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282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docx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资料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及规律。

中国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中国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包括史学的时代特点和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

史学各种有代表性的史学成果的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史研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究范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

围史学家对历史认识(历史理论)的发展;

史学家对史学认识(史学理论)的发展;

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1.史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古老的传说。

2.中国的史学萌芽于官府。

春秋末期“学在官府”的传统被突破。

3.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官府历史记载:

甲骨文(商)、金文(西周)。

甲骨文记载反映自武丁时期直至殷商灭亡王家的一些活动。

4.中国最早的官府历史典册:

《尚书》、《诗经》、国史。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中国史学上出现了最早的国史。

“春秋”是当时各国国史的统称。

5.孔子:

《春秋》,中国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

《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历12公,凡242年,约18000字。

6.《左传》:

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凡255年。

7.《国语》21卷,上起西周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事,下迄晋国智式之灭,凡四百余年。

《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晋国最多,郑国最少。

8.《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榖梁传》《春秋外传》:

《国语》

9.《战国策》:

记战国时期各国说客辩士的策谋权变及政治、军事大事和各国关系,以记言为主。

10.《竹书纪年》:

战国后期魏国编年体史书,现今所知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具有通史性质的著作。

11.司马迁:

《史记》,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皇帝,下至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凡130篇。

12.班固:

《汉书》,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朝代史,12纪、8表、10志、70传,凡100篇。

13.荀悦:

《汉纪》,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编年体朝代史,凡30卷。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学的全面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

1.范晔:

《后汉书》纪传;司马彪:

《续汉书》志。

2.袁宏:

《后汉纪》,上起更始元年(23),下迄建安二十五年(220)。

3.陈寿:

《三国志》,上起东汉灵帝光和末年(184),下迄西晋灭吴(280)。

裴松之注。

《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凡65卷。

浓厚神秘色彩和天命思想。

4.[梁]沈约:

《宋书》100卷,上起东晋安帝义熙之初,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宣扬天命、佛教、预言。

5.[梁]萧子显:

《南齐书》60卷,浓厚唯心主义色彩。

6.[北齐]魏收:

《魏书》131卷,“正史”中第一部以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为统治者的封建皇朝的朝代史。

7.姚思廉撰:

《梁书》56卷;

姚思廉撰:

《陈书》36卷;

唐“五代史”李百药撰:

《北齐书》50卷;

(纪、传)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撰:

《周书》50卷;

魏徵、颜师古、孔颖达撰:

《隋书》55卷。

《隋书》十志(《五代史志》),10篇30卷。

8.《晋书》132卷,上起泰始元年(265),下迄元熙二年(420),凡156年。

9.李延寿:

《南史》80卷,上起宋永初元年(420),下迄陈祯明三年(589),凡170年。

李延寿:

《北史》100卷,上起魏登国元年(386),下迄隋义宁二年(618),凡233年。

10.[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11.[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

贾氏谱学([东晋]贾弼之)

12.谱牒撰述之盛导致谱学的产生和发展,东晋南朝谱学:

王氏谱学([梁]王僧儒)

13.[唐]刘知幾:

《史通》20卷,中国史学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史学批评著作。

14.[唐]杜佑:

《通典》200卷,中国史学上第一部贯通的典章制度史,创立典制体,经邦致用为核心。

15.[唐]吴兢:

《贞观政要》。

16.[唐]虞世南:

《帝王略论》。

17.唐太宗:

《帝范》。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的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

1.[后晋]刘昫撰:

《旧唐书》200卷。

2.[北宋]欧阳修,宋祁等:

《新唐书》225卷。

3.[北宋]薛居正撰:

《旧五代史》150卷,正史中首创《选举志》。

4.[北宋]欧阳修:

《新五代史》74卷。

5.[元]:

《辽史》116卷,《金史》137卷,《宋史》496卷,“二十四史”中卷帙最浩繁。

6.会要体史书创始于唐代。

7.[宋]王博:

