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5429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docx

玉米验收技术解析

玉米

 

目录

第一节、玉米检测标准

第二节、关于玉米的品质

第三节、玉米的成分

第四节、玉米镜检

第五节、接收除杂问题

第六节、玉米易霉变的原因

第七节、霉变的危害

第八节、防霉和脱霉

 

第一节、玉米检测标准

【GB1353—2009】

玉   米

一、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容重

玉米籽粒在单位容器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2、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

2.1虫蚀粒

被虫蛀蚀,并形成蛀孔或隧道的颗粒。

2.2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2.3破碎粒

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以上的颗粒。

2.4生芽粒

芽或幼根突破表皮,或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

2.5生霉粒

表面生霉的颗粒。

 

2.6热损伤粒

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

自然热损伤粒:

储存期间因过度呼吸,胚部或胚乳显著变色的颗粒。

烘干热损伤粒:

加热烘干时引起的表皮或胚或胚乳显著变色,籽粒变形或膨胀隆起的颗粒。

3、杂质

除玉米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3.1筛下物

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3.2无机杂质

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

3.3有机杂质

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及其他有机物质。

3.4色泽、气味

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

4、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4.1质量要求

各类玉米质量要求见表1。

其中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表1 玉米质量标准

等级

容重(g/L)

不完善粒含量%

杂质含量

水分含量

总量

其中:

生霉粒

1

≥720

≤4.0

≤2.0

≤1.0

≤14.0

2

≥685

≤6.0

3

≥650

≤8.0

4

≥620

≤10.0

5

≥590

≤15.0

等外

<590

4.2卫生要求

食用玉米按GB2715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检验方法

5.1扦样、分样:

按GB5491执行。

5.2色泽、气味检验:

按GB/T5492执行。

5.3类型及互混检验:

按GB/T5493执行。

5.4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按GB/T5494执行。

5.5水分检验:

按GB/T5497执行。

5.6容重检验:

按附录A执行。

水分不高于18%的玉米直接测定容重,高于18%的玉米应按附录B的规定降水后再测定容重。

6、检验规则

6.1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5490执行。

6.2检验批为同种类、同产地、同收获年度、同运输单元、同储存单元的玉米。

6.3判断规则:

容重应符合表1中相应等级的要求,其他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7、标签标识

7.1应在包装物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

7.2转基因玉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包装、储存和运输

8.1包装

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得造成产品撒漏。

不得给产品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

8.2储存

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

8.3运输

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玉米容重的测定方法 

A.1仪器和用具

A.1.1GHCS—1000型谷物容重器或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漏斗下口直径为40mm):

基本参数和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LS/T3701的要求。

A.1.2谷物选筛:

上层筛孔直径12.0mm,下层筛孔直径3.0mm,并带有筛底和筛盖。

A.2试样制备

按照检验方法,从原始样品中缩分出两份平均样品各约1000g作为试验样品。

每份试验样品按A.1.2规定套好筛层,分两次进行筛选。

取下层筛的筛上物混匀,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

A.3操作步骤

A.3.1GHCS—1000型谷物容重器

A.3.1.1打开箱盖,取出所有部件,选用下口直径40mm的漏斗。

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校准,将带有排气砣的容量筒放在电子称上称重,并清零。

A.3.1.2 取下容量筒,倒出排气砣,将容量筒牢固平稳地安装在铁板底座上,插上插片,放上排气砣,套上中间筒。

A.3.1.3将制备好的试样倒入谷物筒内(确保漏斗开关关闭),装满刮平。

再将谷物筒套在中间筒上,打开漏斗开关,待试样全部落入中间筒后关闭漏斗开关。

用手握住中间筒与容量筒的接合处,平稳地抽出插片,使试样随排气砣一同落入容量筒内,再将插片平稳地插入插口。

A.3.1.4取下谷物筒,拿起中间筒和容量筒,倒净插片上多余的试样,抽出插片,将装有试样的容量筒放在电子称上称量。

A.3.2HGT—1000型谷物容重器

选用下口直径为40mm的漏斗,容重器的安装及操作按照GB/T5498容重测定方法执行。

A.4结果表示

检测结果为整数,两次试验样品的允许差不得超过3g/L,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玉米快速干燥降水设备技术条件及操作方法

