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348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说明文顺序专项练习-有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这类新式武器,有许多响亮的称呼:

神行破敌猛火刀牌、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无敌神牌等。

这种牌是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

战斗时,牌手持牌掩护士兵前进,先向敌人喷火,火焰喷射约6m~10m远,足可抵挡强敌十余人。

“虎头牌”内藏猛箭20余枚,临敌时,突然发射,以杀伤敌兵。

明代最大的一个牌后面可以遮蔽25人,作战时,可施放火焰,阻止敌骑兵的冲击,又能掩护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无敌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

这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

⑤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

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兵器不易砍破射入。

清军入关时已有藤牌军,士兵用其抵御刀剑枪斧及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之步兵用。

⑥今天这古老的防御武器,却成了我们武术锻炼中的器具。

用盾牌进行的对练项目,如盾牌刀对单刀、盾牌刀对朴刀等,不仅在国内表演时受到大众的欢迎,而且在国外表演也颇受好评。

此外,盾牌还是当今各国防暴警察的必备装备。

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久远的盾今天仍在使用。

(选自2009年《科学之友》第3期)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3分)

时间顺序(1分)。

先引用《山海经》等作品说明黄帝时代就有了这种防护兵器,再介绍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盾的材质和用途,接着介绍明清时期盾的功能,最后介绍盾在今天作为训练、表演的用具仍在使用的情况。

(2分)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文章整体说明顺序的题。

一般来说,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

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的是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

按照实物的位置、形状和构造等方位顺序介绍的是空间顺序;

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理的关系,说明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采用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

有的说明文往往不仅使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根据说明的需要将几种方式揉合起来,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

我们分析时要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局部理解、整体把握。

既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说明顺序,又要把握局部的说明顺序或段落、语句间的顺序关系。

 

中考(成都)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

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

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

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

)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

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

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

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

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

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

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

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

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

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

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

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

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

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⑤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

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

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用于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

可见,“跪”在我国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化心理。

⑥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

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有删改)

1.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

请结合原文分析作答。

不能,因为分写部分的内容采用了逻辑顺序(1分),作者先说椅子的出现对房屋的建筑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再说到对人们生活习俗和心理的影响(1分),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说明顺序(1分)。

(只有判断,无阐释不给分。

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文中段落能否调换顺序。

说明文一般讲究严谨的说明逻辑,即遵循着一条清晰的主线来说明事物(事理),当问到文章中段落间能不能调换顺序时,需要注意这些段落之间所具有的内在逻辑或者说明顺序,以此为答题切入点来思考。

【课堂演练】

(一)2011·

中考(北京)

①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

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物质泄漏,这起核泄漏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核辐射的恐慌。

核辐射对人类有着怎样的影响,人们又应该怎样认识它呢?

②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也称为放射性,指的是α、β、γ、Х等放射线这一类辐射。

③在发生核泄漏时,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也可通过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引起内照射伤害;

在各类辐射中,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会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

人体在遭受辐射后,由于照射剂量和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大的风险是增加癌症、白血病、畸变、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甚至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最典型的例子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①。

当时,由于风向的关系,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经研究发现,白俄罗斯的小孩患甲状腺癌的比例快速增加。

④由此看来,核辐射对人类有着极大地的危害,然而【甲】只有过量的核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乙】少量的核辐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合理使用还可以造福人类。

⑤现在,核辐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疗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放射线进行治疗,即用射线直接照射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

在生活中,许多食品利用辐射照射来进行保鲜,即通过一定剂量的辐射照射,杀死寄生在食品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和害虫达到保鲜目的。

由于辐射照射食品时,食品仅仅受到放射源发生的γ射线的照射,不直接接触放射源,所以食品不会受到污染。

此外,这种技术也不会污染环境。

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确保食品安全的重点推广计划中,辐照技术作为一项绿色加工技术已被列入其中。

⑥人们在对核辐射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科学地看待它,应用它,而不会一说到核辐射就惊恐万分,谈“核”色变。

【注】①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了核泄漏事故,波及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1.阅读第④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三条理由。

答案示例:

【甲】【乙】两个语句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其一,【甲】句与前面的“危害”一句直接相关;

其二,【乙】句与后面的“造福”一句直接相关;

其三,两句调换后语段表达的重点与原意不符。

(二)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选自(故宫博物院》) 

(2010年荆州中考题微型语段)

