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37466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docx

语文解析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精校Word版

历城二中55级高一上学期学情检测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幅画

宗璞

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

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

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

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

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

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

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

四十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

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

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

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

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

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是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时光一晃过了四十年。

八十年代初,《钟山》编辑部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

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

我坐在船头上乘风破浪,十分得意,不断为眼前景色欢呼。

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

“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入枕边书。

”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

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五年,仍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1986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

得知为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

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

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

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

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

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

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

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

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下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

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

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

何谓不隔?

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

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忽又寄来第三幅画。

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

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

一行小字:

为纪念陈澄莱而作,寄与宗璞。

把玩之际,不觉虚欷。

谢谢你,汪曾祺!

澄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

五十年代最后一年,澄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

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

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

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澄莱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

澄莱于1971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原由。

我曾为她写了一篇《水仙辞》的小文。

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

汪兄却记得那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开,还要写一幅。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

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

性情中人不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人,必有真性情。

三幅画放到1987年才送去裱,到1988年春节才取回。

在家里再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存在焉。

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回忆了挚友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在浓墨重彩的叙述和描写中展现了汪曾祺真实坦诚的性情中人的形象。

B"小鸡思果图"仿佛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观察和思考着社会和人生,汪曾祺借这一可笑的形象,批评宗璞单纯幼稚。

C作者写道,“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这里的“真性情”,既包含着真实、真诚、真挚,更有对至美人性、人情的赞美和追求。

D第二幅画上的空白处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我”送裱时“嘱裱工保留此洞”,意在提醒汪曾祺少抽烟,体现了对挚友健康的关心。

2.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画》,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

3.有人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与汪曾祺”等标题,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C2.先写从荣宝斋取回字画,交代其中有三幅画,为汪曾祺所作,点明标题,领起全文;接着宕开一笔,叙写汪曾祺演戏和赠诗两件事,展现其多才多艺的形象,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然后详写三幅画的有关情况,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最后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3.文章以三幅画开篇和结尾,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汪曾祺的“真性情”主要是通过三幅画而得以表现的,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能像“三幅画”那样突出“真性情”的主题;“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而“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过于直白,一览无余。

(任选三点6分)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散文综合鉴赏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A项,“在浓墨重彩的叙述和描写中”表述不当,本文风格淡然,笔法简洁,多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后面汪曾祺的形象概括不够全面。

B项,“这一可笑的形象”和“批评宗璞单纯幼稚”表述不当,“小鸡思果”这一形象可爱而不可笑,且汪曾祺对宗璞绝无批评之意。

D项,“意在提醒汪曾祺少抽烟,体现了对挚友健康的关心”表述不当,作者“嘱裱工保留此洞”,透露出文友之间的理解和深挚情谊。

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

分析文章思想,也就是把握分析文章结构,首先要通读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层次的划分。

第一至三段写去店里取字画,具有点明标题和领起全文的作用。

第四至六段写演戏和赠诗,展示汪曾祺的多方面才艺,为写三幅画做铺垫。

第七至十八段写三幅画,为文章的主体,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

第十九段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开头。

【3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标题意蕴探究题。

作答本题,可从文章的结构安排、技巧运用、主题表现、意境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结构安排看,以三幅画开篇,以三幅画结尾,全文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从技巧运用看,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三幅画是文章着力表现的对象;从主题表现看,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易突出“真性情”的主题;从意境设置看,“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而“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过于直白,一览无余。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国家政策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

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

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

福建猛狮科技总经理王少平表示,“国内锂动力电池正在向高品质、有产能的企业集中,大者恒大的趋势开始越来越明显。

”而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摘编自《动力电池市场的“内忧外患”》,上海有色网2018年6月21日)

材料二:

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有7席,占据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一串数字,并没有让业内人士觉得骄傲。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说:

“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仍然引领锂电池原始创新、核心材料研发;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生产规范严格,能够最先制造出新的成品电池;我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

”据了解,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唯独隔膜仍是短板。

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

(摘编自《一层隔膜两重天:

国产锂电池尚需拨云见日》,《科技日报》2018年6月22日)

