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6718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

合同编号:

OA编号:

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项目

逆变器设备(500KW)

 

技术规范书

 

买方:

、、、、、、、、、、、、、、、、、、、、、、、工程有限公司

卖方:

、、、、、、、、、、、、、、、、、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九月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MW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的并网型逆变器单元设备,包括并网型逆变装置及其辅助设备的功能、性能、结构、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并且是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3卖方如对本技术规范书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明确提出,在征得买方同意后,可对有关条文进行修改。

如买方不同意修改,仍以买方意见为准。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差异表”中。

1.4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卖方应保证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5卖方应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卖方产品需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应用广泛。

1.6卖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必须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IEC标准。

卖方应提供所使用的标准。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7在签定合同之后,买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力,卖方应承诺予以配合。

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1.8中标后卖方应协同设计方完成深化方案设计,配合施工图设计,配合安装调试、系统调试和验收,并承担培训及其它附带服务。

1.9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术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0本规范书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1.11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

MW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位于在市。

3.大型光伏并网逆变装置技术规范

本节所描述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大型光伏并网逆变装置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涵盖的内容包括光伏并网逆变装置、直流输入侧和交流输出侧的全部设备及监控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与服务要求。

主要设备包括:

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配电柜、逆变器通讯装置及配套软件等组成部分。

直流配电柜需与光伏并网逆变器成套配置,并满足汇流箱的接入要求。

3.1设计和运行条件

并网型逆变装置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必须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光伏逆变器的高转换效率对光伏发电站发电量和电能价格有重要影响,因此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器的可靠性和逆变效率有很高的要求。

由于本次逆变装置为全国范围招标,卖方需要认真了解全国各地的气候条件,卖方的任何产品均能满足全国各地的50年一遇的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上,同时需要满足在下述条件下连续工作:

1)环境温度:

满足项目所在地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要求,但必须满足-35℃~+55℃的基本要求;

2)相对湿度:

≤100%;

3)海拔高度:

1000m,对于3000m以下地区,设备容量和电气绝缘无需降低使用;

3.2规范和标准

按有关标准和准则拟定技术条件的合同设备,包括工厂由其他厂商购来的设备和配件,都符合该标准和准则的最新版本或修订本,包括卖方时生效的任何更正或增补,经特殊说明者除外。

GB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GB20513-2006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

GB20514-2006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

GB3859.2-1993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

1998)

GB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GB/T14598.3-936.0绝缘试验

GB/T14598.9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GB/T14598.14静电放电试验

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17626.8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Z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61727:

2004,MOD)

SJ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导则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

低温试验方法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

高温试验方法

GB/T2423.9-200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

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2000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30427-2013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性相关标准:

EN50081或同级以上标准

EMC相关标准:

EN50082或同级以上标准

电网干扰相关标准:

EN61000或同级以上标准

电网监控相关标准:

UL1741或同级以上标准

电磁干扰相关标准:

GB9254或同级以上标准

JB-T7064-2008半导体逆变器通用技术条件

必须满足:

每个项目的接入系统报告及评审意见对本项目的逆变器的所有技术要求。

其它未注标准按国际、部标或行业标准执行。

卖方应将采用的相应标准和规范的名称及版本在标书中注明。

3.3如果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低于卖方的标准时,卖方可以提出书面意见提请买方许可,同时,卖方应提供技术先进和更可靠的设计或材料。

3.4若指定的标准、法规或本规范书之间发生任何明显差异时,卖方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向买方提出这些差异的解决办法。

3.5技术要求

卖方提供的设备应功能完整,技术先进成熟,并能满足人身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

卖方所供设备均正确设计和制造,提供的全套设备应良好匹配,保证整机性能良好,在卖方提供的各种工况下均能满足安全和持续运行的要求。

3.5.1大型光伏并网逆变装置整体技术要求

大型光伏并网逆变装置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必须采用高品质性能良好的成熟产品。

供应商应在国外或国内具有五年以上光伏逆变器生产及管理经验,设备三年以上国内外安全稳定运行业绩,累计装机容量1GWp以上;卖方产品必须通过CE、TUV、IEC等相关国际认证,必须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强制性并网标准要求。

卖方需提供所供产品的相关认证证书,包括低(零)电压穿越认证证书。

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并网标准要求,委托其相关单位进行与逆变器性能相关的测试,由此所产生的费用包含在此次报价中(严格执行最新版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具体要求来进行测试,不区分阶段,不局限形式).

