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366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学原理第一次形成性考核.doc

作业1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 ABC   ),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B势C术D 变

2、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 ABD  ),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联盟理论模式B博弈对策模式C制度变迁模式D理性选择模式

3、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BCD   )。

  A 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B 心理研究方法  

  C 政治系统分析    D 社会学研究方法

4、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 ABCD  )。

  A 经济分析方法  B历史研究方法  C 利益分析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5、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AB  )。

A 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C政治经济研究   D政治法律研究

6、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ABC   )。

  A城市国家的观念 B 城邦的理论  C世界国家论 D 直接民主理论

7、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 ABC    )理论的诞生。

  A 社会契约   B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自由主义

8、“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BC   )。

9、( ABCD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

10、影响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因素有(  ABCD  )。

  A两者之间的利益分割  B民族关系 C 文化传统  D 历史状况

11、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 ABCD  )。

  A受教育权利B健康C选择职业D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12、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的若干历史经典文献中就有明确体现,这些文献包括(  ABCD  )。

  A 《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 《美国独立宣言》  D 《人身保护法》

1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 ABCD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 肝胆相照 B 荣辱与共  C 互相监督  D 长期共存

14、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ABD  )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B监督C法治   D选举

15、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  ABCD  )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16、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的(  ABCD  )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A 具体的历史条件  B 民族构成 C 政治力量的对比  D经济生活方式

17、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把政体分为( ACD  )。

  A 君主政体  B 共和政体 C 民主政体    D寡头政体

18、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CD   )。

  A 苏维埃政权形式 

  B 委员会政权形式 

  C 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19、当今世界,(  ABD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 法国 B中国 C 德国   D 日本

20、“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 ABCD   )。

  A 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

  B 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C 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 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21、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 ABCD   )。

  A 行政机构  B 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 立法机构

22、下列国家中采取两院制的有( ACD  )。

A日本  B 中国  C美国   D 英国

23、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  AD  )为特征。

  A组织的多元化 B两院制   C多党制  D社会权力的多中心

24、政党以其(  ABCD  )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A 方针  B 意识形态  C政策  D理论纲领

25、(  AD  )可谓多党制的典型。

  A 法国 B 美国  C日本  D 意大利

26、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

  A制度性团体B协会性团体C 保护性团体   D社区性团体

27、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  ABD  )。

  A 农民组织 B 青年组织  C工会  D 妇女组织

28、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 ABCD   )。

  A大众传媒  B 立法机关 C 超国家机构 D 政党和议会党团

29、在西方发达国家。

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  ABCD  )。

A 合法示威抗议 B政变  C恐怖活动  D 司法诉讼

二、论述题

1、试述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

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

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表现在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威性上。

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还表现在行使政治权力的行为的权威性上。

由于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反映的是公共意志,受到民意、法律、组织、暴力等支持,所以,其权力行为具有权威性;

  

(2)支配性。

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

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

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

  (4)扩张性。

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

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

(5)排他性。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政治合作和妥协往往是在权力资源和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

掌握权力的人,一般也不希望其他权力介入而发生影响;所以,专权既是某些政治领袖个性的结果,也是权力的特性使然。

2、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答: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

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

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

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

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

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

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

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

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

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

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

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

  (4)组织政府的手段。

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

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

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

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3、试述我国公民自由权利的保障机制。

答:

我国对于公民的自由权利的保障基本上是从制度、法律和舆论监督三个角度来完成的:

(1)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公民自由意志表达的媒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动员广大劳动人民自由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对于人民代表的选举,公民有投票或弃权的自由。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的自由,拥有表达党派意志的自由。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基本的组织原则,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这也是处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界限问题的基本原则。

(2)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自由权。

这就从宪法和法律角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此外,宪法还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公共权力机关通过法律程序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公共权力机关必须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法律保护公民人身自由,任何公共权力机关不经授权,不能肆意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公共权力不能无由造成对公民权利的威胁。

(3)舆论监督。

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拥有监督的自由权。

同时公民对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也有舆论监督的自由权。

他们可以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或者合法的新闻媒体等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