂浆级配及其它成品、半成品的制作成本、质量、力求降低消耗。

3)安排生产任务必须有质量交底。

每道工序完成后应协同质检员进行验收。

3.2.2.3、质检员

1)负质检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权勒令其停工整改。

2)对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国家的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进行组织验收。

3)经常检查工人执行质量操作规程的情况,坚决制止不顾施工质量,违规蛮干的行为。

3.2.2.3、安全员

1)督促本队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安全法规及企业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纠正和向领导汇报。

2)定期安全检查,当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安全隐患,有权制止作业,组织职工撤离危险区。

3)深入现场每道工序,掌握安全重点部位的情况,检查各种防护设施,纠正违章指挥和冒险蛮干现象。

4)现场巡视基坑周边裂缝变形观测。

3.2.2.3、机械管理员

1)建立机械设备使用台帐,加强对机械状态的监测,加强油水管理工作,加强机械日常使用、保养、维修、进退场的管理。

负责工区间机械设备的协调调配及核算

2)做好各种机械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记录资料;负责特种设备的备案管理工作。

3)负责项目工程生产设备机械的管理工作,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施工生产需要。

3.2.2.3、资料员

1)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工程检验评定资料,竣工图规定的其它资料及施工、安全、管理等有关资料。

2)确保工程质量及时收集各种原材料证明文件及施工试验资料,杜绝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

3)协助试验员做好砼试块制作、送试、其它材料的送试检验工作。

3.3施工总体规划及流程

3.3.1施工标段

施工标段为保证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在施工安排上采取标段施工的施工部署。

.

3.3.2施工顺序

先进行降水井施工,后进行预降水,然后进行土方分层开挖分层绑扎钢筋网进行喷护。

3.4施工机械设备

根据工程量及工程工期的整体要求,对施工机械要进行合理的配置。

根据工程需要和特点,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如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仪器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国别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

能力

备注

测量仪器

1

GPS

GPT-7001

1

 

良好

工程测量

2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3

1

 

良好

3

钢卷尺

50m

1

支护降水工程

1

工程钻机

150

1

中国

2013

37.0

良好

支护降水施工

2

排污泵

2PNL

1

中国

2013

7.5

良好

3

泥浆泵

BW-150型

1

中国

良好

4

空压机

133/min

1

中国

75

良好

5

喷砼机

PZ-5

1

中国

2016

喷砼机

PZ-5

6

钢筋调直机

GT3/9

1台

郑州

2009

11

良好

7

水泵

3方

25台

威海

2019

370

良好

8

电焊机

BX3-500

1台

20

良好

3.5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安排表单位:

阶段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

支护

阶段

 

备注

钢筋工

3

要求持证上岗且熟悉该工艺、岗位的操作流程

电焊工

1

要求持证上岗

钻孔操作工

3

要求持证上岗且熟悉该工艺、岗位的操作流程

喷面操作工

4

熟悉该工艺、岗位的操作流程

电工

1

要求持证上岗

测量工

2

熟悉该工艺、岗位的操作流程

3.6工程量统计及材料计划

3.6.1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管井

m

270

2

喷坡

2900

3.6.2材料进场计划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产地或供应商

用于施工部位

进场批次

钢筋

HPB3006.5

10t

济钢

挂网喷坡

分一次进场

复合硅酸盐水泥

32.5R

83t

清泉

支护

分二次进场

中砂

130m3

莱山

喷坡

分四次进场

石子

5~10mm

130m3

莱山

喷坡

分四次进场

3.6.3材料试验

(1)原材复试

水泥、中砂、碎石和钢筋进场后,及时进行分批复试,原材复试批次符合《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于施工部位

进场批次

检验批次

钢筋

HPB3006.5

10t

挂网喷坡

分一次进场

一次送检

复合硅酸盐水泥

32.5R

83t

喷坡

分二次进场

一次送检

中砂

130m3

喷坡

分四次进场

一次送检

石子

5~10mm

130m3

喷坡

分四次进场

一次送检

 

(2)混凝土试块留置与强度试验

喷面期间,每500平方制作一组C20试块,标养28天后检验其抗压强度。

试块拆模后,及时送试验室进行标准养护。

3.7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在进行施工场地总平面规划布置前,首先要明确场地内及周边环境情况。

其次要明确按施工总进度及施工内容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

总平面布置原则如下:

3.7.1水泥、砂石放在基坑周边,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运输,降低生产成本。

3.7.2钢筋加工区设在基坑上部。

3.7.3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3.7.4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

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4.1测量施工方案

4.1.1测控重点及保障措施

4.1.1.1

将业主提供的高级控制点作为该工程的Ⅰ级场区控制网,并对其进行全面复核。

在Ⅰ级场区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Ⅱ级建筑物控制网,形成一套完整。

指定专人监察维护,并定期进行复测与修正,确保工程控制系统的准确性。

4.1.1.2测控方法的选择及设备的选型

必须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确保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及现场可行性。

