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392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动力功能、调节功能、评价功能。

2.教师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对话语言、朗读语言、独白语言

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义务性规则的表述词是:

不得、应当、必须

3、论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A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B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C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A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B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A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B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C 鼓励与自我评价与反思

4、学习策略:

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包括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5、如何培训操作技能

(1)准确地示范和讲解.

(2)必需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6、微格教学特点:

小步骤,程序化训练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同化性迁移

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

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7、良好的职业道德:

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尊重家长、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锐意创新。

  师表的内容包括“学为人师”和“行为世范”两方面。

8、学生管理的原则包括:

激励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联动性原则、全员性原则**

属于口语表达修饰要素的有:

语速、声调、节奏。

从狭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主要包括:

教师的义务、教师的良心、教师的公正。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1、适用的针对性2、要求的双重性3内容的全面性4功能的多样性5行为的典范性6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有:

行为、物、精神产品

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中学共青团工作中的激励应特别重视:

目标激励、任务激励、强化激励。

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有明显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运用层次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完成某个操作任务、说明某些实际问题。

9、教师的专业素养 ?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主要有以下同方面:

(1)传道

(2)授业、解惑(3)示范(4)管理(5)朋友(6)研究者角色。

11.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分类]:

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从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课程(课程功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课程(阶段角度);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

12.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备课内容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13.教学策略主要类型:

内容型、形式型(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方法型(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和综合性(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14.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6.班主任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对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7.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18.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19.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0.知识直观的类型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1.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产婆术):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2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科学知识)

23.教育目的(狭义):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24.教育目的的(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25.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26.论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

为此,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为中华民族21世纪的全面振兴培养一代新人。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1999.6,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它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8.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履行《公约》,同时,还有其他 的特殊法律对其权利作出了规定:

《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概括有

(1)人身权(如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陷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受教育权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0论述:

怎样培养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环境、智力、个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产生的适宜环境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A 保护好奇心 B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型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A发散思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

 

教育法规

1、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面。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学生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和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贪污提出起诉讼。

4、学生的义务:

尊守法律、法规。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5、为了预防、减少和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除应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外,还应对其强化纪律观念,尽量减少因自违纪行为而导致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6、教师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

教师违反教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主要有三种;第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第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第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按现行教师管理权限,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部门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和学生造成损失或损害的,还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7、教师侵犯学生的形式:

侵犯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财产权,通信自由仅和隐私权,对学生身心名誉方面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做一个无愧于自身地位和称号的合格教师。

 

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劳动有那些特征1、对象特殊,对象是有理智、有情感、有意识、有个性的众多的活生生的人。

2、内容多样,不仅是教一、二门课,改改作业,评评考卷,上课就来,下课就走,而是要关心学生的作面成长。

3、过程艰巨,是一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高级复杂劳动。

4、示范性强,不论论教师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当作样板为学生所模仿。

5、创造性强教师的活动没有一成不变的规范,程式可以套用。

6、周期较长,教师培养人却是一辈子的事。

2、职业道德的特征1、标准要求高,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2、示范领域广,会在同行中产生示范作用,会在教育对象中产生示范作用,直接对全社会产生示范作用。

3、作用功能长

3、教师应遵循那些基本道德规范1、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严格依照宪法规定法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廉浩从教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事业和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牟取私利,做到清正廉浩,无私奉献。

其要求是: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3、爱岗敬业,是祖国和人民对教师提出的根本要求。

4、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学习、钻研业务过程中,要严肃谨慎,一丝不苟。

5、热爱学生,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时时处处关心学习,爱护学生。

其基本要求是: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先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岐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6、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从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7、团结协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与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做到互相尊重、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8、尊重家长,是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9、锐意创新,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践中,要勇于发现新总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

;既广泛传承前人知识,又善于提炼与吸纳新内容,做到推陈出新。

这主要包括:

教师要在新的环境下转变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规律,积极地、不断地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4、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理解1、要有强烈的事业2、要对学生有满腔的爱3、要加强理论学习4、要注重内省和慎独5、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5、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质1、精通所教专业知识2、博学兼纳相关知识3、系统掌握教育科学4、研究探索前沿科学

6、教师的心理素质1、高尚的情操2、坚强的意志3、平静的心境4、愉快的情绪5、广泛的兴趣。

学生和团队管理

7、中专学生团干部的作用1、同学的核心与教师的助手作用2、学校管理的参与作用3、桥梁作用

8、中专学生团干部应具备的素质1、政治上要坚强2、以身作则3、切实为同学服务4、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5、刻苦学习、学有所长6、良好的心理素质

9、中专学生团干部应当具备的工作能力1、组织协调能力2、表达能力3、人际交往能力

(1)真诚待人

(2)不求回报(3)善于同各种人打交通。

10、德育管理应意的问题1、德育目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2、德育方法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3、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4、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5、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6、要借助于集体舆论的影响7、德育手段要创新

11、学生管理中科学地使用奖励和惩罚:

奖励是在行为发生之后,为维持和增强其行为倾向所给予的一种报酬,是向学生施加喜爱的刺激。

惩罚是指在不良行为发生后通过对个施予心理或生理的不愉快的刺激。

从而减低或遏制不良行为的出现。

1、奖励的负效应

(1)过多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对奖励的依赖心理。

(2)不必要的奖励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惩罚的负效应

(1)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生理,导致退缩、逃避及说谎行为的发生。

(2)过多的惩罚还会使学生把避免惩罚作为行为的目的(3)过多的惩罚还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

(4)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学生的内在惩罚机制。

(5)不恰当的惩罚,使学生产生压抑心理,从而妨碍智力及创造力的健康发展。

3、注意的问题

(1)奖励与惩罚的共同前提是要把学生当做一个人来看待,必须把其视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2)

奖励和惩罚的实施都应该与行为动机的全过程联系起来,而不应该仅仅指向行为的结果。

(3)奖励和惩罚的实施都应着眼于他们的远期效果。

12、奖励的其他几种形式1、期望激励2、环境激励3、闪光点激励4、榜样激励

13、问题行为的成因:

1、家庭的不良影响2、社化文化的不良影响3、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4、学生本身的原因。

14、问题行为的矫正:

1、问题行为的矫正的关键要立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试教育、性教育)2、对于问题行为,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端正学习目的,正确评价学生)3、对己发生的问题行为,针对其性质采取不同的纠正策略。

4、在问题行为的矫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教育工作者要致力于建设优良的校风和班风

(2)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3)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4)善于抓住或发现问题行为的征兆,把问题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5)通过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有问题行为的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6)利用更替作用,扭转问题行为学生的不良倾向(7)运用暗示、启发手段,唤醒问题行为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8)尽量少用消极的征罚,以免使学生产生长期的心理压力。

15、班级管理的地位:

1、班级管理营造着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2、班级管理是实现学校管理整体效益的基础3、有效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4、班集体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5

16、班级管理工的原则:

1、全员激励原则2、自主参与原则3、教管结合原则4、情理兼融原则5、平行管理原则6、协调一致原7、目标整合原则

17、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育人意识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全面地看待和评价学生:

1、平等观,教师必须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并主动走的学生,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

2、个性观:

即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3、发展观,即用发展的眼光看等学生4、矛盾观,班主任要善于挑动学生进行两个自我的斗争。

5、互助观,即班主任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施与者的态度,相信学一是不断地帮助自己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人,自己在教书育人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了学生的促进。

三、班主任要有转化后进生的责任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不能抛弃一个后进生,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正确运用原则:

扬长原则、对事不对人原则、潜移默化原则、合力原则(家长、学校、社会全力配合)、可接受性原则(教育者的身份意图应当能被爱教育者接受)、偏爱后进生原则四、科学的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五、千方百计地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1、应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2、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3、实行民主管理4、要注意强化感情5、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

