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953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docx

《诊断学基础Z》辅导资料

《物理诊断学及心电图部分》

一、选择题:

A型题:

1.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一侧呼吸音消失见于:

D.急性

气胸

2.乳腺皮肤呈橘皮样改变提示:

D.乳腺癌

3.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以下哪个病?

C.有机磷中毒

4.关于发热以下哪项错误?

E.败血症表现为稽留热

5.口唇周围疱疹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6.下列哪项肢体异常运动是由脑风湿病变引起的?

A.舞蹈症

7.腮腺炎时,患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粘膜红肿,其部位是:

A.上齿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

8.突然出现的呼气困难,临床上主要见于:

A.支气管哮喘

9.匙状甲多见于:

D.缺铁性贫血

10.关于语颤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B.左胸上部较右

胸上部强

11.慌张步态可见于:

D.震颤麻痹

12.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位置是在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

内侧:

A.0.5-1cm

13.急性心肌梗塞发热的主要机制是:

A、变态反应

14.幽门梗阻时呕吐物特点是:

A.含有隔餐或隔日食物

15.咯血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了:

B.鼻出血

16.二尖瓣狭窄杂音的体征是:

D.隆隆样

17.胸膜摩擦感最清楚的部位是:

E.腋中线胸廓下部

18.关于肺部叩诊实音,下列哪项不正确:

B.肺空洞

19.腹部脏器触诊最常用的方法是:

C.深部滑行触诊法

20.当实质性器官被含气组织覆盖时,其叩诊音为:

D.浊音

21.用腋测法测量体温,下列哪项正确:

E.测量时间为10分钟

22.下列哪项不是伤寒患者的特点:

A.慢性病容

23.杵状指(趾可见于下列疾病,除了D.佝偻病

24.患者为减轻病痛而采取的体位,叫做:

D.强迫体位

25.咳嗽、低热多见于C.肺结核

26.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常为何处癌肿转移所致:

A.肺部

27.单侧眼睑下垂见于:

A.动眼神经麻痹

28.正常成年人腹部可触及的脏器有:

D.横结肠

29.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腹膜炎的体征?

D.发热

30.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一般不出现:

D.腹泻

31.患者,男,34岁,呼吸困难3天就诊。

查体:

左胸

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右移,左侧语颤明显减弱,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低弱。

应考虑:

D.气胸

32.关于心脏功能性杂音,以下哪项不正确?

B.部位较广

33.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见于:

D.二尖瓣狭窄

34.心电图中,代表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电位变化的波是:

E.T波

35.颈静脉怒张可见于下列哪个疾病:

E.心功能不全

36.正常人P-R间期的时间是:

E.0.12-0.20秒

37.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肌肉萎缩:

D.周围神经损伤

38.成年人正常血压是:

A.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

39.Murphy征阳性见于:

B.急性胆囊炎

40.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病变对侧不会出现下列哪种情

况:

E.不能皱眉

41.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意义的心电图表现是:

A.坏死型Q波

42.正常心电图中,任何一个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

E.0.05mv

43.关于腹痛部位,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B.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麦氏点

44.移动性浊音阳性时,腹水量为:

E.>1000ml

45.诊断猩红热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B.草梅舌

46.下列引起意识障碍的疾病中,哪项属脑血管疾病?

A.脑栓塞

47.有关心脏杂音的论述,下面哪些不正确:

E.杂音的强

弱与瓣膜的病变程度成正比

48.昏迷男病人下腹部膨隆,可触及半圆形包块,叩诊浊

音,可能是:

E.充盈膀胱

49.关于截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多为双侧下

肢随意运动丧失

50.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的病人会出现哪种面容:

B.满月

面容

51.下列哪项不是皮肤黏膜出血:

D.蜘蛛痣

52.正常心电轴应在:

D.00~+900

53.QRS波群代表:

A.心室肌除极过程

54.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是:

B.ST段明

显下降,T波倒置

55.关于右心衰竭,下列哪项不正确?

