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359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林木良种名录.docx

度林木良种名录

附件:

2014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一、审定通过品种

藤椒

树种:

竹叶花椒学名:

Zanthoxylumarmatum‘Tengjiao’

良种类别:

品种通过类别:

审定

登记编号:

川S-SV-ZA-001-2014报审者:

四川农业大学、洪雅县林业局、洪雅

县科技局、洪雅县藤椒协会

品种特性

半落叶性高大灌木,树干皮刺坚硬,垫状突起。

树高2.0~3.0m,冠幅3.5~5.8m,平均4.5m。

圆锥花序,不完全花,纯雌花。

具无融合生殖特性,孤雌生殖。

结实能力强,果粒较大。

隐芽寿命长,易更新复壮。

具天然早实性,特殊香气。

种子繁育的幼苗第二年即可成花结实,单株产量0.3~0.6kg,第三年单株产量2~3kg,第四年进入丰产期。

繁殖技术要点

主要采用常规播种育苗。

播种前进行水选和洗衣粉水脱脂处理。

播种时间:

当年9月下旬~10月,当种子处理后立即播种,拱膜覆盖。

苗高4~5cm时进行移栽,株行距15cm×20cm,亩栽苗2.2万株。

根据幼苗长势施肥2~3次,以速效氮为主,每次按尿素4~6kg/亩;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硼砂进行叶面施肥。

秋季出圃,出圃前对苗木进行统一定干,定干高度40cm。

栽培技术要点

山地、平地和黄壤、紫色土均可种植,但不宜阴坡、水田栽植。

栽植密度根据种植模式确定:

常规、纯林栽植,株行距3m×4m;矮化密植,株行距2m×3m;套种,株行距3m×6m。

培育中注意整形,保留30cm低矮主干,其上分3个主枝,每主枝上分2~3个侧枝,形成自然开心形。

在各级侧枝上重点培养良好的结果母枝。

幼林期1年至少中耕除草、追肥3次,追肥以速效氮为主,按尿素8~10kg/亩,农家肥2000kg/亩,距树干30~50cm撒施或开浅穴施入。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四川盆地、盆周海拔1200m以下,土壤pH值为5.5~7.5,土壤为沙壤、紫色土、黄壤的竹叶花椒适生区种植。

 

细叶雷竹

树种:

雷竹学名:

Phyllostachyspraecox‘Xiye’

良种类别:

引种驯化通过类别:

审定

登记编号:

川S-ETS-PP-002-2014报审者: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品种特性

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小乔木状竹种,地下茎单轴散生,秆高7~11m,茎3~6cm,节间长20cm。

当年新竹幼干通常仅节下被白粉一圈,竹的每小枝多数具5~6枚小叶,少数具9~10小叶。

叶片细而窄,叶缘略呈瓦状卷曲,干节紧缩,干茎上下粗度匀称。

一般3月初开始出笋,5月初结束。

5月份新竹生长,抽枝展叶,6月份开始地下鞭生长,8~9月地下鞭生长旺盛,8月开始笋芽分化,10~11月有部分秋笋出土。

具一定的抗旱、抗寒能力,忌水涝。

繁殖技术要点

采用无性繁殖育苗。

埋鞭育苗:

选择1~3年生鞭色浅黄、鞭芽饱满、根系健全的30cm左右状龄鞭,进行无性繁殖育苗,宜在春季进行,最好在出笋前一个月进行;分蔸育苗:

选择1~2年生、8~15cm粗、分枝低、生长健壮的母竹,确定母竹的竹鞭分布方向,按来鞭16.5cm,去鞭33cm挖取母竹,带土15kg以上,挖起后立即斩梢,切口要平,呈45度角,带枝5~7档,进行移栽育苗,挖取时不要扳摇竹杆,并避免鞭芽损伤。

栽培技术要点

造林春季最佳,秋季次之,每亩初植密度50~60株。

栽植穴:

60cm×60cm×50cm或80cm×50cm×40cm,每穴用枯饼肥0.5kg或15~25kg土杂肥、厩肥和土拌匀,回填穴内。

适时施肥,防涝抗旱,防病虫害。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四川盆地海拔600~820m,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平原、丘陵、山区雷竹适生区栽培。