仪器设备应选择符合工程的精度要求和实效要求,并保证其可操作性。

对所有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周检及抽检,常用指标必须随时检查。

4.1.2人员及仪器配备

4.1.2.1人员配备

序号

职务

人数

职责

1

测量负责人

2名

负责工作组织安排监督,测量方案编制、基坑监测

4.1.2.2仪器配备

对进场设备重新检定,确保仪器精度指标合格,仪器运转正常。

仪器设备配置表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GPS

2mm+2ppm

1台

工程控制定位

2

水准仪DS3

2mm

1台

标高控制

3

电脑

------

1台

数据处理

4.1.3控制网测量

4.1.3.1控制依据

依据业主提供《建设工程测量报告》

4.1.3.2控制点布置图

S1、S2、S3为甲方提供一级控制点

D1、D2、D3为现场引测二级导线点用来控制现场的桩位及土方等测量工作

由于现场施工作业面小,二级导线控制点可能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4.1.3.3Ⅰ级场区控制网的建立

为保证控制网的精度,将业主指定的平面控制点利用GPS进行复核、根据业主提供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采用DS3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按三等水准精度进行复测检查把对平面和高程的复核来做为Ⅰ级控制网。

4.1.3.4Ⅱ级控制网建立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设;

测量控制桩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对控制网进行定期复测。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将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利用附和导线引入场区作为对现场的控制。

2)高程控制网建立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采用国家三等水准精度。

对控制网进行定期复测。

4.1.4土方施工测控

4.1.4.1平面控制

自然地面开挖线放样:

首先根据现场定位点投测出外边框主轮廓控制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

开挖线的阴、阳角点钉出木桩并用小铁钉作标记,以便开挖线被破坏后能及时恢复。

挖土阶段跟踪测量放样:

土方开挖时,随时投测结构外轮廓控制轴线,依据护坡坡度,计算当时标高阶段的护坡位置,以防护坡太陡或太缓,造成塌方或影响基槽尺寸。

基坑底面开挖线放样:

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面时,首先投测控制轴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然后根据开挖底口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底口线,同样撒出白灰线作为标测量人员要在基坑开挖现场实时指导挖土司机作业。

4.1.4.2标高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开挖一步,都要往基坑引测标高基准点,引测方法:

以现场水准点为依据,采用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标高数据。

土方开挖标高控制:

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基坑开挖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每隔3米距离撒一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

标高控制示意图

4.2喷面施工方案

4.2.1挂网喷面施工方法

4.2.1.1施工流程施工顺序为:

分层挖土→人工修坡→铺设面层钢筋网→喷射砼面层。

4.2.1.2施工技术要求

基坑采用放坡支护,坡面喷射强度等级C20细石砼,厚度60mm,喷面挂直径‚6.5@150*150的的钢筋网,钢筋保护层厚度20mm,喷面坡顶外翻2.0m。

坡面选用长600mm的1„16钢筋来固定钢筋网,其水平间距为2.0m,竖向间距详见断面设计图。

坡顶选用长度为1000mm的1„16钢筋来固定钢筋网,其水平间距为2.0m,放坡坡率详见断面设计图。

4.2.1.3挂钢筋网片:

钢筋网片随各步、段悬挂,网片与坡面间距不大于20㎜,横纵向的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

应尽可能穿过土钉弯头,并紧贴网片。

4.2.1.4喷射混凝土:

喷射时,喷头与面层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离,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滑移流淌现象。

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宜为7d。

4.2.1.5坡面排水采用横向每隔2.5米设置一直径50mm,长500mm的PVC塑料管,管口向外排水倾斜15°,进口处石子反滤层处理。

4.2.2检测要求

4.2.2.1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

每500m2墙面积不应少于一组,每组的检测点不少于3点。

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且最小厚度不应少于厚度设计值得80%。

4.3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4.3.1土方开挖施工原则

4.3.1.1根据基坑形状合理分块、分段,在上一层土方支护完成后可开挖下一层土方,开挖至土钉底标高后及时施工,减少基坑开挖期间无支撑暴露时间、宽度和深度。

4.3.1.2开挖应遵循“分区、分块、对称、平衡”的总原则。

4.3.2土方开挖顺序

该基坑根据开挖情况及土质情况分二到三层开挖,支护完成上一层再开挖底下一层。

4.3.3主要技术措施及工艺

4.3.3.1土方运输车辆配备和调度应保证能满足运土不间断的要求,场内车辆行驶应有统一规划和指挥。

4.3.3.2挖土前必须保证已完成的支撑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开挖支撑下方土体,并遵循“化大坑为小坑”的原则,分层分段推进。

4.3.3.3挖土前先复核现场的定位控制线(桩)、标高控制桩,放出各分块的灰线,经复核合格后再进行挖土。

4.3.3.4基坑内挖土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放坡下坑开挖,避免塌方或机械下滑。

在开挖过程中,严格遵循分区、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