E.心动过缓

56.抬举性心尖搏动最常见于:

D.高血压性心脏病

57.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多见于:

C.胆囊炎

58.脐内陷见于A.粘连性腹膜炎

59.下列疾病可引起咯血,但除了: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60.呼吸困难常见于下列疾病,但不包括:

E.急性咽炎B型题:

61.大量腹水:

B.肺下界升高

62.胸腔积液:

A.肺下界下降

63.肺气肿:

A.肺下界下降

64.阿托品中毒:

A、双侧瞳孔散大

65.吗啡中毒:

B、双侧瞳孔缩小

66.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时:

D、双侧瞳孔大小不等

67.急性肾炎:

E.眼睑浮肿

68.甲亢:

A.双侧眼球凸出

69.眶内占位性病变:

B.单侧眼球凸出

70.大叶性肺炎:

A.口唇疱疹

71.慢性左心衰竭:

B.口唇紫绀

72.一氧化碳中毒:

E.口唇樱桃红色

73.尿毒症:

B.呼吸有氨味

74.有机磷中毒:

C.呼吸有大蒜味

7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A.呼吸有烂苹果味

76.消化性溃疡:

C.上腹部规律性疼痛向后背部放射

77.胆结石:

A.右上腹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

78.输尿管结石:

B.侧腹痛向腹内侧及会阴部放射

79.二尖瓣关闭不全:

A.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8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枪击音

81.垂体前叶功能亢进C.肢端肥大症

82.支气管扩张B.杵状指(趾

83.佝偻病D.膝内、外翻

84.脊髓灰质炎后遗症E.足内、外翻

8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Kussmaul呼吸

86.脑疝形成:

E.潮式呼吸

87.支气管哮喘:

D.呼气延长

88.肠梗阻:

E.呕吐伴有腹胀、肠鸣音消失

89.急性肝炎:

A.呕吐伴有发热、黄疸

90.高血压病:

D.呕吐伴有剧烈头痛

二、填空题

1.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

弱不一和脉搏短绌。

2.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

3.肺脏听诊的内容有呼吸音、罗音、语音共振和胸

膜摩擦音。

4.与心脏杂音产生机制有关的因素有血流加速、瓣膜口

狭窄、瓣膜口关闭不全、异常血流通道和心腔结构异常。

5.心脏下壁缺血时,心电图aVF导联和Ⅱ导联、Ⅲ

导联有相应反映。

6.呼吸困难的类型有吸气性、呼气性和混合型三种。

7.心脏听诊的五个瓣膜听诊区是二尖瓣听诊区、三尖瓣

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和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8.心脏听诊的内容有心律、心率、心音、杂音和心

包摩擦音。

9.大咯血的常见病因有支扩、肺脓肿和肺结核3个。

10.胆囊压痛点位于右锁骨中线和肋缘交界处,阑尾点位

于脐和右髂前上棘联线外1/3处。

11.腹膜刺激征包括板状腹、压痛、反跳痛,腹膜

刺激征阳性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的重要体征。

12.浅反射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

13.咳嗽按其性质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

三、问答题

1.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哪些?

答:

心电图特征改变,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

出现;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

的导联上出现。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2.典型肺气肿的体征有哪些?

答:

视诊—气短、呼吸加深、缩唇呼吸、桶状胸、消瘦,低体重

触诊—心尖搏动难以触及、肝下缘下移、语音震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吸气时隔肌下降受损、肝上界下移

听诊—呼吸音和语音共振减弱、呼气延长、心音听诊减弱3.心脏功能性和器质性收缩期杂音如何鉴别?

答:

鉴别点生理性器质性年龄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定

部位肺动脉瓣区和(或不定

心尖区

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

常呈高调持续时间短促较长、长为全

收缩期强度≤2/6级常≥3/6级

震颤无3/6级以上可

伴有震颤传导局促沿流血方向传

导较远而广4.何谓移动性浊音?

移动性浊音阳性见于哪些疾病?

