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355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docx

教育管理专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关系的研究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导言III

一、研究方法1

(一)调查对象1

(二)研究工具1

1.儿童孤独感量表1

2.安全感量表1

3.儿童社交焦虑量表1

(三)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1

二、结果2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2

(二)儿童孤独感的差异比较2

(三)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之间的相关3

(四)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回归分析3

三、讨论4

(一)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现状分析4

(二)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5

(三)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关系分析5

四、结论7

五、建议7

参考文献8

附录10

致谢词13

摘要

为了探讨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采用儿童孤独感量表、安全感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307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

(1)孤独感整体偏低,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与母亲同住与不与母亲同住的儿童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

(2)安全感及其各因子整体偏高,社交焦虑感及其各因子整体偏低;(3)孤独感与安全感呈负相关,孤独感与社交焦虑感呈正相关,安全感与社交焦虑感呈负相关。

(4)与安全感相比,社交焦虑感对孤独感的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安全感社交焦虑感

Abstract

Inordertoexplorechildren’slonelinessassociatedwithsecurityandsocialanxietyandthestatusofthem,307childrenin4to6gradeswereinvestigatedwithChildren’sLonelinessScale,SecurityQuestionnaireandSocialAnxietyScaleforChildren.Themainfindingsareasfollows:

1)Lonelinessintheoveralllevelislowerandsignificantlydifferentingrades,butnotdifferentinsexsandnon-onlychildandonlychild,lonelinessbetweenchildrenlivingwithmothersamdnotlivengwithmothersisSignificantlydifferent.2)Securityanditsfactorsishigherandsocialanxietyanditsfactorsislowerintheoveralllevel.3)Therewere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lonelinessandsecurity,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lonelinessandsocialanxiety,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securityandsocialanxiety.4)Comparedwithsecurity,socialanxietyhavegreaterimpactonloneliness.

Keywords:

childrenin4to6gradeslonelinesssecuritysocialanxiety

 

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关系的研究

导言

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心理及人格等各方面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健全,但由于其固有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点,当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会存在着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心理障碍,尤其是4-6年级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期,了解他们在交往中的不良情绪体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儿童的孤独感越来越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Peplau等把孤独感界定为个体认识到其期望达到的和实际达到的社交网络模式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不愉快体验[1、2]。

对于儿童来讲,孤独是个体基于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和友谊地位的不满足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愉快的主观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3]。

孤独会使人缺乏自信心,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引发情绪障碍,并产生种种消极体验,如沮丧、失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因此孤独极大地危害着人的心理健康。

安全感是整个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儿童期又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此时安全感建立的好坏会对其以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心理学家,如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妮、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对安全感都做过研究与论述[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安全感的缺失,会导致焦虑和防御机制[5]。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学者黄希庭在其所编的《简明心理学辞典》中指出,安全感是人在摆脱危险情境或受到保护时体验到的情感,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6]。

丛中、安莉娟则认为,安全感是主体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7、8]。

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9]。

目前国内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社交焦虑进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研究对象多指向成人及大学生群体,对儿童青少年的关注相对来说较少。

青春期往往是社交焦虑的多发期和关键时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儿童生理及心理的早熟现象的出现,社交焦虑可能有低龄化和数量增长的趋势。

社交焦虑在行为上通常表现为:

害怕与别人对视,害怕被人注视,怕自己在他人面前有丢脸的言谈举止,怕在别人面前吃饭、书写等[10],以及需要在众人面前讲话时会明显表现出对情境的焦虑[11],当面临无法避免的社会交往时,他们会尽量让谈话变得简短、不具威胁性[12],还表现为害怕别人的否定评价[13]。

关于国内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感的状况,一些学者做了调查。

蔡亮亮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调查1030名城市小学生的社交心理,发现儿童社交焦虑没性别差异[14]。

孔德怡对山东省邹城市9-12岁儿童社交焦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邹城市儿童社交焦虑存在状态检出率为13.74%,社交焦虑严重存在问题,检出率为2.29%[15]。

