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651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docx

植物学习题与答案

2011年普通生物学——植物学部分练习题

第十章生物类群与其多样性

一、名词解释

物种概念(种的概念);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是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并能进行交配,产生能育的后代,有一定地理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双名法;林奈。

每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或拉丁文化的单词组成。

①属名,名词,首字母大写。

②种加词,形容词。

完整学名在后附上命名人姓氏或缩写。

病毒;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溶菌性噬菌体;也称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细胞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溶原性噬菌体;亦称温和噬菌体,其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

但是,溶原性噬菌体有时也可以脱离宿主DNA进入溶菌周期,从而在宿主细胞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小的环状DNA分子,为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藻殖段;藻殖段是由于丝状体中某些细胞的死亡,或形成异形胞,或在两个营养细胞间形成双凹形分离盘,以与机械作用等将丝状体分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称为藻殖段,每个藻殖段发育成一个丝状体。

核质体;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又称核区、拟核或核基因组等。

原植体植物;即叶状体植物,为茎叶体植物的对应词。

结构比较简单,为单细胞或者是多细胞丝状体或叶状体,无根、茎、叶分化,称为原植体。

低等植物也叫原植体植物。

菌丝体;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地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

精子器;雄性生殖器官外形多呈棒状或球状,其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多数精子,精子长而卷曲,具2条等长的鞭毛。

颈卵器;外形如瓶状,由细长的颈部(1层颈壁细胞和1列颈沟细胞)和膨大的腹部(多层壁细胞、1个腹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组成。

原丝体;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成丝状体,形如丝状绿藻,称原丝体。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为原叶体,原始类群的配子体为块状或圆柱状,埋于或半埋于土中,通过菌根获取营养(如石松);多数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为扁平的叶状体,具叶绿体,能独立生活。

植物的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大孢子叶球;大孢子叶特化成珠领、珠鳞、珠托和套被,丛生或聚生成大孢子叶球,其上着生1-数枚裸露胚珠,为裸子植物的雌球花。

小孢子叶球;小孢子叶聚生成小孢子叶球,其上着生2-多数小孢子囊,为裸子植物的雄球花。

二、填空题

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2.五界分类系统是由美国的生态学家R.Whittaker提出的,他将地球上的生物分为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五个界。

3.一般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之外还有核衣壳。

以细菌作为寄主的病毒特称为噬菌体。

4.细菌常见的形态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

5.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多数细菌能在遭遇不良环境时产生孢子以度过不良环境。

6.地衣是真菌与绿藻或蓝藻的共生体。

组成地衣的真菌大多是子囊菌。

7.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8.真菌门包括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接合菌、壶菌亚门共五个亚门。

9.苔藓植物一般分为苔纲、藓纲和角苔纲三个纲。

10.蕨类植物一般分为石松亚门、真蕨亚门、松叶蕨(裸蕨)亚门、水韭亚门和木贼(楔叶)亚门五个亚门。

11.裸子植物一般分为铁纲、松柏纲、银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五个纲。

三、选择题

1.藻类植物归为一大类的原因是:

D

A.它们是真正属于单元发生的一个分类群

B.它们在结构和生理上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光合器、储存物、细胞壁)

C.它们是多元发生的,并表现出一致的生活史

D.它们是多元发生的,但都是一群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2.有关红藻和褐藻、绿藻的不同点的论述,其错误的选项是:

B

A.色素体有没有叶绿素dB.植物体有没有细胞的分化

C.在色素体中是否具有藻胆素D.在生活史中是否出现不具鞭毛的生殖细胞

3.蓝藻门和红藻门的共同特征是:

B

4.A.细胞结构基本一样B.在色素的成分方面比较接近

C.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无性生殖过程中形成各种孢子

5.藻类植物中色素体含有的色素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在下列有关色素的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D