《唐会要》100卷,现今传世最早会要体史书,史学价值与文献价值最为突出。

8.[南宋]徐天麟:

《西汉会要》70卷,《东汉会要》40卷。

9.[唐]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现存最早地理总志。

10.[北宋]乐史:

《太平寰宇记》200卷,[北宋]王存等:

《元丰九域志》10卷,《元一统志》,

[元]徐明善:

《安南行记》,[元]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11.司马光:

《资治通鉴》294卷,上起战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前403),下迄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12.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59卷,纲目体。

13.袁枢:

《通鉴纪事本末》42卷,纪事本末体。

14.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980卷。

15.[南宋]杨仲良: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50卷。

16.[南宋]郑樵:

《通志》200卷,上起三皇,下迄隋末,纪传体通史,“会通”史学思想,《二十略》。

17.[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348卷,上起上古,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叙宋代典制最详。

18.萧韩家奴:

辽代史家中成就最大。

19.《蒙古秘史》(《元朝秘史》),突出记述成吉思汗一生及其业绩。

《圣武亲征录》,王国维校注。

20.[元]李志常:

《长春真人西游记》2卷,丘处机。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学的总结和嬗变(明、清(1840前))

1.李贽:

《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2.黄宗羲(梨州先生):

清代浙东学派开创者。

《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为核心。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中国古代学术史著作的最高成就,奠定了学案体史书体制。

3.王夫之(船山先生):

《读通鉴论》、《宋论》,中国古代历史评论的最高成就,总结性成果。

4.顾炎武(亭林先生):

“文需有益于天下”。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历代宅京记》,中国古代第一部辑录都城历史资料的专书。

5.顾祖禹(宛溪先生):

《读史方舆纪要》130卷。

6.李善长等撰:

《元史》210卷。

7.张廷玉等撰:

《明史》332卷。

8.实录体裁源于南朝,至唐以后历朝皆有实录。

现存最早实录:

[唐]韩愈等撰《顺宗实录》5卷。

9.《大明会典》、徐学聚《国朝典汇》、冯应京《皇明经世实用编》、陈子龙《明经世文编》。

10.“十通”: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

《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11.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100卷。

12.赵翼:

《廿二史札记》37卷。

13.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100卷。

14.崔述:

《考信录》,对先秦古史作系统考证第一人。

15.章学诚:

《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在基本体系发展上的终结。

史书两大系列:

撰述(圆神)、记注(方智)。

《史通》着重史书内容和形式的评论,《文史通义》着重史家撰述思想的评论。

16.《大清一统志》是历代全国总志中涉及空间范围最大、内容最丰富、部帙最宏伟的著作。

第五章.中国近代史学的兴起(1840—1899)

1.中国近代史学的特点:

①.传统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注入了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意识;

②.传统的历史变化观点注入了近代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想,成了近代改良活动的历史理论上的根据;

③.古代史学中的朴素的历史进化观点注入了近代进化论思想,使中国史学在历史理论方面开始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内涵和形式。

2.魏源:

《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海国图志》(第一部系统研究外国史地的巨著)。

3.张穆:

《蒙古游牧记》、何秋涛:

《朔方备乘》、姚莹:

《康輶纪行》、王韬:

《法国志略》、《扶桑游记》、

黄遵宪:

《日本国志》、徐继畲:

《瀛环志略》、梁廷枏:

《夷氛闻记》、夏燮:

《中西纪事》。

第六章.中国近代史学的演进(1900—1949)

1.梁启超:

新史学。

中国传统史学“四弊二病”:

①.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②.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③.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④.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⑤.能铺叙而不能别裁;⑥.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2.王国维:

《观堂集林》,“二重证据法”、“古史新证”。

3.陈垣“古教四考”:

《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

目录学、年代学、史讳学、校勘学、史源学。

4.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考》、《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以民族为本位的关于中国思想文化演变历程的论述。