 

二、认定通过品种

蜀朝2号

树种:

核桃学名:

Juglansregia‘shuchao2’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C-JR-001-2014报审者:

广元市朝天区林果科研所

品种特性

树冠较大,分枝力强,结果以顶端为主,结果期相对较晚。

雄先型,以2~3果为主。

果实圆形,果面光滑,缝合线低平,平均果重17.6g。

内壁退化,隔膜膜质,壳厚1.2mm。

易取仁,出仁率52.83%。

种仁饱满、仁色浅、味香,果柄较长,果实成熟时抗风力较弱。

抗病虫害能力强。

繁殖技术要点

嫁接繁殖,主要采用夏季芽接方式在当年生新梢上嫁接。

穗条用于嫁接苗培育时多采用冬季枝接;用于幼树改良和大树高接可根据情况开展春季枝接或夏季芽接。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房前屋后及田边等四旁栽植,也可建园密植栽培,密度20~25株/亩。

栽植穴80cm×80cm×60cm,施足基肥,灌足定根水。

适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并于春、夏定期施肥,落叶后进行整形修剪。

栽种时尽量避开风口地带。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广元市海拔1000m以下,土壤PH值为6.5~7.5,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核桃适生区种植。

 

顺丰

树种:

核桃学名:

Juglansregia‘Shunfeng’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C-JR-002-2014报审者:

四川雨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特性

复叶长55㎝,着生小叶7~9片,多数7片,雄先型。

初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末花期4月中旬,花期10~15天,座果期5月下旬,果实成熟期8月中旬。

坚果近卵形,壳厚0.85㎜,内褶壁半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出仁率62.18%。

核仁充实饱满,黄白色,味香,平均仁重8.20g,粗脂肪含量67.04%,粗蛋白质含量20.31%。

抗干旱和病虫能力强,长果枝,适宜中密度栽植。

繁殖技术要点

采用无性繁殖方式,用1年生健壮发育枝作接穗,以1~2年生幼苗或芽苗为砧,采用切接、劈接等方法于春季嫁接繁育;也可于夏季选用半木质化的芽芽接,也可采用高接技术高接。

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株行距5m×6m或5m×5m,每亩22~27株。

精细整地,植穴60㎝×60㎝×40㎝,每穴深施有机肥20㎏。

栽后每年除草松土2~4次,生长期追肥2~3次,重施磷肥。

冠形培育以疏散分层形为主。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绵阳市海拔400~1200m,土层深厚的核桃适生区种植。

 

利丰紫瓤

树种:

泡核桃学名:

Juglanssigillata‘Lifengzirang’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C-JS-003-2014报审者:

冕宁县金口袋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冕宁县顺兴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冕宁县耕耘核桃林苗专业合作社

品种特性

奇数羽状复叶7~13枚,全缘,顶叶部分退化,雌花序2~5朵。

海拔2000m地区,3月上旬芽萌动,3月下旬雄花开放散粉,4月上旬雌花开放,9月下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落叶。

结果期较晚,坚果近圆形,壳面刻沟较浅,较光滑,色泽浅,果顶平稍尖,果基微凹,缝合线平,三径3.73cm×3.87cm×3.03cm。

平均单果重15.91g,壳厚1.01mm,可取整仁,出仁率57.8%。

核仁饱满,紫色、淡紫色,味香,粗脂肪含量71.60%,粗蛋白含量14.77%。

繁殖技术要点

采用无性方式繁殖。

可采用春季子芽嫁接,也可采用1年生实生苗做砧木圃地枝接,或采用春季野外高枝嫁接。

栽培技术要点

子芽嫁接苗建园栽植,密植建园栽培。

坡地适宜株行距5m×5m,果粮间作适宜株行距5m×6m,适宜树形为开心形,“四旁”树2~3层疏层形。

大穴(80cm)整地,重施基肥100~200kg/穴。

5%过磷酸钙泥浆蘸根,栽植时“三填两踩一提苗”,分层踩踏紧实,浇足定根水。

3月、5月追施速效肥,4月、6月对弱树追肥1~2次。

4月下旬至5月中旬,控制水分促花芽,摘心,7~8月扭枝促发育。

落叶后至发芽前拉枝,萌动时选位刻伤改善树形。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凉山州海拔1600~2300m,土层深厚的泡核桃适生区种植。