6、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增长才干的舞台六、班主任要诚恳地做好学生的导师。

七、做好家访工作。

18、为什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1、现在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现代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求真务实,敢作敢为,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追求个性解放,崇尚个人价值实现。

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如何创造一种和谐的师生交往情境,如何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更优的条件。

2、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社会更加强调发展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主体人格。

19、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1、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方面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

明确发展的方向。

2、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20、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努力建立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愿景是现代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常使用的一个术语,意指共同的理想,一致的追求,相似的目标。

2、班主任要贯彻多关心少评价的行动原理3、良好班级文化的创建离不了科学的方法。

21、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

1、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积极和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2、坚持团员标准,正确把握入团条件。

3、严格履行入团手续

 

教学技能

1、教学口语的特点1、行业性和专业性2、科学性与严肃性3、教育性。

4、艺术性5、低速性

2、教育口语的作用:

1、教学口语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2、教学口语是开发智力的工具3、教学口语是进行课堂调度的工具4、教学口语的运用是提高教育素质修养的重要手段

3、口语表达的基本要素:

1、语音2、词汇3、名法

4、口语的修饰要素:

1、语速2、轻重3、声调4、节奏

5、书面表达的特点:

1、可视性2、可保留性3、表达速度慢4、需要辅助手段

6、教师不良体态:

1、目光呆滞2、久站不动3、走动不多4、习惯性附加动作

7、体态语言的特点:

1、以视觉形象为信息载体2、丰富的表现能力3、较强的感染能力4、表意的模糊性

8、课堂导入方式:

1、序言导入2、尝试导入、3、演示导入4、提问导入5、故事导入6、范例导入

9、讲授操作主要方式1、描述2、叙述3、解释

10、讲授技能操作的要求:

1、语言要清楚、准确、生动2、要以体态、板书配合讲授3、讲授要有科学性4、讲授要有针对性5、讲授要机动灵活。

11、提问技能组成:

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组织答问、评价答案、进行总结。

12、提问的类型和技巧:

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13、运用提问技能的要求:

1、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问题。

2、问题设计要有系统性3、提问要富于变化4、问题表述要简单明确5、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6、要及明进行评价和总结

14、运用板书技能的要求:

1、目的明确2、布局合理3、时机合适4、与讲授结合。

15、综合合教学技能包括备课技能、上课扶能、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辅导的技能、检查学习效果的技能

16、基本教学技能:

教学信息输出的技能、教学信息输入的技能

17、教学信息输出的技能:

口语表达的技能、书面表达的技能、体态表达的技能、操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

18、教学信息输入的技能:

钻研教材的技能、研究学生的技能、教学信息反馈的技能

19、备课的技能:

钻研教材的技能、确定教学目标的技能、编制教学方案的技能

20、上课的技能:

导入的技能、讲授的技能、提问的技能、板书的技能、演示的技能、强化的技能

教学方法

15、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6、以直观为主的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

17、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1、实验法2、实习法3、练习法

18、国内教学方法改革:

1、愉快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尝试教学法4、成功教学法

19、教学评价的方法:

按照评价的方式:

实证化和人文式。

按照评价的参照: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照评价的量化程度: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按照评价的功能:

诊断性和形成性、总结性。

按照评价的主体: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按照评价对象存在的状态:

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

 

教育学

一、为什么要学习

1、提高教师职业生活的能量。

2、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增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二、教育的概念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从狭义上讲,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创造的,有目地的,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阶段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是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四、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五、近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通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六、现当代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

七、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综之政治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

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用促进社会进步力量变得越来越作用。

八、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为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接下题

九、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1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的重任。

2、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靠科学技术、人才A、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B、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C、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D、教育可以改变劳动的形态。

十、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潜在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2、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国手段,通过教育可以高效地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