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5774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docx

八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讲解

初三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和特征而编制的一本学习材料,或者说是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方案。

在内容编排体例上,以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为线索,在以国家与安全、人口与民族、法制与社会、信息与资讯、经济与生活、环保与资源、学校与家庭、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发展、社会参与、劳动技术等为主题系列的课题的带领下,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内容涵盖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已达到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人格四个方面的理想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

  1、课程的实施方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

  (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

  2、课程的具体

食品安全

第一课时了解食品安全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

从而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过程:

一、观察日记引入:

每天放学都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

部分同学不是向学校食堂走去,而是直接走向学校的商店、校外小摊买了一些色彩鲜艳、包装简易的小食品。

同学们只是觉得味道好,可大家知不知道你们的身体正被伤害着。

二、案例介绍

案例一、双汇瘦肉精事件

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河南知名企业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

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瘦肉精”学名又称盐酸克伦特罗,既非兽药,也非饲料添加剂,而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猪肉的瘦肉率。

“瘦肉精”主要颁布于动物肝脏,肌肉中含量较肝脏低很多。

饲料中添加适量盐酸克伦特罗后,可使猪的瘦肉率提高10%以上。

生猪使用瘦肉精后皮毛光亮,呼吸急促,个别会出现腿抽搐,站不稳,爬坡困难;宰后猪的肌肉特别鲜红,后臀肌肉饱满,肥肉特别薄。

危害:

“瘦肉精”中毒的症状表现比较特别,主要是心慌、肌肉震颤、头痛以及脸部潮红等。

一般来说不会有大问题,但是对心率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有较大危害。

识别方法

(1)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

(2)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后臀较大,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

(3)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三、“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一)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

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主要危害是: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主要危害是: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四、中学生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并且由于糖分含量多而热量很高,中小学生经常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等,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

3.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避免农药中毒;

4.选择包装食品时,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

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5.尽量少吃时间过长的剩饭、剩菜。

如果吃剩饭、剩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没有卫生保证的生食,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8.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等食品,这是因为这类食品往往含有比较多的污染物。

五、十大安全食品

1、豆类食品

2、十字花科食品

3、牛奶

4、海鱼

5、菌菇类

6、番茄

7、胡萝卜

8、绿茶

9、荞麦

10、禽蛋

六、活动过程:

制作一期手抄报,加深对食品安全的理解

七:

活动展示

 

学校餐厅食品安全调查

蔬菜品种

大白菜、花菜、西红柿、土豆、南瓜

餐厅卫生状况

餐桌干净、张贴卫生管理制度

进货渠道

各种进货单据齐全

食堂工人健康状况

定期查体,工人都持有健康证

总结:

学校食堂蔬菜种类齐全,肉、蛋、奶保持新鲜,餐厅干净整洁,各种卫生管理制度都张贴墙上,操作间物品摆放有序,干净、卫生。

各种食品的均从正规厂家进货,单据齐全,定期质量检测。

食堂工人定期查体,均持有健康证

八、 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第二课时学校餐厅食品安全调查活动

一活动目的

(1))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围绕“关注食品安全,共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走进校园”系列活动。

(2))深化学校食堂、商超的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增强学校食堂、商超食品安全意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3)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确保学校广大师生的饮食健康,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主要任务

(1)举办“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2)调查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

三、活动安排

(1)在校园举行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2)调查学校的食品安全状况

①以班级为单位1、2班负责宣传食品安全,3班负责调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②3班学生分组进行食品安全调查,每组负责调查一个方面,组长最后进行总结。

③以班级为单位形成心得体会。

成果展示

 

《地震防护》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一、 主题设想

地震、海啸、飓风、洪水、雪灾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自然灾害强大的破坏力,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知识无疑会增加成功脱险的砝码。

本单元以地震自护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体验地震,树立科学应对地震灾害的意识,学习一些在地震中的应急避险措施,懂得如何自救与互救。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模拟逃生等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拟定访谈提纲,在采访中,能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三、活动准备:

1、卡片

2、书籍

3、相关网站

四、活动时长:

2课时

五、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了解地震,减少伤害

(一)、激情导入

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1、感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以低沉伤痛的语调讲述:

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伤痛的日子,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当满目苍痍从眼前漂过,我们的心不由得缩紧了。

特别是那些和你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们,生命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就在这无情的地震中凋零了。

面对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汶川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交流自己的感受。

2、生成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讨论:

要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总结:

了解地震的特点,尤其是地震的前兆,并在地震来临时,选择合适的避险方式,掌握一些自我救护的方法,就能把地震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

(二)、确定合适的探究方式

师:

同学们,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种,你们觉得用哪些方式解决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

上网、查书

第二课时防震演练

(一)、了解地震有关知识

1、汇报地震时如何逃生的知识

2、汇报地震的形成、分类、地震前的征兆以及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重点指导:

地震前的征兆:

地下水发生变化;动物发生变化:

牛、羊、马

等动物乱叫,鸭不下水狗乱叫等现象

3、汇报震前防范的重要性,包括排查安全隐患、准备应急物品、设计应对地震的安全预案、进行模拟演习等

4、教师随即设计在教室里、大街上和车上、家里等场景,让学生模拟示范如何避险

(二)地震演练

 A、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

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不喧哗,不拥挤,不跳窗,不从高楼跳下,防止伤亡。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4、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B、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

听到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路线:

(见疏散演练方案)

3、撤离时的注意事项: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靠右下楼,以免碰撞、拥 挤、踩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场。

   (5)各层楼梯口由班级安全组的教师指挥。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8)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各班任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教师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着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要求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鉴于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和选题能力,所以教师对学生指导空间上比较开放,更多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原本以为学生已经经历了两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提问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从课堂的教学现象观察到,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不够成熟,但从交流信息的情况来看,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反而在从交流信息中去发现,基于自己知识的需要,从而提出问题。

经过资料交流,学生生成了许多问题:

如在电梯里怎么逃生?

地震防范应急物品是什么等等问题,这是在创设情景激发问题意识时,学生所没有想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结合,及时抓住契机,引导生成新的目标;学生在梳理归纳能力运用还不够成熟,如交流关于地震的资料时,很多学生上台汇报时,语言还不够精炼、简洁、所以部分信息交代不是很清晰,以后教师在学生提炼信息内容的指导上要多下功夫,如要抓住重点、要点、记住主要内容等等,不断反复练习,学生的能力才会逐渐形成。

 

 

 

—初三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三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生活中的废弃物》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意识,从而自觉地维护环境。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调查的习惯,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实地调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当今社会的人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完成垃圾调查报告表。

2.带一些水果、饮料、小食品。

3.教师自备垃圾箱4个、有关垃圾处理的文字资料和一些有害生活垃圾。

4、多媒体课件

活动方式

学生全员参与,小组协作,展开调查活动,采访地址不限,但要以安全第一。

活动时长:

3课时

活动过程

(课前准备:

上课前5分钟,让学生吃掉带来的食品。

第一课时调查废弃物的种类

一、 自然导入新课

刚才,同学们吃得可真香,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就是我们这20几位同学就产生了这么多垃圾,想想,我们济宁市、整个中国、整个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多少垃圾产生呢?

所以,生活垃圾已经成了捆扰我们生活的一大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你们有没有信心?

二、汇报调查结果,弄清垃圾中的危害

1.前几天,有的同学到社会中进行了实地调查;有的同学从网上查找了一些垃圾危害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向你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出示“汇报要求”

(1)当其他小组汇报时,所有的同学都要争做“文明的小听众”;如果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发现和前面小组的汇报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再重复了。

请你们静下心来,认真看一遍要求,把它记在心理。

3、同学们汇报,教师及时板书

板书:

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环境传播疾病

三、深入研究处理方法

过渡:

大家看,就在我们身边的垃圾却时时都在威胁着我们自己。

这些垃圾该怎样处理呢?

1、指名回答:

把分类进行分类

2、同学们,如果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垃圾的话,你会分类吗?

咱们来做一个游戏。

教师出示课件,让同学们选择垃圾的种类(可回收、不可回收、橱余、单独处理)

3、同学们讨论后,派一名代表来操作分类。

四、形成意识动手实践

1、同学们已经会对垃圾进行分类了。

但是有一句话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在就请你们把你吃零食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

老师这里有两个垃圾筐,一个是可以回收的,一个是不可以回收的,在小组内开始分类,看哪个小组分得正确。

同学们动手亲自实践。

2、请每个小组派两个同学上台汇报。

其他同学做个监督员,一会儿做个评价。

五、活动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名合格的泉州市公民,为我们泉州市乃至整个世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课时探究生活垃圾的污染及处理妙招

-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箱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设计垃圾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动手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学生看录象(垃圾成堆,很肮脏)

  看好后师问:

你看了有什么想法?

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危害性)

  2、引出课题,确定探究的问题

  这么多的垃圾该如何收集处理呢?

课件出示课题:

垃圾箱。

  活动二、分组合作活动

  1、全班交流课外查到的资料:

  

(1)我们看见在哪些地方放置了垃圾箱?

这些垃圾箱的外观设计和放置位置是否合理?

  

(2)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一些垃圾箱?

  师: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考虑的真周到。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种垃圾箱图片。

  2、学生欣赏垃圾箱图。

(选择几种典型的垃圾箱,逐一出示后,放在同一画面)

  3、看后,师问:

你看了这么多的垃圾箱图片,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优点或需要改进的地方马?

现在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垃圾箱进行讲评,每个成员把你想到的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小组长做好记录。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现在请你把你们小组想到的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活动三、学生设计垃圾箱并交流

  1、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只垃圾箱?