A.在色素体含有叶绿素a,c的是硅藻门、褐藻门。

B.在色素体含有叶绿素a,b的是绿藻门和裸藻门。

C.在色素体含有藻胆素的是红藻门和蓝藻门。

D.在色素体含有叶绿素a,d的是红藻门和甲藻门。

6.藻类植物中细胞壁的形态与结构也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下列有关细胞壁的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B

A.大多数甲藻门的细胞壁具有由纤维素组成的甲块

B.各种藻类植物的细胞外面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纤维素

C.硅藻门植物的每一个细胞均由两半套合而成,细胞壁含有硅质

D.将藻类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加以比较,细胞壁的成分和高等植物最相近的是绿藻门

7.下列疾病中只有D属于病毒病?

A.鼠疫B.霍乱C.破伤风D.禽流感

8.下列藻类不属于原核生物蓝藻门的只有_C_。

A.颤藻B.鱼腥藻C.水绵D.念珠藻

9.海带属于褐藻门,而紫菜属于C。

A.甲藻门B.裸藻门C.红藻门D.硅藻门

10.真菌门接合菌亚门产生的无性孢子是B。

A.游动孢子B.孢囊孢子C.子囊孢子D.担孢子

11.稻瘟病病菌属于一种真菌类型病原物。

分类学上属于D。

A.鞭毛菌亚门B.子囊菌亚门C.担子菌亚门D.半知菌亚门

12.系统植物学的研究认为:

苔藓植物是进化的盲枝,其原因是:

B

A.它们没有真根,只有假根B.它们在生活史中以配子体占优势

C.它们不具有维管组织D.有性生殖依赖水作为媒介

13.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B

A.苔藓植物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植物常生长在干处

B.苔藓植物不是维管植物而蕨类却是维管植物

C.苔藓植物没有根茎叶之分而蕨类植物却有根茎叶之分

D.苔藓植物是颈卵器植物而蕨类植物却不是颈卵器植物

14.苔藓植物体形很小的主要原因是:

C

A.它们生长在非常潮湿处,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无法长大

B.它们生长在非常潮湿处,光线不足,难以自养

C.它们不具有能够输导水分、无机盐与养分的组织

D.有性生殖离不开水

四、是非题

1裸藻门植物的细胞一般没有细胞壁,故名裸藻。

T

2甲藻门植物都有由纤维素的板片嵌合而成的细胞壁,故名甲藻F

3甲藻的运动细胞有两条顶生或侧生的鞭毛F

4硅藻门植物细胞的色素体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较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较多,因此色素体呈黄绿色、橙黄色或褐黄色。

F

5硅藻门植物的细胞壁是由上壳和下壳套合而成的。

T

6硅藻门植物的细胞壁含有果胶质和纤维素。

F

7硅藻的细胞在分裂多代后以复大孢子的方式恢复原来的大小。

T

8硅藻分裂时,子细胞大小能够保持和母细胞基本一致。

F

9在松藻的生活史中仅产生一种二倍体的植物体,故没有世代交替现象。

T

10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形态与结构上均十分相似。

F

11绿藻门水绵属藻体(营养体)细胞一般为二倍体。

T

12衣藻的减数分裂在合子萌发时进行。

T

13红藻门植物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均不具鞭毛。

T

14褐藻门植物的生殖细胞均具有两条顶生的等长的鞭毛。

F

15真菌门接合菌亚门菌丝体无隔,无性孢子没有鞭毛。

T

16子囊菌亚门的酵母菌一般为单细胞。

T

17苔藓植物的孢子体是单倍体。

F

18蕨类植物的配子体是雌雄异株的。

F

19蕨类植物许多叶片的边缘或叶片的背面见到的浅黄色小圆点其实就是它的花。

F

20胎生狗脊和其他蕨类植物不同,其孢子囊的孢子可以直接发育成孢子体。

T

21裸子植物多数为高大的乔木,归因于其无限维管束的次生生长。

F

五.简答题

1.为什么推测绿藻门植物是高等植物的祖先?