本研究采用儿童孤独感量表、安全感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于2009年11月对佛山市某小学4-6年级共307名儿童进行调查。

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在小学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家庭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从佛山市某公办小学随机抽取4-6年级各两个班的学生共348名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48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307份,有效回收率达88.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布如表1所示。

表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变量

组别

人数

百分比

年级

98

31.9

98

31.9

111

36.2

性别

167

54.4

140

45.6

独生子女

177

57.7

130

42.3

生源地

本地(佛山)

285

92.8

外地

22

7.2

不与父亲同住

38

12.4

269

87.6

不与母亲同住

12

3.9

295

96.1

(二)研究工具

1.儿童孤独感量表(Children’sLonelinessScale,CLS)

采用Asher等人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感量表[16],共有24个项目,其中包括16个孤独项目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插入项目最后不计入总分。

量表按5级计分,分数范围在l6-80分之间,如果得分低于20分,则孤独感偏低,如果得分高于40分,则孤独感偏高,分数越高,表明孤独感越强。

记入总分的16个条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2.安全感量表(SecurityQuestionnaire,SQ)

此问卷是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17],共16题,由2个因子构成:

人际安全因子,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确定控制感因子,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控制、确定感。

采用1-5级记分法,分数范围在l6-80分之间,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

本研究中总问卷及两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3、0.69、0.76,证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

3.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AnxietyScaleforChildren,SASC)

采用LaGreca等人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16],涉及社交焦虑所伴发的情感、认知及行为,包含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两大因子,共10个项目,采用1-3级记分法,分数范围在10-30分之间,间隔两周的重测信度为0.67,总分的Cronbachα系数为0.76。

(三)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问卷负责人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整个施测过程进行监督,要求被试独立安静地完成问卷。

所得问卷数据全部采用SPSS13.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对儿童的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及其各因子的得分进行统计,得出均值和标准差,如表2所示。

表2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状况

得分范围

M(均值)

SD(标准差)

孤独感

20~65

32.215

7.880

安全感

20~80

55.951

11.549

人际安全感

9~40

29.081

5.870

确定控制感

8~40

26.870

6.795

社交焦虑感

10~26

14.981

3.250

害怕否定评价

6~16

9.111

2.257

社交回避及苦恼

4~11

5.870

1.612

从表2可以看出,儿童孤独感整体偏低;安全感整体偏高,其中,人际安全感偏高,确定控制感偏高;社交焦虑感整体偏低,其中,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偏低,社交回避及苦恼因子偏低。

(二)儿童孤独感的差异比较

1.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孤独感总分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性别儿童孤独感的t检验

性别

M(均值)

SD(标准差)

t

P

32.665

7.865

1.092

0.276

31.679

7.892

从表3可以看出,男女生孤独感总分比较接近,男生高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

2.对不同年级儿童的孤独感总分进行t检验和多重比较,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不同年级儿童孤独感的F检验

年级

M(均值)

SD(标准差)

F

P

四年级

34.704

8.454

8.478

0.000

五年级

31.827

7.686

六年级

30.360

6.963

表5儿童孤独感的年级间多重比较

年级

四年级

1.000

五年级

0.009

1.000

六年级

0.000

0.170

1.000

由表4和表5可知,儿童的孤独感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四年级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五、六年级;五年级高于六年级,但差异不显著。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儿童孤独感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儿童孤独感的t检验

M(均值)

SD(标准差)

t

P

独生子女

32.571

7.252

0.923

0.357

非独生子女

31.730

8.668

由上表可看出,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高于非独生子女,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4.对是否与父母长期同住的儿童孤独感总分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7、表8所示。

表7是否与父住儿童孤独感的t检验

不与父住

M(均值)

SD(标准差)

t

P

33.5263

8.13978

1.096

0.274

32.0297

7.84023

表8是否与母住儿童孤独感的t检验

不与母住

M(均值)

