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376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科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答案】C

【考点】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在反应6Na+Fe2O3=2Fe+3Na2O中,Na和Fe都是单质,而Fe2O3和Na2O都是化合物,属于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因此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2019·

湖州15)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答案】B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及反应中二者的质量关系分析。

【解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质量比为40:

36.5,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

B、混合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正确;

C、混合后有水分子生成,总数变大,错误;

D、混合前阳离子有氢离子,混合物氢离子变成水分子,阳离子总数减少,错误;

B。

4.(2019·

宁波8)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

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是氧化物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答案】A

【考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根据微观图中各物质的构成确定出各物质,再结合置换反应定义、氧化物定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该反应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B、甲为二氧化硫,为氧化物,正确;

C、乙是二氧化氮气体,是大气污染物,正确;

D、丙为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会生成硫酸,正确;

A。

5.(2019·

杭州2)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O”、“●”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

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

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及结论分析,结合电解水为分解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解答。

【解答】A、水在通电条件下才可分解,错误;

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氢分子和氧分子,错误;

C、图示为化学变化,H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正确;

D、O原子能转化为O2分子不一定是通电条件,错误;

6.(2019·

嘉兴、舟山9)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

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

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R+MgCl2=RCl2+Mg

B.R+2AgCl=RCl2+2Ag

C.R+2HCl=RCl2+H2↑

D.A+RSO4=AlSO4+R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R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锌反应可得出R的活动性在氢前,但在锌后,再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判断。

【解答】A、R不能与硫酸锌反应,则活动性比锌弱,所以也不能与氯化镁反应,错误;

B、氯化银为沉淀,R与氯化银不能反应,错误;

C、R能与盐酸反应,生成+2价盐和氢气,方程式正确;

D、方程式中硫酸铝化学式书写错误,错误。

二、填空题

7.(2019·

金华、义乌、丽水18)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如图是处理汽车排放的某种有毒气体的微观模型。

请回答:

(1)用模型表示方框中的微粒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

【答案】

(1)

(2)化合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解答】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拆分,原子重组的过程,而图中空白部分则是分子拆分成为原子的过程,即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

如图:

(2)反应前是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后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符合化合反应特征;

化合反应;

(1)

(2)化合反应.

8.(2019·

湖州19)普通火柴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

火柴头在火柴皮上摩擦产生的热使可燃物燃烧放热,让氯酸钾快速分解产生助燃剂,使火柴头猛烈燃烧,从而引燃火柴梗。

(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自的________。

(2)写出快速产生助燃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着火点

(2)2KCIO3

2KCl+3O2↑

【考点】燃烧的条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解析】【分析】

(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

(1)火柴头和火柴梗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它们的着火点;

(2)快速产生助燃剂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IO3

2KCl+3O2↑;

(1)着火点;

(2)2KCIO3

2KCl+3O2↑。

9.(2019·

嘉兴、舟山1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四组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达到目的的有。

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B.生石灰和水C.氯化钙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碘和酒精

(2)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微粒种类变化如图所示“

“O”表示不同原子)。

则参加反应的A、B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A,B

(2)2:

1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根据密闭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找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完成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确定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分析。

(1)A、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B、生石灰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C、氯化钙溶液与硝酸钾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D、碘和酒精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该反应为2A+B=2C,所以A和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1)AB;

1。

10.(2019·

绍兴19)如图是同学们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装置图。

向烧杯中加人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

(1)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实验中涉及到的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答案】

(1)放热

(2)化合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根据燃烧条件确定反应的放热情况分析;

(2)根据化合反应定义分析,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

(1)白磷能被引燃,说明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过程;

(2)氧化钙与水反应和磷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

(1)放热;

(2)化合。

11.(2019·

温州17)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许多地方的习俗,粽叶是包粽子的材料之一。

(1)箬叶(如图)是棕叶的一种,含多种氨基酸。

用着叶包制粽子,可提高粽子中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是人体合成________(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个别商贩利用硫酸铜(CuSO4)溶液浸泡陈旧棕叶使之变为青绿色,这对人体有害。

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可将粽叶用水浸泡,将铁钉(Fe)放入浸泡液中,根据铁钉是否变红进行检验。

写出该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答案】

(1)蛋白质

(2)Fe+CuSO4=FeSO4+Cu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蛋白质

(1)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等7类;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铜的前面,说明铁能够将铜从它的铜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

氨基酸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

(2)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可将粽叶用水浸泡,将铁钉(Fe)放入浸泡液中,根据铁钉是否变红进行检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4=FeSO4+Cu。

为:

Fe+Cu.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9·

金华、义乌、丽水29)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

【实验操作】

用试管取6毫升氢氧化钡溶液,往试管中加,6毫升稀盐酸,等分成两份。

【实验证明】

(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无色。

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继续研究】

(2)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

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变红色,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H+参加反应。

讨论后形成了新的对照实验方案,将步骤补充完整:

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等量的镁片。

(3)证明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解释】

(4)从微观上分析: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OH-

(2)另用试管取3毫升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3毫升水混合(或另用试管取3毫升相同的稀盐酸)

(3)第①步产生的气体比第②步慢(或少)

(4)H+和OH-结合生成H2O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酸碱中和反应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和OH-结合生成水,或者是酸+碱→盐+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所以只要酸碱发生了反应就叫中和,不管进行到何种程度,判断是完全中和是以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作为标准的。

(1)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中为无色,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则说明溶液不是碱性,即没有氢氧根离子;

(2)为了控制变量,要保证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总体积相同,且形成对照,则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盐酸3mL,然后加入3mL蒸馏水即可;

(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则第①步中的H+比第②步溶液中H+少,而镁与H+反应能够产生氢气,H+越少则产生氢气会较慢或者较少;

(4)

BaCl2是可溶性盐,即在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所以其实质是H+与OH-生成水的过程;

(1)OH-;

(2)另用试管取3毫升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3毫升水混合(或另用试管取3毫升相同的稀盐酸);

(3)第①步产生的气体比第②步慢(或少);

(4)H+和OH-结合生成H2O。

13.(2019·

绍兴26)材料一:

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

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

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

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

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

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

然后把容器放到火上加热,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

“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

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

________。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

(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答案】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会增加(合理即可)

(2)空气

(3)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

(4)A,C,D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资料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方法进行分析。

(1)铁丝或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会增加,可说明燃素学说的错误;

(2)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于空气中的氧气;

(3)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

(4)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正确;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实验的设计与操作,错误;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正确;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正确。

故答案为: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会增加;

(2)空气;

(3)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4)A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