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095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docx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

管理信息系统分题型

简答:

1、DSS与MIS的关系:

①由于支持决策是MIS的一项重要内容,DSS无疑是MIS重要组成部分;②同时,DSS以MIS管理的信息为基础,是MIS功能上的延伸;③可以认为DSS是MIS发展的新阶段。

EDPS是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MIS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DSS则是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

2、西蒙教授认为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

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①结构化决策:

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②非结构化决策:

复杂,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③半结构化决策:

半结构化决策问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一般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3、MRP系统建立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一是生产计划是可行的,即假定有足够的设备、人力和资金来保证生产计划的实现;二是假设物料采购计划是可行的,即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和运输能力来保证完成物料供应。

4、Internet提供的常用的服务有:

①电子邮件服务②文件传输服务③www服务④新闻公告类服务

5、数据流程图引入的背景:

在管理业务调查过程中绘制的管理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等虽然形象地表达了管理中信息的流动和存储过程,但仍没有完全脱离一些物质要素。

为了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还必须进一步舍去物质要素,收集有关资料,绘制出原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下一步分析做好准备。

6、数据流程图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抽象性表现在它完全舍去了具体的物质,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信息中的各种不同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无论是手工操作部分还是计算机处理部分,都可以用它表达出来。

数据流程图由外部实体,数据流,处理(功能)和数据存储表示。

7、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①决策树(又称判断树);②决策表(又称判断表):

采用了决策表可以清晰地表达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③结构英语表示法。

8、数据的属性按动态特性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固定值属性;②固定个体变动属性;③随机变动属性:

区分数据属性的动态特性的目的是正确地确定数据和文件的关系,也就是确定把哪些数据安排在哪种数据文件中。

通常把具有固定属性的数据存放在主文件中,把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放在周转文件中,把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放在处理文件中。

9、逻辑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新系统的业务流程;②新系统的数据流程;③新系统的逻辑结构;④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⑤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

10、信息系统的切换一般有三种方法:

①直接切换法;②并行切换法;③试点过渡法。

维护的内容包括:

①程序的维护;②数据文件的维护;③代码的维护。

论述:

1、简述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及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特点:

①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②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③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④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⑤它是多科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简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⑴“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①基本思想:

它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的由低级到高级建立MIS。

②优点:

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

③缺点:

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做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⑵“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①基本思想:

它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②优点:

整体性和逻辑性强。

缺点:

复杂、繁琐。

3、为什么说程序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往往比程序的效率性更为重要?

答:

程序的效率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近年来,硬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其性能却不断完善和提高,因此,程序的效率已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了。

相反,程序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则日益重要。

提高程序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仅能降低软件开发成本,而且可明显降低程序的出错率,进而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此外,程序的效率与可维护性及可理解性通常是矛盾的,在实际编制过程中,人们往往宁可牺牲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也要尽量提高系统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片面的追求程序的运行效率反而不利于程序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

4、ERP系统提出的背景:

从MRP到MRP2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MRP2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有以下趋势:

资源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企业计划的闭环逐渐形成。

MRP2系统已比较完善,应用也已相当普及,但其资源的概念始终局限于企业内部,在决策支持上主要集中在结构化决策问题上。

(缺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统一的国际市场逐渐形成,面对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MRP2系统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源全面管理的要求。

MRP2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5、如何深刻的理解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系统?

答:

就其功能来说,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经济学的混合物,它全面的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技术,因此是技术系统。

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上来看,MIS和组织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进MIS将导致新组织结构的产生,而现存的组织结构又对MIS的分析、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既是技术系统,同时也是社会系统。

6、请总结采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有哪些?

每个阶段所产生的文档技术资料是什么?

该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

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阶段: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系统分析工作任务:

它以开发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为出发点,包括进行初步的系统调查和详细的系统调查,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建立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产生系统分析报告,做什么)。

系统设计工作任务:

系统设计阶段是为了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基础上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其主要内容包括:

代码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和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的成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物理模型,解决怎么做,产生系统说明书)。

系统实施工作任务:

包括程序设计及调试、系统转换及系统运行与评估等环节。

产生程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

优点:

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别适合开发大型的MIS。

缺点:

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案例分析:

论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RS长远发展的规划。

这项工作的好坏往往是信息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

⑴作用:

①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②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③指导MIS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⑵MIS战略规划一般包括三年或更长期的计划,同时还包含一年的短期计划。

其内容包括:

①MIS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②单位的现状。

③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④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⑤近期规划。

单选: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应②信息是可通信的③信息形成知识3、数据资料所所消除的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大小,也就是数据资料中所含信息量的大小。

4、资金流指的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过程(自下游向上游,单向的)。

5、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行的软资源(信息流是双向的)。

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6、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阶段:

⑴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面向与业务)⑵管理信息系统(MIS面向于管理)⑶决策支持系统(DSS面向于决策)。

