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365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

 

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

危化品、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本专项预案依据下列法律法规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8版)

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

汉邦(江阴)石化总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二、剧毒品事件

危化品、剧毒化学品(含剧毒品急性中毒)事件,指在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生的危化品、剧毒品火灾、灼伤、泄漏、急性中毒等安全事件和剧毒品丢失、被盗等事件。

三、应急报告

(一)报告程序

在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生危化品、剧毒品火灾、灼伤、泄漏、急性中毒等安全事件和剧毒品丢失、被盗等事件,事发现场或部门应及时向公司生产调度中心报告,必要时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启动本单位剧毒品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内贮存的危化品、剧毒品场所发生火灾、泄漏,现场发现者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及生产调度中心(若有人员伤亡、中毒或火灾危险,同时向120报警请求救护),部门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及时向直属上级副总报告,同时向HSE部报告,若发生剧毒品丢失/被盗同时报公司行政后勤。

公司内生产使用的危化品、剧毒品发生火灾、泄漏,发现者立即向值班班长报告,同时按照剧毒品安全标签中的要求进行现场处置。

值班班长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疏散,现场隔离并及时向生产调度中心,并同时向公司HSE部门报告。

公司生产调度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生产运行副总报告,并通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消防火灾、气防应急救援和紧急疏散预案》及《环境保护应急处置预案》。

(二)报告内容

发生危化品、剧毒品泄漏、急性中毒、安全事件和剧毒品丢失、被盗等事件应迅速向生产调度中心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区域名称、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和部位、剧毒品名称、数量。

b)人员伤亡情况。

c)事件简要情况。

d)已采取的措施。

在处理过程中,事件所在单位应掌握事件动态进展情况,并随时向生产调度中心报告,报告应包括表1(危化品、剧毒品事件报告内容一览表)要求的内容。

表1剧毒品事件报告内容一览表

序号

报告内容

泄漏事件

急性中毒事件

剧毒品丢失/被盗事件

1

事件地点

2

事件物质及数量

3

泄漏影响范围

4

人员伤亡情况和救治

5

污染情况

6

人员疏散

7

已采取措施

10

应急人员及器材到位情况

11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四、应急准备

接到剧毒品事件报告后,生产调度中心立即通知相关专业组做好应急准备:

(一)生产调度中心

a)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并执行。

b)随时掌握事件动态。

c)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准备。

d)按照公司领导的指令,通知相关专业组做好应急准备。

e)跟踪并详细了解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

(二)抢险救援组

a)跟踪并详细了解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情况,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并指挥实施。

b)确定参加救援人员。

c)配合消防、气防、医疗等救援力量。

d)安排现场环境应急监测人员。

(三)现场保卫组

a)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并执行。

b)组织调集保卫力量,确定参加救援人员。

(四)火灾扑救组

a)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并执行。

b)保持灭火及应急救援设施、器材的完好状态。

c)确定参加救援的人员并待命。

(五)设备抢修组

a)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并执行。

b)了解现场设备破损情况,准备抢修所需的设备、材料。

c)组织协调参加设备抢修人员。

(六)后勤保障组

a)了解现场救援物资需求情况。

b)组织协调救援物资处于待命状态。

(七)通迅组

a)做好信息传递的准备工作。

b)做好事件相关通迅报道等信息的收集及相关准备工作。

c)确定通讯组人员、通讯方式、器材等。

(八)事故调查组

做好事件发生原因的调查评估准备工作。

五、应急处置

(一)预案启动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启动本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a)发生危化品、剧毒品火灾事件。

b)发生危化品、剧毒品泄漏事件。

c)发生危化品、剧毒品人员中毒事故请求120支援。

d)发生危化品、剧毒品丢失、被盗事件。

(二)应急行动

1、生产调度中心

a)根据事件现场需求,组织调动、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行动。

b)及时向临时指挥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c)做好救援过程中的各应急组的协调工作。

d)通知应急救援相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

各应急专业组在做好应急抢险人员自身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实施应急工作。

2、抢险救援组

a)迅速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根据制定的处置方案并负责实施。

b)指挥抢险救援,迅速将受伤人员救离现场,组织现场应急监测,控制泄漏范围,确定具体疏散路线,组织人员向上风口疏散到安全区域。

c)对可能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的危化品、剧毒品泄漏事件,确定危险区域范围,根据危化品、剧毒品性质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泄漏物浓度、控制点火源。

e)组织清理事故现场,对泄漏物进行回收,清点现场人员,统计伤亡损失情况。

3、现场保卫组

a)承担公司保安工作的同时,调集保卫力量支援事故现场。

b)进行现场警戒,疏导交通,维持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

c)配合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4、火灾扑救组

a)采取防止火灾爆炸的监护措施,配合抢险救援组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b)现场实施火灾扑救。