SD(标准差)

t

P

36.8333

8.73689

2.082

0.038

32.0271

7.80149

从表7、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是否与父亲同住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否与母亲同住对儿童孤独感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可见母亲与儿童的接触及关怀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很大。

(三)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之间的相关

为了探究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之间的相关程度,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9。

表9孤独感与安全感及其各维度、社交焦虑感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

安全感

人际安全感

确定控制感

社交焦虑感

害怕否定评价

社交回避及苦恼

孤独感

-0.369**

-0.391**

-0.290**

0.387**

0.315**

0.339**

安全感

1.000

0.897**

0.925**

-0.369**

-0.369**

-0.227**

人际安全感

1.000

0.662**

-0.338**

-0.300**

-0.262**

确定控制感

1.000

-0.334**

-0.367**

-0.160**

社交焦虑感

1.000

0.890**

0.770**

害怕否定评价

1.000

0.395**

社交回避及苦恼

1.000

注:

**P<0.01。

从表9可以看出,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及其各维度、社交焦虑感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统计结果表明:

(1)孤独感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0.290-0.391之间;

(2)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三者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相关,P值均小于0.01;(3)孤独感与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R=-0.369),与社交焦虑感呈高度正相关(R=0.387);安全感与社交焦虑感呈显著负相关(R=-0.369)。

这些结果表明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之间呈中度相关,各相关系数均已达到显著水平。

(四)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儿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相关程度,以学生安全感、社交焦虑感为自变量,以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0、表11。

表10孤独感对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回归有效性检验

R

R2

调整的R2

F

P

回归模型

0.457

0.209

0.204

40.140

0.000

从表10中可知,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相关系数R=0.457,表明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的平方(RSquare)=0.209,表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可以解释孤独感20.9%的变异性。

回归检验结果(F=40.140,Sig.=0.000)表明,这一回归分析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即说明了在一定程度上,儿童孤独感的差异,可以由安全感和社交焦虑感的差异水平作出解释。

表11安全感、社交焦虑感对孤独感的逐步回归分析

β

t

P

安全感

-0.262

-4.776

0.000

社交焦虑感

0.290

5.287

0.000

表11结果显示,社交焦虑感的回归系数β>安全感的回归系数β,且两者的β值均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都小于0.05)。

这一结果说明,与安全感相比,社交焦虑感对孤独感的影响程度更大。

三、讨论

(一)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现状分析

从儿童孤独感的得分均值结果表明,儿童孤独感整体偏低。

从表1可知,生源地在佛山,作为本地人在此长大的调查对象占绝大部分,并且绝大部分儿童都与父母长期居住在一起,在家里有父母和家人的关爱,在学校有同学朋友的陪伴和老师的关怀。

同时,多样化的城市文化环境也为儿童模仿获取更多的人际技能提供条件。

因此,儿童孤独感较低。

虽然本次调查结果比较乐观,儿童孤独感较低,但有关研究显示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同伴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文化水平、亲子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因此在教育中要时刻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儿童的安全感及其因子得分偏高,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调查对象所在的学校是公办学校,调查对象中有92.8%是本地人,学生就读的稳定性较大,流动性较小,学生不必担心学校会因资金或其他问题无法办学而要转学,也不必担心父母工作调动而必须离开周围的朋友和同学,同时该所学校处于发达城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素质普遍较高,家庭教育也相对较好,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良好,因此儿童的安全感较高。

第二,以精神分析学家如弗洛姆、霍尼、沙利文、艾里克森等人对安全感的论述为依据,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尤其母亲)如果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爱,孩子就会体验到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18]。

在调查对象中,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占87.6%,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占96.1%,多数都在父母亲的身边享受亲情的关爱,所以安全感较高。

第三,Kuar,Rjaendra对家庭大小对安全感的影响做了研究,发现小家庭的儿童更具有安全感[19]。

调查对象中有57.7%的儿童是独生子女,一直享受着家长、亲人无尽的爱,没有与他人分享爱或者缺少爱的不安全感。

儿童的社交焦虑感及其因子得分明显偏低,原因可能在于调查对象生活在先进、舒适、便捷的大城市,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满足,没有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同时因为年龄尚小,也没有过多地承受外界期望、学习和生活适应、人际关系、与亲人离别等的压力,因此社交焦虑感偏低。