现在就请你为学校、家里、公共场所等地方设计一只最科学、实用、美观的垃圾箱。

  2、设计好后,学生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创新之处。

  3、班内展评(抽几生上讲台实物投影并说一说自己的创新之处),评议,建议

  活动四:

创设广告词

活动总结

1、带学生到校外、街道旁清洁垃圾箱,在垃圾箱上贴上自己设计的标语。

2、活动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保护我们的眼睛》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开展背景:

据统计我国的弱视儿童有1000多万,青少年近视率达40%,大学生近视率超过70%……这说明,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已经刻不容缓。

针对现在的学生近视程度低龄化,且人数变多这一现象,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同时学到一些简单的必要的保护措施我校组织爱眼小卫队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开展让世界更美丽,知眼爱眼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选题目的:

每当我们走进校园,总会看到一个个“小眼镜”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每当我们走进教室,也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小眼镜”坐在教室里学习。

透过这“小眼镜”,我们惊讶,我们震撼,我们伤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需要通过眼睛观察和感知美丽的大千世界,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大声疾呼:

“爱护我们的眼睛吧!

”我们决定小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呼吁社会:

为了青少年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都来关注青少年的眼睛保健工作。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近视的成因,掌握近视的危害及预防矫正方法。

技能目标:

让学生在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爱眼意识、保健意识。

活动时长:

4课时

第一阶段:

认识我们的眼睛

活动目标:

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状况,围绕近视提出问题并整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开展分组研究。

学生主要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谈眼睛:

每天要做眼保健操,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有的同学认真做每一节,而有的同学却不愿意做。

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怎么样呢?

谈谈自己的视力。

二、出示视力表:

1、认识视力表2、了解测查方法(请校医指导)3、分小组测视力:

每5人为一个小组,做好相应记录。

序号

姓名

左眼视力

右眼视力

1

 

 

 

2

 

 

 

3

 

 

 

4

 

 

 

5

 

 

 

三、讨论正常视力的范围。

我们可以怎样确定正常视力的范围:

1、问校医。

2、上网查一查。

3、问自己的当医生的爸爸、妈妈。

通过几种调查、研究发现:

1.5~0.9为正常,0.9以下为近视

四、对全班同学的视力状况进行统计,制作成统计表。

组别

正常人数

近视人数

其它(斜、远视)

1

 

 

 

2

 

 

 

3

 

 

 

4

 

 

 

5

 

 

 

总计

 

 

 

组别

正常人数

近视人数

其它(斜、远视)

1

 

 

 

2

 

 

 

3

 

 

 

4

 

 

 

5

 

 

 

总计

 

 

 

五、制作成直观统计图,观察并分析。

(参考示意图)还可以用扇形、条形、坐标等图形。

第二课时

六、结合统计的数据进行交流,请近视的同学就大家提出的问题随机谈感受。

预设问题如下:

1、为什么有的同学这么小,眼睛就近视了?

2、近视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近视了看不见黑板怎么办?

4、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就不会近视吗?

5、戴上眼镜是不是就很有学问?

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近视?

(2)近视眼与正常的视力有什么不太一样?

(3)近视之后怎么办?

(4)怎样预防近视?

八、选择问题并分组。

1、看看自己对哪个问题感兴趣。

2、统计每个问题的研讨人数及名单。

3、按照问题分组,选出自己的小组长。

教师指导重点:

1、问题的提出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从学生平时的眼保健操入手。

2、主导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邀请技巧,顺利请来指导老师。

3、正常视力范围的查找,教师可提供思路,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解决。

第二阶段:

调查、分析近视原因及预防办法

活动目标:

结合问题拟定研究方案,制作调查表,对近视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研讨预防措施。

学生主要活动:

第三课时

一、 分小组开展研究

第一小组研究:

为什么会出现近视眼呢?

1、根据这些疑问,师生共同制定了调查表。

讨论:

如何设计调查表,从哪些方面入手调查?

调查哪些同学?

A、从用眼、饮食、学习等各方面设计调查表。

B、随机调查,可以是戴了眼睛的也可以是没戴眼睛的。

参考表如下:

近视学生用眼调查表

姓名:

            

性别:

年级:

年龄:

1、视力情况      左眼视力:

                 右眼视力:

2、近视的原因:

A、遗传B、用眼过度C、意外伤害D、用眼不卫生

3、除做眼保操外,有无其它保护眼睛的措施:

A、有B、无

4、你是否经常长时间看电视:

A、是B、不是

5、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

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

6、有躺着看书的习惯吗?

A、有 B、无

7、读书、写字离眼睛的距离:

A、20cmB、30cmC、40cm

8、学习完或看完电视后,是否对眼睛进行适当活动A、是B、否

9、视力不好时,是否及时到医院去检查,配眼镜A、是B、不是

10、你觉得在学校和家里的光线是否合适A、太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