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4916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docx

水利工程测量》形成性考核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水利工程测量

形成 性 考核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编制

使 用说明

本考核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利工程测量”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水利工程测量》教材(贾清亮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和调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保证。

“水利工程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水利工程规划、勘测、施工与管理工作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内容包括:

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和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结构与操作使用方法,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的原理及其数据处理;小地区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等四部分。

本课程内容较多,测量误差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大部分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形成性考核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助于学员抓住课程重点,着重掌握和理解实用性的内容。

同时,形成性考核对于全面测评学员的学习效果,督促和激励学员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水利工程测量

  作业一

说明: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学是研究            的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   和    两个部分。

2.            称为铅垂线。

3.铅垂线是          基准线。

4.             称为绝对高程。

5.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几何要素是:

、  、。

6.常用的高斯投影带有:

    、     两种。

7.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

    和        两种。

8.在一般的地形图上,等高线分为  和      两种。

9.DS3型微倾式水准仪由  、   、  三部分构成。

  

10.水准测量的检核有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

a、法线; b、铅垂线;  c、方向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

a、水准面;   b、水平面;   c、大地水准面。

3.以经度和纬度为参数表示地面点的位置,称为(  )。

a、地理坐标; b、高斯坐标;   c、平面直角坐标。

4.高斯投影是保持()不变的投影。

a、长度;    b、面积;   c、角度。

5.已知A、B两点的坐标增量为:

△XAB=+100.00m,△YAB=-100.00m;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是(   )。

a、45°;   b、225°;     c、315°。

三、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3分,共45分)

1.水利工程测量的任务及作用是什么?

 

2.水准面有何特性?

简述大地水准面的定义。

 

3.如何表示地面点的位置?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什么“大地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4.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5.测量工作有哪些基本工作?

 

6.何谓高斯投影?

高斯投影有哪些特性?

 

7.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并举例说明某点坐标值的含义。

 

8.何谓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

 

9.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起始方向有哪几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何谓等高线?

它有哪些特性?

 

11.简述水准测量的原理。

 

12.在一个测站上,高差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

   

 

13.DS3型微倾式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有什么作用?

 

14.何谓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视差?

 

15.简述在一个测站上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时,DS3型微倾式水准仪的操作使用方法及步骤。

 

四、计算题(30分)

1.设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2°25′18″,求它所在的高斯六度和三度投影带的带号及其中央子午线经度各为多少?

(5分)

 

2.已知过A点的磁偏角为-19′、子午线收敛角为+3′,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60°20′,求直线AB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并绘图说明。

(5分)

 

3.如图1-1所示,已知αAB=225°16′30″,测得连接角及折角(左角)为:

βB=35°20′42″、βC=190°24′54″、βD=170°18′12″。

试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αBC、αCD、αDE各为多少?

(5分)

 

图1-1

 

4.已知:

XA=400.98m,YA=460.67m,αAB=45°36′30″,DAB=250.00m,计算B点坐标XB、YB,并绘略图说明。

(5分)

 

5.图1-2为一闭合水准路线,已知BM1的高程为50.376m,各测段的实测高差及测站数均注于图中,请在表1-1中,计算与调整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求出1、2、3、4点的高程。

(10分)

图2

表1-1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

测段

编号

点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

(m)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1

BM1

50.37 6

1

2

2

3

3

4

5

BM1

50.37 6

高差闭合差:

fh=

闭合差允许值:

fh允=

每站高差改正数:

V站=

备注

改正数、改正后高差、高程均取至0.001m

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水利工程测量  

作业二

 

说明: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4至6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水平角             的投影。

2.DJ6型光学经纬仪由    、   、  三部分组成。

3.DJ6型光学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     和     。

4.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有   、       。

5.在竖直面内      与    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6.常用的距离测量方法有      、     和    。

7.用视距法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当视线水平时只需读取望远镜  和 

  在标尺上的读数。

8.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和     两大类。

9.在测量工作中,常用     、      和

      来评定观测值的精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在测量水平角时,经纬仪的水平度盘( )。

a、随照准部转动;b、不随照准部转动; c、有时转动有时不转动。

2.在测量竖直角时,经纬仪的竖直度盘(   )。

a、不随望远镜转动;b、随望远镜转动; c、随照准部转动。

3.用视距法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当视线倾斜时需读取望远镜的(  )。

a、上丝、中丝、下丝读数;b、上丝、中丝读数;c、上丝、下丝读数。

4.钢尺的尺长改正值属于( )。

a、偶然误差;  b、中误差;  c、系统误差。

5.欲确定一个平面三角形至少需要观测其几个内角(   )。

a、一个内角;    b、两个内角;  c、三个内角。

三、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3 分,共45分)

1.观测角度的仪器应满足哪些条件?