有相似的细胞壁成分,都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都含有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光合产物均为淀粉;运动细胞具顶生、等长双鞭毛。

2.简述藻类的共同特点。

无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自养;生殖器官多数为单细胞构成;合子不经过胚,直接发育成植株。

3.真菌分哪几个亚门,各亚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接合菌亚门:

无真正菌丝体,菌丝不具横隔,无性孢子不具鞭毛。

子囊菌亚门:

菌丝有横隔,子囊孢子在子囊中,子实体称子囊果。

担子菌亚门:

菌丝有横隔,担孢子生于担子上。

半知菌亚门:

多以分生孢子进行繁殖,自然条件下有性生殖未发现。

壶菌亚门:

无真正菌丝体,菌丝不具横隔,无性孢子具鞭毛。

4.苔藓植物门主要特征是什么?

分哪几个门,每个门的特征与代表植物。

植物体有茎叶分化,但无真正的根;具多细胞的生殖器官颈卵器和精子器;合子发育成胚;配子体占优势;孢子萌发经过原丝体阶段。

苔纲:

配子体多为叶状体,孢子体无蒴轴,蒴盖,蒴齿,具弹丝,地钱。

藓纲:

孢蒴有蒴轴,蒴盖,蒴齿,无弹丝,白发藓。

角苔纲:

配子体为叶状体,细胞仅1~8个大型叶绿体,孢子体无蒴柄,角苔。

5.为什么说苔鲜植物是植物界系统发育的盲枝?

它们在生活史中以配子体占优势

6.蕨类植物有哪些主要特征?

分哪几个门,每个门的特征与代表植物。

孢子体发达,出现了真根和维管组织;孢子囊常集生成孢子叶穗,孢子囊穗,孢子囊群或孢子果;配子体大多能独立生活,配子体称为原叶体;受精过程需要水环境;产生孢子,不产生种子;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石松亚门:

孢子体有真根,茎多为二叉分枝,通常具原生中柱。

小型叶,螺旋状排列,仅1条叶脉。

孢子囊单生孢子叶腋或近基部,孢子叶通常集生于枝端形成孢子叶穗,石松。

真蕨亚门:

孢子体发达。

茎除了树蕨外,均为根状茎,有各式中柱。

叶大型,幼叶拳卷状,分化为叶柄和叶片二部分。

叶片为单叶或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

孢子囊常聚集成孢子囊群生于叶边缘或背面,也有的生于特化了的孢子叶上,孢子同型,一些水生真蕨的孢子囊则生于特化的孢子果,孢子异型。

配子体为心脏形的叶状体,长宽一般不超过1cm,绿色,有假根。

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于腹面,海金沙。

松叶蕨(裸蕨)亚门:

孢子体仅有假根,气生茎二叉分枝,叶为小型叶,无叶脉或仅有单一叶脉,孢子囊2-3枚聚生于枝端或叶腋,孢子同型。

配子体雌雄同株,生地下,无叶绿体,松叶蕨。

木贼(楔叶)亚门:

茎具明显的节和节间。

节间中空,由管状中柱转化为具节中柱。

小型叶,鳞片状,轮生。

孢子叶盾状下生多个孢子囊,在枝顶成孢子叶球(穗)。

孢子同型,具弹丝,节节草。

水韭亚门:

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块状,具原生中柱。

叶线形丛生似韭菜,具叶舌。

孢子有大小之分,中华水韭。

7.表解苔藓、蕨类的生活史。

苔藓

 

蕨类

8.裸子植物有哪些主要特征?

