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167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docx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

【国庆节实践作业】20XX国庆节作业

20XX国庆节作业

20XX年国庆节作业(整理:

王恩华)

——祝20XX级全体同学及家长:

国庆快乐!

阖家幸福!

——恭祝伟大的祖国:

生日快乐!

繁荣昌盛!

高一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2、《荀子·儒效篇》: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

a.内服制度B.外服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

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

4、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B、三公九卿制

c、权力的高度集中d、法律细密、严苛

6、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忘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

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

8、(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9、“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

尚,主也。

汉承秦制。

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

”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逐步废除秦朝的制度B.削弱相权,强化皇权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中央集权

10、下列措施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是: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②汉武帝推恩王侯子弟③汉武帝设刺史④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11、唐朝元和年间(806—820),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

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

12、“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13、北宋设置的既削弱了相权又和统兵的高级将领互相牵制的机构是

a.三司使B.参知政事c.枢密院d.通判

1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措施是围绕:

a、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的矛盾d、北宋和辽国的矛盾

15、629年唐太宗下了一道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的诏令。

你认为这道诏令的出台与执行不可能经过:

a、皇帝、中书省B、尚书省、吏部c、礼部、户部d、门下省

1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

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

站,?

?

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7、下列不能起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

a、汉朝设立“中朝”机构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元代设中书省d、明代废除丞相

18、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

宋太祖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不同措施:

a、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B、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c、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19、有位学者指出:

“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20.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21、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下列哪一项更全面地反映了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特点?

①丞相制度的废除②内阁的设立③军机处的设置④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22、《明史》记载:

“(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

?

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3、(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4、“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25、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机构改革必须增大财政开支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c、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d、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26、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这是因为

a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内阁名存实亡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完全独断

27、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

?

入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部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与军机处”

28、在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曾出现过如下现象,请按出现时间顺序排列①首辅“票拟”②“三衙”统军③刺史监州

a.③①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②③

29、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30、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31、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中书门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XX年国庆节作业(整理:

王恩华)

——祝20XX级全体同学及家长:

国庆快乐!

阖家幸福!

——恭祝伟大的祖国:

生日快乐!

繁荣昌盛!

高一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32、(20XX宁夏文综)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33、关于古希腊城邦的地理环境,说法准确的是:

a、希腊半岛80%适宜农耕B、港湾、岛屿众多

c、散布在各地的城邦时常被强大的政权统一在一起

d、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取决于其地理环境

34、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

a、众多公民权利和意志的表现B、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文化表现

c、广大奴隶和平民权利的反映d、奴隶主专政的手段

35、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36、陪审团制度是当前一些国家很具有特色的法律制度,它通过把裁决权全部或部分地交给陪审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作用。

这种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古希腊B.古罗马c.古代中国的秦朝d.古代中国的唐朝

37、罗马的兴衰成败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却千古犹存。

罗马法的基本法是:

a、《十二铜表法》B、《查实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贝壳放逐法》

38、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查士丁尼法学总论》d、罗马法

39、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B、《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十二铜表法》未给罗马平民带来任何好处d、《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40、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闻名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①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②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③雅典的奥运精神④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1、一个雅典公民,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B、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42、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

希腊文明凝视西方文明的源泉

小前提:

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下页20XX国庆节作业

结论:

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4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行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说明《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44.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

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然起作用的有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不告不理”的原则④三权分立的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

45.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由此发展而成为审判原则的是

a.“一事不再理”原则B.“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

c.陪审制原则d.证人制原则

46.罗马皇帝哈德良说:

“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7、假如某国臣民全国人口大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

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十六万八千人B、四万五千人c、约七万五千人d、约八万五千人

48、“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政府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你认为对上述话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的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B、罗马人不仅能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

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9、“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B.轮番而治c.君主专制d.代议制

50、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

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说:

“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古代中国和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代中国和罗马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法律的权利

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

二、非选择题

21.(20XX·山东青岛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

在希腊国土上,每一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材料三:

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合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

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材料四:

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铜壶通身镶嵌有图饰,上部分为采桑、狩猎的图像;中部为宴乐、射箭情景;下部分为徒兵搏斗、水陆交战的战争场面。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希腊城邦的特点。

(2)希腊城邦的这些特点是如何推动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

(3)综合以上文字和图示材料,分析希腊城邦之间与中国各诸侯国之间关系有何不同?

影响最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22.(20XX·安徽淮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材料三: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

在雅典,城邦所有的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这是直接民主,与我们今天的代议制民主不同。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漫画《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禁止了哪些人的通行?

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民主范围、参政方式上的不同。

20XX年国庆节作业(整理:

王恩华)

高一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1-5acBac6-10cadBa11-15Baccc16-20ccBca

21-25dacdc26-30ddBdd31-35dcBdc36-40Badca

41-45cBBaB46-50aBaaa

51、解析:

解答第

(1)问时,应根据材料认真分析概括。

解答第

(2)问时,可根据第

(1)问得出的希腊城邦的特点、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来回答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3)问属于比较题,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希腊城邦之间是平等关系,主要实行民主政体,而从料材四中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图像可看出中国当时主要是诸侯争霸局面,其结果是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然后根据设问作出解答。

答案:

(1)面积小,独立自治,农耕经济不发达,但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

(2)面积小使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政治;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具有连续性;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地接受了平等、民主、互利观念。

(3)希腊城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中国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区别:

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中国形成了专制统一的帝国。

52、解析:

(1)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

(2)问的难度在于“理解”,“狭隘”就是消极影响,“充实”就是指积极影响;第(3)问的解答需要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答案:

(1)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或轮流执政),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

(2)禁行:

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等。

理解:

狭隘——指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仅是占居民比例9%的公民群体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最充实——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体现人民主权,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充分调动。

(3)不同:

古希腊的民主形式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古希腊的民主局限于城邦公民,近代西方民主在资产阶级范围内不断扩大;古希腊采取抽签、轮流坐庄、民主选举等参政方式,近代西方是选举和议会立法

高二总复习政治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与他们:

c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

3、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B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

4、柳宗元说: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c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c

a、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B、三公九卿制

c、权力的高度集中d、法律细密、严苛

6、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上页下页余下全文20XX国庆节作业

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忘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

a、实行郡、国并行制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

8、(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d

a.施恩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9、“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

尚,主也。

汉承秦置。

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

”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B

a.逐步废除秦朝的制度B.削弱相权,强化皇权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中央集权

10、下列措施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是:

a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②汉武帝推恩王侯子弟

③汉武帝设刺史④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11、唐朝元和年间(806—820),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

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B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

12、“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13、北宋设置的既削弱了相权又和统兵的高级将领互相牵制的机构是c

a.三司使B.参知政事c.枢密院d.通7、秦始皇

1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措施是围绕:

c

a、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的矛盾d、北宋和辽国的矛盾

15、629年唐太宗下了一道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的诏令。

你认为这道诏令的出台与执行不可能经过:

c

a、皇帝、中书省B、尚书省、吏部c、礼部、户部d、门下省

1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

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

?

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c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7、下列不能起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

c

a、汉朝设立“中朝”机构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元代设中书省d、明代废除丞相

18、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

宋太祖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不同措施:

B

a、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B、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c、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19、有位学者指出:

“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20.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21、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下列哪一项更全面地反映了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特点?

①宰相制度的废除②内阁的设立③军机处的设置④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22、《明史》记载:

“(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

?

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23、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c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24、“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