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380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八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州八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一、选择题(8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无音讯B.根拳而土易江山易改

C.余既为此志既往不咎D.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必较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2分)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下列选项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

戍边的士卒叫喊起来,函谷关被攻克,楚人点了一把火,可爱的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B.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译文:

(他)患了佝偻病,背脊高高隆起弯着腰走路,有些像骆驼的样子,老家的人就称他为“驼”。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译文:

又在庭院中错杂地种植兰花、桂树、竹子等树,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D.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译文:

我的妻子回家,她按时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或者靠在桌子旁学写字。

二、默写名篇名句(7分)

4.填出横线上的句子(每小题1分)

(1)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3)歌台暖响,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6)子曰:

“十室之邑,___,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7)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困而不学,_________!

”(《论语·季氏第十六》)

三、《论语》阅读(9分)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

“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解释加点字。

(2分)

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②吾与点也()

6.下列选项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2分)

A.以吾一日长乎尔B.不吾知也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D.加之以师旅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先写孔子问志,再写弟子说志,最后是孔子评志,思路清晰,层次井然。

B.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讲求谦让,子路太不谦让,“是故哂之”,表达子路不适合治理千乘之国的意思。

C.曾皙的志向与孔子的“仁政”“礼乐”治国的思想合拍,加上曾皙的话说得那么雍容委婉,所以孔子就不由自主地赞赏起来。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一句表明在孔子看来,公西华只做个司仪是大材小用了。

8.把选段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3分)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

“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孔子摄相事,曰:

“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定公曰:

“诺。

”具左右司马。

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

“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曰:

“诺。

”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

“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

请命有司!

”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

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

“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

“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

“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

请命有司!

”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

“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

”有司进对曰:

“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

“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

于是叔孙氏先堕郈。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

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

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

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

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二子奔齐,遂堕费。

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

“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

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

我将弗堕。

”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

“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

“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史记·孔子世家》)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四方皆则之则:

效法B.必具官以从具:

众多

C.孔子趋而进趋:

快步走D.小人有过则谢以文文:

掩饰

10.下列选项中“诸”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尧舜其犹病诸B.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C.举直错诸枉D.投诸渤海之尾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孔子有“为政”才能的一组是()(3分)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②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③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

④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⑤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⑥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⑤⑥D.③④⑤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列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3.作者怎样描写壮年听雨的情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析。

(3分)

14.本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3分)

六、《复活》阅读(7分)

1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涅赫柳多夫第一次探监,问起了孩子的事,并给了马斯洛娃10卢布的烟酒钱;第二次探监,先让马斯洛娃在上诉的状子上签名,送给她一张众人合影的旧照片,并提出要跟马斯洛娃结婚。

B.上彼得堡前,涅赫柳多夫先回到自己的田庄,把土地以很低的价格出租给农民;又到从姑姑那里继承来的田庄,把土地交给农民,收取租金,然后把租金当作公益金或税款供农民自己使用。

C.在马斯洛娃看来,涅赫柳多夫向她求婚是因为宽宏大量,还因为从前发生过那样的事,然而西蒙松却是在她处于目前这样的境况下才爱上她的,他纯粹因为喜欢她才爱她。

所以,她接受了西蒙松的爱。

D.涅赫柳多夫与马斯洛娃最后一次见面,涅赫柳多夫告诉马斯洛娃减刑的事,而马斯洛娃告诉涅赫柳多夫,自己愿意跟西蒙松生活在一起,并感谢他的帮助,他们分手后,涅赫柳多夫就在靠墙的小木榻上睡了一觉。

16.填空题,请在格子中填写有关文字。

(2分)

(1)在法庭上,马斯洛娃被误判到西伯利亚□□□四年,后在涅赫柳多夫和他好友谢列宁的努力下,得到皇帝的恩准,改判为流放。

(2)当涅赫柳多夫感到内心生活疲沓甚至停顿时,他就把堆积在他灵魂里而成为这种停顿的原因的垃圾统统清除出去,他把这个过程称作“□□□□□”。

17.简述聂赫留朵夫第三次探监的主要情节。

(3分)

七、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9分)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

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

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

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

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

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

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

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即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

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

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

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

《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

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18.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这“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简书写,所以称为“经”。

1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朴质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2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一23题。

学术通俗化不是学术娱乐化

近些年,学术突然与大众亲近起来。

不少具有“学者”身份的人,在电视上以时髦的话语方式,谈先秦诸子,谈三国风云,或古今中外无所不谈。

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后,趁机大出这类以浅显易懂而又充满噱头的方式谈论“学术问题”的书。

有人对之非议,也有人出而辩护。

辩护的理由是:

学术的通俗化是必要的,学术走向大众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学术通俗化与学术娱乐化,是极易混淆却又大不相同的两回事。

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的生活。

实际上,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许多常识,当初都是高深的学术观点。

抽烟有害,如今尽人皆知,当初却不过是实验室里的结论;人权的意识和观念,在中国也日渐普及,起先却仅仅是象牙塔里的呼声。

学术的通俗化,其实一直以各种方式在进行着。

过去的学者,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的,他们往往一方面从事很专业很艰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

这种普及性的著作,也能成为经典。

费孝通、萨孟武,都是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学者,他们都另有多种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行世;至于他们的《乡土中国》、《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这样的著作,则是在非专业的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都是民国时期的“通俗经典”。

在将学术通俗化时,必然要考虑到大众的接受水平,必然要将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牺牲掉。