B.1设备技术要求

B.1.1采用红外加热或热风干燥,辅以机械通风,在短时间内将高水分玉米的水分干燥到18.0%以下。

B.1.2应具有电子控温、定时调控、超温超压保护等功能。

B.1.3应具有良好的隔热、绝缘和通风效果,易于清理,安全、耐用,操作简便。

B.1.4一次至少应干燥2份样品,每份样品不低于2000g。

B.1.5干燥底盘为筛网状,保证通风良好,样品在盘内的厚度不得超过2cm。

B.1.6干燥室内温度应稳定,样品受热均匀,干燥后的玉米籽粒水分含量应均匀,不得有严重烘干热损伤粒。

B.1.7外观应平整、光滑,无毛刺、漏漆、挂漆、裂纹及严重损伤、锈蚀和变形等现象。

B.1.8应具有产品名称、制造厂商、商标、规格型号、样品干燥量以及国家规定的标识内容。

B.2主要参数

B.2.1额定功率不小于2.0kw,控温范围在40℃~160℃,干燥温度稳定在50℃~130℃之间,误差不超过5℃。

B.2.2将水分干燥至18.0%的最长时间应控制在30min以内。

各项参数见表B.1。

表B.1玉米水分干燥至18.1%时的参数

原始水分%

干燥时间min

干燥温度℃

≤23.0

≤10

(120~130)±5

≤28.0

≤15

≤33.0

≤20

>33.0

≤30

注:

也可通过设定不同的档控制干燥时间,

B.3设备测试方法

B.3.1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将调试好的设备升温至140℃左右。

B.3.2样品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缩分出约2000g作为试验样品。

按附录A.1.2规定套好筛层,进行筛选。

取下层筛的筛上物混匀(拣出易燃有机杂质),用快速水分测定仪进行水分测定,作为原始水分。

B.3.3干燥:

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干燥盘内均匀铺平,快速放入干燥室内,按照表B.1的干燥参数,设定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

如果试样水分过高,可在干燥半程,取出干燥盘翻动试样,均匀铺平后再继续干燥。

B.3.4干燥结束后,将样品取出,在实验室条件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B.4结果判定

用快速水分测定仪器对冷却后的样品进行水分测定,在规定时间内将对应原始水分的玉米降到不大于18.0%的设备为合格产品。

B.5样品的干燥

用测试合格后的设备按B.3章的操作步骤对高水分玉米进行干燥。

第二节、关于玉米的品质

1、营养品质:

水分、赖氨酸、色氨酸、脂肪、灰分

2、卫生品质:

毒素、药物残留、重金属、细菌、

3、加工品质:

淀粉、玉米油、角质、淀粉质、胚芽

4、商业品质:

颜色、色泽、粒形、杂质、成熟度、虫害、热烘程度、破碎粒、容重、

第三节、玉米营养成分

1、水分:

国标规定玉米水分应低于14%。

水分在14%以下,有利于长期贮存。

玉米水分在16%以上,不利于粉碎,容易导致糊筛。

水分超过18%,不可测定容重。

水分含量在标准以内的玉米,其破碎断面呈粉状。

2、无氮浸出物

玉米含无氮浸出物高达72%以上,主要是易消化的淀粉,其消化率高达90%以上。

玉米籽粒中存在水溶性多糖(WSP)、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对于麦芽糖和山梨醇存在与否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据研究,玉米籽粒中的水溶性多糖在授粉45天左右达到峰值。

糖分是进行淀粉转化的基础物质。

淀粉是糖的储存形式。

高淀粉玉米是指成熟籽粒的淀粉含量在75%以上的特型玉米。

在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15-25%,支链淀粉含量一般为75-85%。

高直链淀粉玉米是指淀粉中直链淀粉占50%以上的特型玉米,我国还没有选育出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

著名的卡斯汤姆种子育种公司甚至选育成功直链淀粉为85%的新品种。

新收获的玉米,其内部酶促反应仍在激烈进行,因此需要一段时间使反应愈加完全,这个过程以淀粉和糖原的合成为主。

淀粉粒在45-55℃的水中即可发生膨胀和溶解。

其实质是氢键断裂,淀粉粒消失,此过程为淀粉的糊化。

玉米糊化温度64-58℃。

直链淀粉是抗性淀粉,它在小肠中不易消化。

烘干干燥的新玉米,直链淀粉增多,消化率会降低。

新收获的玉米需经过2-3周的后熟化期,抗性淀粉会降低。

然而,长期贮存的玉米直链淀粉会增加。

关于采购入厂玉米的新鲜度,可检测玉米油的脂肪酸价,进而间接评价玉米抗性淀粉的变化。

3、蛋白质和氨基酸

玉米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约为50-70%。

普通玉米籽粒的蛋白质中清蛋白为4%、球蛋白为2%、醇溶性蛋白55%、谷蛋白39%。

玉米中的蛋白质部分主要集中在胚乳中,碱溶性蛋白比醇溶性蛋白的营养价值更高。

高赖氨酸、高色氨酸型玉米营养价值更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比值下降。

1896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业试验站Hopkins等人率先开展玉米蛋白质的品质育种。

