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319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docx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措施

临时用电及安全用电

施工组织措施

 

工程名称:

沈哈昌图站改造工程

施工单位:

中铁九局铁路工程处沈哈第二项目经理部

 

编写人:

柯英彬年月日

*******

 

一、现场勘察

沈哈线是东北客货运输的主要通道,是中俄间主要国际联运线,也是大连港的主要通道,在东北铁路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沈哈线既有的技术装备和运营条件比较落后,已经不适应铁路运量的要求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的要求,为此,铁道部决定对沈哈线进行技术改造。

本段是沈阳至哈尔滨间主要限速地段之一,为使该地段的列车通过速度满足160km/h,对既有线路进行加大曲线半径改造。

本工程改造方案为既有曲线交点不动,直接加大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设计曲线半径采用1600m,缓和曲线长度170m。

同时结合改建后的线路平面,在昌图站场取消既有正线上的复式交分道岔,并根据到发线有效长的要求重新布置两侧咽喉,改造既有股道。

本站地处辽宁省昌图县县城所在地,站中心位于长大线K531+838.65处,隶属沈阳铁路局铁岭车务段管辖,在技术作业上为中间站。

我们将以质量上乘,信守合同,控制造价,树立形象,争取更高的社会信誉为主要指导思想,编制本工程临时用电及安全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施工现场暂设位于站场东侧,有地方电力线可以直接接线进行施工作业。

二、电源进线、变压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等的位置和线路走向以及各导线截面,详细情况见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

三、根据现场实际所需用的机械设备和照明用电,需要200KW的变压器。

四、施工现场对临时用电设施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做好检查记录。

建立安全用责任制,对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落实到人。

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五、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一)保证电气设备有足够的绝缘性能

1、架空线路

1)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

2)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设在树上、脚手架上。

3)架空线路宜采用砼杆或木杆,砼杆不得露筋、环向和扭曲,木杆不得腐朽,其梢径应不小于130mm。

4)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1/10加0.6m。

但在松软土质处应适当加大埋设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

5)直线杆和15°以下的转用杆,可采用单横担,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15°至今45°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45°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

6)在一个档距内每一层架空线路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一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线路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不得有接头。

2、电缆线路

1)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同时,临时用电应按五线制配制,做到临时用电安全施工。

2)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电缆截面应根据允许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

3)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4)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5)电缆线路与其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6)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7)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

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

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8)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应做绝缘包扎,保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张力。

4、室内配线

1)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采用瓷瓶、瓷夹等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2)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3)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

4)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铝线截面应不小于2.5㎡,铜线截面应不小于1.5㎡。

5)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应密封。

采用金属管敷设时必须作保护接零。

6)钢索配线的吊架间距不宜大于12m。

采用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应不小于35㎜,瓷夹间距应不大于800㎜;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应不小于100㎜,瓷瓶间距应不大于1.5㎜;采用护套绝缘导线时,允许直接敷设于钢索上。

5、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电动工具

1)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和用电安全装置,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并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2)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3)手持电动工具中的Ⅱ类工具和Ⅲ类工具可不做保护接零。

4)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按其容量选用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皮电缆。

其性能应符合国标GB-74《通用橡套软电缆》的要求。

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零线或重复接地线。

5)潜水电机和水泵的负荷线应采用YHS型潜水电机用防水橡皮护套电缆,长度应小于1.5m,不得承受外力。

6)焊接机械的二次线宜采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

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0m。

7)手持电动工具、平板振动器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而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8)每一台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电动工具的开关箱内,除应装设过负荷、短路、漏电保护装置外,还必须按要求设隔离开关。

9)焊接机械应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焊接场地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10)使用焊接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对发电机式直流弧焊机的换向器,应经常检查和维护。

(二)采用屏护装置(用遮拦、护罩、护盖、箱盒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以减少触电)

1、在建筑工程(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的任何部位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拦、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2、在配电室内设值班或检修室时,该室距电屏(盘)的水平距离大于1m,并采取屏障隔离;

3、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

4、配电室内的裸母线与地面垂直距离小于2.5m时,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通行道的高度不小于1.9m。

5、配电室的围栏上端与垂直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于0.075m;

6、遮栏等屏护装置应根据要求悬挂“高压危险”,“站住!

生命危险”,“切勿攀登”等警告牌。

(三)保证安全距离

为了防止人体触及和接近带电体、避免车辆或是用其他工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以及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在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等,均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大小决定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等(具体要求见下列表)

1、工地架设的电线,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距离应符合下表

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距离

2、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杂物等;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下表。

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

1KV以下

1~10KV

35~110KV

154~220KV

330~500KV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4

6

8

10

15

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

1KV以下

1~10KV

35KV

最小垂直距离(m)

6

7

7

在建筑施工现场对于既达不到安全距离,又无法实现屏护措施的情况,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开工。

(四)合理选用电气线路敷设方式

从安全要求出发,必须合理选用电气线路敷设方式,才能减少电所伤害和火灾事故。

1、电缆线路

1)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2)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电缆截面应根据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

3)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应不小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4)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防护套管。

5)电缆线路与其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6)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内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7)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

固定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

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距离地不得小于2.5m。

8)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应做绝缘包扎,保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张力。

2、室内配线

1)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采用瓷瓶、瓷(塑料)等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2)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3)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

4)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铝线截面应不小于2.5mm2,铜线截面应不小于是1.5mm2。

5)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应封密。

采用金属管敷设时必须作保护接零。

(五)装设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6V及其以下用电设备如工作环境干燥可免装漏电保护器。