5、设备抢修组

组织抢修队伍赶赴现场,进行受损设备、设施的抢修工作。

6、后勤保障组

根据现场需要,组织调动和协调应急救援物资,并负责运往现场。

7、通迅组

a)保障调度中心通迅工作,为现场抢险救援人员提供通迅保障。

b)做好信息传递和人员联络及调度中心指令、记录的信息收集存档。

c)做好与地方政府的联络工作。

d)为疏散人员提供风向、疏散路线、集结地点等信息资源。

e)事故救援过后负责新闻发布。

8、环境监测组

监测剧毒品事件造成的环境破坏并组织监测工作。

(三)危化品、剧毒品应急处理方案的实施原则

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制定的危化品、剧毒品事件应急处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发生危险化学品、剧毒品泄漏时:

a)隔离、疏散:

设定初始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所有无关人员,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

b)抢险救援:

以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为处置原则,应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事件现场,实时监测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转移受伤人员,控制泄漏源,实施堵漏、回收或处理泄漏物质。

c)洗消:

设立洗消站,对中毒人员、现场医务人员、抢险应急人员、抢险器材等进行洗消,严格控制洗消污水排放,防止次生灾害。

d)危害信息宣传:

宣传泄漏剧毒品的危害信息和应急急救措施。

e)防火防爆:

对于易燃易爆物质泄漏时,应使用防爆工具,及时分散和稀释泄漏物,防止形成爆炸空间,引发次生灾害。

f)水体污染:

当危化品、剧毒品泄漏引发水体污染事件时,要及时通知地方政府,并对水体进行监测,采取打捞收集泄漏物、拦河筑坝、中和等方法严控污染扩大,具体执行汉邦石化《环境保护应急处置预案》。

g)火灾爆炸:

当危化品、剧毒品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件时,执行汉邦石化《消防火灾、气防应急救援和紧急疏散预案》。

h)周边公众影响:

当剧毒品泄漏物气体扩散已经影响或预测可能影响到周边环境时,由临时指挥部报告地方政府,请求援助。

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警报和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决定疏散时,报请政府告知公众疏散的有关信息建议,如疏散时间、路线、交通工具、目的地等。

转移、疏散周边居民时,要做好人员的安置及生活保障。

2、发生人员急性中毒时:

a)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现场危险区,沿逆风方向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组织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b)脱去中毒人员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部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鼻腔、口腔内分泌物;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术。

c)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d)停止导致中毒事件的作业,撤离作业人员,设置警戒,进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保留导致中毒事件的物质。

e)分析室对事故点附近空气进行有毒物质检测。

f)组织疑似中毒人员进行体检。

3、发生剧毒品丢失、被盗时:

a)应保护好现场,封锁现场,组织力量排查与搜寻丢失或被盗的剧毒品。

b)先期控制所有可能接触过被盗物品的人员。

c)控制食堂和水源,在没有经过化验之前任何人不得接触,避免出现群体性中毒事件。

d)报告并配合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侦破。

e)在指定区域内宣传剧毒品的危害信息。

六、应急监测

(一)气体监测

当危化品、剧毒品的泄漏可能引发人员中毒、火灾爆炸事件时,环境监测组应组织安排人员在事件现场进行实时大气监测,监测内容主要为空气中有毒气体含量、可燃气体含量,监测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援组组长汇报监测数据,抢险救援组根据剧毒品性状、空气中允许浓度、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等数据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防止次生火灾爆炸和人员中毒事故。

(二)水体监测

当剧毒品的泄漏可能引发水体环境污染事件时,生产调度中心立即通知公用工程水处理站,关闭雨水排放口。

事故处理完毕后环境监测组应立即组织安排对事件发生现场周围雨水井、生产污水井、沿山河排放口等进行水体监测,待检测合格后方可排放。

大气监测和水体监测具体执行《环境保护应急处置预案》的程序。

(三)辐射监测

当危化品、剧毒品泄露已经发生火灾,《消防火灾、气防应急救援和紧急疏散预案》已经启动,火场范围内有辐射装置时,救援现场要随时检测辐射量,防止放射源防护装置被烧坏,射源裸露。

如果辐射量异常增高则启动公司《辐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七、应急终止

应急指挥部在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一)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急处置已经终止。

(二)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

(三)受伤人员已得到妥善救治。

(四)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五)社会影响已减到最小。

八、应急保障措施

(一)贮存、使用危化品、剧毒品的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剧毒品贮存、使用岗位,放置剧毒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剧毒品从业人员应掌握岗位相关剧毒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内容、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现场急救知识,熟悉现场应急措施,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技能。