他们将蛋白质10.9%的基础品质选育成蛋白质25.4%的高蛋白玉米品质。

可惜发现增加的蛋白质是营养价值较低的醇溶性蛋白。

得出的结论是单纯提高蛋白质没有实际意义,必须转向提高以赖氨酸等含量才具有意义。

1969年美国推出全球第一个高赖氨酸玉米品种U24,然而U24存在产量低,易发虫害,籽粒不透明等缺陷。

后来国际玉米改良中心对其不足进行改良,选育出了QPM(优质蛋白玉米)硬质胚乳高赖氨酸玉米,取得成功。

鲁玉13、新玉7号、陕单204、中单9409等是我国自主培育的高赖氨酸玉米,其赖氨酸含量均在0.4%以上,属于名副其实的QPM品种。

4、玉米油

玉米油的脂肪酸成分:

亚油酸51-62%(十八碳二烯酸)、油酸24.4%、软脂酸8-12.7%、硬脂酸1.3-4.3%。

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决定玉米油的品质。

普通玉米含油量在4-5%,高油玉米含油量在7-10%。

目前国内外已经育成含油量20%以上的玉米品种。

国内的高油玉米品种以高油6号、高油115、高油298为代表。

玉米油85%以上集中在胚芽部位,因此高油玉米的特点是胚大,籽粒表面形成一个较大的胚面。

据测定,高油玉米的胚重为整粒重的22%,而普通玉米的胚重为整粒重的9.3%。

籽粒含油率最大值出现在授粉后45-48天,胚的含油率最大值在授粉后25-28天,此后含油量的提高主要是胚不断增大的缘故。

日粮中添加高油玉米可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

由于高油玉米的产量与普通玉米相差无几,价格近似,因此饲料企业应首选性价比更高的高油玉米。

尽管亚油酸属于不饱和脂肪酸,但是未经粉碎的玉米籽粒可以充分保障亚油酸的储存品质。

新鲜的玉米,其脂肪酸值≤50(mgKOH/100g)。

提纯后的玉米油为橙黄色、不透明,有新鲜玉米清香味,滋味淡雅。

玉米油性质温和,纯洁无瑕,超绿色油类,少油烟、无油腻、烟点高,是一种比精制油更为纯净的食用油。

它的鉴别方法是:

质量好的玉米油,色泽淡黄,质地透明莹亮,水分不超过0.2%。

油色透明澄清,无悬浮物,杂质在0.1%以下;反之,质量差。

具有玉米的芳香味,无其他异味的,质量好,有酸败气味的质量差。

5、灌浆期和蜡熟期对玉米成分的影响

灌浆期的自然条件大大影响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

其中温度和光照起重要作用。

前苏联作物栽培研究所认为,在灌溉条件下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质有所增加,醇溶性蛋白质下降。

乳熟-蜡熟期是收获玉米的最佳时期,可确保最好的玉米品质和产量。

晚熟期收获的玉米油脂出现降低现象。

实验表明,干粒重越大的玉米油脂的含量越高,且质量越好。

有数据表明,早播玉米比晚播玉米的粗灰分会高一些。

6、土壤和地理对玉米成分的影响

限于土壤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北方玉米的亚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南方玉米更高,而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则出现相反效果。

7、每千克黄玉米中约含1毫克β-胡萝卜素及22毫克叶黄素。

这些色素类物质主要存在于玉米胚乳中。

其对禽蛋蛋黄、奶油、皮肤、脚趾及喙具有重要的着色作用。

8、玉米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粉碎后易于氧化酸败,因此应控制配料仓中玉米面的存留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天。

 