1、语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抓住表示空间变化的标志性词语即可得出答案。

(三)2011·

中考(襄阳)

实至名归话“襄阳”

高伟凡

①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②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

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平方千米。

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裹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

③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裹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

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

④——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

“襄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襄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

由此,故治今称“襄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襄阳”。

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令存“夫人城”。

因三国故事,襄阳更负盛名:

襄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

“襄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

⑤——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

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襄阳”;

宋代书画家米芾移居此地,自号“襄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

襄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襄阳道”,上海有“襄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襄阳”。

以“襄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襄阳”者:

苏轼《襄阳乐》、李白《襄阳歌》和《襄阳曲》等。

⑥——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

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

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

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

元设襄阳路;

明、清设襄阳府;

民国初设襄阳道:

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

⑦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

顶替襄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襄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襄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

⑧不过,“襄阳”若用于市名,下属襄阳区便要同时更名:

其前身襄阳县早于1992年由襄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

由于襄阳区并非市政府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襄阳”同名异地的误区。

查襄阳县在古代曾兼为“襄州”治所,此时改称“襄州区”顺理成章。

⑨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

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襄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襄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

⑩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

没有谁比“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襄阳”终于回来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有删改

18.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

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示例:

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作为行政区域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襄樊”长期称“襄阳”(或:

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2分)。

【我的收获】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的介绍,多以空间为序;

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

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①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一般运用时在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比如我们学过的课文。

②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

,比如我们学过的课文。

3.概括文段大意,理清文章顺序。

以逻辑为序的语段常会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还可以体现为由内到外、由主到外、由表及里、从整体到部分等,都属于逻辑顺序。

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需要我们概括归纳文意,理清写作思路后,才能把握文章顺序。

比如我们学过的课文。

【家庭作业】

(一)2012·

中考(湖北恩施)

恩施州的风雨桥

采遏乐

①风雨桥兴时于汉未唐代,这种历史悠丸、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

恩施州的风雨桥是与吊脚楼齐名的恩施州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

恩施州山重水复,沟壑纵横,旧时不通公路,只有条条青石板路穿山越岭,爬坡过河。

而将条条青石板路在沟壑山涧连接起来的就是风雨桥。

利川市毛坝风雨桥谢谢访问ZhongKaoS

②恩施州的风雨桥大多由桥墩、桥面、桥廊、桥亭和桥硕组成,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

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

桥墩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

桥面两旁是桥廊,设有栏杆、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

桥顶盖有坚硬严实的黑瓦,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数层飞檐翅角楼亭,凡外露的术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

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雕龙绘凤,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

内容来自www.ZhongkaoS

③恩施州的风雨桥,虽年代丸远,但很多至夸仍然保存完好。

利川市境内的毛坝风雨桥,建于公元l808年,距夸已200余年。

桥全长32.5米,桥面宽3米,高40米。

该桥全用木料建成,至夸仍奇迹般屹立不倒,为行人和当地村民畅行于青山两岸而默默地遮风挡雨。

成丰县境内的十字路风雨桥,建于1916年。

桥身全长63.4米,宽4.2米,通高8.78米。

桥上是两层楼阁式的青色瓦面,脊梁的正中是一座宝塔式的亭阁,瓦檐重重,周围四条昂首欲飞的青龙仰望着东西南北,龙嘴里含着红色的宝珠,四条龙尾绕成塔顶,好似一台大轿行走在桥的中央。

桥面用木板铺就,下面由很多巨型圆木固定在桥墩上支撑,整个桥身结实、牢固,桥面平坦舒适。

桥廊l3间,亭廊相连,两边有漂亮的护栏,肾靠护栏的是条形长凳。

桥下有3座梭子形的桥墩,墩与墩之间净跨10米,都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任凭河水冲刷,桥墩依然坚固如初。

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横跨溪河,傲立苍穹,延二三百年而不损,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

谢谢访问ZhongKaoS

④在恩施州,无论是村头还是山野,在溪河之上大都建有风雨桥。

村民们走亲访友,赶集逛街,耕田锄草,肩挑背扛,都要经过风雨桥。

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密林将映的风雨桥,坐在两廊边的长凳之上,就可听到桥下那流水清音,即使是匆匆过桥,也能听到那悠扬宛转的深山鸟语。

天上云卷云舒,山间凤来雨去,只有在风雨桥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走累了在桥上歇脚,天热了在桥上乘凉,口渴了在桥上喝茶,下雨了在桥上避雨,闲退时还可在桥上读书、聊天、话家常。

这类木质鲒构长廊式桥梁建筑,不仅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亭”的观赏价值,它不仅为行人和村民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们说古道夸、休息娱乐的理想去处,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1.第③段介绍十字路风雨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案: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

(二)2012·

中考(南宁)

食虫植物开花

①曾经无数次想象吃荤的植物究竟开出怎么样的花,大腹便便、或是油头粉面、又或是张牙舞爪?