答:

腹腔内有较多液体存留时,因重力作用,液体多潴积于腹腔低处,故在此处叩诊音。

检查时先让患者仰

卧,腹中部由于含气肠管在液面浮起,叩诊呈鼓音,两侧腹部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

检查者自腹中部脐

平面开始向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

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

移动。

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

卧,以核实浊音是否移动。

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这是发现有无腹腔

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

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浊音。

见于右心衰、缩窄性心

包炎、肾炎、肝硬化、腹膜炎等。

5.试述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其常见病因?

答: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后者称脉搏短绌,产生

的原因是过早的心室收缩(心室内仅有少量的血液充盈不能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周围血管所致。

心房颤动的常见原因有二尖瓣狭窄、高血压病、冠心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少数原因不明称特发性。

6.慢性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

症状:

腹胀、少尿及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

体征:

视诊—颈静脉怒张,可有周围性发绀、浮肿。

触诊—可触及不同程度的肝肿大、压痛及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下肢或腰骶部等下垂部位凹陷

性浮肿,严重者可全身浮肿。

叩诊—可有胸水(右侧多见与腹水体征。

听诊—由于右心室扩大可在三尖瓣区闻及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以及右心室

舒张期奔马律。

除以上所列体征外,尚有原发性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14.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有哪些?

举例说明。

答:

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有:

无菌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射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

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举例: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结缔组织等。

7.何谓黄疸?

临床常见的黄疸有哪些?

举例说明。

答: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

mol/L(0.1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石胆红素13.68μmol/L。

胆红素在17.1~34.2

μ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2.0mg/dl时出现黄疸。

分类:

溶血性黄

疸、胆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即过去所称的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8.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哪些?

答: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因此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其他方法能替代心电图在这方面

的作用。

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肌梗死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房室肥大、心肌受损和心肌缺血、药物和电解质紊乱都可引起一定的心电图变化,有助诊断。

心脏电生理检查时,常需要与体表心电图进行同步描记,帮助判断电生理现象和辅助诊断。

对于瓣

膜活动、心音变化、心机功能状态等、心电图不能提供直接判断,但作为心动周期的时相标记,又是其他

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除了循环系统疾病之外,心电

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登山运动的心电检测等。

9.肝脏触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触诊肝脏时需注意:

1.最敏感的触诊部位是示指前端的腹侧,并非指尖端。

故应以示指前外侧指腹接触肝脏。

2.检查腹肌发达者时,右手宜置于腹直肌外缘向上触诊,否则肝缘易被掩盖或将腹直肌腱误认为肝缘。

3.触诊肝脏需密切配合呼吸动作,于吸气时手

指上抬速度一定要落后于腹壁的抬起,而呼气时手指应在腹壁下陷时提前下压,这样才可能触到肝缘。

4.

当右手示指上移到肋缘仍未触到肝脏时,如右腹部较饱满,也应考虑肝脏巨大,手指可能自始即在肝脏上面,故触不到肝缘,应下移初始触诊的部位自前上平面开始。

5.如遇腹水患者,深触诊法不能触及肝脏时,可应用浮沉触诊法,即用并拢三指垂直在肝缘附近冲击式连续按压数次,待排开腹水后脏器浮起时常触及肝脏,此法在脾脏和腹部肿块触诊时也可应用。

6.

鉴别易误为肝下缘的其他腹腔。

10.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如何鉴别?

答:

第一和第二音的判断并无困难:

1、S1音调较S2低,时限较长,在心尖区最响;S2时限较短,在心底较响;

2、S1至S2的距离较S2至下一心博S1的距离短。

11.胸腔积液的体征有哪些?

答:

视诊—患侧呼吸度减弱

触诊—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心尖搏动和气管移向健侧、语音震颤减弱、脉率增快

叩诊—浊音或实音、积液上方区域过清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积液上方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胸语音羊鸣音、有时出现胸膜摩擦音。

12.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有哪些?

答:

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表现:

1、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P波;2、期前出现的QRS形态宽

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T波方向多于QRS的主波

方向相反;3、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

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13.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有哪些?