第四节、玉米镜检

镜检可用于霉变粒的挑选和霉变程度的分析。

实践工作中,轻度的霉变粒不能依靠肉眼挑出,因此经常出现感官检测合格而毒素检测不合格的矛盾状况。

利用显微镜镜检不仅可以将各种霉变程度不一的籽粒挑出,而且可以达到比毒素检测更加严格的验收高度。

取一尖针剥露出玉米籽粒的胚芽部分,在20倍-40倍目镜下观察,新鲜的玉米其胚芽尖端为界限明显的新鲜黄色,胚芽及周围组织呈现新鲜的奶酪黄色;不新鲜的玉米籽粒,其胚芽尖端为界限明显的暗黄色;由于贮存不当而形成的热损籽粒,其胚芽尖端以及胚芽周围组织均为一致的黄褐色,甚至胚芽尖端呈现更深的暗褐色。

此类玉米营养大大降低,粗灰分较高。

如果胚芽趋向黑色变化且水分较高即视为霉变趋向。

严重霉变的玉米籽粒,其胚芽周围常见大量菌丝和孢子,甚至胚芽周围的淀粉被霉菌消蚀,或呈现粉红色。

有报道,霉变玉米的比重降低,籽粒不饱满,常漂浮在水中。

玉米粒发黑的,是长时间高湿高温造成的;胚芽外皮有绿的,是脱粒早,来不及晒干而造成的;胚芽皮内有绿的或黑的,是闷的时间长了。

总之,霉变的主要愿因是湿度,这就要求我们在玉米的储存的时候要注意湿度和收割的天气情况,合理的使用防霉剂。

第五节、接收除杂问题

1、杂质含量是玉米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要重视杂质的数量,更要重视杂质的成分。

从验收经验来看,分析杂质的成分比检测杂质的数量更具有验收意义。

玉米中的杂质主要有颖毛、尘土、沙粒、石子、土块、塑料片、绳线、草梗、玉米芯、霉菌、蚀虫等等。

2、玉米中的粉末成分以及数量也是验收中必需重视的问题。

通常在玉米的晾晒和转运中,由于机械力带来的破坏作用而导致破碎粒增多,进而粉末增加。

这些淀粉质的粉末是储存过程中导致发霉的营养源。

通常情况下,这些粉末会粘附在玉米籽粒的凹陷部位。

3、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由于通风不利和长期贮存,导致玉米胚芽首先出现变质,胚芽的颜色由新鲜奶油色渐变为褐色或暗褐色,进而胚芽周围组织也相应出现褐变。

4、鉴于玉米存在杂质和粉末,因此吸风除杂成为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毫无疑问,去除杂质和粉末的玉米更有利于储存和提高饲料产品的品质。

5、发芽实验鉴定霉变粒

为了达到准确掌握玉米霉变情况的目的,可将镜检挑出的霉变粒和怀疑霉变的籽粒进行发芽实验。

取35℃温水浸泡籽粒24小时,捞出来放在容器内控干水分,用湿手巾盖好,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30℃左右),正常的籽粒两天就可出芽,而霉变粒不发芽。

如此,根据观察到的发芽情况,就可以达到辅助鉴定霉变粒的目的。

 

第六节、玉米易霉变的原因

1、玉米胚大。

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2%,因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容易酸败。

据实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大量的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它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含有整粒77%—89%的脂肪,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脂肪容易产生酸败,致使胚变色变味,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丧失发芽能力。

2、原始水分大。

一般新收获玉米的水分在20%—35%,玉米难以充分干燥,自然也就增大了玉米的生理活性,使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霉变。

3、易感染虫害。

因玉米胚部富含营养,并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较大,所以很易感染虫害,这又加快了玉米发霉变质的程度。

第七节、霉变的危害

1、霉菌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及能源。

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大量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

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伏马霉素及呕吐霉素等。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产生有毒的代谢物,改变饲料的营养组分,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使养分利用率最少下降10%。

B、造成畜禽采食量减少、呕吐,甚至拒食饲料。

C、生长缓慢和饲料利用率降低;、。

D、种畜禽生殖系统破坏、繁殖力低下甚至失去生殖能力。

E、免疫抑制,畜禽抗病能力下降。

G、中毒严重者导致孕畜流产,甚至死亡。

2、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它可导致肝功能下降,降低生产性能,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

此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

黄曲霉毒素的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生育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贫血等。

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够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而且还使牛奶中含有转型的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B1是诱发人类肝癌的重要原因。