近日,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内的“白颈”、“朱思迪”等多个品种的瓶子草已进入花期。

瞧!

花儿虽然没有它叶子的那份趾高气扬,但是也绝不低调,花茎高高挺出,有的甚至比叶子高出许多,柔弱的花茎支撑着硕大的花朵显得有些吃力。

紫色,粉红的花朵明媚中带着几分羞涩,恰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②瓶子草是奇特的食虫植物,它利用叶子来捕捉和消化蚂蚁、苍蝇、蚊子等昆虫。

其瓶状叶是有效的昆虫陷阱,瓶状叶外部色彩鲜艳,内壁能分泌消化液,与瓶内贮藏的雨水相混,起到溺死并消化昆虫的作用。

瓶状叶的开口处常分泌香甜的蜜汁,引诱昆虫前来采吃,一旦受骗的昆虫爬进内壁,滑落到瓶内的消化液里,将受到内壁的倒刺毛挡住去路,最终溺死其中无法逃出生天。

昆虫的尸体在瓶子草消化酶的作用下,变为营养物质氨基酸被瓶壁吸收。

③吃饱喝足的瓶子草在每年的4-5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花单生茎顶,两性,花朵较大,呈紫色或粉红色。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花朵具有复杂而精密的构造。

 

④瓶子草最主要的授粉者是蜜蜂,蜜蜂要采蜜的时候,由于花朵的构造,它们必须先经过其中一个柱头,才能进入倒伞状的空腔部分。

在空腔内,它们不免会沾到一堆来自花药或者掉落的花粉。

离开的时候,也由于花朵的构造,蜜蜂得从其中一个盖状的花瓣出去,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蜜蜂经过柱头造成自花授粉。

正是瓶子草的这种异花授粉也就决定了它的不简单。

⑤当然聪明的瓶子草不会对所有造访的昆虫都格杀勿论,为了避免授粉的有益昆虫掉进“瓶”内被误食,它的花茎往往高出叶子很多。

瓶子草设下美丽的陷阱,只吃它们“相中”的食物,而对帮助它们传粉的昆虫,则温柔地网开一面。

[来源:

学科网]

(摘编自2012年5月7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D.总分顺序

中考(湖北荆州)

我国湖泊数量锐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在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湖泊治理调查。

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以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现状、完善中国湖泊数据为目的的重大项目。

Z,xx,k.Com]

调查数据表明,近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96个,近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I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243个。

以2005年和2006年为基准年,有关部门对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现状进行遥感调查,并开展了面积大于I0平方公里主要淡水湖泊的水量、水质和水生资源系统调查。

调查表明.我国湖泊总体变化态势为,北方和西北千早区期泊水位下降,盐碱化萎缩现象严重,青藏高原湖区湖泊水黄与湖面波动剧烈,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降低明显,东部平原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祥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

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受外来物种入侵、江湖阻隔和过捕滥捞等因素影响而濒危。

又如,滇池在20世纪50年代记裁有土著鱼类26种,列2000年后分布于湖体的仅有4种,在2007-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仅发现I种。

同样,在云南的泸沽湖,原来有4种土著鱼类,但引进外来鱼类后,在2007-2008年两次调查中仅发现l种。

据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鱼类资源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106种下降到目前的60-70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

水生植物多样性也显著F降。

以滇池为例,20世纪50年代记载水生植物有100余种,最近的两次调查仅发现19种,约80%的种类消失。

其余湖泊水生植物种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

如今,人们主要通过控制陆源污染、湖泊底泥清淤、调水引流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来治理湖泊环境。

但更为重要的是,对湖泊治理需要科学和长远的认识,需要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相结合,在逐步控制流域点源与面源污染问题后,从流城整体角度对湖泊——流城实施一体化综合管理。

(摘自2012年1月15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1.(2分)请从文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将题目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除了列数字外,本文还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2分)文中“调查表明”和“调查数据表明”是不是多余的?

说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说说文中“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