④信息系统的发展。

7、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

以决策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情报、设计、抉择和实施四个阶段。

8、从管理决策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结构化的问题,而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非结构化问题,管理控制层所作决策问题的性质,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

9、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环境是有关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10、一般来说,数据文件是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记录是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

11、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星状网、树状网、总线网、环状网、网状网等。

12、(定义业务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

(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13、可行性分析结论应明确指出以下内容之一:

⑴可以立即开发;⑵改进原系统;⑶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

14、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直接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

15、表格分配图可帮助分析员表示出系统中各种单据和报告都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关系。

16、数据流程图的4种符号:

①外部实体②数据流③处理功能④数据存储。

17、代码的种类:

①顺序码②区间码③助忆码。

18、身份证编码属于区间码19、范式表示的是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也即满足某种约束条件的关系模式。

如满足最低要求,则为第一范式(1NF)。

符合1NF而又进一步满足一些约束条件的成为第二范式(2NF)。

在五种范式中通常只使用前三种20、平衡校验的目的在于检查相反项目间是否平衡。

例如,会计工作中检查借方会计科目合计与贷方会计科目合计是否一致。

20、用几何级数法设计代码校验位的方案如下:

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16,8,4,2;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校验码。

试问原代码为6137的校验位应是多少?

答:

代码61379,为9。

(重要)

多选:

1、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三级:

①战略级②战术级③作业级。

2、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3、系统的特征包括: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

4、作业信息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①业务处理系统②过程控制系统③办公自动化系统。

5、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方面。

6、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的形式有:

①横向综合②纵向综合③纵横综合7、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环境因素:

①生产过程的特征②组织规模③管理的规范化程度④组织的系统性⑤信息处理与人8、逻辑结构包括两大类: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表、栈、队列及串为线性结构,而树和图则为非线性结构。

9、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①计算机系统②数据库③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④人员10、Internet提供的服务①电子邮件服务②文件传输服务③www服务④新闻公告类服务11、制定MIS开发规划:

①规划领导小组②人员培训③规定进度1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阶段: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13、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

14、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①管理上的可行性;②技术上的可行性;③经济上的可行性。

15、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①管理上的可行性②技术上的可行性③经济上的可行性16、采用决策表可以清晰的表达条件,决策规划和应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17、系统设计的内容:

①总体设计;②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③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④数据存储设计;⑤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18、系统设计应遵循原则:

①系统性;②灵活性;③可靠性;④经济性。

19、A、B为两个包含若干个体的总体,其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其联系方式可分为三类:

①一对一联系(1:

1);②一对多联系(1:

n);③多对多联系(m:

n)。

20、一个关系对应于一张二维表。

表中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表中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21、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22、系统设计工作结束后,要提交系统设计报告。

其内容包括:

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②代码设计方案;③输入和输出设计方案;④文件设计方案;⑤程序模块说明书。

23、程序设计的目标:

①可维护性;②可靠性;③可理解性;④效率24、常用的测试数据有:

①用正常数据调试;②用异常数据调试;③用错误数据调试。

判断:

1、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的解释。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2、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的大小。

3、作为集合的整体系统的功能要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的总和还大。

4、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作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

5、计划必须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6、传统企业组织结构采用“金字塔”式的、纵向的、多层次的集中管理。

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这种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

8、战略管理涉及企业的长远计划,处理中、长期事件。

9、一般业务处理的信息处理量较大,而在系统结构中所处层次越高,其所需信息量越小,呈金字塔形。

其所处层次越高,结构化程度也越低,反之亦然。

(安东尼金字塔模型)10、制造业离散式的生产方式又可以分为车间作业式生产和流水生产。

对车间作业式生产,采用“推式”生产管理方法,其产出作为后序的输入,推动后序生产。

(选择)流水生产的管理采用“拉式”生产,后序有生产需要后向前序提出要求以确定前序什么时候生产。

11、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

没有任何理由说小组织在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上比大组织更困难。

12、MRP2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

企业的经营计划是计划的最高层次,是企业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即确定在未来2至7年中。

13、企业产品的品种,市场份额,产品年销售额,年利润,生产率等。

14、生产计划大纲的任务是根据经营计划,确定在未来1~3年内。

主生产计划(MPS)15、存放有与结点有关的结点的地址称为指针。

16、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

17、BSP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18、CASE只是一种开发环境而不是一种开发方法。

19、*只表示数据流动方向,并不代表控制流。

20、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还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

21、代码设计在系统分析阶段就应当开始。

由于代码的编制需要仔细调查和多方协调,是一项费时、费事的工作,因此,在系统设计阶段才能最后确定。

22、系统设计过程与运行过程正好相反,不是从输入设计到输出设计,而是从输出设计到输入设计23、在小程序的设计中,主要强调程序的正确和效率,但对于大型程序,人们则倾向于首先强调程序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然后才是效率。