1、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各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2、漏电保护器选择应符合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彩防溅型产品。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3、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

4、漏电保护器必须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

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和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漏电保护器,应认真检查其特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六)接地与接零措施

1、一般规定

a、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专用保护零线(简称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b、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时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

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c、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同一个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和避雷装置可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但应保证电气连接并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

d、在只允许作保护接地的系统中,因条件限制接地有困难时,应设置操作和维修电气装置的绝缘台,并必须使操作人员不致偶然触及外物。

e、一次侧由50V以上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及50V以下的电压的降压变压器,如采用双重绝缘或有接地金属屏蔽层的变压器,此时两次侧不得接地。

如采用普通变压器,则应将二次侧中性线或一个相线就近直接接地。

或通过专用接地线与附近变电所接地网相连。

f、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g、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h、接地装置的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值在四季中均应符合标准的要求,但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只考虑在雷雨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i、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有作它用。

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j、保护零线的截面,就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保护零线架空敷设的间距大于12m时,保护零线必须选择不小于10mm2的绝缘铜线或不小于16mm2的绝缘铝线。

k、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

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多色线作负荷线。

L、城防、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2、保护接零

1)正常情况下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

a、电机、变压器、叫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b、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c、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d、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e、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f、安装在电力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和金属外壳及支架;

2)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可不作保护接零:

a、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的干燥房间内,交流电压380V及其以下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当维修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接地金属物件时除外);

b、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金属框架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继电器和其它电器外壳。

3、接地与接地电阻

1)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

单台容量不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超过100KVA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

2)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保护零线每重复接地每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3)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

不得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宜采用螺纹钢材。

4)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芯线作保护接零,此芯线严禁通过工作电源。

5)手持式用电设备的保护接零线,应在绝缘良好的多股铜线橡皮电缆内。

其截面不得小于1.5mm2,其芯线颜色为绿/黄双色。

6)I类手持式用电设备的插销上应具备专用的保护接零(接地)触头。

所用插头应能避免将导电触头误作接地触头使用。

7)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持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8)移动式发电机供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9)移动式发电机的接地应符合固定式电气设备接地要求。

下列情况可不另做保护接零。

a)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

b)不超过两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七)防雷措施

1、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Ω.m处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

在配电室的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2、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则应安装防雷装置。

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其保护范围按60º计算能够保护其它设备,且最后退出现场,则其它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

3、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4、各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得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5、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至2m。

6、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用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

并将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电气连接。

(八)触电后的急救

如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刻切断电源。

在现场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方法进行急救,如抢救及时,方法当挽救生命的可能性也很大。

(九)配电箱及开关箱设置:

1、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

3、开关箱应由末端分配电箱配配电。

4、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

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

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蒸汽液体及其它有害介质中。

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否则,须作特殊防护处理。

6、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

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7、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1.5mm。

8、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大于0.6m,小于1.5m。

9、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

10、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的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1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

12、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13、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不应带电金属底认、外壳等必须作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14、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

15、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底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工箱门处。

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

16、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17、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

18、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不得承受外力。

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和强腐蚀介质接触。

(十)电器装置的选择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不准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

2、总配电箱应间谍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以及漏电保护器。

若漏电保护器同时具备过负荷和短路保护功能,则可不设分路熔断器基分路自动开关。

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值相适应。

3、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总电度表及其它仪表。

4、分配电箱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头)。

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5、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6、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

7、手动开关电器只允许用于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容量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开关电器或降压起动装置。

8、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相适应。

9、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必须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

10、36V及36V以下的用电设备如工作环境干燥可免装漏电保护器。

11、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

的负荷侧。

12、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际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13、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

14、手动开关电器只许用于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

容量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开关电器或降低起动装置控制。

15、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相适应。

16、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完,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

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17、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

(十一)使用与维修

1、所有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记。

2、所有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

3、所有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每月进行检修一次。

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

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4、对配电箱和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牌,严禁带电作业。

5、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

1)送电操作顺序为: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2)停电操作顺序为:

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除外)。

6、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7、开关箱的操作人员必须符合用电人员要求,度熟悉开关电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经常保持整洁。

9、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挂接其它临时用电设备。

10、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则规格的熔体代替。

11、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不得承受外力。

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和强腐蚀介质接触。

(十二)照明安全技术要求

1、在坑洞内作业、夜间施工或自然采光差的场所,作业厂房、料具堆放场、道路、仓库办公室、食堂、宿舍等,应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

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得只装设局部照明。

停电后,操作人员需要及时撤离现场的特殊工程,必须装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

2、现场照明应采用高光效、长寿命的照明光源。

寻需要大面积照明的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混光用的卤钨灯。

3、照明器的选择应按下列环境条件确定:

1)正常温度时,选用开启式照明器;

2)在潮湿或特别潮湿的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防尘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

3)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采用防尘型照明器;

4)对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必须按危险场所等级选择相应的照明器;

5)在振动较大的场所,选用防振型照明器;

6)对有酸碱等强度腐蚀的场所,采用耐酸碱型照明器;

4、照明器具和器材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不得使用绝缘老化或破损的器具和器材。

5、照明灯具电源末端的电压偏移应符合下列数值:

1)一般工作场所(室内或室外)的电压偏移允许为额定电压值的-5%。

远离电源的小面积工作场所,电压偏移值允许为额定电压值的-10%~5%。

2)道路照明或额定电压为12~36V的照明,电压偏移值允许为定电压值的-10%~5%。

6、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

对特殊场所应用安全电压照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