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343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docx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

 

石佛乡莲花村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二0一0年六月

 

第一章村庄概况

1.基本概况

莲花村位于石佛店乡东南部,南与黎集镇卧龙村接壤,北与清河村相连,312国道穿境而过。

全村辖12个村民组,430户,人口2105人(其中外出务工2100人),自然村庄24个,耕地面积2440亩。

境内有40万株水杉,形成62个农田网格。

村里有标准化村卫生室一所。

2009年,该村人均收入5070元,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务输出和种植业。

2.自然条件

全村地处平原,灌渠、林网纵横,形成自然氧吧,环境优美。

分布在各个村民组的水塘320亩,林地680亩,宅基地和其他用地450亩(宅基地200亩,道路亩,灌区亩)。

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年降雨量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3.资源条件

土地资源:

村里保护农田较多,建设用地较少。

土质为黑浆泥土、两合土(沙壤土、沙土),比例各占一半,土质氮含量较高,磷、钾含量较低,酸碱度PH值在7左右。

水利资源:

该村地处梅山灌区,梅山中干渠穿村而过,农业用水主要靠梅山水库放水或小型机井抽取地下水(地下水水位5-10米左右)。

梅山中干渠是村里主要过境生产用水设施,灌溉2400亩。

森林资源:

莲花村是固始县东南部平原水土保持林区,常见森林植被是以大叶扬、水杉为代表的暖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

旅游资源:

莲花村距省级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公里,山水风光与田园情趣相融,是供游览观光、休养度假理想胜地。

4.社会经济

劳力资源丰富,良好的耕作条件可发展多种产业。

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尤以水稻为主。

村民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主要是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种植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和少量蔬菜,种植结构较为单一。

养殖业不发达,仅限于水围子、水塘自然养鱼,有1家上规模蛋鸡养殖外。

5.建设条件

用地:

本村多田地无山,建设用地很少。

用水:

本村地处水资源较丰富地区,梅山中干渠流经本村,为村庄生产用水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电力:

村电力由区域供电,生产、生活能源能够得到保证。

交通:

312国道穿境而过,向东南35公里为安徽叶集,向西南19公里至固始县城,是本村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

第二章现状分析

莲花村在规划建设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道路系统

除312国道通往村部的道路为3.5米宽柏油路及3公里水泥路外,其他道路均为沙石路、泥土路,道路偏窄。

村庄内道路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

村内道路衔接不通畅,不循环。

2.住宅建筑

居民住房布局较散乱,用地浪费现象较严重。

房屋普遍砖混结构,一般为2-3层,乱搭乱建辅助用房的现象较为严重,且由于家庭饲养家禽家畜,造成环境脏乱,卫生状况差。

3.公共设施

村内的小学教学设施完善,缺少幼儿园,学前教育受到影响。

村内有文化广场并配备健身器材。

村内商业点店铺店面少,没形成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

4.基础设施

村内排水属自然排放,不成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

村中乱拉电线的现象较重,存在火灾隐患。

5.环境卫生

生活垃圾缺乏管理,闲置空地内和排水明沟垃圾较多,影响了村镇的环境卫生质量。

居民家庭为旱厕或简易旱厕,卫生条件差。

6.景观环境

建筑无特色,街景单调,缺少特色风貌。

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

第三章总纲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创建文明村庄。

2.规划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防止大拆大建;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在全村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坚持立足当前、适度超前原则,力求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坚持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原则,处理好建设需要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坚持崇尚自然、承传文化原则,把自然景观、传统风貌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3.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河南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村镇规划标准》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民新村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信发〔2010〕19号)

《固始县石佛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石佛乡莲花村地形图及其他相关图纸

莲花村发展的基础资料相关文件。

4.人口规模

人口控制:

根据本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采用综合分析法,目前在册人口3985人,按6‰自然增长率,10年内人口为4885人,考虑尚未入户人员,确定莲花村规划人口为1100户、5000人。

20年人口规模1200户5400人。

5.规划期限  

近期:

2010-2020年,远期:

2021-2030年。

6、用地规模

结合河南省《村镇规划标准》和莲花村实际,按照每户用地不得超过134平方米的标准,确定迁村并点后新农村宅基地用地控制指标为近期9.38公顷140.7亩;远期9.78公顷146.73亩。

新村内部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及相关公益设施控制在50亩,村庄建设用地控制在200亩以内。

人均用地面积42.38平方米

用地布局:

莲花村分散住宅用地200多亩,人均建设用地42.38平方米。

近期、远期规划集中居住用地200亩以内,规划人均建设用地42.38平方米,保持现状规模。

第四章总体布局

1.规划结构

根据莲花村自然地形及现状用地条件,新农村规划结构为:

“一个中心、一个纽带、两个组团”。

“一个中心”就是以村部、村小学等公共建筑为中心,建设文化广场、绿地、路灯,形成全村的公共活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中心。

“两个组团”就是遵循大地、树园、西洼、刘营和堰东、堰西、堰南现有格局,形成东、西2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

“一个纽带”就是以312国道-村部-学校柏油路为纽带,建设景观路,把东、西2个农民新村、村部、卫生所联系起来。

2.居住用地

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全村分为东、西2个农民新村社区组团。

“农民新村东组团”位于村小学东侧大地村民组,“农民新村西组团”位于312国道两侧天堂、堰西等村民组。

拆迁不合理或闲置住宅,对保留村庄农民宅基地进行部分调整,对空缺闲置地进行补建安置。

居民住宅以多户联建为主设计,以独院式住宅和少量农民别墅两大类型,提供几种住宅选型,建筑风格要协调统一,美观整洁,一般分为3-4层,红色坡屋顶。

3.公共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包括行政办公、敬老院、卫生所、商业店面、文化娱乐等设施,集中布置在312国道-村部一线,占地亩,人均平方米。

(1)村部办公场所选址在原址位置不变,对现有未改造的旧房屋进行改造,把农民书屋演变成农民科技服务、培训中心,新建2间房屋,为土地流转后成立特色农业合作社提供服务,房屋规划用地面积为平方米。

(2)文化广场选址在村部东侧,规划用地2000平方米。

(3)小学(含幼儿园)。

选址在原址进行改造建设,规

划用地200平方米。

(4)卫生所。

位于312国道西侧,规划用地面积为200

平方米。

(5)敬老院(含老年活动室)。

选址在学校院内或学校

周边,规划用地面积为500平方米。

独立院落,相对封闭,以利管理。

4.农业生产用地

(1)水稻、小麦(优质油菜)种植3500亩。

(2)蔬菜种植300亩。

(3)中草药、花木基地300亩。

(4)水产养殖200亩。

(5)企业用地100亩。

(6)生态林680亩。

(7)生态养殖基地100亩。

(8)其他生产用地113亩。

第五章基础设施规划

1.道路交通规划

依托现有泥土路和一分支灌区渠埂土路基,加大宽度,提高路面质量,形成四通八达道路网络。

在主要道路之间布局宅前道路,采用方格网道路结构,通往各家各户,红线宽度控制在6-9米。

A-A:

12m=2m+8m+2m

B-B:

9m=1.5m+6m+1.5m

C-C:

6m

D-D:

5m

停车场。

在东、西2个新村组团和村部规划3个停车场,解决车辆无序停放问题。

2.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农村人均日用水量为200升,则3500人用水量为700吨/日。

(2)水源:

扩建高位水池(由专业部门设计),并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标准后供水。

(3)管网布置:

给水管网采用干管DN100从高水位出来从东向西沿村部门前柏油路西侧埋设,其余支管埋设DN60给水管,以服务各片区,供水管网成分散布置。

3.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系统。

本村排水采用雨污分流体制,生活污水集中后进入沼气池或污水池,集中处理后进入排水系统。

(2)雨水系统。

雨水规划根据就近排放的原则,各片区由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入一分支、二分支或水沟、农田。