外型尺寸

并网型逆变装置内设备应为柜式结构,为保证美观,每面柜体尺寸高度、色调、名称、编码标识应统一、协调,并符合买方的有关要求。

柜体结构要求

并网型逆变装置内柜体可采用高素质的冷轧钢板,钢板的厚度≥2mm,表面采用静电喷涂,柜体的全部金属结构件都经过特殊防腐处理,以具备防腐、美观的性能;柜体结构安全、可靠,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元件安装后及操作时无摇晃、不变形;通过抗震试验、内部燃弧试验;柜体采用封闭式结构,柜门开启灵活、方便,柜门显著位置应有安全操作警告说明,其内侧应张贴电气原理图;元件特别是易损件应便于安装维护拆装,各元件板应结合设备安装地点的自然环境条件设计有防尘装置,并充分考虑其对柜内电子元件性能的影响;柜体设备要考虑通风、散热;箱体内预留尺寸(长*宽*高)600*600*1200mm通讯柜位置,底部孔洞尺寸200*200mm。

柜内电气元件应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卖方应提供柜内核心部件的品牌、生产地、设计寿命说明书及其相应的质量保证期承诺书)。

并严格考虑主要设备包括逆变器及其他元器件在多年运行后的可替代性。

布线

柜内元器件安装及走线要求整齐可靠、布置合理,电器间绝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进出线必须通过接线端子,大电流、一般端子、弱电端子间需要有隔离保护,电缆排布充分考虑EMC的要求。

应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质量可靠的输入输出端子(请说明所采用端子的品牌),端子排的设计应使运行、检修、调试方便,适当考虑与设备位置对应,并考虑电缆的安装固定。

端子排应为铜质,大小应与所接电缆相配套。

柜内应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端子。

强电、弱电的二次回路的导线应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线槽内。

每个端子只允许接一根导线。

电流端子和电压端子应有明确区分。

系统盘柜内应该针对接入的设备及线路,拥有明显的断点器件,确保检修时能逐级断开系统。

交流各相、直流正负导线应有不同色标。

母线、汇流排需加装绝缘热缩套管,无裸露铜排。

柜内元件位置编号、元件编号与图纸一致,编号字迹清晰,不易褪色,固定良好,不易脱落丢失,并且所有可操作部件均应有中文标识。

柜面布置

柜面的布置应整齐、简洁、美观。

柜面上部应设测量表计、故障信号显示装置、指示灯、按钮等。

逆变器柜体正面必须配备紧急停机按钮。

进出线要求:

柜体进出线宜采用下进下出的引线及连接线方式。

3.5.2逆变器技术要求

光伏并网逆变器(下称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必须采用高品质性能良好的成熟产品。

逆变器将光伏方阵产生的直流电(DC)逆变为三相正弦交流电(AC),输出符合电网要求的电能。

逆变器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单台逆变器的额定容量不小于500kW,推荐厂家根据自己的产品报单机容量较大的规格型号。

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应满足国家电网技术规范要求。

逆变器额定功率应满足用于本次卖方各项目海拔高度的要求,其内绝缘等电气性能满足要求。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安装应简便,无特殊性要求。

光伏并网逆变器应采用太阳电池组件最大功率跟踪技术(MPPT)。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用技术先进且成熟的IGBT/IPM功率器件。

卖方必须提供IGBT/IPM功率器件的厂家及主要技术参数,若为进口设备,其说明书等文件的内容应采用中文。

光伏并网逆变器要求能够自动化运行,运行状态可视化程度高。

逆变器应提供大尺寸的人机界面,易于操作。

液晶显示屏(LCD)可清晰显示实时各项运行数据,实时故障数据,历史故障数据(不少于50条),总发电量数据,历史发电量(按月、按年查询)数据。

光伏并网逆变器本体要求具有直流输入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网手动分断开关,紧急停机操作开关。