材料三: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日前宣布,该国部分企业及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并力争早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此前,法国雷诺汽车业务负责人诺曼德表示,全固态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

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将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首先,相同能量下,全固态电池更薄且体积更小,从而方便应用在新型小尺寸智能电子设备,实现终端产品的小微型化。

其次,全固态电池轻便,能量密度高。

综合考虑到以上两大因素,全固态电池相比于一般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到目前为止,许多实验室中,都已经可以小规模批量试制出能量密度为300-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

从能量密度的数据上看,全固态电池带给人们的直观体会是我们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从“一天一充”升级到“两天一充”。

(摘编自《日本为何对全固态锂电池情有独钟?

》,OFweek锂电网2018年06月20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推进了地方补贴、奖励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相应的动力电池行业的跟进迫在眉睫。

B.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新能源汽车为电池产业带来市场,优质的动力电池则是前者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C.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能够最先生产出新的成品电池,走在动力电池制造的前列,这可能得益于日本的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参与研究这一特点。

D.全固态电池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它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也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5.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想要有所突破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4.B5.①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

②提升国产动力电池的研发设计能力,掌握核心专利。

③加大对动力电池研究的资金投入。

④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增强研发设计能力,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落地。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B项,“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一句错,材料二并没有提到两者的关联。

故选B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題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本题作答时先明确题干问题指向“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想要有所突破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就是要筛选出每一则材料与此相关的信息,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一“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可知要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

材料二“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这就需要提升国产动力电池的研发设计能力,掌握核心专利。

材料三主要论述了日本、法国等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全固态电池,由此可知,我国也应加大对动力电池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增强研发设计能力,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落地。

【点睛】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类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而探究类题目,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也。

世为山南豪族,仕于江左。

父元真,仕梁。

迁哲少修立,有识度,慷慨善谋画,起家文德主帅,转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

其父为衡州,留迁哲本乡,临统部曲事。

时年二十,抚驭群下,甚得其情。

及侯景篡逆,诸王争帝,迁哲外御边寇,自守而已。

大统十七年,太祖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

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

然犹意气自若。

武乃执送京师。

太祖谓之曰:

“何不早归国家,乃劳师旅?

今为俘虏,不亦愧乎?

”答曰:

“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

”太祖深嘉之。

魏恭帝初,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连结为乱。

太祖遣雁门公田弘出梁汉,开府贺若敦趣直谷。

炽闻官军至,乃烧绝栈道,据守直谷,敦众不得前。

太祖以迁哲信着山南,乃令与敦同往经略。

炽等或降或获,寻并平荡。

仍与贺若敦南出狥地。

军次鹿城,城主遣使请降。

迁哲谓其众曰:

“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

”遂不许之。

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

自此巴、濮之民,降款相继。

迁哲每率骁勇为前锋,所在攻战,无不身先士卒,凡下十八州,拓地三千余里。

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迁哲入据白帝。

贺若敦等复至,遂共追击五子王等,破之。

信州先无仓储,军粮匮乏。

迁哲乃收葛根造粉,兼米以给之。

迁哲亦自取供食。

时有异膳,即分赐兵士。

有疾患者,又亲加医药。

以此军中感之,人思效命。

建德二年,进爵安康郡公。

三年,卒于襄州,时年六十四。

赠金州总管。

谥曰壮武。

(节选自《周书·李迁哲传》,卷四十四)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B.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C.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D.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比至信州/已陷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又称“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斜流,古人地理上以东为左而得名。

B.转,指职务调动,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调”“徙”等,而”迁”一般指官职提升。

C.大统是年号,年号是帝王为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起算之年就称为“建元”。

D.爵是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设置王、侯、伯、子、男五等,后代因时改制。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迁哲少年英雄,有所作为。