(三)剧毒品贮存、使用单位,应安装摄像头及安全消防检测报警装置、急救设备设施及应急物资的台帐,并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九、术语

(一)危化品

指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

(二)急性中毒

指有毒物质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大量进入人体,造成人体健康受损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三)危化品、剧毒品安全事件

指汉邦石化界区范围内储存、使用和废弃危化品、剧毒品时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急性中毒等事件。

附件

附件1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2剧毒品管理网络图

附件3汉邦石化剧毒品清单

附件4汉邦石化危化品清单

附件5剧毒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附件6剧毒品储存室平面图

HSE部

2010年6月24日

附件一

汉邦(江阴)石化危化品、剧毒品应急救援小组名单

组长:

蔡正洪

副组长:

杨文庆、邵林元、张卓绝、黄林德、梁福明

组员:

方政、邓国庆、邬树涛、王志星、王全辉、张程、李卫东、钱枝茂、贺喆、杨洪军、许卓祥

附件二

汉邦(江阴)石化剧毒品管理网络图

附件三

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所需剧毒品清单

序号

名称

性质

每瓶量

瓶数

单价(元)

总价(元)

备注

1

氯化汞

剧毒

250克

3

半年量 

2

叠氮钠

剧毒

100克

1

半年量 

3

硫氰酸汞

剧毒

100克

2

半年量 

附件四

汉邦石化危化品清单

序号

名称

类别

项目

危化品编号

CAS号

UN号

备注

1

氢气

压缩和液化气体

爆炸气体

21001

1333-74-0

1049

 

2

甲醇

易燃液体

中闪点液体

32058

67-56-1

1230

 

3

对二甲苯

易燃液体

高闪点液体

33535

106-42-3

1307

 

4

醋酸正丙酯

易燃液体

中闪点液体

32128

 109-60-4

 1276

 

5

氢溴酸

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

81017

10035-10-6

1788

 

6

醋酸

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

81601

64-19-7

2789

 

7

液碱

腐蚀品

碱性腐蚀品

82001

 

1824

 

9

磷酸

腐蚀品

酸性腐蚀品

81501

 7664-38-2

 1805

 

 叠氮化钠

ICSC编号:

0950

CAS登记号:

26628-22-8RTECS号:

VY8050000

UN编号:

1687

EC编号:

011-004-00-7

中国危险货物编号:

1687

中文名称:

叠氮化钠;叠氮化物

英文名称:

SODIUMAZIDE;Azide;Azium

分子量:

65.02

化学式:

NaN3

危害/接触

类型

急性危害/症状

预防

急救/消防

火 灾

受热时分解。

 

禁止与酸类、重金属接触。

 

干砂土、专用粉末。

 

爆 炸

与酸类和许多金属(铅、黄铜、铜、汞、银)接触时,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不要受摩擦或撞击。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接 触

  

严格作业环境管理!

 

  

#吸入

咳嗽,头痛,气促,神志不清,鼻塞,视力模糊,心跳缓慢,血压降低。

 

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

可能被吸收!

发红,水疱。

 

防护手套。

 

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

 

#眼睛

发红,疼痛。

 

护目镜,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

腹部疼痛,恶心,出汗。

另见吸入。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漱口。

不要催吐。

大量饮水。

休息,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

撤离危险区域!

向专家咨询!

将泄漏物清扫进塑料容器中。

如果适当,首先润湿防止扬尘。

小心收集残余物,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

个人防护用具:

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欧盟危险性类别:

T+符号 R:

28-32 S:

1/2-28-45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

6.1             联合国包装类别:

II

中国危险性类别:

第6.1项毒性物质 中国包装类别:

13 

应急响应

运输应急卡:

TEC(R)-61G12b

储存

耐火设备(条件)。

与酸类、食品和饲料、金属,尤其是铅及其化合物分开存放。

 

附件五剧毒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

 

ICSC编号:

0950 

叠氮化钠

重要数据

物理状态、外观:

无色六角形晶体,无气味。

化学危险性:

加热至熔点以上,尤其是迅速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水溶液是一种弱碱,与铜、铅、银、汞和二硫化碳反应,生成对撞击敏感的化合物。

与酸反应,生成有毒和爆炸性的叠氮化氢。

职业接触限值:

阈限值(上限值):

0.11ppm(以叠氮酸蒸气计);0.29mg/m3(以叠氮化钠计)(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1996年)。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经皮肤和食入吸收到体内。

吸入危险性:

20℃时蒸发可忽略不计,但可较快地达到空气中颗粒物有害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略高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对神经系统有影响。