光伏并网逆变器应具有极性反接保护、短路保护、孤岛效应保护、过温保护、交流过流及直流过流保护、直流母线过电压保护、电网断电、电网过欠压、电网过欠频、低电压穿越、光伏阵列及逆变器本身的接地检测及保护功能(对地电阻监测和报警功能)等,并相应给出各保护功能动作的条件和工况(即何时保护动作、保护时间、自恢复时间等)。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和交流侧均具备防浪涌保护功能。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电站的主要设备,光伏并网逆变器应完全满足国网Q/GDW617-2011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要求(卖方以附件形式按《国网标准》要求提供参数表),同时要保证其全部技术参数均是设备投运后并网逆变器能够保证达到的技术参数值。

如果设备已经取得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认证,则应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

光伏并网逆变器基本参数要求如下:

逆变器效率

—最高效率:

>98%

—加权平均效率:

>98%(不带变压器型)

—10%额定交流功率下:

>90%

—功率损耗(额定):

<1%

—夜间功率损耗(额定):

<0.2‰

逆变器输入参数

—输入电压范围:

最高能够承受≥DC1000V

—MPPT电压范围:

500~820V(或更宽、如更宽则需要填写技术偏离表并说明原因)

—每台500kW直流侧直流输入回路数:

≥8

—直流侧直流输入电流:

≥200A/路

逆变器交流输出参数

—额定输出电压:

320V

—输出电压范围:

272-352V

—频率:

50±1%Hz

—功率因数:

从0.95(超前)~0.95(滞后)可调,可远程设定

—总电流波形畸变率:

<3%

电气绝缘性能

—直流输入对地:

1500V(AC),1分钟

逆变器在正常发电时间内的平均可用率必须大于99%;

防雷能力

具有防雷装置,具备雷击防护告警功能(标称放电电流大于20kA,残压小于1.5kV);防浪涌能力,能承受模拟雷击电压波形10/700us,幅值为5kV的冲击5次,模拟雷击电流波形8/20µs,幅值为20kA的冲击5次,每闪冲击间隔为1min,设备仍能够正常工作。

噪声:

≤60dB

平均无故障时间:

>10年

3.5.3逆变器的通讯

卖方提供的逆变器需具备信号采集、分析、存储以及上传功能,并且提供多种通信方式,但至少应具有RS485、modbus通信方式,能完成与电厂监控系统的连接,以实现数据交换。

通讯信号与外部的连接方式必须为端子排压接。

监视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但不仅限于此):

逆变器的运行参数:

A、直流电压

B、直流电流

C、交流电压

D、交流电流

E、逆变器机内温度

F、时钟

G、频率

H、功率因数

I、当前发电功率

J、日发电量

K、累计发电量

L、累计CO2减排量

M、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

监控所有逆变器的运行状态,采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设备出现故障,可查看故障原因及故障时间,监控的故障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电网电压过高;

B、电网电压过低;

C、电网频率过高;

D、电网频率过低;

E、直流电压过高;

F、直流电压过低;

G、逆变器过载;

H、逆变器过热;

I、逆变器短路;

J、散热器过热;

K、逆变器孤岛;

L、DSP故障;

M、通讯失败;

逆变器应预留不少于1个开关量采集接口,能够对外部开关量进行采集和管理。

随机配有监控软件,可通过计算机显示、下载存储数据,以及进行对逆变器的参数调整和控制。

系统运行数据可以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存储,并可以图表的形式显示逆变器的运行情况。

要求监控软件提供多种远端故障报警方式,至少包括:

SMS(短信)方式,E_MAIL方式。

监控软件应能接收来自于电厂监控系统的远方指令。

监控软件应具备对外的数据接口,即买方可以通过以太网远程通讯方式,在全厂监控系统上异地实时查看逆变器的实时运行数据、历史数据和故障数据等。

3.5.4直流柜技术要求

卖方可以把直流柜与逆变器融合在一起进行整体设计,但相关功能和技术指标不得低于下述要求。

3.5.4.1直流配电柜的总体要求(集成于逆变器内部)

(1)直流配电柜柜体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运输、安装中不发生变形,并力求外型美观。