二十岁时,其父担任衡州刺史留他镇守本乡,他能安抚驾驭部下,很得军心。

B.李迁哲沉稳从容,耿直信义。

兵败被俘,面对太祖的质问,仍慷慨陈词,不卑不亢,委婉表达了没能尽早归降的愧疚。

C.李迁哲骁勇善战,所向披靡。

山南一带叛乱,叛兵据险顽抗,太祖派他前去平乱,叛军闻风归服,余寇也被迅速荡平。

D.李迁哲关心下属,宅心仁厚。

军粮匮乏之际,他用葛根磨粉掺上米,和大家一起吃,若有美味,就分赏给士兵。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梁人果于道左设伏以邀迁哲,迁哲进击,破之。

自此巴、濮之民,降款相继。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答案】6.A7.D8.B

9.梁人果然在道路东边设下伏兵,企图截击李迁哲的军队。

李迁哲发动进攻,击败敌军。

从此巴州、濮州的百姓,相继投降。

10.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句中“信州”,地名;“为……所”,表被动;“向五子王”、“(田)弘”、“迁哲”,人名。

这些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故选A项。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周代没有王爵,应为公爵。

故选D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B项,愧疚的原因是没能为报效梁国而战死。

故选B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核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

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句关键词:

“于”,介词,在;“左”,方位名词,东;“以”,连词表目的,来、企图;“邀”,拦击、堵截;“破”,打败;“降款”,降服、投降。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核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

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句关键词:

“因”,依靠;“而”,表转折;“敝”,损害;“其”,代词,代自己;“与”,结交、亲附;“以”,介词,用;“易”,取代;“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世代为太行山以南的豪族,在江东做官。

父李元真,在梁为官。

李迁哲从小修养立身之道,有识见气度,意气风发,善于谋划。

最初担任文德主帅,转任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

其父担任衡州刺史时,把李迁哲留在本乡,督率自己的私人军队。

当时他二十岁,安抚驾驭部下,很得军心。

后来侯景篡位背叛,诸王争夺帝位,李迁哲抵御外敌入侵,守住了自己的辖区。

大统十七年(551),太祖派达奚武、王雄等人进攻太行山以南,李迁哲率部属抵抗,兵败,向达奚武投降,然而神色仍镇静如常。

达奚武把他押送到京师。

太祖对他说:

“为什么不早点归附,以至劳动军队?

如今当了俘虏,不感到惭愧吗?

”李迁哲答道:

“我世代受梁国的恩惠,未能报答,又不能以死尽节,因此实在感到惭愧。

”太祖对他十分赞许。

魏恭帝初年,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互相勾结,发动叛乱。

太祖派雁门公田弘从梁州、汉州出兵,开府贺若敦进攻直谷。

乐炽听说官军将至,就烧毁傍山架木所成的险路,据守直谷,贺若敦的军队无法进攻。

太祖认为李迁哲在太行山以南素有信义之名,就命令李迁哲与贺若敦一块前去治理。

乐炽等人有的投降,有的被俘,叛乱很快被平定了。

又与贺若敦继续南下夺取土地。

军队驻扎鹿城,城主派遣使者请求投降。

李迁哲对部属说:

“接纳投降,如同对敌,我看对方使者顾盼的神态还很高傲,恐怕会有欺诈吧?

”于是不接受投降。

梁人果然在道路东边设下伏兵,企图截击李迁哲的军队。

李迁哲发动进攻,击败敌军。

从此巴州、濮州的百姓,相继投降。

李迁哲常常率领勇猛之士担任前锋,每次作战,无不身先士卒,共攻占十八州,开拓疆土三千余里。

当时信州被蛮族首领向五子王等人所包围,田弘又派李迁哲前去救援。

等赶到时,信州已经沦陷。

向五子王等人听说李迁哲到,吓得狼狈逃跑。

李迁哲入据白帝。

贺若敦等人也赶到,共同追击向五子王等人,把他们打败。

信州原先没有储备,军粮缺乏。

李迁哲就收集葛根磨成粉,又搀上米让士兵吃。

他自己也同士兵一样。

若有美味,就分别赏给士兵。

士兵中有得病的,他亲自去为他们医治用药。

军中因此感激他,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力。

建德二年(573),晋封安康郡公。

三年,在襄州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追赠金州总管。

谥号壮武。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

“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感情强烈,想象奇特,夸张大胆,典型地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案】11.D12.作者托物言志,①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

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

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

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

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

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