 

利丰核桃

树种:

核桃学名:

Juglansregia‘Lifeng’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C-JR-004-2014报审者:

广元市利州区林业和园林局、广元市林木种苗管理站

品种特性

树势强,雄先型,果实成熟晚。

坚果果面较光滑,缝合线紧密,近椭圆形,中等偏大,三径平均4.05cm,平均果重16.8g。

壳厚0.99mm,内褶壁退化,易取整仁,出仁率56.1%。

核仁饱满,内种皮浅褐色,粗脂肪含量59.3%,粗蛋白含量21.3%。

繁殖技术要点

嫁接繁殖,根据季节和嫁接所用接穗可采用春季枝接和夏季芽接。

春季枝接可采用切接、插皮舌接,夏季芽接适用方块芽接。

接后注意除萌,固干防风,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株行距6m×5m或6m×6m,每亩18~22株。

每年夏末秋初整地,坡度<15°的缓坡地,沿等高线挖80㎝×80㎝×60㎝规格的栽植穴;坡度15~25°的地块,应先修筑面宽>1.5m的梯带,在梯带上定点挖80㎝×80㎝×60㎝规格的栽植穴。

每穴施腐熟农家肥20~30㎏,与表土充分混匀后填入栽植穴下部。

定植做到根舒、苗正、紧实,定植后浇足定根水,覆膜并注意雨季高温前及时揭膜,第2年定干整形。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广元市海拔450~1200m,土层深厚的低山深丘核桃适生区种植。

 

平灵1号

树种:

核桃学名:

Juglansregia‘Pingling1’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C-JR-005-2014报审者: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太阳湖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特性

树势中庸,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多数7片,花期3月中旬,雄先型。

果序座果数3~6个,多数3个,果实8月下旬成熟。

坚果较大,三径平均3.40cm,果重平均12.3g。

壳厚1.1mm,可取整仁,出仁率61.8%。

核仁饱满,风味佳,粗脂肪含量63.8%,粗蛋白含量13.7%。

繁殖技术要点

采用嫁接繁殖,春季以枝接为主,嫁接前采集穗条,蜡封并低温(4~8℃)保存;夏季可采用方块芽接。

嫁接时及时抹芽,除萌,注意病虫害发生情况,必要时喷药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适宜株行距5m×6m。

大穴(50cm×60cm×60cm)整地,每穴深施有机肥50~100㎏。

每年除草松土2次,施肥3~4次,以有机肥为主,并加入适量N、P、K复合肥。

病虫害防治以炭疽病、黑腐病、刺蛾蛹及天牛为主。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射洪县及相似气候条件的川中丘陵和成都平原核桃适生区种植。

 

理县香

树种:

核桃学名:

Juglansregia‘Lixianxiang’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C-JR-006-2014报审者:

阿坝州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阿坝州林木

种苗站

品种特性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5~9片,多数7片,雌花期3月底,雌先型。

果序座果数2~4个,多数3个,果实9月上旬成熟。

坚果较大,三径平均3.66cm,果重平均13.0g。

壳厚1.24mm,内隔壁退化,可取整仁,出仁率54.46%,平均仁重7.08g。

核仁饱满,黄白色,口感香,粗脂肪含量70.4%,粗蛋白含量19.5%。

繁殖技术要点

采用无性繁殖,用1年生健壮发育枝作接穗,以1年生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单芽切接法于春季嫁接;也可于夏季选用半木质化的芽进行方块芽接,也可采用高位插皮舌接进行品种改良、采穗圃建立和低产园改造。

栽培技术要点

栽培适宜株行距4m×5m或3m×4m,每亩33~56株。

定植穴圆柱形,规格60cm×60㎝~80cm×80㎝,每穴深施有机肥20~30㎏。

栽后疏散分层形整形,加强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核桃褐斑病和核桃举肢蛾为主。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阿坝州高山峡谷地区,海拔1000~2600m,冷凉干燥、土层深厚的核桃适生区种植。