据报道。

260℃热处理发霉颗粒,可破坏85%左右的黄曲霉毒素。

3、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的危害

它是一种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

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

含1-5mg/kg浓度玉米赤霉烯酮的日粮可引起初情期前的后备母猪外阴阴道炎,其特征为外阴和阴道肿胀和水肿,早熟性乳房发育,并常发生里急后重,偶而导致直肠脱垂。

公猪接触玉米赤霉烯酮后包皮增大,青年公猪性欲降低,睾丸变小。

初情期前后备母猪日粮1-3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临床反应为发情,外阴阴道炎、脱垂;未怀孕母猪和后备母猪日粮3-10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临床反应为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孕;妊娠母猪日粮>30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其临床反应为出现早期胚胎死亡。

4、伏马毒素的危害:

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伏马毒素可造成猪肺水肿,生殖系统紊乱,也可导致人类食道癌。

5、呕吐毒素的危害: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称呕吐毒素,主要是由镰刀菌的某些种产生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相似的有毒代谢产物——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一种。

DON的主要产生菌是禾谷镰刀菌,据报道也有其它一些镰刀菌可产生。

DON于1972年由日本的Morooka等首次分离,同年,Yoshizawa等阐明了这种新的真菌毒素的结构,并将其命名为4-deoxynivalenol(DON)。

DON广泛存在于全球,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类作物,也污染粮食制品。

第八节、防霉和脱霉

1、控制原料水分是控制霉变发生的有效措施:

玉米13%豆粕12%菜粕12%

次粉12%米糠10%麦麸13%

肉粉10%鱼粉12%小麦13%

血粉8%花生粕10%棉籽粕12%

酵母6%乳清粉5%

2、完备贮存条件,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

避光、通风,干燥有利于储存。

低温有利于储存:

研究表明10℃下存放谷物饲料

可以长期不坏。

物料的存放方式与贮存期有关:

避免积压。

3、热处理结合辐射技术对谷物进行处理,可以将大量霉菌孢子杀死并阻止B1毒素的产生。

4、防霉剂是作用机理:

通过未电离的分子形式破坏微生物细胞及细胞膜或破坏细胞内的酶系。

5、常用的防霉剂成分:

A、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苯甲酸最适用的的PH值为2.5-4.0,若物料的PH值在5.5以上时,苯甲酸几乎毫无作用。

B、双乙酸钠:

本批用于粮食和饲料防腐保鲜。

在浓缩饲料中添加0.2%的双乙酸钠可以在梅雨季节存放1个月。

双乙酸钠除用于防腐保鲜外,对于牛,还能改善瘤胃酸碱度,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且有效提高乳脂率;对于猪,降低背膘厚度,提高瘦肉率,降低骨骼重;对于鱼,有效防治病菌感染。

C、富马酸和富马酸酯:

除防腐外,还用于改善饲料风味,激活仔猪胃蛋白酶活性。

D、丙酸及丙酸盐:

通常情况下,每吨饲料添加1-2千克。

丙酸到的防霉效果优于丙酸盐,但是丙酸具有挥发性,刺激性明显且具有腐蚀性。

E、山梨酸及山梨酸盐:

防霉效果和风味改善俱佳。

6、脱霉剂不能无限量解决霉菌毒素的脱毒处理,当霉变粒超过2%时,脱霉剂的脱霉能力严重不足。

7、常用的脱霉剂:

1、黏土吸附剂类:

利用四面体层间多空结构与表面形成的离子极性,强吸附同样具有离子极性的霉菌毒素,强大的吸附力来自于超大的表面积与静电吸附。

蒙脱石对常见的饲料霉菌的吸附能力如下:

霉菌毒素种类

吸附能力%

黄曲霉素

100%

赭曲霉毒素

72%

玉米赤霉烯酮

88%

串珠镰孢菌毒素

97%

麦角碱

100%

2、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利用酵母细胞壁内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的化学结构与同样属于有机类的霉菌毒素的亲和性,吸附霉菌毒素。

类似于肥皂去油的原理,为表面亲和吸附。

3、酶解去毒剂:

酶解去毒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首先,酶具有极强的选择性,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酶解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霉菌毒素的毒性;其次,酶对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十分敏感,极易失活;再次,胃肠道的温度与复杂的环境,包括变化的PH值,是否适合该种酶的作用条件;最后,酶解后的次级产物是否能保证没有毒性,有待于研究。

4、中草药制剂:

通过提高肝脏本身对毒素的解毒能力来达到解除霉菌毒素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