第七章.中国现代史学的深刻变革和历史学的理论建设(1949—)

1.“五朵金花”:

①.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问题;②.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

③.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⑤.汉民族形成和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

“春秋笔法”

一种作者不直接发表评论,但却通过特定的文字来表达作者的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的写史方法。

《春秋》在撰述上的特点,一是“属辞比事而不乱”,“属辞”就是讲究用词,连微文辉。

例如记人之死,因身份的不同而有薨、崩、卒、死等不同表述。

这种严谨有序反映了孔子对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同认识和评价。

二是在撰述上言少意明、意义深远,表达婉转而又顺理成章,直言其事而无迂曲,能起到惩恶劝善的作用。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笔法”使作奸之人受到历史的批判。

《春秋》

孔子所修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编年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记载了鲁国242年的重要史实,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三部书被称为“春秋三传”,同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左传》

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

《左传》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

《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悼公四年,对东周王室和各主要诸侯国的盛衰兴亡,对春秋时代的重要政治和军事活动,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此外还保存了一些夏商西周的事迹和传说。

《左传》是研究春秋史重要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史学地位。

司马迁

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他担任过兼职史官太史令,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写作了记载上起我国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纵观3000年历史。

《史记》这部拙作开创了纪传体史,对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司马迁具有倾向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进化观点,有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对史学的社会作用有比较深刻的社会认识。

《史记》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是我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班固

班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思想家,他在其父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纂了第一部我国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除八表和天文志以外的部分,汉书在继承史记纪传体实体的基础上,又对纪传体例进行整合,开创了纪传史体的新纪元。

《汉书》

东汉班固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凡百篇,以西汉一朝兴衰为断限,突出了皇朝史的地位,重点撰述了汉武帝太初以后的史事。

《汉书》确定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开创了职官、刑法、地理、艺文诸志的先河,内容恢弘,结构严谨,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汉纪》

东汉荀悦所著的中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

全书三十卷,记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

汉献帝觉得班固的《汉书》文繁难读,于是让荀悦根据《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写成《汉纪》。

《汉纪》将《汉书》按时间先后加以裁剪、编排,并常用“荀悦曰”的形式发表有见地的史论。

《汉纪》在史论、体例上均有超过《汉书》的地方,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陈寿

陈寿是西晋著名的史学家,他在晋朝担任史官多年,他的史学贡献是撰写了纪传体断代史65

卷的《三国志》,他的《三国志》妥善的处置了魏蜀吴三国的关系,他的《三国志》又善于通过委婉隐讳的表达方式来贯彻史家表达方式,叙事简洁,从而充分表现出了陈寿的史才。

陈寿的《三国志》是我国研究三国历史十分重要的资料,由于材料限制陈寿的《三国志》其内容不够充实,甚至有脱漏的地方。

《三国志》

西晋陈寿撰写的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的著作。

《三国志》共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记载了上起东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起义,下迄西晋灭吴近一百年的史实。

《三国志》在编撰体例上以魏主为帝纪,总览三国全局史事,显示出鼎立三分的格局。

《三国志》是唯一保存至今同时又是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的名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

另,研究《三国志》最重要的是裴松之《三国志注》。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所著的东汉一朝的断代史。

《后汉书》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10卷,列传80卷,志30卷,其中志部分是从司马彪《续汉书》中抽取补入的。

《后汉书》记载了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近两百年的历史。

《后汉书》简明周详,文字流畅,叙事生动,淘汰了先前各家的后汉史书。

《后汉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体例上的创新和历史评论的不凡,是研究东汉一朝的基本史料。

刘知幾

刘知幾是唐朝时期杰出史学评论家,他断断续续在史馆工作了近20年,自著的有《史通》、《睿宗实录》、《刘氏家乘》、《刘氏谱考》,与人合著有《唐书》、《高宗实录》、《中宗实录》、《则天实录》等。