攀核1号

树种:

核桃学名:

Juglansregia‘Panhe1’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C-JR-007-2014报审者: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攀枝花市林业科技推广站、米易县林业产业服务站

品种特性

属晚实早熟品种,雄先型,果实8月成熟。

坚果果面较光滑,缝合线紧密,近圆形,中等大小,三径平均3.73cm,平均坚果重13.8g。

壳厚1.21mm,内褶壁退化,易取整仁,出仁率55.5%。

核仁饱满,内种皮浅黄色,味香甜,粗脂肪含量63.7%,粗蛋白含量18.5%。

繁殖技术要点

嫁接繁殖,采用春季枝接进行嫁接,可采用切接、插皮舌接等方法。

接后注意除萌,固干防风,并及时注意病虫害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适宜株行距6m×6m或7m×5m,每亩18~19株。

每年夏末秋初开始整地,坡度<15°的缓坡地,沿等高线挖80㎝×80㎝×60㎝规格的栽植穴;坡度15~25°的地块,应先修筑面宽>1.5m的梯带,在梯带上定点挖80㎝×80㎝×60㎝规格的栽植穴。

每穴施腐熟的农家肥20~30㎏,与表土充分混匀后填入栽植穴下部。

定植做到根舒、苗正、紧实,定植后浇足定根水,覆膜并注意雨季高温前及时揭膜。

第2年开始定干整形,栽培中按无公害要求及时综合防控病虫害。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攀枝花市海拔1800~2300m的核桃适生区种植。

茂县花椒

树种:

花椒学名:

Zanthoxylumbungeanum‘Maoxian’

良种类别:

品种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V-ZB-008-2014报审者:

茂县综合林场、四川农业大学、茂县林业局

品种特性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2~5m,冠幅一般为2~5m,大者可达7~8m,树皮灰白色,具皮刺,皮孔较小且不太突出。

树干刺扁平且尖,中部及先端略弯。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11枚。

小叶叶脉处叶片有较深凹陷,叶缘有细锯齿和透明油腺体。

聚伞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期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花被6~8片。

果期7~9月,蓇葖果,果柄常在基部并蒂附生1~3粒未受精发育而成的小红椒,果面腺体稍稀,色泽鲜红,干后暗红色,麻味浓烈持久,香味纯正,干果皮千粒重12.438g。

种子1~2粒,为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较发达。

种植3年后即有少量开花结果,6~7年后进入盛果期。

繁殖技术要点

主要播种育苗,每亩按6~8kg下种。

播种前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浸泡种子。

将育苗地浇足底水后,把用碱性物质搓洗去掉表面油脂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盖细土2cm厚,播后覆盖薄膜,四周用土封严以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可揭去薄膜。

播种后10~20天陆续出苗,幼苗长到5~10cm时,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

苗距要保持在5~10cm左右,每亩定苗2.5~5万株。

为提高抗根腐病、流胶病和溃疡病能力,可以选择本地抗病力强的花椒作砧木,嫁接育苗。

栽培技术要点

建园和栽培应选择土壤相对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

造林可以在秋分至霜降之间秋季或苗木芽苞萌动前春季或进行。

株行距为2m×3m,每亩栽植110株,品字形种植。

采用穴状整地施肥,熟土填窝,窝穴见方60cm,深40cm,每穴施腐熟农家粪5kg和磷肥0.25kg。

苗定植后,通常按30~50cm截干,椒树以自然开心形和丛状形进行干形培育。

幼树期管理要保证树体营养生长,每年应中耕除草、施肥3~4次,生长季以速效肥为主,非生长季以有机肥为主。

盛果期应保持椒树树体营养平衡,促进椒树丰产、稳产和优质。

椒园田间管理应注意重施基肥、适时追肥、防治病虫害、雨季排水、冬季培土。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阿坝州海拔2700m以下,年均温11.2℃左右,气候干爽,土壤pH值为6~8的花椒适生区种植。

 

广安青花椒

树种:

竹叶花椒学名:

Zanthoxylumarmatum‘Guanganqing’

良种类别:

品种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V-ZA-009-2014报审者:

四川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广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特性