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迎合大众、讨好大众。

如果说,一个学者,在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时,应该心怀一种神圣感,应该有着对学术的敬畏,那他在从事将学术通俗化的工作时,这种神圣感,这份敬畏之心,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学术通俗化,目的是在教育大众、启迪大众、唤醒大众,仍然是以对大众启蒙为目的。

它不是要强化而是要摧毁、改变大众心中某些固有的东西。

以这种眼光来看今日学术与大众的“零距离接触”,称之为学术娱乐化或许更合适。

将学术娱乐化的目的,无非是名与利,迎合和讨好大众,就是他们的基本策略。

大众最想听什么,听了什么最开心,他们就说什么。

而将学术通俗化绝不这样。

不妨以萨盂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为例。

在这本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中,萨孟武对梁山泊集团予以坚决的批判和否定。

他强调,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造反集团,不过是一个“流氓集团”。

他从多方面分析了这种“流氓集团”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指出这种“流氓集团”在中国历史上屡屡起着极其恶劣的作用。

这样一种对“梁山好汉”的评说,显然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

而萨孟武的目的,就是要摧毁改变大众长期以来对“梁山好汉”的仰慕崇拜,就是想清扫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水浒气”。

如果让今天的那些热衷于将学术娱乐化的“学者”来讲《水浒传》,他们决不会这样讲。

他们一定会极力歌颂“梁山好汉”的“义”与“勇”,一定不敢对他们的滥杀无辜、打家劫舍有半句微词。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名与利,他们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迎合社会上的“水浒气”。

为了讨得大众更多的喜爱,也不妨顺便称林冲为“帅哥”,说李逵是“猛男”。

而大众呢,大众自然乐得合不拢嘴。

在这合不拢嘴的过程中,大众身上原有的“水浒气”,就被进一步强化了。

21.根据文意,下列对“学术通俗化”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术走向大众,影响大众的生活,与大众亲近起来,让大众最开心。

B.将学术专业艰深的成果以“通俗经典”的形式尽可能地向社会普及。

C.牺牲掉学术著作中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好恶。

D.浅显易懂,但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不会讨得大众的喜爱。

2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如今尽人皆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常识,都是由当初高深的学术观点,借助学术通俗化方式逐渐普及形成的。

B.无论是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还是从事学术通俗化的工作,学者们都应心怀一种神圣和对学术的敬畏。

C.今日学术与大众的“零距离接触”,常常以时髦而又充满噱头的话语方式,来解读古今中外的“学术问题”。

D.对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水浒气”,将学术通俗化的学者和将学术娱乐化的学者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23.文中先后两次列举《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各有什么作用?

(4分)

八、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4.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

他动情地说:

“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依托未免B.感触依附未免

C.感触依托不免D.感受依附不免

2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

“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D.④①②⑤③

26.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4分)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一句话,说明你的态度与理由,字数不超过50字。

(2分)

3月31日,记者从一家提供“代客扫墓”业务的服务中心了解到,“代客扫墓”服务包括清扫墓地、敬香烛、献花、读悼词等,若顾客有需求,也可提供“磕头”、“痛哭”等服务。

祭拜结束后,他们还会通过电子邮件邮寄扫墓照片或视频。

“代客扫墓”服务明码标价:

普通贡品收费50元人民币,一束鲜花收费100元,痛哭10分钟要价300元,若去外地祭扫则需加收“交通费”。

整场祭拜活动价位在300元到3000元不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写作(70分)

28.子曰: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这句话,在当今时代,仍有现实意义。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所见所思,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写一篇关于如何看待“乐”的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福州八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B。

前为“更换”,后为“容易”

2(2分)D。

A乘辇,名词当状语;B用乳汁喂养,名词当动词;C使……硕大,使动用法

3(3分)C。

A应为“可怜那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B应为“所以乡里的人就称他为’驼’”;D应为“我的妻子嫁到我家,她时常来到轩中”

4(7分)

(1)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水面清圆(3)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桂影斑驳、风移影动(6)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7)民斯为下矣

12(6分)

(1)(3分)官员让他们退下,(乐人)不离去,左右的人看着晏子和齐景公。

(2)(3分)而你们只是用夷狄之道来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君,对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13(3分)作者写壮年听雨主要选用了“客舟”、“江阔”、“云低”、“断雁”和“西风”等意象,(1分)描绘了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1分)表现了作者飘泊孤苦之情。

(1分)

14(3分)上片感怀(写)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写)目前的境况。

(1分)按时间顺序,从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1分)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1分)

18(3分)C。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无中生有,原文说“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

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这样说来,清代今文经学派还是承认“经”跟“经纬”这“经”有关系。

19(3分)B。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

”“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应该是指“南北朝以前”。

23(4分)第一次写《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是论证过去的学者很注重学术通俗化的工作,并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第二次举出《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旨在把学术通俗化与学术娱乐化进行对比,进而揭示将学术娱乐化的目的、表现和危害(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1分)。

24(2分)C。

A感受:

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

感触:

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

依附:

附着,依赖依靠。

依托:

依靠。

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

未免:

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

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

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

25(3分)D。

②句中有“也”字,应放在①后,排除A,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宜区别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考虑在B、D中作选择,①④都含有“既有”“则有”故选D。

26(4分)聚乳酸;合成;新进展;复合应用

27(2分)示例一:

“代人扫墓”不可取,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礼”,是对先人的不敬。

实例二:

“代人扫墓”有可取之处,因为这种做法顺应当前的社会特点,可以弥补人在异乡无法祭祖的遗憾。

(言之成理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