(3)排污规划。

污水量预测污水量以总用水量的85%计,则日产生污水量为595吨/日。

本村排污规划分近远期实施,近期采用地埋式沼气池处理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就近排入水沟。

远期考虑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净化处理。

排污管网的埋设遵循分片就近原则,布置DN200管道分片收集,就近排入简易水处理装置。

4.园林绿化

绿地规划包括公共绿地、景观绿化、花圃苗圃基地等部分。

公共绿地选址在文化广场、学校、新村两个组团内,以花灌木四季常青植物为主,种植麦冬、马里拉、月季、蝴蝶兰、菊花、玉兰、夹竹桃、杜鹃、紫薇、冬青、大叶女贞、小叶女贞、黄杨、红叶李、桂花、香樟、法桐、垂柳等花草灌木。

景观绿化选址在河、塘、堰、坝四周,种植多年生花卉和常青植物,形成四季有花有水有绿的绿带景观。

道路绿化:

新村内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间距5-10米。

其他道路、灌区两侧补栽易阳树、水杉,与原有树木形成生态林。

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0%。

花圃苗圃基地选址在村部后院、学校后院等处,为绿化建设提供花木。

公共绿地占地8亩,占总用地的%,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5.环境卫生

公厕:

把村部、学校2座旱厕改造成水冲式公厕,在新村东、西组团各新建2座水冲式公厕,每座占地80平方米。

垃圾桶。

在东西2个新村组团和村部门前景观路按标准设置垃圾桶,分类收集,减少环境污染。

垃圾中转站。

在新村西组团设置生活垃圾填埋场或垃圾收集(中转站),便于乡收集后,集中县城处理。

6.供电规划

(1)负荷预测:

本村规划采用户均负荷法预测用电负荷指标取4kw/户。

总户数为700户,由此估算用电负荷2800KW。

(2)供电设施:

本村由区域电网供电,规划安排配电房变压380/220V,供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位于莲花村处。

(3)照明设施:

312国道-新村东组团-村部-学校-新村西组团景观路按40米间距单侧安装路灯。

7.电讯规划

电话电缆来自石佛乡电信局,电缆布局在312国道-新村东组团南北两侧,保证用户装机。

村内增设4处公用电话,设置在路旁边居住中心区附近、卫生院、小学等处。

8.广播电视

莲花村有线电视线路从石佛乡引入,与电话电缆同步架设安装。

9.供气规划

莲花村按照统一建设、统一培训、统一使用、分户管理的原则,各户建设一座标准沼气池,处理人、畜生活污水废水,为群众提供新型能源

第六章产业布局规划

莲花村位居312国道两侧,地处固始县城与安徽叶集的中部,交通便利,发展前景良好。

1.前景展望

莲花村地处梅山灌区平原,道路、灌区林网纵横,环境优美。

雨水丰沛,土质肥沃,以黑浆泥土、沙土为主,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玉米、花生、蔬菜、芡实、中草药、西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逐步建立生态农业观光带,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2.产业布局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适度规模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带动产业发展。

312国道以东区域:

建设水稻(双季稻)、优质油菜、小麦基地,实行机械化耕作。

以大地、堰南、堰东为主,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扩大种植规模,逐步建立蔬菜生产、销售合作社。

在树元、西洼等村民组水域建立水产养殖基地,小规模尝试蚂蝗人工养殖。

312国道以西区域:

以堰西、柳营、树元等村民组为主,建立中草药、花木、花生、大棚西瓜种植基地,形成特色产业。

待农民新村建成后,对迁空的村民组宅基地原址进行整理,进行复垦。

对一时不能复垦的,大力引导牛、羊、鸡生态养殖,改善畜产养殖结构。

3.商业布局

以东、西2个新村组团和景观路为依托,以生态旅游为目标,完善餐饮、住宿、网吧、电信、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功能。

4.工业小区

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地方特色产业为主,尝试粮食、油料、林木深加工,并建立粮食、蔬菜、蚂蝗仓储基地,搞活农村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