外壳油漆喷涂均匀,抗暴晒、抗腐蚀,并有牢固的附着力。

(2)直流配电柜柜体采用金属材料,具有抗暴晒、不易导热、抗风化腐蚀及抗机械冲击等特点。

开关柜金属框架均具有良好的接地,至少设置2个接地端子,并标有明显的保护接地符号。

(3)直流配电柜应能够从底部引入电缆,深度应与逆变器保持一致。

(4)直流配电柜柜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

(5)直流配电柜柜体设计满足自然通风要求,散热性能良好,方便现场安装。

柜顶四角配备可拆卸的起吊环;柜底配备可供叉车搬运的基座;柜体外表面应装有临时重心指示标志(安装后可去掉),柜内安装件均作镀锌钝化处理,柜体采用厚度不低于2.0mm的冷轧钢板制作。

(6)不允许使用镀锡处理的母线和连接件,可以使用钝化或镀银等工艺处理的防腐、防氧化母线和连接件,无论卖方采用何种母线防腐、防氧化处理方式,都必须保证直流配电柜可以在-35℃~+55℃的环境温度下存储运输,在-35℃~+55℃的环境温度下满功率运行,同时,不能影响电缆连接点处的接触电阻。

(7)直流配电柜柜门、隔板采用静电环氧喷塑并进行橘纹处理消除眩光。

(8)母线的连接应采用防腐处理的螺栓、螺母、套管。

母线应按国家标准(GB)的规定排列和标记。

(9)直流配电柜内元件的温升应不超出所采用标准的允许温升极限。

(10)直流配电柜柜内元件除应能满足本回路的参数要求外,还应保证在规定的额定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且其安装应易于检查和维修。

(11)直流配电柜运行时,打开柜门后,所有导电部件均应有防护措施以防止人手触及。

(12)直流配电柜的额定容量不小于并网逆变器的最大连续输出容量。

(13)每台500kW直流配电柜输入回路数应不小于8路,每路电流不小于200A。

3.5.4.2二次接线要求

(1)二次设备、接线应标明原理图和安装图标号,标号应正确、完整、清晰、牢固。

(2)二次回路的接线端子排安装位置与一次接线对应,要充分考虑方便用户安装接线和检修。

(3)二次导线采用阻燃多股铜芯塑料导线,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导线截面≥4mm2;控制回路导线截面≥2.5mm2。

二次回路端子排包括单极断路器。

(4)二次回路承受2kV工频耐压试验无破坏性放电。

(5)所有进出直流配电柜的控制配线及端子均需做配线标记,该标记的文字与编号应与控制原理图上的一致。

所有配线标记采用阻燃材料。

(6)配线主回路应按国标规定的颜色和文字标注。

(7)二次接线应采用不小于2.5mm2的铜芯导线,导线的分支应在元器件的端子或端子排上。

每个端子只容许接单根导线。

3.5.4.3直流配电柜技术性能要求

(1)直流配电柜或并网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支路中不装防反二极管。

(2)直流配电柜可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

1000V

(3)每台500kW并网逆变器配置1台直流柜。

(4)直流配电柜的预期最大短路电流为10kA(r.m.s)。

(5)直流配电柜内元件的温升应不超出所采用标准的允许温升极限。

(6)直流配电柜的进线采用直流断路器,汇流箱电流通过直流配电柜内的进线支路直流断路器后接到汇流母排,汇流母排的输出端经连接电缆或铜排与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相连。

在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下,根据卖方的接线方案设计断路器的额定值及其它参数。

直流配电柜内的直流断路器应采用诺雅克知名品牌)。

(7)光伏专用直流避雷器技术参数

工作电压:

1kV

动作电压:

≤1.6KV

标称放电能力:

≥20kA

最大放电能力:

≥40kA

不能使用小容量直流避雷器并联成20kA,只能使用单个标称放电能力不小于20kA,最大放电能力不小于40kA的高品质光伏专用避雷器。

由直流防雷器质量问题对买方造成的所有损失由卖方负责赔偿。

光伏专用避雷器损坏后,应有信号上传至并网逆变器由并网逆变器统一与监控系统通信。

光伏专用避雷器应为业内知名厂家。

3.5.4.4直流配电柜主要元件列表(卖方按实际配置情况如实填写)