常绿至半落叶灌木,树皮灰褐色(嫩枝和茎为绿色),有皮刺和白色突起的皮孔。

树干和枝条上均具有基部扁平皮刺。

圆锥花序,不完全花,纯雌花,具无融合生殖特性,为孤雌生殖。

果粒较大、均匀、油腺密而突出,平均直径5.35mm,干果皮千粒重达15.774g。

定植2~3年后开花结果,5~6年后进入盛果期。

鲜椒青绿色,香气浓郁、纯正,麻味浓烈、持久、纯正。

繁殖技术要点

主要采用播种育苗、也可嫁接育苗或扦插育苗。

播种前进行水选和洗衣粉水脱脂处理。

播种后覆土2cm左右,拱膜覆盖。

嫁接育苗砧木可用本砧,通常在2~3月进行嫁接,嫁接方法多采用切接,嫁接苗成活后应及时除萌增施肥水,促进嫁接苗生长。

扦插在春秋两季均可,选用当年生或1年生枝条,剪成8~10cm长的插穗,将插穗在800~1000倍吲哚丁酸或奈乙酸溶液中速沾后,扦插于事先整理好的插床上,扦插后要覆盖薄膜,以保持苗床湿润。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土壤相对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造林可以在秋季和春季进行。

栽植密度设计一般为110株/亩,株行距2m×3m。

栽植采用穴状整地施肥,熟土填窝,窝穴见方60cm,深40cm,坑用5ml代森锌杀菌,每穴施腐熟农家粪5kg、过磷酸钙0.25kg与熟土充分混匀后填坑内逐层踏实。

将椒苗放入穴中,让其根系自然分布于穴内,边填土,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提苗使根系自然舒展,灌水,覆上虚土。

保持较好的透光度,定干高度根据需要可设置为50~80cm。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广安市海拔800m以下,年均温16℃左右,土壤pH值为5.5~8.0,排水良好的山地和丘陵及周边气候相似竹叶花椒适生区种植。

 

崭山大果枣

树种:

枣学名:

Ziziphusjujuba‘Zhanshandaguo’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3年)

登记编号:

川R-SC-ZJ-010-2014报审者: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三台永新枣业科技

有限公司、三台县崭山米枣专业合作社、

三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三台县林业局

品种特性

树势强健,树形为疏散分层型。

果实8月上中旬成熟,果皮薄。

果实圆柱形,果皮黄白色,2/3果面着赭红色,平均单果重11g,总糖18.25%,总酸0.44%,Vc平均含量265mg/100g,可食率96.3%。

定植第2年开花结果,第3年进入盛产初期。

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薄和抗病虫能力。

繁殖技术要点

可用嫁接、分株和扦插进行育苗。

嫁接育苗:

用本砧或酸枣作砧木,用枣头或充实的二次枝作接穗,春季萌芽前采用切接、插皮接进行嫁接育苗;分株育苗:

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挖掘本品种茎源根系的健壮根蘖苗,保留完整根系,栽植前根蘖苗先用2~3°Be石硫合剂消毒,再用1000mg/LABT1号生根粉液浸根部5~10秒,栽植后浇透定根水;扦插育苗:

春秋两季用半木质化一次枝或1年生木质化一次枝和二次枝作插条,插条长15~20cm,用100~300mg/LABT1号或IBA生根粉液浸泡1~3小时,基质可用沙壤土、腐叶土或蛭石,扦插后2~3周保持80%左右空气湿度,之后降低空气湿度至65%左右,保持基质疏松透气。

栽培技术要点

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黄壤土和紫色土建园。

株行距2~3m×4m,栽植密度56~83株/亩。

科学施肥与耕作,肥料种类以有机肥、禽类肥和圈肥等为主,化肥为辅。

密切注意灌水保墒与排涝,科学整形修枝(疏剪、摘心、拿枝软化、拉枝等),适时环剥,增进坐果期花果营养,合理利用摘心、喷激素、喷清水、喷硼及放蜂等技术措施保花保果。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三台县及相邻县米枣适生区种植。

 

崭山苹果枣

树种:

枣学名:

Ziziphusjujuba‘Zhanshanpingguo’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3年)

登记编号:

川R-SC-ZJ-011-2014报审者:

四川农业大学、三台县崭山米枣专业合作

社、四川省三台永新枣业科技有限公司、

三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三台县林业局

品种特性

树势强健,树形为疏散分层型。

果实8月中下旬成熟。

果实卵圆球形至扁圆球形似苹果,皮薄,果皮黄白色,1/2果面着赭红色,平均单果重6.4g,总糖18.5%,总酸0.5%~0.6%,固酸比40.0:

1~45:

1,Vc平均含量265mg/100g,可食率94.8%。

定植第2年开花结果,第3年进入盛产初期。

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薄和抗病虫能力。

繁殖技术要点

可用嫁接、分株和扦插进行育苗。

嫁接育苗:

用本砧或酸枣作砧木,用枣头或充实的二次枝作接穗,春季萌芽前采用切接、插皮接进行嫁接育苗;分株育苗:

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挖掘本品种茎源根系的健壮根蘖苗,保留完整根系。

栽植前根蘖苗先用2~3°Be石硫合剂消毒,再用1000mg/LABT1号生根粉液浸根部5~10秒,栽植后浇透定根水;扦插育苗:

春秋两季用半木质化一次枝或1年生木质化一次枝和二次枝作插条,插条长15~20cm,用100~300mg/LABT1号或IBA生根粉液浸泡1~3小时,基质可用沙壤土、腐叶土或蛭石,扦插后2~3周保持80%左右空气湿度,之后降低空气湿度至65%左右,保持基质疏松透气。

栽培技术要点

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黄壤土和紫色土建园。

株行距2~3m×4m,栽植密度56~83株/亩。

科学施肥与耕作,肥料种类以有机肥、禽类肥和圈肥等为主,化肥为辅。

密切注意灌水保墒与排涝。

科学整形修枝(疏剪、摘心、拿枝软化、拉枝等),适时环剥,增进坐果期花果营养,合理利用摘心、喷激素、喷清水、喷硼及放蜂等技术措施保花保果。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在三台县及相邻县米枣适生区种植。

 

西蒙1号(白橄榄)

树种:

油橄榄学名:

Oleaeuropaea‘Shiman-1’

良种类别:

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5年)

登记编号:

川R-SC-OE-012-2014报审者: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特性

树冠自然圆锥形,枝叶密集,结果枝条下垂。

叶片长椭圆形,平均叶长5.2cm,平均叶宽1.2cm,叶面平整。

花序长2~6cm,着生6~32朵花。

果实中等,长椭圆形,不对称,果顶尖,柱头遗存(有乳头),果基圆,平均果重3.99g,果核椭圆,平均核重0.40g。

鲜果含油率23.7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3.51%,其中油酸含量72.45%。

繁殖技术要点

采用无性方式繁殖,以扦插为主。

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水源好的地方。

苗床高20~30㎝,宽1.0~1.2m,长5~10m,插壤宜选用河沙、锯末、珍珠岩、蛭石等。

苗床上搭设“弓形”塑料拱棚,棚高60~70cm。

春、夏、秋季均可进行。

选择采穗圃或生产园中无病虫害的母株,采集生长充实、成熟度较好的当年生枝作穗条。

采集后的枝条分品种存放,并采取覆盖或喷水等措施防止穗条失水。

若苗木繁殖规模较小或繁殖圃与采穗圃距离近,宜随采随插。

按每个插穗保留3~5个节,长度8~12㎝剪截,顶端留1~2对叶。

剪截时上剪口距第1个节1~2㎝平剪,下剪口宜剪成斜面。

插穗扦插前采用生根剂处理。

在苗床基质上直插或打孔后插入。

扦插深度以外留2~3㎝为宜,将插穗上部的叶片外露。

扦插后应立即灌水,然后在苗床上搭建拱棚,并覆盖保湿遮阴物。

当扦插苗根系长到3~5㎝时,分品种移栽到营养钵中,移至苗圃地排放。

在移栽后进行遮阴,防止日照过强而灼伤苗木。

在新梢长至20~30㎝时,选留一个健壮的枝条,立竿扶直,培养成主干。

同时,疏除过密枝,使保留侧枝均匀分布于主干周围。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