国内关于儿童社交焦虑的研究有很多,比如严标宾等的研究表明随着年级升高,社交焦虑量表的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也均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父母养育方式与农村小学生的社交焦虑呈正相关[9];刘勇研究了家庭结构(离异或完整家庭)、独生与非独生、教养方式、父母文化水平等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20];另有学者研究了小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有年级、健康状况、零花钱、学习困难程度、父亲教育方式、其他家人教育方式、是否为留守儿童、教师教育方式[21]。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加强儿童学业辅导、生活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给予关心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心理。

(二)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从儿童孤独感的差异比较结果得出,儿童孤独感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且年级越低孤独感的发生比率越高,这与刘红、王洪礼等[3],张顺、王良锋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对年级差异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四年级的孤独感与五、六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五、六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从整体上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呈现下降的趋势,到了高年级就没有明显的孤独差异了。

但由于本研究所选的被试仅限于佛山市的一所普通小学的307名学生,这些被试能否代表全国的小学生,研究结果能否在全国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尚未很好地形成紧密的同伴团体,同伴关系质量不高,因而高孤独发生率较高;随着年级增高,同伴关系更为融洽,高孤独感发生率就随之下降。

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与俞国良等[23]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却与刘红、王洪礼等[3]发现的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且存在性别差异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本次研究表现为男女生孤独感总分比较接近,男生高于女生,这与刘红,王洪礼等的结果相似,但不存在差异。

男生孤独感略高于女生,原因可能在于男生的同伴关系不及女生的和谐和稳定,同时女生感情相对较细腻,遇到事情更多的会倾向于倾诉,而男生更倾向于闷在心里面,表达感情的方式也相对少,而且此阶段的男生也有了男孩要坚强的性别信念。

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不显著。

独生子女因为生活中同伴相对较小,在家里也没有其他同伴与之玩耍,同伴关系相对缺乏,因此孤独感会略高于非独生子女。

对是否与父母长期同住的儿童的孤独感总分进行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是否与父亲同住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是否与母亲同住对儿童孤独感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与母亲长期同住的儿童孤独显著高于与母亲长期同住的儿童。

可见母亲与儿童的接触及关怀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很大。

从孩子出生开始,母亲接触孩子、了解孩子、关怀孩子、教养孩子的机会和责任是最多的,孩子对母亲的感情最深,印象最深,因此在家庭中,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母亲的表达性功能和工具性功能都比父亲强,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及母亲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自然也比父亲的强。

本研究得出的孤独感差异与已往的研究不太一致。

如,周宗奎、范翠英等的研究发现男生的孤独感显著地高于女生,被拒绝儿童的孤独感最高,其次是被忽视儿童[24];石庆馨等研究得出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年级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25];刘红、王洪礼的研究发现,209名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存在着年级、性别差异[3]。

俞国良等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3];周宗奎,赵冬梅等的研究显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存在年级差异[26]。

本次研究结果除了与地域、取样范围有关以外,还与学生自身特征有关,他们所处的环境、家庭状况、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教师素质、地区经济状况等等都会影响研究结果。

当然还有很多变量的作用有待分析和探讨。

从本次研究可总结出,学校、家庭应在对不同年级儿童的教育中,要采用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方式,多关注低年级儿童,多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以防止儿童造成过于强烈的孤独感,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育。

(三)4-6年级小学生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关系分析

孤独感与安全感、社交焦虑感的相关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呈中度相关,各相关系数均已达到显著水平。

孤独感与安全感呈显著负相关(R=-0.369),安全感越高,儿童的孤独感就会越低。

众多心理学者认为,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可见,安全感对孤独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足够的安全感能促使个体与人交往,从而减少了独处的时间,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个体进而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他人,认识环境,认识社会,孤独感则会相应减少。

心理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