名称

规格型号

技术参数

数量

品牌

直流断路器

Ex9MD2B

200A

8

诺雅克

防反二极管

直流避雷器

集成逆变器内

1

散热风机

直流电压表

集成逆变器内

3.5.4.5直流配电柜性能参数表(卖方按实际配置情况如实填写)

制造厂商

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

型号

直流柜集成于逆变器内

输入形式

断路器

额定直流输入功率

500KW

最大直流连续输入功率

550KW

最大输入电压(V)

DC1000

最大输入电流(A)

200A×8

输出形式

铜排

额定直流输出功率(kW)

500

最大直流连续输出功率(kW)

550

最大输出电压(V)

1000

最大输出电流(A)

1600

过流保护(有/无)

有(集成于逆变器内)

短路保护(有/无)

有(集成于逆变器内)

过压保护(有/无)

有(集成于逆变器内)

绝缘电阻

>5MΩ

绝缘强度

AC3500V

外壳防护等级

IP20

深×宽×高(mm)

(高度与深度需与逆变器匹配)

集成于逆变器内

重量(Kg)

集成于逆变器内

3.6包装,装卸,运输与储存

3.6.1概述

卖方应按合同的要求,对产品的包装、发运、装卸、储存应建立一定的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

3.6.2包装

卖方应对产品的包装、储存和标志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给定的要求(包括所使用的材料)。

普通货物

本合同项下由卖方提供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应具备适应铁运、内陆运输和多次搬运、装卸的坚固包装,并应根据货物特点及需要,采取防潮、防雨、防锈、防腐蚀等保护措施,以保证货物安全无损运抵安装现场。

笨重设备应有固定的底座,外包装上应有吊装挂钩。

容易散失的零部件应包装在箱内。

裸装货物

对于裸装货物,卖方应采取特殊措施保护货物及方便搬运。

技术文件

卖方应对交付的技术文件进行妥善包装,以适合长途运输、多次搬运,并采取防潮、防雨措施。

每个技术文件包装箱内应附有装箱清单2份,并注明资料编号、名称、页数(本数)。

3.6.3装运及标记

装运

到货地点及运输

设备交货地点:

卖方负责设备运输,设备交货地点均在工程工地指定地点交货。

在最后的检验或试验后,卖方应负责产品质量的记录。

为了能识别、收集、分类、整理、汇集、储存、维护和处理质量记录,卖方应制定并贯彻一定的程序。

装运标记

卖方应在每一包装箱或货物的适当位置用不可擦除的油漆和明显的中文字样作出以下标记:

合同号:

装运标志:

收货人:

目的港:

件数:

共件第件

毛重/净重(Kg):

尺寸(长×宽×高cm):

货物名称:

包装箱号:

所有货物应按运输装卸的不同要求及货物本身的特性,分别标注“小心轻放”、“勿倒置”、“防潮”以及相应通用运输标记。

单箱重量在2吨或2吨以上的,卖方应在包装箱的适当位置用中文和通用运输标记标注“重心”,“起吊点”以便装卸和搬运。

卖方对裸装货物应系上印有上述有关标记的金属标签。

卖方对捆内和箱内各散装部件均应系上标签,注明合同号、主机名称、本部件名称、零件号。

若为备件及工具还应注明“备件”或“工具”字样。

3.6.4装卸

卖方应提供产品装卸的方法与手段,以防止损坏或变质。

3.6.5随箱文件

每个包装箱的外部应附有一套装箱单,应密封在防水包装袋中,并牢固地固定在包装箱外。

每个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文件:

具品名、编号、数量说明的详细装箱单;

质量证明书;

有关设备的技术文件和图纸。

装箱单和详细装箱单格式由业主在合同生效后提供给卖方。

凡因由于卖方对货物包装不善或标记不当导致货物损失、损坏或丢失时,或因此引起事故时,其一切责任由卖方承担。

3.6.6储存

在使用或发运之前,卖方应提供安全可靠的储存场地或库房以防止产品的损坏或防止待用或待发运的产品变质。

应规定货物在库房的接收以及发放的恰当方法。

为了发现是否变质,应经常查看存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