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433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docx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

汉语基础硕士名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库

1填空

1同一语言体系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______。

【答案】音位~~~~

【解析】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2凡是语言符号在语流之外具有某种共同点的关系叫做______。

【答案】聚合关系~~~~

【解析】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理论研究的核心。

凡在语流中发生的相互关系称为组合关系,凡是语言符号在语流之外具有某种共同点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3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______建立起固定联系。

【答案】语音~~~~

【解析】记事图画表达信息的方式是以形体直接描画现实,而文字是通过以形体对应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成分和排列的方式来表达信息的。

当特定的图画与特定的声音固定地结合在一起时,就变成了文字符号。

4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答案】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解析】屈折语的“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称为内部屈折。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英语是典型的屈折语。

5语音结构的最小单位是______。

【答案】音素~~~~

【解析】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

例如,“爸”(bà)从音色的角度可以划分出“b”和“ɑ”两个不同的音素。

6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和音强都是______音位。

【答案】非音质~~~~

【解析】在语音中,除了音质以外,音高、音重、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

我们把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称为非音质音位,以区别于由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构成的音质音位。

7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以______为依据对世界各语言加以分类的方法。

【答案】语言的亲属关系~~~~

【解析】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称为语言的“谱系分类”。

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

同一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语系的形成是一种语言长期地、不断地分化发展的结果:

原始基础语(母语)分化为不同的语族,一个语族又分化为不同的语支乃至语群,一个语支或语群再分化为不同的语言。

8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北方方言~~~~

【解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9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

【解析】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

例如:

“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

与西方语言相比之下,汉语应属于分析型语言,不用形态这一语法手段,是汉语的重要特点。

10汉语的音节最多只能有______个音素。

【答案】4~~~~

【解析】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如强(qiáng);最少可以仅有一个元音音素来拼写,如阿(ā)。

11普通话上声调的调值是______。

【答案】214~~~~

【解析】普通话的上声是由低音先降到最低音后升到高音,调值是214。

阴平的调值是55,阳平的调值是35,去声的调值是51。

12普通话四种声调跟中古汉语四声相比,最明显的是______。

【答案】入声消失~~~~

【解析】古汉语的声调演变到现在,就调类来说,在北京话里还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但是入声已经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

13普通话一个音节中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是声调和韵母中的______,其他部分都不一定齐全。

【答案】韵腹~~~~

【解析】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主要元音);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一个最完整的音节包括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

14双唇音b、p、m跟合口呼相拼时只限于______。

【答案】u~~~~

【解析】在普通话声韵拼合的主要规律中,双唇音b、p、m能和开口呼、齐齿呼韵母相拼,不能和撮口呼韵母相拼,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仅限于单韵母u。

15《汉语拼音方案》共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______五个部分。

【答案】隔音符号~~~~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是普通话的拼写工具,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了五个部分:

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16普通话异读词的规范标准是______。

【答案】1985年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语音规范化的工作,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审音表》。

它的初稿在1957年、1959年发表了正续两编,1962年发表了初稿第三编,1963年将三者汇辑成审音总表初稿,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都以1985年公布的审音表为准。

1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是英语、汉语、法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

(  )

【答案】×~~~~

【解析】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在国际交往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

2在普通话音节中,元音不等于韵母,辅音不等于声母。

(  )

【答案】√~~~~

【解析】韵母是指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

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但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

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āng”(光)中的ng。

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南)中的两个辅音n,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3zhi(之)、zi(子)、ri(日)音节中的韵母按四呼归类应该归入齐齿呼。

(  )

【答案】×~~~~

【解析】齐齿呼是指i或以i起头的韵母,i是舌面前高元音,但是zhi(之)、zi(子)、ri(日)的韵母是舌尖元音,是归入开口呼的。

4偏旁和部件是从不同角度对汉字进行分析的,因而偏旁和部件并不完全对应。

(  )

【答案】√~~~~

【解析】“部件”这个术语是适应现代汉字分析字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部件这个概念可大可小:

有时部件是对合体字进行一次切分而得出的两个单位,这时的部件往往相当于偏旁;有时部件是对合体字进行多次切分而得出的多个单位,这时的部件就小于偏旁。

因此,偏旁和部件并不完全对应。

5能分析出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就是合体字。

(  )