答:

.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表现:

1、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2、P-R间期>0.12s;3、

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某些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可以延长;如异位P波后无QRS-T波,则称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有时P波下传心室引起QRS波群增宽变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

称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15.腹部肿块触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需注意下列各点:

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等。

16.脊柱活动度受限的原因有哪些?

答:

脊柱腰椎段活动受限常见于:

1.腰部肌纤维织炎及韧带受损;2、腰椎椎管狭窄;3、椎间盘突出;4、腰

椎结核或肿瘤;5、腰椎骨折或脱位。

17.何谓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的检查内容有哪些?

脑膜刺激征阳性见于哪些病?

答:

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激的体征。

1、颈强直:

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手托患者枕部,另一只手置于胸前作屈颈动作。

如这一被动屈颈检查时感觉到抵抗力增

强,即为颈部阻力增高或颈强直。

在排除颈椎或颈部肌肉局部病变后即可认为有脑膜刺激征。

2、Kernig征:

患者仰卧,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检查

者将患者小腿抬高伸膝。

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以上。

如伸膝受阻且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则为阳性。

3、Brudzinski征: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

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只手按于起胸前。

当头部前屈时,双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见于脑膜炎、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18.发热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各举一例说明。

答:

感染性发热:

肺炎球菌性肺炎可由肺炎球菌引起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风湿热、结缔组织等可由抗原

-抗体反应引起。

19.大量气胸的体征有哪些?

答:

视诊—呼吸急促或窘迫、发绀、肋间隙膨隆、呼吸动度滞后

触诊—语音震颤减弱至消失、心尖搏动、气管及纵隔移向健侧、脉率增快

叩诊—过清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如为液气胸则出现震荡声;如心前区或胸骨后有气体存在,则于该区

可闻及卡啦音或爆裂音;胸语音减弱至消失

《实验诊断》部分

一、选择题

A型题:

1、成人血液总量约为:

C.体重的10—11%

2、不属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贫血是:

E.缺铁性贫血

3、肾淀粉样变性多见的管型是:

A.颗粒管型

4、少尿是指每昼夜的尿量少于:

D.400ml

5、健康成人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是:

D.骨髓

6、正常人血钾mmol/L浓度为:

A.3.5-5.5

7、血涂片中嗜多色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

B.旺盛

8、K+、Na+、Cl-的排泄器官主要为:

E肾脏

9、尿中出现何种细胞数量增多提示肾实质有病变的可

能:

A.红细胞

10、血液的PH范围在:

B.7.35—7.45

11、严重腹泻患者常引起:

A.血清钠升高

12、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血清中检出最重要的标

志是:

B.HBsAg

13、某患者尿液颜色呈酱油样,潜血呈阳性反应诊断应考

虑E.蚕豆病

14、心梗时最早出现升高的酶反应为C.CK

15、关于点彩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胞浆

中残存RNA而形成的

16、红细胞比积是指:

A红细胞在血液中占容积的百分比

17、冬天小儿尿液冷却后呈白色混浊是由于

A.尿酸盐沉淀

18、下列哪项尿中不可能出现管型E.急性膀胱炎

19、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可见于

B.慢性溶血性贫血

20、下列哪种疾病在输血时易引起溶血反应:

C.ABO血型不合

21、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动因子是:

C.因子Ⅻ

22、关于血小板分布宽度,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PDW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的指标

23、铅中毒时,可出现的下列情况E.点彩红细胞增多

24、上消化道出血大便可见于D.柏油便

25、某患者尿比重低且固定于1.010,诊断应考虑为:

C慢性肾炎肾病型

26、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血清中检出最重要的标

志是B.HBsAg

B型题:

27.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血中胆红素增加,造成神经系统出

现中毒反应的属于:

D.胆红素性脑病

28.输入异型血导致血中胆红素增加的属于:

A.溶血性黄疸

29.急性肝炎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增加的属于:

C.肝细胞性黄疸

30.肝硬化导致的血中胆红素增高的属于:

C.肝细胞性黄疸

31.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A.血浆pH正常,HCO3ˉ下降,PCO2下降

32.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E.血浆pH正常,HCO3ˉ增高,PCO2增高

33.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C.血浆pH正常,HCO3ˉ下降,PCO2增高

34.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E.血浆pH正常,HCO3ˉ增高,PCO2增高35.非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C.血浆pH正常,HCO3ˉ下降,PCO2增高

36.长期月经过多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A

37.长期营养不良B.巨幼细胞性贫血B

38.再生障碍性贫血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A

39.钩虫病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

40.蚕豆病E.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E

41.大量输血后A.血清钾升高

42.采血时止血带缚绑时间过长D.血清氯减低

43.标本置冰箱24h后再分离血清测结果C.血清钠升高

44.标本溶血A.血清钾升高

45.肝纤维化:

D.MAO明显升高

4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单核细胞增多

47.腮腺炎E.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48.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中性粒细胞增多

49.化脓性扁桃体炎A.中性粒细胞增多

50.急性阑尾炎A.中性粒细胞增多

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那些酶学检查有利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

答:

AST、LDH、CK这三种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都升高,但以CK升高较早,升高的幅度较高,故临床上常以

CK升高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依据。

2.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

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低的情况有何不同?

答: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更为明显。

巨幼细胞贫血:

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显著,两者平行性下降,呈正常细胞正常血素性贫血。

3.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倒置可见与那些疾病?

答:

A/G倒置,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增高均可引起A/G倒置,可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癌、原法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4.试述免疫的生理功能及检测异常时的临床意义?

答:

免疫的生理功能:

1、免疫防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2、免疫稳定—清楚、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3、免疫监视—防止肿瘤发生、清除突变细胞检测异常时的临床意义:

1、变态反应或2、免疫缺陷

症3、自身免疫病癌变或4、持续性感染

5.如何根据空腹血糖的检查结果诊断糖尿病?

答:

诊断糖尿病:

具有糖尿病症状,FBG>7.0mmol/L。

6.何谓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有何临床意义?

答:

核左移:

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感染,

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白血病或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8.何为溶血性贫血?

其实验室最常用的诊断指标是什

么?

答:

溶血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实验室最常用的诊断指标:

血浆游离

血红蛋白检测、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检测、含铁血黄素尿试验和红细胞寿命测

定。

7.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是多少?

对贫血的鉴别诊断有什

么意义?

答:

参考值:

百分数0.005~0.015;绝对数(24~84×

109/L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

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或VitB12及叶酸后。

2.网织红细胞增少,表

示骨髓造血功能降低,常见于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在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等时,骨髓中异常细胞大量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也减少。

9.什么叫增生性贫血?

什么叫增生减低性贫血?

如何从

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值来判断?

答:

增生性贫血是指贫血而骨髓增生良好者,如缺铁贫、溶贫。

增生减低性贫血是指贫血而骨髓造血组织减

少,造血功能衰竭,如再障。

从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值来判断:

.参考值:

百分数0.005~0.015;绝对数

(24~84×109/L

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

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或VitB12及叶酸后。

2.网织红细胞增少,表示骨髓

造血功能降低,常见于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在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等时,骨髓中异常细胞大量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也减少。

10.哪些试验为DIC提供正确的诊断标准?

答:

实验室检查指标:

主要诊断指标同时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

1.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如为

肝病、白血病患者则血小板<50×109/L。

2.血浆纤维蛋白质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或>4g/L(白

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则<1.8g/L,肝病则〈1.0g/L。

3.3P实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时FDP>60mg

/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

4.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肝病患者延长5秒以上,或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X线诊断》部分

一、选择题

A型题:

1.胸部X线透视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特性是:

E穿透性

2.人体密度最高的组织是:

E骨骼

3.人体内产生自然对比最明显的部位是:

D四肢

4.消化道造影检查常用的造影剂是:

B硫酸钡

5.肺结核早期病变的X线表现是:

A渗出

6.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继发症是:

A肺气肿

7.支气管肺炎的基本病变是:

A渗出

8.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原发灶早期是:

A渗出性病变

9.胸部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