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044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题涂黑。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内。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孕,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2.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3.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受精时,精子的头部和尾部一起进入卵细胞中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4.甲生物核酸的碱基比例为:

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

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

A.蓝藻、变形虫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5.人工选择能选育出良种,自然选择能形成物种,这两方面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普遍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斗争D.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6.下图是某些生物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示意图,最可能表示单培体的是(  )

A.

B.

C.

D.

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色盲儿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C.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D.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8.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C.H~I段表示受精作用,子代从精子和卵细胞中继承等量的细胞质

D.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分别为1:

2和1:

1

9.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让其去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35S

10.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

甲~戊中表现型相同的有()

后代表现型亲本组合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甲×乙

85

28

94

32

甲×丁

78

62

68

71

乙×丙

0

0

113

34

丁×戊

0

0

49

51

A.甲、丙B.甲、戊

C.乙、丙、丁D.乙、丙、戊

1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当F2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9∶6∶1和15∶1时,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4∶1和1∶3B、1∶3、1∶2∶1和3∶1C、1∶2∶1、4∶1和3∶1D、3∶1、3∶1和1∶4

12.某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精子,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请推测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A.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无法判断D.位于一对或者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3.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1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类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其形状、大小基本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1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不能辨别视野中哪条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

B.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査结果

C.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直接向培养液中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四分体

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个体比接近1∶2∶1

1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C.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基因之间的关系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18.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产生F1的比例见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Rr

B.F1中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之比为2:

1

C.F1中黄色圆粒占3/8

D.F1中纯合子占1/8

19.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生物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0.椎实螺是雌雄同体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

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为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母性效应。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DD×♂dd,F1全为右旋,F2也全是右旋

B.♀dd×♂DD,F1全为左旋,F2也全是左旋

C.♀Dd×♂dd,F1全为右旋,F2中右旋:

左旋=1:

1

D.♀dd×♂Dd,F1全为左旋,F2中右旋:

左旋=1:

1

21.如图为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Y

B.对果蝇进行基因测序选择Ⅱ、Ⅲ、Ⅳ、Y四条染色体即可

C.雄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雄果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

22.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B.3∶1,4∶1和1∶3

C.1∶2∶1,4∶1和3∶1D.3∶1,3∶1和1∶4

23.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A.ATPB.DNA的两条模板链

C.解旋酶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24.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35S或32P的普通供养基中直接培养病毒

B.将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可以通过观察放射性的分布判断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

C.用含32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则沉淀物中放射性比正常情况下高

D.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没有搅拌直接离心,则沉淀物中放射性比正常情况下高

25.下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⑨既容易断裂又容易生成,所以DNA稳定性与之无关

D.该DNA片段有两种碱基配对方式,四种脱氧核苷酸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分,总计50分)

26.(12分)下列某家庭系谱中,Ⅲ代5号经检查患有某种伴性遗传病。

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致病基因是性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I代2号的基因型为。

(3)III代6号的基因型为,是纯合子的几率为。

(4)若III代6号与一正常男人结婚,生一患病儿子的几率为。

27.(10分)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____法,进一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上清液、沉淀物)中。

(5)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

28.(12分)野生型青蒿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

已知青蒿的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

请回答:

(1)为研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通过自交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_。

让纯合的白青秆分裂叶植株和纯合的紫红杆稀裂叶杂交,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否则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2)已知控制茎秆颜色和叶形状的基因仅有一对位于青蒿的5号染色体上,且等位基因C与c、D与d也位于5号染色体(见下图)。

基因型为AaBbCcDd的植株自交(基因型为CC或DD的个体不能存活;各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若子代中___________,则说明控制叶形状的基因位子5号染色体上。

(3)用纯合的稀裂叶植株(♂)和分裂叶植株(♀)杂交,F1中出现了少量的分裂叶植株。

若只虑杂交实验中的操作失误,对上述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6分)某雄性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变化。

据图回答:

(1)从A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分裂过程;曲线由J到O表示的是_______分裂过程。

(2)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__。

(用字母表示)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

(3)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4)由H→J,DNA的含量又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___________使两配子结合。

I时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不一定不含等位基因;多倍体有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因此其基因可能是纯合的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故选D。

2.C

【解析】人体的遗传物质为DNA,DNA可通过复制来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来表达遗传信息,RNA只是遗传信息的表达中发挥作用,A错误。

核糖体只是蛋白质合成场所,而蛋白质的加工成熟分别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完成,如分泌蛋白的加工,B错误。

由于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的结合)的场所,膜上附着了催化相关阶段的酶,因此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即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C正确。

人体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它在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与高尔基体无关,D错误。

3.A

【解析】受精时,精子的尾部不进入卵细胞,A错误。

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并将各自携带的遗传物质也结合起来,其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D正确。

受精后的受精卵染色体数和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

4.D

【解析】A、变形虫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乙不可能是变形虫,A错误;

B、T2噬菌体的核酸只有DNA,因此甲不可能是噬菌体,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乙不可能是豌豆,B错误;

C、绵羊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乙不可能是绵羊,C错误;

D、肺炎双球菌既含有DNA也含有RNA,核酸中的嘌呤与嘧啶可能不相等,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结构,嘌呤与嘧啶可能不相等,D正确.

故选:

D.

5.B

【解析】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故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原因,A错误;

B、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生物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适应周围环境与不适应周围环境),为选择提供了选择的资料,选择的基础,B正确;

C、生物就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生存竞争是实现选择的手段,C错误;

D、在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中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是进行选择的动力,D错误.