【答案】√~~~~

【解析】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根据汉字部件的多少,可将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字是独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础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

所谓基础部件,是指不能继续被切分成更小部件的末级部件。

由此可见,独体字是由笔画直接构成的,不能或不宜再行拆分。

因此,能分析出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即为合体字。

6现代汉语中,凡是单音节的词,就一定是单纯词。

(  )

【答案】√~~~~

【解析】单音节所构成的词,本身也是一个单音节的成词语素。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所以凡是单音节的词,就一定是单纯词。

7语素的功能类别同它们所构成的词的功能类别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  )

【答案】√~~~~

【解析】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其类别划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而语素的功能是能否成词,其类别划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不成词语素中的定位不成词语素属于词缀,只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是虚词,如“老、阿、子、头”一类。

由此可见,语素的功能类别同它们所构成的词的功能类别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8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  )

【答案】√~~~~

【解析】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

例如:

“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在“我和弟弟”“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

而汉语并没有过多的形态变化,汉语里的“她爱我”和“我爱她”,里面的两个代词“她”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动词“爱”,不管做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相比之下,汉语应属于分析型语言,不用形态这一语法手段,是汉语的重要特点。

9汉语的词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  )

【答案】√~~~~

【解析】语言的词类是一种由粗到细、层层细分的体系。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最大的类。

每一类中的词“大同小异”,相互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可以在大类里面再按组合的特性分成各级小类。

10多义词和同音词都是用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

(  )

【答案】√~~~~

【解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称为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

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

所以,多义词和同音词都是用同一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多义词是意义上有联系,而同音词是意义上无联系。

11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个词之间,既有相同的义素,又有相互区别的义素。

(  )

【答案】√~~~~

【解析】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

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

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

12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充当谓语的。

(  )

【答案】×~~~~

【解析】在现代汉语中,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比如“明天清明节。

”“鲁迅,浙江绍兴人。

13“怎么呢,你”和“在不知不觉中,我被他说服了”都是倒装句。

(  )

【答案】×~~~~

【解析】“怎么呢,你”是倒装句,属于主谓倒装。

而“在不知不觉中,我被他说服了”是被字句,“在不知不觉中”是句子的状语。

14同一句型可以是不同的句类。

(  )

【答案】√~~~~

【解析】句型与句类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句类是凭语气分的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型即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分出的句子的类别,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同一句类可以属于不同的句型,如“你把他表扬了吗?

”这是疑问句,又是主谓句,又是主谓句的下一级的动词谓语句,又是动词谓语句里的下位句式“把字句”。

反之,同一句型可以属于不同的句类。

例如“你去吗?

”“你去。

”“你快去吧!

15及物动词所带的宾语必须是体词性的。

(  )

【答案】×~~~~

【解析】数词、量词与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接近,三者合起来成为与谓词相对的“体词”。

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可把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称为及物动词,例如“做、给、看”等;及物动词又可按照所带宾语的性质来分类:

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称为名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称为谓宾动词,能带名宾又能带谓宾的动词称为名谓宾动词。

所以及物动词所带的宾语也可以是谓词性的。

16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在句中都是谓词性的句法结构。

(  )

【答案】×~~~~

【解析】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短语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

功能相当于名词的称为名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短语,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

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

主谓短语的谓语是动词、形容词,可归谓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可细分为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

但是,并不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在句中都是谓词性的句法结构,例如,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

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

17修辞侧重于语言运用的效果,与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无关。

(  )

【答案】×~~~~

【解析】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由于修辞属于纯语言运用的学科,它同语音、词汇和语法理所当然地存在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

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更为密切。

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

18“我是昨天回来的”和“这本书是我的”,前后两个“的”是兼类词。

(  )

【答案】×~~~~

【解析】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即在甲场合里有甲类词的功能,在乙场合里有乙类词的功能。

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意义无关或失去了联系的词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

这两句的“的”都不是兼类词。

“我是昨天回来的”的“的”是语气词,它单独附着于句尾,跟有加重肯定语气的“是”配合着用,后面不能添加相应的名词;“这本书是我的”后面能够添加相应的名词,变成“这本书是我的书”,所以“的”是结构助词。

两个词义没有联系,所以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姜氏欲之,焉辟害?