 

物理性质

熔点:

低于熔点在275℃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8475

水中溶解度:

在17℃41.7g/100mL(溶解)

环境数据

  

 

注解

工作接触的任何时刻都不应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商品名称为Smite。

 

 

附加资料

编制/更新日期:

1997年4月。

 

IPCS

International

Programmeon

Chemical Safety

本卡片由IPCS和EC合作编写©2002

 氯化汞

ICSC编号:

0979

CAS登记号:

7487-94-7

RTECS号:

OV9100000

UN编号:

1624

EC编号:

080-010-00-X

中国危险货物编号:

1624

中文名称:

氯化汞;二氯化汞;氯化汞(II)

英文名称:

MERCURICCHLORIDE;Mercurydichloride;Mercury(II)chloride

分子量:

271.5

化学式:

HgCl2

危害/接触

类型

急性危害/症状

预防

急救/消防

火 灾

不可燃。

在火焰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周围环境着火时,允许使用各种灭火剂。

 

爆 炸

 

 

 

接 触

 

避免一切接触!

 

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吸入

咳嗽。

咽喉痛。

灼烧感。

气促。

 

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

半直立体位。

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

可能被吸收!

发红。

疼痛。

水疱。

皮肤烧伤。

 

防护手套。

防护服。

 

脱去污染的衣服。

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

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

疼痛。

发红。

视力模糊。

严重深度烧伤。

 

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

胃痉挛。

腹部疼痛。

灼烧感。

金属味道。

腹泻。

恶心。

咽喉疼痛。

呕吐。

休克或虚脱。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进食前洗手。

 

漱口。

用水冲服活性炭浆。

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

不要冲入下水道。

将泄漏物清扫进容器中。

如果适当,首先润湿防止扬尘。

小心收集残余物,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

个人防护用具:

化学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严重污染海洋物质。

 

欧盟危险性类别:

T+符号N符号 R:

28-34-48/24/25-50/53 S:

1/2-36/37/39-45-60-61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

6.1 联合国包装类别:

II

中国危险性类别:

第6.1项毒性物质 中国包装类别:

II 

应急响应

运输应急卡:

TEC(R)-61GT5-II

储存

与食品和饲料,轻金属分开存放。

 

ICSC编号:

0979 

氯化汞

重要数据

物理状态、外观:

白色晶体或粉末。

化学危险性:

由于加热,该物质分解生成汞有毒烟雾和氯气烟雾。

与轻金属发生反应。

职业接触限值:

阈限值:

(以汞计)0.025mg/m3(经皮),A4(不能分类为人类致癌物)(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2003年)。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气溶胶、经皮肤和食入吸收到体内。

吸入危险性:

20℃时蒸发可忽略不计,但扩散时可较快地达到空气中颗粒物有害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呼吸道,腐蚀眼睛和皮肤。

食入有腐蚀性。

该物质可能对胃肠道和肾有影响,导致体组织损伤,肾衰竭,虚脱和死亡。

需进行医疗观察。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末梢神经系统和肾有影响,导致共济失调、感觉和记忆障碍、疲劳、肌肉虚弱和肾损伤。

 

物理性质

沸点:

302℃

熔点:

276℃

密度:

6.5g/cm3

水中溶解度:

20℃时7.4g/100mL

蒸气压:

20℃时0.1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1 

环境数据

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该化学品可能沿食物链,例如在水生生物中发生生物蓄积。

该物质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影响。

 

注解

根据接触程度,建议定期进行医疗检查。

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附加资料

编制/更新日期:

2003年11月。

 

IPCS

International

Programmeon

Chemical Safety

本卡片由IPCS和EC合作编写©2002

法律声明:

EC或者IPCS或者代表两个组织工作的任何人对本卡片信息的使用不负责任。

硫氰化汞;硫氰酸汞

Mercuricthiocyanate;Mercuricsulfocyanate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硫氰化汞;硫氰酸汞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rcuricthiocyanate;Mercuricsulfocyanat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No.:

592-85-8

分子式:

Hg(SCN)2

分子量:

316.79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

硫氰化汞;硫氰酸汞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属高毒类。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均可能致死。

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口腔炎、唾液分泌过多、消化不良、体温升高,重者为兴奋、寒战、呼吸困难、肾脏受损,个别病例出现肝萎缩。

慢性作用:

早期有汞毒性神经衰弱综合征,同时发生震颤。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使用驱汞药物如二巯基丙磺酸钠。

食入:

误服者,用催吐剂催吐。

就医。

使用驱汞药物如二巯基丙磺酸钠。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

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

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水、砂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