故选:

B.

6.D

【解析】A、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含有4个染色体组,可能是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A错误;

B、B细胞内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是三倍体生物的体细胞,B错误;

C、C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是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C错误;

D、D细胞内有1个染色体组,只能是单培体,D正确.

故选:

D.

7.A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男孩的基因型为XbXbY,则该男孩是由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而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是由于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含有基因b的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故选:

A.

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XbXbY),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据此答题.

8.C

【解析】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中A~C段,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显示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B正确;

C、H~I段表示受精作用,子代从精子和卵细胞中继承等量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但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均来自卵细胞,C错误;

D、CD段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GH段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所以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分别为1:

2和1:

1,D正确.

故选:

C.

9.B

【解析】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找不到15N和35S,A错误;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找到15N和32P,B正确;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也找不到15N,C错误;噬菌体的DNA中不含S元素,D错误.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2P,而外壳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10.D

【解析】甲×乙后代:

黄色:

绿色=1:

1;圆粒:

皱粒=3:

1;故甲、乙基因型为YyRr、yyRr;

甲×丁后代:

黄色:

绿色=1:

1;圆粒:

皱粒=1:

1;故甲、丁基因型为YyRr、yyrr;

乙×丙后代:

黄色:

绿色=0:

1;圆粒:

皱粒=3:

1;故乙、丙基因型为yyRr、yyRr;

丁×戊后代:

黄色:

绿色=0:

1;圆粒:

皱粒=1:

1;故丁、戊基因型为yyrr、yyRr;

所以甲、乙、丙、丁、戊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故表现型相同的是乙、丙、戊,D正确。

 

11.B

【解析】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

F2的分离比为9:

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

(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

(A_bb+aaB_+aabb)=1:

3;

F2的分离比为9:

6:

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

(3A_bb+3aaB_):

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

(A_bb+aaB_):

aabb=1:

2:

1;

F2的分离比为15:

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

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

aabb=3:

1.

 

(1)12:

3:

1即(9A_B_+3A_bb):

3aaB_:

1aabb或(9A_B_+3aaB_):

3A_bb:

1aabb

(2)9:

6:

1即9A_B_:

(3A_bb+3aaB_):

1aabb

(3)9:

3:

4即9A_B_:

3A_bb:

(3aaB_+1aabb)或9A_B_:

3aaB_:

(3A_bb+1aabb)

(4)13:

3即(9A_B_+3A_bb+1aabb):

3aaB_或(9A_B_+3aaB_+1aabb):

3A_bb

(5)15:

1即(9A_B_+3A_bb+3aaB_):

1aabb

(6)9:

7即9A_B_:

(3A_bb+3aaB_+1aabb)据此答题.

12.D

【解析】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先经复制,基因型变为AAaaBBbb,分在一个四分体上就是AB、AB,ab、ab,或者Ab、Ab,aB、aB,发生交叉互换后就是AB、Ab,aB、ab或Ab、AB,ab、aB,再经过两次分裂即变成4个不同的精子;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在两个不同的染色体上时,经复制后也是AAaaBBbb,分在两个四分体上就是A、A、a、a,B、B、b、b,经过交叉互换就是A、a、A、a,B、B、b、b或A、A、a、a,B、b、B、b,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变成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形成4个不一样的精子。

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13.C

【解析】图①显示:

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图②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项错误;观察并比较分析图③中的基因1和基因2的碱基序列可知,基因2较基因1少了一对碱基:

A—T,因此这种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B项错误;图④中“环形圈”的出现,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是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中的缺失或重复,C项正确;图中4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都能够遗传,D项正确。

 

14.D

【解析】豌豆是雌雄同株,没有性染色体,A错误。

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形状和大小不同,B错误。

雄配子也有部分含X的,C错误。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质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D正确。

 

15.A

【解析】15.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不能辨别视野中哪条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A项正确;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越多,所估算的数值越接近实际水平,即所选择的样方数会影响调査结果,B项错误;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

取2mL培养液注入干净的试管中,再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C项错误;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但不能观察到四分体,D项错误。

 

16.C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是假说的内容,A错误;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B错误;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即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

1,C正确;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而不是推测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例,D错误.

17.B

【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18.C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

黄:

绿=1:

1,圆:

皱=3:

1,故亲本类型为YyRr×yyRr,故A错误;由图可知黄:

绿=1:

1,故B正确;黄色圆粒的比例为1/2×3/4=3/8,故C正确;F1中的纯合子有yyRR和yyrr,比例为1/2(1/4+1/4)=1/4,D错误。

19.A

【解析】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人的身高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A错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BC正确;生物的性状表现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条件影响,D正确。

20.B

【解析】♀DD×♂dd,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F1全为右旋,F1为Dd,则F2也全是右旋,A正确。

♀dd×♂DD,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F1全为左旋,F1为Dd,则F2也全是右旋,B错误。

♀Dd×♂dd,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F1全为右旋,F1为Dd或dd,则F2是右旋或左旋,比例为1:

1,C正确。

♀dd×♂Dd,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F1全为左旋,F1为Dd或dd,则F2是右旋或左旋,比例为1:

1,D正确。

21.D

【解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X或Ⅱ、Ⅲ、Ⅳ、Y,A项错误;对果蝇进行基因测序应选择Ⅱ、Ⅲ、Ⅳ、X、Y五条染色体,B项错误;雄果蝇体内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雄果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D项正确。

22.A

【解析】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表现为自由组合,F2典型的性状分离比是9(双显)∶3(一显一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