填空:

1、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2、信息的特性:

①事实性②时效性③不完全性④等级性⑤变换性⑥价值性3、香农是信息论的奠基人4、投掷均匀正六面体骰子的H(x)=2.6比特。

5、为了探索可供选择的方案,有时需要研究与实现目标有关的限制性因素。

所谓限制性因素,指的是对完成所追求目标有妨碍的因素。

如资金缺乏,能源缺乏。

6、西蒙认为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分为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7、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目标。

人员招聘属于非结构化。

8、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矩阵,纵向概括了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横向概括了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9、ERP在MRP2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应链管理功能。

10、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CRM)11、索引表本身也是一个文件,其中列有每个纪录的关键字和相应的物理存储地址12、文件设计通常从设计共享文件开始。

13、“实体”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对象或事物。

属性用来描述一个实体。

14、概念模型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简称E-R方法)。

15、数据模型的种类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16、输入设计包括数据规范和数据准备的过程。

在输入设计中,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是两个最根本的原则。

17、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切换和评价等。

18、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

采用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写程序:

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19、读CASE和ENDCASE属于选择结构。

NOCASE属于选择结构。

20、特殊测试有:

峰值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响应时间测试、恢复能力测试等。

21、顺序表计算公式:

LOC(ki)=LOC(k1)+L*(i-1),若开始结点的存放位置为LOC(k1),每个结点占用空间大小为L,则第I个结点KI的存放位置可由上式直接计算得出。

22、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3、、协议,是网络设备间进行通信的一组约定。

24、计算机网络从功能上可分为两部分,即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2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取决于通信子网26、根据网络的分布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局域网(LAN)②广域网(WAN)③城域网或市域网(MAN)。

27、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采用层次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有:

①物理层②数据链路层③网络层④运输层⑤会话层⑥表示层⑦应用层28、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

29、Internet地址有两种表示形式:

IP地址和域名。

30、IP地址分前后两部分,前面的部分叫网络号,后面的部分叫主机号(IP地址的分类)。

31、超文本标记语言简称HTML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输协议www服务执行http协议进行传输32、用HTML写的文本是静态的。

33、诺兰阶段模型的六个不同阶段:

①第一阶段:

初装②第二阶段:

蔓延③第三阶段:

控制④第四阶段:

集成⑤第五阶段:

数据管理⑥第六阶段:

成熟。

34、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关键成功因素法(CSP)35、企业流程重组(BPR),由哈默提出。

36、详细调查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

详细调查主要是针对管理业务调查和数据流程调查这两部分进行的。

37、数据流程图是分层次的,绘制时采取自顶向下、由外向内逐层分解的办法。

38、数据字典(DD)的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39、数据属性分析包括静态特性分析和动态特性分析两部分。

40、为了保证正确输入,有意识地在编码设计结构中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另外加上一个校验位,使它事实上变成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

41、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功能较单一的功能模块。

这种把一个信息系统设计成若干模块的方法称做模块化。

42、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表示。

名解

1、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化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物质产品起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的转型。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3、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4、信息系统(IS)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5、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6、企业流程重组(BPR)实际上是从信息的角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之中。

7、代码是代表食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

8、可靠性:

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9、主文件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共享文件,主要存放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

10、文件设计就是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量、数据的活动性以及硬件设备的条件等,合理地确定文件类别,选择文件介质,决定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

11、信息系统适用性的维护:

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克服系统本身存在的不是。

是对信息系统所作的调整、修改与扩充等工作的总称。

在线测验

第一章及第二章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系统。

2、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                    层的决策大多属非结构化的问题。

3、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                 层的决策问题性质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

4、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层次越高,所需信息量越                    。

5、                  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6、                   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

7、MRPII的进一步发展是                   。

8、ERP在MRPII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

向内主张以                  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和供需链管理的功能。

9、ERP系统从功能上看以制造过程为中心,其核心是                  。

10、               、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1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

二者之间有何区别?

12、信息的特性有哪些?

如何度量信息?

13、简述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14、什么是决策?

决策活动一般包括哪些阶段?

答案:

1、人机2、战略管理3、管理控制4、小5、组织规模6、物料需求计划MRP

7、ERP8、精益生产方式9、MRPII10、信息

1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能成为信息。

12、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变化性和价值性。

信息量的大小是由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

13、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

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14、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决策活动一般包括情报阶段、设计阶段、选择阶段和实施阶段等四个阶段。

第五章

1、MIS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

2、规划领导小组应由单位(企业、部门)的                        负责。

3、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            、数据管理和成熟等六个阶段

4、诺兰阶段模型中蔓延阶段的特点有:

数据冗余、           和难以共享等。

5、诺兰阶段模型的控制阶段是实现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              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6、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