 

2.安置经纬仪时,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3.试述采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一测回的操作步骤、记录、计算方法。

 

4.测量竖直角与测量水平角有何不同?

观测竖直角时竖盘指标水准管的气泡为何一定要居中?

 

5.经纬仪有哪些主要轴线?

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为什么?

 

6.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点,水平度盘上读数是否相同 ?

 在竖直度盘上的读数差是否就是竖直角?

  为什么 ?

 

7.测站点与不同高度的两点连线所组成的夹角是不是水平角?

  为什么 ?

 

8.什么叫直线定线?

 简述在平坦地区用一般方法进行钢尺量距之步骤。

 

9. 试述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方法步骤。

 

10.为什么要进行钢尺检定?

 

11.简述钢尺量距的注意事项。

 

12.试述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

 

13.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不同?

 

14.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

 

15.何谓误差传播定律 ?

 试述应用它求函数值中误差的步骤。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用DJ6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测角,测得水平度盘读数的数据如图2-1所示,按表2-1进行记录、计算,并说明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若在允许范围内,一测回角值是多少?

如超限,应如何处理?

 

图2-1

表2-1水平角观测手薄(测回法)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 ″

° ′″

°′  ″

O

A

A

B

2.用DJ6经纬仪观测某目标,盘左的竖盘读数为83°35′12″,盘右的竖盘读数为276°25′18″,试计算竖直角及指标差。

又用这架仪器在盘左位置测得另一目标,竖盘读数为95° 28′24″,试问正确的竖直角是多少?

 

3.一根钢尺名义长度为30m,在10kg拉力下20℃的温度时它的真实长度为29.996m,写出它的尺长方程式,现用它在10kg拉力下、工作温度为30℃时,量得某尺段长为29.412m,设两尺端点的高差为零,求该尺段的实际长度。

 

4.在地形测量中,用视距法测量地形点。

将经纬仪安置在山顶的控制点上,测定山脚某点,测得上、下丝尺间隔为0.846m,竖盘的盘左读数为L=92º31′,中丝读数V=1.56m,已知仪器高i=1.42m,测站点的高程HO=123.913m,求测站点到立尺点间的平距和立尺点的高程。

(竖直角计算公式为α=90°-L,指标差x=0) 

 

5.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

D1=180.56m±0.04m,D2=254.45m±0.04m;求每段

距离的相对中误差。

 

6.在一个n边多边形中,等精度观测了各内角,其测角中误差均为±8″,求该

n边闭合多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多少?

 

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水利工程测量

作业三

 

说明: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7至9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称为国家平面控制网。

2.按导线的布设形式可分为:

      、   、

    三种形式。

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      、

        和       。

4.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水准点分为    和      两种。

5.在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中,当边长超过300米时应对高差进行   改正。

6.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方法有       、        、

           和       。

7.经纬仪测图时,需要读取望远镜十字丝的       、    和

 读数

8. 经纬仪测图时,展绘碎部点平面位置需要     和  两个参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在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调整时,对角度闭合差按观测角个数进行(   )。

a、平均分配;b、根据大小按比例分配; c、随机分配。

2.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a、

;    b、

;  c、

3. 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按(  )分配。

a、边长条数平均;  b、观测角个数平均;  c、与边长成正比。

4.经纬仪测图的原理是(  )。

a、极坐标法;   b、直角坐标法;   c、边长交会法。

5.大平仪测图属于(    )测图

a、解析法;   b、交会法;   c、图解法。

三、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3分,共45分)

1.国家测量控制网包括哪些控制网?

它们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各级控制网的作用是什么?

 

2.工程控制网的等级如何划分?

各级控制网的作用是什么?

 

3.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哪几种?

各有何优缺点?

 

4. 建立高程控制网的方法有哪几种?

各有何优缺点?

 

5.导线选点时注意哪些问题?

 

6.导线的连接边和连接角起什么作用?

 

7.简述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8.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

 

9.简述三等水准测量一测站的观测步骤。

 

10.测绘地形图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11.试述经纬仪测图的施测方法。

 

12.试述等高线的勾绘方法。

13.数字测图与人工测图(白纸测图)比较有哪些优点?

14.简述数字测图的特点。

15.地形图的检查验收包括哪些内容?