分哪几个纲,每个纲的特征与代表植物。

孢子体发达,具形成层和次生结构,均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产生种子,但胚珠和种子裸露;配子体简化,且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形成大小球花;出现花粉管;裸子植物常具多胚现象。

铁纲:

铁。

银杏纲:

落叶乔木,枝有长枝和短枝之分。

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片扇形,先端二裂或波状缺刻,二叉脉序。

孢子叶球单性,雌雄异株,精子多鞭毛。

种子核果状,具3层种皮,胚乳丰富,银杏。

红豆杉纲:

常绿乔木或灌木,分枝多;叶条形,披针形,螺旋状排列或交互对生,常因叶柄扭转而成平面二列状;单性异株,稀同株;互对生的苞片,胚珠单生或成对生于苞腋,胚珠外面有变态的大孢子叶,称为珠托,套被或珠托形成的假种皮(珠被以外的部分),种子成熟时常肉质,并有鲜艳的颜色;红豆杉。

松柏纲:

常绿或落叶乔木,稀灌木,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具树脂道;叶针形、鳞状、条形,少钻形、刺状或披针形,单生或成束,螺旋状着生或交互对生,稀轮生;孢子叶球单性(通常称雌球花和雄球花),呈球果状,雌雄同株或异株。

精子无鞭毛;大孢子叶常宽厚,称珠鳞(种子成熟时叫种鳞),或为囊状、盘状,称套被或珠托;珠鳞下有苞鳞,珠鳞和苞鳞离生、半合生或完全合生珠鳞下有苞鳞,珠鳞和苞鳞离生、半合生或完全合生;水杉。

买麻藤纲:

次生木质部有导管,无树脂道;叶对生或轮生;孢子叶球有类似花被的盖被,或有两性的痕迹;胚珠具珠孔管,精子无鞭毛,颈卵器极其退化或无;买麻藤。

第四部分植物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春化作用;低温对成花的促进作用称春化作用。

光周期现象;植物成花(或发育)对光周期作出反应的现象,称光周期现象。

有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中没有形成层,不能产生次生维管组织。

无限维管束;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中具有形成层,能够形成次生维管组织。

凯氏带;皮层细胞的径向壁(两侧的细胞壁)和横向壁(上下的细胞壁)上的带状增厚结构。

传递细胞;一种特化的薄壁组织细胞,其细胞壁向胞腔突入形成了“壁—膜器”结构使质膜的表面积增加,并且富有胞间连丝,有利于物质的运送传递。

真果;仅由成熟的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叫真果。

假果;不仅由成熟的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叫假果。

叶序;叶在茎上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

花序;花聚生成簇的过程中又是按照一定的排列格式生长在共同的花轴上的。

这种簇生的形式称为花序。

花图式和花程式;为了简单地说明一朵花的结构,花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或图案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来,前者称为花程式,后者称为花图式。

不完全叶;在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结构中,缺少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叫做不完全叶。

不完全花;在一朵花中,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

心皮;适合于生殖的变态叶,是雌蕊的基本构成单位。

四强雄蕊;花中6枚雄蕊,外轮的2枚花丝较短,轮的4枚花丝较长。

二体雄蕊;10枚雄蕊花丝合生成二束,9枚花丝合生成一束,另一枚雄蕊单独分离,或每束5枚。

子房上位;子房在花被和雄蕊之上者称为子房上位。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包括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2.细胞壁的特化有哪5种?

—木栓化—、——木质化——、—角质化———、—矿化——、——粘液化——。

3.成熟组织包括薄壁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共五种类型。

4.根冠的生理功能包括保护根尖和控制根尖生长的方向。

5.常见的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与乙烯共五种。

6.根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是—外始式———,侧根的起源是—起源———。

7.双子叶植物根的皮层是—4———面增厚,单子叶植物根的皮层是——5——面增厚,不增厚部位的细胞成为——通道细胞————。

8.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是——始式————。

9.双子叶植物多年生木本植物通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分裂,使茎不断长粗所形成的结构称为茎的次生结构。

10.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称为——有限维管束————,其结构包括—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三部分。

11.植物体的激素主要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

12.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叶片———,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