其中20卷的《史通》是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史学评论著作,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必读书目。

刘知幾非常重视史学社会作用,批判了历史命定论,而提倡了历史人定论,具有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虽然他在史馆工作近20年,但《史通》不是官修的史。

《史通》

唐刘知幾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

全书包括内篇39篇,外篇13篇,今存49篇。

内篇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等,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刘知幾撰述《史通》,志在总结历史撰述中的利弊得失,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分析,提高史家的认识,推动史学的发展。

《史通》之外,刘知幾还第一次提出了史才、史学、史实“三长”的论点。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撰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史学编撰的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发展影响甚大。

《通典》

唐杜佑撰写的中国第一部贯通的典章制度体史书。

《通典》共200卷,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唐天宝末年,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

《通典》以制度分门立目,讲求会通,重视议论,具有关于社会结构的认识和经邦致用的史学思想。

《通典》在中国史学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开创了典章制度体的先河,还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研究唐中前期及以前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共294卷,叙事上起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以述事论人为主,以事系年,详论得当。

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文化和各方面的代表性历史人物,以历代统治的盛衰得失为叙述中心,以供统治者借鉴。

《资治通鉴》证明了史学对于政治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国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郑樵

郑樵是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他读书治学兴趣广泛,通百家之学,同时还注意把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观点结合起来,他的著作很多,其中记载了三皇五帝时期上于隋朝历史的有本纪、谱、载记略、列传、世家等六部分组成的纪传体通史叫《通志》,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十二略是全书的精华。

郑樵的主要史学思想有汇通思想,反对灾祥学说,反对任情褒贬的所谓春秋笔法和实学的治史主张。

他在历史文献学上有很多建树,他对金石文献和图谱文献给予充分重视,在文献注释方面也有不少独到见解。

《通志》

南宋著名学者郑樵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郑樵不应科举,刻苦研读40年,著成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即《通志》。

《通志》全书200卷,分为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记载起自三皇五帝时期,止于隋,其中《二十略》是成就最为突出的。

《通志》集中反映了郑樵以“会通”为主的史学思想,是典志体史书中的代表作之一,与唐杜佑的《通典》、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李贽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李贽抨击程朱理学的虚伪和晚明政治的黑暗,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李贽反对等级限定、要求平等和发展个性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特征,这是对当时社会急剧变化的现实的反映,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黄宗羲

号梨州先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浙东学派的开创者,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反映了他对于历史的批判性见解和进步的历史观,带有初期的民主思想色彩,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顾炎武

顾炎武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

他与王夫之、黄宗羲号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清朝初年曾参加武装抗清,失败后坚持不仕清朝,他的著作十分丰富,其中《日知录》是代表作,顾炎武治史的特点是经世致用,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地方自治,主张改革官吏的选拔制度,按地方政区人口推举人才。

经济上他主张人人为私的积极性,发展地方经济,还主张改进赋税制度,反对官府苛捐杂税。

章学诚

清代史学家、思想家,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生活于乾嘉年间,《文史通义》是其代表作。

该书是关于史学评论的专著,章学诚主张史学要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又反对专务考据。

他还提出六经皆史的看法,认为六经是古代典章的记录,应纳入历史范畴,作为古代的史书和史料处理,这就打破了重经轻史的传统观念,打破了所谓经书的神圣偶像地位。

他主张史学家要有“四长”,即才、学、识、德。

他又根据史籍的作用,将史籍分为两大类:

撰述(有史有论的著作)和记注(史料及史料的纂辑)。

另外,他还特别注重方志和通史。

王夫之

明末清初杰出的史学家。

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因晚年曾隐居衡阳石船山下,后世学者尊称他为船山先生。

早年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著述,一生著作颇丰。

《读通鉴论》、《宋论》是他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发展进化的历史观、精于辨析的兴亡论、重视史学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他对于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史辨运动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对我国古史古书真伪进行考辨的学术运动。