四、计算题(1、2题10分,3、4题5分,共30分)

1.根据图3-1中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在表3-1中计算1、2两点的坐标(注意,图中观测角为右角)。

(10分)

图3-1

2.如图3-2所示,用双面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由BM1~BM2组成附合水准路线,各站观测的黑面下、中、上丝及红面中丝读数均注在图中,在表3-2中进行记录、计算,并判断各项检核计算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若符合要求,按附合路线计算A点高程。

(10分)

图3-2

表3-1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观测 角

(右角)

° ′″

改正数/

(″)

改正后

角值/

°′″

坐标方位角(α)/

°′″

距 离

D/

m

增量 计算 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x/

m

△y/

m

△x/

m

△y/

△x/

△y/

A

1

2

C

D

辅助计算

表3-2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自  至  观测者:

     记录者:

  仪器型号    

天气  呈像       年  月 日 开始:

  结束   

下丝

下丝

方向

尺号

标尺读数/m

K+黑

减红/mm

高差

中数/

m

备注

上丝

上丝

后视距/m

前视距/m

黑面

红面

视距差d/m

∑d/m

1

后-前

后-前

3

后-前

后-前

检核∑

后-前

 

3.根据表3-3记录的观测数据,计算各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5分)

表3-3测站A 后视B 仪器高i=1.43m  测站高程Ho=126.73m α=90º-∟

点号

尺间隔

l/m

中丝读数/m

m

竖盘读数

竖直角

平距ﻫ/m

高差

/m

高程

/m

水平角

1

0.682

1.41

86º30′

60º23′

2

0.713

1.52

88º19′

78º19′

0.816

2.02

93º16′

265º04′

注:

竖盘指标差x = 0

4.试用1m的等高距勾绘图3-3中的等高线(图中实线表示山脊线,虚线表示山谷线)。

(5分)

图3-3

 

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水利工程测量 

作业四

 

说明: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0至1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地形图上测定图形面积的方法有:

           、

         和    。

2.通过航测方法绘制地形图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

     、              。

3.航测外业工作包括      、     。

4.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          

         ,称为测设(放样)。

5.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

              、

       、    。

6.测设(放样)点的平面位置有    、       、

     、       四种方法。

7.坡脚线测设方法有:

    、       两种。

8.边坡测设方法有:

     、     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地形图所能表示地面上的实际精度,主要与(  )的大小有关。

a、地形图比例尺和等高距;b、地物的大小和高度;

c、地面坡度大小和等高距。

2.地物点平面位置的精度与(  )的大小有关。

a、海拔高程;   b、地形图比例尺;   c、平面直角坐标。

3.在修建水库的栏水坝或道路的桥涵等工程时,需要知道栏水坝、桥涵的上游( )的大小,以便计算来水量。

a、土地面积;  b、地形起伏;   c、汇水面积。

4.土石坝坡脚线是指土石坝坡面与(  )的交线。

a、地面;   b、横断面;        c、纵断面。

5.极坐标法测设(放样)点的平面位置,需要(   )。

a、点的海拔高程;b、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

c、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与放样点方向与起始方向的夹角。

三、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3 分,共45分)

1.地形图的识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地形图的识读有哪些基本内容?

 

3.在地形图上如何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4.在地形图上如何确定直线的长度、坐标方位角和坡度?

 

5.在地形图上如何按给定的坡度选定最短路线?

 

6.试述用透明方格纸法和几何图形法量算面积的步骤。

 

 

7.航摄像片与地形图有何不同?

 

8.何谓像片比例尺?

如何求得像片比例尺?

 

9.试述航摄像片的判读特征及成像规律。

 

10.测设与测图工作有何区别?

测设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起什么作用?

11.施工控制网有哪两种?

如何布设?

12.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13.简述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方法及步骤。

14.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有哪几种方法?

并简述各种方法的测设步骤。

15.如何测设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

 

四、计算题(1题10分,2、3、4、5题5分,共30分)

1.在图4-1中完成如下作业:

(1)用图解法求出A、B、C点的坐标。

(2)根据等高线按比例内插法,求出A、B、C点的高程。

(3) 求出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4)求出A→C连线的坐标方位角。

(5) 求出A点至B点的平均坡度。

图4-1

 

2.在地面上欲测设一段水平距离AB,其设计长度为29.000m,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t =[30+0.004+0.0000125(t-20℃)×30]m.测设时钢尺的工作温度为28℃,钢尺的拉力与检定时相同,概量后测得A、B两点间桩顶的高差h=+0.500m,试计算在地面上需要量出的实际长度。

 

3.如图4-2所示,在地面上要测设一个直角,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AOB,再测量该角若干测回取平均值为∠AOB=90°00′36″,又知OB的长度为140m,问在垂直于OB的方向上,B点应该移动多少距离才能得到90°00′00″的角?

 

⊙   ⊙

图4-2

 

4.利用高程为107.581m的水准点A,测设高程为107.881m的B点.设标尺立在水准点A上时的读数为1.356m,再将标尺立于B点上,问在标尺上的读数为多少时,尺底面的高程就是B点的高程?

 

5.已知αMN=225°04′00″,已知M点的坐标为XM=104.35m,YM=196.67m;若欲测设的P点坐标为XP=144.24m,YP=155.00m。

试计算将仪器安置在M点上,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所需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