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139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与妻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妻书教案.docx

《与妻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妻书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与妻书教案.docx

与妻书教案

《与妻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

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文中所用典故,及其相关成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

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人民反抗。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

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

人开会,总结了过去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

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

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

学生中征集挑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

挥部,部署起义。

但这次起义仍然失败了。

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支,调

兵加强了广州的戒备。

结果革命党人只好放弃原来的十路进兵的计划,集中全力攻打总督衙门。

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

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

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

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

冈,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冈起义”。

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

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

(辛亥)起义的前奏。

(二)烈士生平简介。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

14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

昂地说:

“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学生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说事情大有可为,林觉民于是离东京回国,准备在福建起义响应。

到了香港,黄兴把他留下来协助广东革命事务

于是他便停止了建州起义响应的计划,专程回福建召集同志来香港参加广州起义。

三月二十九日(阳历四月十七日)早晨,他和方声洞等率领全体福建同志入广州,和林广尘(文)会于城

内。

下午五点多钟,一同攻击轰炸督署,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

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三)本文的写作经过。

1.这封《绝笔书》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三月二十六日(阳历四月二十四日)夜里写的,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内容仅云:

“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

儿死矣,惟累大人

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

2.林觉民《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

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

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

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

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

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

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

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

《与妻书》手稿,现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伯新即信中之依新,后夭折),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四)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翻译文章

(五)检查翻译情况。

1.分段翻译文章(以学生翻译为主)。

2.解释重点词语:

(1)卿卿

(2)竟书(3)掩映(4)率性(5)模拟(6)太上忘情

(7)眼成穿而骨化石(8)独善其身

3.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7)当尽吾意为幸(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

4.文章中所用的典故

所谓“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诗句。

课文中的典故有如下几处: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司马春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

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

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春衫”,当为“青衫”之误。

“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

语出《世说新语·伤逝》:

“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

王悲不自胜。

简曰:

‘孩抱中物,何至于此?

’王曰: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

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抑汝能之乎?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

见破镜能重圆?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眼成穿”

是“望眼欲穿”的化用。

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

语出杜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骨化石”

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

古传云:

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

”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

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

“破镜能重圆?

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

“破镜重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

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

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

‘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

’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

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

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

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

‘镜与人俱去,镜归

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照明月辉。

’陈氏得诗,涕泣不食。

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

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卒不忍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

后用来指保持

自身的节操;只顾自身好而不顾大局。

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

5.课文中时间的记法。

(一)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辛未,干支纪年,1911年。

三月,农历三日,当为公历四月。

念六,二十六日。

念,二十。

四鼓,即四更,凌晨1~3点。

(二)适冬之望日前后。

冬之望日,农历立冬之月的十五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

(六)分析文章内容

1.找出文章表示中心思想的一句.

2.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

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分析:

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

勇于就死也。

”第2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

第3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半的“吾至爱汝”。

第4段逐

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点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第5段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表达了自

己“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

第6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

“幸”,“吾

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

第7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3.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

(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提示:

(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

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

没有对亲人

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

起来。

“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

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

“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4.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在抒发对妻子的爱的过程中阐述革命的道理的(具体方法).

(一)以情说理(四个回忆的部分)

(二)以事说理(第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

进而了解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

本文的写作特色是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

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于一体。

信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

生人作死别”的显豁,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

如写到中国事势之时,抒发的则是对国家黯弱腐败愤慨之情。

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意境全出,以增强情的感染力量。

如忆双栖

生活时,“梅筛月影,依稀掩映”,何其惬意!

而今却生离死别,怎不声泪俱下!

或通过描绘形象来抒情,使情具象化。

读罢全信,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既忠于爱情,但又能舍小家为大家,

“为天下谋永福”,视死如归的英雄汉,也见到了一位感情笃厚,知书识理的妇女;或结议论来抒情,寓情于理,情理相生,使说理充满了感情色彩,全信充溢着浩然正气,虽为生离死别的

绝笔,却又是声讨反动势力的檄文,也是振聋发聩,给人以力量的正气歌

 

《与妻书》检测练习题

 

一、基础训练

()虐()2.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之一。

3.填空:

(1)唐代诗人__________《琵琶行》的末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下列句子,并写出所要表达的感情。

(1)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

何情不诉?

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巩固阅读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抑汝能之乎?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

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1.联系选文,解释下列词语。

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中的“此”指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孩子的安排,表达了他的什么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文看,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略

2.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3.

(1)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1)这一句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

(2)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把爱感情融于爱国家的感情之中。

二、

1.诚:

确实,实在,的确。

第:

但,但是,表转折。

肖:

像,似。

2.排比;作用:

作者一一列举了当时黑暗社会“可以死”的情况,为下文的慷慨赴死作铺垫。

3.“此”指“我”不能忍心不救民于水火。

4.表达了他希望妻子教育孩子继承自己的遗志,投身革命的愿望。

5.林觉民是一个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又非常重感情的人。

 

《再别康桥》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古人云: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

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

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

四、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

五、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

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配合板书……)

六、课后小结(1分)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

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

                          --(谢榛《四溟诗话》)

七、课后作业(1分)

1、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2、选学徐的其它诗歌。

八、结束语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无需惊讶,更无需欢喜

转瞬间我便消失了踪影

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这相互交汇时的光亮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云彩        ……

金柳        ……

青荇        ……

潭水        ……   依恋之情

长篙        ……

星辉       ……

……        ……

(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

 

《再别康桥》教案2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等诗人的诗歌主张及其写作背景。

2、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音乐美,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3、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欣赏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知和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

2、分析并理解《死水》中意想的象征意义、反讽手法及其绘画美。

3、把握《赞美》的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再别康桥徐志摩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

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

古人云:

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

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板书:

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阅读注释①回答问题:

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解释]:

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

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

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

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

(浓)(板书:

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

(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

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

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

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1、[问]:

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

(板书:

风光如画)

2、找寻意象:

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

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

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

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

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

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五、比较阅读

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

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