1923年,顾颉刚最先提出了关于“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术见解,主张对中国古史古书进行辨伪。

此论一出,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激起了广泛的讨论,掀起了考辨我国古史古书真伪的运动,并编辑了有关的讨论文章,定名为《古史辨》。

古史辨运动推动了我国古代史料考订的发展。

黄遵宪

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人。

他在学术上主张汉学、西学兼而用之,曾担任中国驻日本使馆参赞和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等职,尤其是在日本的经历,为他日后撰写《日本国志》奠定了基础。

1885年,黄遵宪回国,潜心著述,终于完成《日本国志》,这是近代史学萌生过程中的代表性著作。

他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梁启超

近代新史学的创始人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

早年跟随康有为积极投身维新变法运动,戊戌政变后政治思想日趋保守,转而钻研学术,是20世纪初学术思想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史学是其所长,影响亦最大,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倡导“史界革命”。

梁启超一生著作颇丰,对后世史学影响较大。

陈垣

近现代著名的史学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

多年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他在中国宗教史和历史文献学研究方面,领域宽广,创获甚多,为中国近代历史考证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宗教史研究领域,有“古教四考”,即《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府一赐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和“宗教三书”,即《释氏疑年录》、《明季滇黔佛教考》、《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在历史文献学领域的许多方面都有成就和贡献,包括目录学、年代学、史讳学、校勘学和史源学。

他的论著中饱含着他的民族情感和报国之道,是一位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历史学家。

陈寅恪

江西义宁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后留学欧美各大国十余年,通晓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明清之际历史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金明馆丛稿初编》等,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他的史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会通的民族文化史观。

2.文献的融会及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

3.隋唐制度探源的创获。

4.精湛的史论和史评。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历史背景

1.秦汉皇朝的政治统一局面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推动了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而为着巩固这种政治统治而重视总结历史经验。

这两个因素推动着史学家们创造新的史学;

2.司马迁父司马谈临终时对司马迁的嘱托,显示出他作史的决心;

3.司马迁受其父影响,家学渊源。

后又受教于孔安国和董仲舒,对其治学道路有深刻影响。

司马迁20岁时开始进行广泛的游历和考察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见识;担任太史令,遍读皇家藏书,为撰史工作做了文献上的准备。

司马迁的历史卓识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作为通史,首先在断限上反映出司马迁对于历史的严肃态度和深刻见解。

司马迁从皇帝写起,不仅有文献上的根据,有民间传说的参考,而且寄寓着史家本人对于历史的深厚情感。

下限至汉武帝太初元年,是因为这一年西汉皇朝在历法上实行了大的改革,颁行了《太初历》,司马迁以此为下限,反映了他对历法与社会生活之密切关系的深刻认识。

司马迁的卓识,还表现在他创造了纪传体形式,用以表述丰富、生动的历史内容。

这是一种综合体,包含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司马迁在历史编撰上的再创造,一是对他所借鉴、采用的每一种编纂形式,都有新的发展,使其特点更鲜明、作用更突出,从而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是以五体互相配合,综为一书,以揭示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生动性,从而在时间上、空间上和人事活动上极大地开阔了人们认识历史的视野。

《史记》在撰述统一多民族的历史方面,有重大的、开创性的贡献:

它依次写出了环绕中原地区的《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和《大宛列传》,从而写出了一幅宏伟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画卷。

这一方面是反映出秦汉统一皇朝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是为后世史家历史撰述提供了借鉴,进而形成撰写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的优秀传统。

司马迁的历史思想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天人关系、疏通古今变化的主旨,集中地反映出司马迁历史哲学的精髓。

司马迁讲“究天人之际”,首先,强调天人相分,即认为天道与人事是不相干的。

其次,司马迁对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祀、祈求神仙的活动的虚妄,予以深刻的揭露。

最后,司马迁刻意写出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