C.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答案】D~~~~

【解析】A项,“毫”本义是长而尖的毛,“秋毫”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B项,“辟”本义是法律、法度,“焉辟害”的“辟”通“避”,是逃避、回避的意思。

C项,“信”本义是真心诚意,“屈而不信”的“信”通“伸”,是伸直的意思。

D项,“然”的本义是燃烧,“若火之始然”的“然”也是燃烧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責”用本义的一句是(  )。

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B.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C.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D.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答案】B~~~~

【解析】“責”的本义是债款、债务。

A项,“以塞責”的“責”是责任、差使的意思。

B项,“責畢收”的“責”是债款、债务的意思。

C项,“薄責於人”的“責”是责令,要求的意思。

D项,“自責”的“責”是责备的意思。

3下列句子的“乘”使用了本义的一句是(  )。

A.晋侯許之七百乘。

B.使老弱女子乘城。

C.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D.乘今之時,因天之助。

【答案】B~~~~

【解析】“乘”的本义是登、升。

A项,“七百乘”的“乘”是量词,用以计算车子。

B项,“乘城”的“乘”是登城的意思。

C项,“良马难乘”的“乘”是骑的意思。

D项,“乘今之時”的“乘”是趁着、利用的意思。

4“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  )。

A.先礼后兵

B.穷兵黩武

C.短兵相接

D.兵不厌诈

【答案】C~~~~

【解析】“非我也,兵也”的“兵”是兵器、武器的意思。

A项,“先礼后兵”的“兵”是武力、强硬的手段的意思。

B项,“穷兵黩武”的“兵”也是武力的意思。

C项,“短兵相接”的“兵”是武器、兵器的意思。

D项,“兵不厌诈”的“兵”是军事、战争的意思。

5“子適衛,冉有僕,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这段话中的“庶”应解释为(  )。

A.富有

B.人多

C.广阔

D.庶民

【答案】B~~~~

【解析】“庶”应解释为人口众多,整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

孔子说:

“人口真多呀!

”冉有说:

“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

6普通话“舌尖中、送气、清、塞音”声母是(  )。

A.d

B.z

C.c

D.t

【答案】D~~~~

【解析】t[th]是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况和d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相同。

例如“团体”tuántǐ里的t。

7普通话“舌面、后、半高、圆唇”单韵母是(  )。

A.u

B.ü

C.o

D.e

【答案】C~~~~

【解析】o[o]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发音时,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唇拢圆。

例如“薄膜”bómó里的o。

8在普通话中,辅音在音节中的位置是(  )。

A.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

B.只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C.少数可以出现在音节的中间

D.只能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和结尾

【答案】D~~~~

【解析】在普通话中,辅音大多数出现在音节的开头,相当于声母,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āng”(光)中的ng。

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南)中的两个辅音n,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9下列各组中,有不符合汉语拼音拼写规则的一组是(  )。

A.yuèyè(月夜) yányǔ(言语)

B.wǔhòu(午后) wěiwǎn(委婉)

C.luènwén(论文) dī’àn(堤岸)

D.yōuxiù(优秀) xī’ān(西安)

【答案】C~~~~

【解析】按照《汉语拼音方案》,韵母iou、uei、uen前面加辅音声母时,写成iu、ui、un,“论文”的“论”应写作“lùn”。

10下列词语中,“一”不发生变调的是(  )。

A.一万

B.第一

C.看一看

D.一劳永逸

【答案】B~~~~

【解析】A项,“一”在去声前,一律变35调,“一万”的“一”读35调。

B项,“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

“第一”的“一”不变调。

C项,“一”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看一看”的“一”读轻声。

D项,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读为51调。

“一劳永逸”的“一”读51调。

11现代汉字的构造层是(  )。

A.偏旁、部首、整字

B.笔画、部件、整字

C.部首、部件、笔画

D.偏旁、笔画、部件

【答案】B~~~~

【解析】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三级:

一是笔画,二是部件,三是整字。

部件也是笔画构成的,所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独体字、合体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

部件又称为偏旁或构件,是构成汉字的预制构件,是高一级的构字单位,只有合体字是由部件组合成的,独体字在组字时只能充当一个部件。

12按“六书”的结构方式,以下属于独体字的一组是(  )。

A.象形、会意

B.会意、指事

C.象形、指事

D.会意、形声

【答案】C~~~~

【解析】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这两类一般是独体字。

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称为会意。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称为形声,所以这两类一般是合体字。

1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字是(  )。

A.披星戴月

B.残无人道

C.出奇致胜

D.迫不急待

【答案】A~~~~

【解析】B项,“残无人道”的“残”应改成“惨”。

C项,“出奇致胜”的“致”应改成“制”。

D项,“迫不急待”的“急”应改成“及”。

14下列选项中,都属于象形字的一组汉字是(  )。

A.上、甘、月、刀

B.鸟、雨、首、贝

C.末、火、北、兵

D.北、下、马、人

【答案】B~~~~

【解析】A项,“上”是指事字,用弧向上的长弧线(或长横线)为基准,上边加一短线表示“上”;“甘”是指事字,“口”内有一个点,表示含着甜的东西,有甘甜义。

C项,“末”是指事字,“末”原义是树梢,在“木”上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梢的所在;“兵”是会意字,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北”原义是“背”,指两个人背靠背,会意字。

D项,“下”是指事字。

15“厉”字使用不当的词语是(  )。

A.厉害得失

B.变本加厉

C.再接再厉

D.厉行节约

【答案】A~~~~

【解析】“厉害得失”的“厉”应改为“利”。

16“花开了”的“花”和“花了不少钱”的“花”是(  )。

A.兼类词

B.同音词

C.同义词

D.多义词

【答案】B~~~~

【解析】“花开了”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了不少钱”的“花”是花费、使用的意思,它们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是同音词,而不是多义词。

17“不刊之论”中的“刊”的意义是(  )。

A.刊登

B.刊载

C.删除

D.修改

【答案】D~~~~

【解析】“不刊之论”中的“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

18下列各组词,都属于离合词的一组是(  )。

A.洗澡、睡觉、散步

B.生气、帮助、结婚

C.见面、感冒、游泳

D.放心、告状、商量

【答案】A~~~~

【解析】现代汉语里有一种“离合词”,这种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可以插进别的成分,合的时候是一个词,分的时候是两个词。

A项,三个词都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我洗了个澡”“他睡了一觉”“我们出去散一下步吧”。

B项,“帮助”不是离合词。

C项,“感冒”不是离合词。

D项,“商量”不是离合词。

19下列词语中都属于区别词的一组是(  )。

A.野生、突然、共同

B.冒牌、重要、新式

C.平常、彩色、人造

D.个别、主要、正式

【答案】D~~~~

【解析】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不能单独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

A项,“突然”“共同”是副词。

B项,“重要”是形容词。

C项,“平常”是副词。

D项,都是区别词。

20下列各组词,都属于主谓型结构的一组是(  )。

A.雪亮、猴急

B.鸟瞰、狐疑

C.火红、眼红

D.性急、眼花

【答案】D~~~~

【解析】A项,“雪亮”“猴急”都是偏正型。

B项,“鸟瞰”“狐疑”都是偏正型。

C项,“火红”是偏正型,“眼红”是主谓型。

D项,都是主谓型。

21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

A.老师认为他能学好功课。

B.小王告诉我老师生病了。

C.请他来是老王的主张。

D.教室里有人在看书。

【答案】D~~~~

【解析】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称为兼语句。

根据兼语前一动词的语义可以判断出,D项,属于“有”字式兼语句。

用“有”表示领有或存在。

“教室里”是主语,兼语短语“有人在看书”充当谓语,其中“人”既是“有”的宾语,又是“在看书”的主语。

A项,“他”不是“认为”的宾语。

B项,属于双宾句。

C项,不符合“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条件。

22本题缺失。

23下列各句中,属于复句的是(  )。

A.让山区的孩子都念上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B.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C.经理还没有决定到底是你去,还是他去。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