1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合适的水分——、—充足的氧气——。

三、判断题

1.所有植物细胞都有次生壁F

2.永久组织就是植物体不再发育和发生变化的组织F

3.非草本被子双子叶没有侧生分生组织,禾本科植物没有居间分生组织F

4.叶片不是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F

5.被子植物的胚乳一般为三倍体。

T

6.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的特有现象。

T

7.被子植物全部都是营自养方式,即依靠光合作用获得营养的。

F

8.被子植物子房必须受精才能膨大为果实(如无籽番茄)。

F

9.所有被子植物的胚都是精卵受精的结果。

T

10.所有高等植物的生活史都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T

四、简答题

1.根和茎都是圆柱状构造。

其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有哪些?

答:

初生结构中,茎的维管柱由维管束(包括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髓和髓射线组成,而根的维管柱由中柱鞘、木质部、韧皮部组成。

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外始式,而茎的初生木质部是始式发育。

根的初生木质部呈星芒状,与韧皮部相间排列,茎的初生木质部完全在初生韧皮部部,成为外排列。

根的中柱鞘细胞产生木栓形成层生成周皮,茎是由皮层产生木刷形成层形成周皮。

茎的皮层没有根的发达,且无皮层。

2.简述花药的发育与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花药的发育:

雄蕊起始于花芽中的雄蕊原基,雄蕊原基的顶端为花药发育的区域。

花药发育初期,结构简单,外层为一层原表皮,侧为一群基本分生组织。

不久,由于花药四个角隅处分裂较快,花药呈四棱形。

以后在四棱处的原表皮下面分化出多列体积较大,核亦大,胞质浓,径向壁较长,分裂能力较强的孢原细胞。

随后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成、外两层,外层为初生周缘层;层为初生造孢细胞,初生周缘层细胞继续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逐渐形成药室壁、中层与绒毡层。

花药中部的细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和薄壁细胞,构成药隔。

花粉粒成熟后,纤维层细胞失水,所产生的机械力使花药在裂口处断开,花粉粒由裂口处纵轴形成的裂缝散出。

花粉囊壁因绒毡层的解体而消失,或仅存痕迹,只剩有表皮与纤维层。

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花药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其组织分化成花粉母细胞,每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办的小胞子,小胞子有丝分裂一次产生2个子细胞。

其一为生殖细胞,另一个为营养细胞。

此后生殖细胞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细胞。

这3细胞的成熟花粉粒称为雄配子体,其中2个精细胞称为雄配子。

3.绘简图说明蓼型胚囊的结构,并叙述其发育过程。

蓼型由合点端有功能的一个大孢子经过3次连续有丝分裂形成,最初8个核分为两群,每群4个核,一群在胚囊的珠孔端,另一群在合点端。

然后,珠孔端那群产生构成卵器的一个卵细胞和两个助细胞,以与一个上极核;合点端那群形成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下极核。

上、下极核都属于中央细胞。

所以成熟胚囊为8核、7细胞的结构。

被子植物大约有70%以上的科其胚囊属于这种发育类型。

4.表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5.试述双受精现象与其生物学意义。

答:

双受精现象指被子植物发生受精作用时,雄配子体中的两个精子分别同雌配子体中的卵细胞与两个极核(或一个中央细胞)结合的现象。

精卵结合形成合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结合形成初生胚乳细胞;以后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双受精现象

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过程,是植物进化的象征。

6.说出被子植物下列科(木兰科、蔷薇科、豆目蝶形花科、十字花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兰科)的主要特征。

答:

木兰科:

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花单生,常两性,花被不分化,同形或异形;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花粉粒舟状,具单沟;花柱和柱头分化不彻底;蓇突果或聚合蓇突果。

玉兰、厚朴、辛夷、鹅掌楸

蔷薇科:

乔木、灌木、草本或藤状灌木,茎常有刺或皮刺;叶具托叶,互生;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凸起或凹陷。

月季、玫瑰、苹果、桃

蝶形花科:

花为两侧对称蝶形花冠,二体雄蕊,荚果。

大豆、豇豆、豌豆

十字花科:

草本,茎髓部所占比例大,具十字花冠,四强雄蕊,侧膜胎座,角果。

花菜、芥兰、大白菜、甘蓝

菊科:

大多数草本;花两性,头状花序,有多层总苞片;边缘不育;聚药雄蕊;花柱顶端二裂为舌状;参(连)萼瘦果。

菊花、葵花、红花、白术

百合科:

草本,有些有鳞茎或球茎;子房上位,中轴胎座。

百合、郁金香

禾本科:

草本为主,竹亚科为木本,秆有显著的节于节间,茎中空,少数实心;叶鞘开裂,花被常被特化为透明肉质浆片,花丝细长,花药大,柱头羽状,颖果为主。

甘蔗、芦苇、水稻、小麦、毛竹、香茅

兰科:

多年生草本,陆生、腐生或附生,具根状茎或块茎或肥厚肉质的气生根;单叶互生,常二列;花葶于假鳞茎上顶生或侧生,穗状、总状、圆锥花序或单生。

两性,两侧对称。

花被片6,2轮;萼片花瓣状,轮中央一片特化成唇瓣。

雄蕊常为1(2-3),雄蕊和雌蕊花柱合生成合蕊柱。

建兰、春兰、墨兰、白芨。

(老师答复:

木兰科:

雌蕊雄蕊多数,离生,有环状托叶痕、

蔷薇科:

无很明显、豆目

蝶形花科:

二体雄蕊,荚果、

十字花科:

雄蕊;十字花冠,四强

菊科:

头状花序,聚药雄蕊、

百合科:

子房上位,中轴胎座,无花萼、花瓣之分,叫花被、

禾本科:

颖果。

兰科:

子房下为,合蕊柱)

第三部分生命起源与进化

一、名词解释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大进化与小进化;大进化又称宏观进化,是指物种和种以上的高级分类群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进化模式、进化趋势和进化速率。

一个种群或一个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成为小进化。

协同进化;物种间由于生态上相互依赖或关系密切而产生的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共同衍变的进化方式。

中性突变;产生的新等位基因与群体中已有的等位基因的适合度一样的突变。

分子进化;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的演变现象。

主要包括蛋白质分子的演变、核酸分子的演变和遗传密码的演变。

生殖隔离;不同种群的个体间不能交配或交配不育或不能产下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导致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常规绝灭和集群绝灭;常规灭绝指生命史中各个时期都以一定的规模经常性地发生的绝灭,表现为各分类群中部分物种的替代,即新种的产生和某些已有物种的消失。

集群灭绝指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出现大规模的高级分类单元整体消失的现象。

填空题:

1.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学中主要的统一概念,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它解释了生物进化的机理。

现代综合论是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

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

2.生殖隔离机制是物种形成的关键,物种形成的方式可分为渐进式和跳跃式两类。

(根据进化节奏分)(根据地理隔离状况:

异域、邻域、同域物种形成。

三、简答题

1.简述生物进化的主要理论。

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

(1)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4)适者生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2.地球生命出现以后,生命进化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事件发生?

如何理解其意义。

1)细胞的产生。

形成原核生物,是太古宙初至元古宙中期的优势生物。

2)真核生物的产生。

于元古宙晚期取得优势。

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进化是最重要的细胞进化事件。

3)多细胞化。

又一重大事件,奠定了地球上一切高级生命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于元古宙末。

4)后生动物和后生植物的第一次适应辐射。

于元古宙末至显生宙初(寒武纪)。

生命史中另一个转折点,由微观生命往宏观生命转变。

5)动物骨骼化与植物的木质化。

骨骼化-木质化与元古宙末至寒武纪初海洋生态系统部种间关系复杂化有关。

促进了水生到陆生。

3.对小进化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有5种。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流动③基因漂变④非随机交配⑤自然选择(具体见《普生》P189)

第六部分环境与生态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