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381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4什么叫混凝土的徐变?

影响徐变有哪些主要原因?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主要影响因素: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1-5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变形都是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两者有和不同之处?

徐变变形是在持久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应变;

收缩变形是混凝土在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是一种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1-7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和粘结强度?

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要采取哪些措施?

(1)粘结应力:

变形差(相对滑移)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产生的剪应力;

(2)粘结强度:

实际工程中,通常以拔出试验中粘结失效(钢筋被拔出,或者混凝土被劈裂)时的最大平均粘结应力作为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3)主要措施:

①光圆钢筋及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均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提高,所以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增加粘结力;

②水平位置钢筋比竖位钢筋的粘结强度低,所以可通过调整钢筋布置来增强粘结力;

③多根钢筋并排时,可调整钢筋之间的净距来增强粘结力;

④增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⑤采用带肋钢筋。

第二章

2-1桥梁结构的功能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何谓结构的可靠性?

①桥梁结构的功能由其使用要求决定的,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1)桥梁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外加变形、约束变形等的作用;

(2)桥梁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例如,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和局部损坏;

(3)桥梁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不出现过大的裂缝宽度,不发生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碳化导致钢筋的修饰;

(4)在偶然荷载(如地震、强风)作用下或偶然事件(如爆炸)发生时和发生后,桥梁结构仍能保持整体稳定性,不发生倒塌。

②结构的可靠性:

指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2-2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和使用寿命有何区别?

设计基准期是指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时,结合结构使用期,考虑各种基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参数,设计基准期可参考结构使用寿命的要求适当选定,但二者不完全等同。

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表面它的失效概率可能会增大,不能保证其目标可靠指标,但不等于结构丧失了所要求的基本功能甚至报废。

一般来说,使用寿命长,设计基准期也可以长一些,使用寿命短,设计基准期应短一些。

通常设计基准期应该小于寿命期。

2-3什么叫极限状态?

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哪两类结构的极限状态?

①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成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4试解释一下名词:

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抗力。

作用:

是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应力和应变的所有原因;

直接作用:

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

间接作用:

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抗力:

是指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能力。

2-5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结构设计哪三种状况?

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

2-6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计算原则是什么?

我国《公路桥规》采用的是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以塑性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原则是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基本组合)的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设计值,即。

②正常使用状态是以结构弹性理论或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作用(或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对构建的抗裂、裂缝宽度和挠度进行验算,并使各项计算值不超过《公路桥规》规定的各相应限值。

设计表达式为.

2-7什么叫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①材料强度标准值:

是由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经数理统计以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强度值,即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②材料强度设计值:

是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后的值。

2-8作用分为几类?

什么叫作用的标准值,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可变作用的频遇值?

作用分为永久作用(恒载)、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三类;

作用的标准值:

是结构和结构构件设计时,采用的各种作用的基本代表值。

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

指在设计基准期间,可变作用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作用值。

可变作用频遇值:

在设计基准期间,可变作用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次数为规定次数的作用。

它是指结构上较频繁出现的且量值较大的荷载作用取值。

2-9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截面处,结构重力产生的剪力标准值;

汽车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

冲击系数;

人群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

温度梯度作用产生的剪力标准值,参照例题2-3,试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的作用效应组合计算。

解:

①作用短期效应组合

汽车荷载不计冲击系数的汽车荷载剪力标准值为:

=431.39kN

①作用长期效应组合

=331.08kN

第三章

3.1、试比较图3-4和3-5,说明钢筋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梁钢筋布置的特点。

板:

单向板内主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布置在板的受拉区,钢筋数量由计算决定。

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行车道板)或8mm(人行道板)。

近梁肋处的板内主钢筋,可沿板高中心纵轴线的(1/4~1/6)计算跨径处按(30°

~45°

)弯起,但通过支承而不弯起的主钢筋,每米板宽内不应少于3根,并不少于主钢筋截面积的1/4。

在简支板的跨中和连续梁的支点处,板内主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

行车道板受力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应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同时满足附表1-8的要求。

在板内应设置垂直于板受力钢筋的分布钢筋,分布钢筋是在主筋上按一定间距设置的横向钢筋,属于构造配置钢筋,即其数量不通过计算,而是按照设计规范规定选择的。

梁:

梁内的钢筋常常采用骨架形式,一般分为绑扎钢筋骨架和焊接钢筋骨架两种形式。

梁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数量由数量决定。

可选择的钢筋数量直径一般为(12~32)mm,通常不得超过40mm。

在同一根梁内主钢筋宜用相同直径的钢筋,当采用两种以上直径的钢筋时,为了便于施工识别,直径间应相差2mm以上。

3-2什么叫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

配筋率的表达式中,含义是什么?

答:

配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截面面积的比值(化为百分数表达)。

是指截面的有效高度。

3-3为什么钢筋要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设置保护层是为了保护钢筋不直接受到大气的侵蚀和其他环境因素的作用,也是为了保证钢筋和混凝土有良好的粘结。

影响因素:

环境类别、构件形式、钢筋布置。

3-4、参照图3-7,试说明规定各主钢筋横向净距和层与层之间的竖向净距的原因。

1)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增强两者的粘结力;

2)保证钢筋之间有一定间隙浇注混凝土;

3)方便钢筋的布置。

3-5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各阶段受力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Ⅰ阶段:

混凝土全截面工作,混凝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基本上都呈三角形分布。

第Ⅰ阶段末:

混凝土受压区的应力基本上仍是三角形分布。

但由于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变形的发展,拉应变增长较快,根据混凝土受拉时的应力—应变图曲线,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为曲线形。

这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变临近极限拉应变,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表示裂缝即将出现,梁截面上作用的弯矩用表示。

第Ⅱ阶段:

荷载作用弯矩到达后,在梁混凝土抗拉强度最弱截面上出现了第一批裂缝。

这时,在有裂缝的截面上,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把它原承担的拉力传递给钢筋,发生了明显的应力重分布,钢筋的拉应力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

混凝土的压应力不再是三角形分布,而是形成微曲的曲线形,中和轴位置向上移动。

第Ⅱ阶段末:

钢筋拉应变达到屈服值时的应变值,表示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第Ⅱ阶段结束。

第Ⅲ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钢筋的拉应变增加的很快,但钢筋的拉应力一般仍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

这时,裂缝急剧开展,中和轴继续上升,混凝土受压区不断缩小,压应力也不断增大,压应力图成为明显的丰满曲线形。

第Ⅲ阶段末:

这时,截面受压上边缘的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值,压应力图呈明显曲线形,并且最大压应力已不在上边缘而是在距上边缘稍下处,这都是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图所决定的在第Ⅲ阶段末,压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耗尽,在临界裂缝两侧的一定区段内,压区混凝土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即混凝土被压碎,梁破坏,在这个阶段,纵向钢筋的拉应力仍维持在屈服强度。

3-6什么叫钢筋混凝土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

各自有什么样的破坏形态?

为什么吧少筋梁和超筋梁都成为脆性破坏?

实际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称为少筋梁;

大于最小配筋率且小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适筋梁;

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超筋梁。

少筋梁的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受拉钢筋达到屈服点,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仅出现一条集中裂缝,不仅宽度较大,而且沿梁高延伸很高,此时受压区混凝土还未压坏,而裂缝宽度已经很宽,挠度过大,钢筋甚至被拉断。

适筋梁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其应力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因混凝土压碎而破坏。

超筋梁的破坏是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受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

破坏前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受拉区的裂缝开展不宽,破坏突然,没有明显预兆。

少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都很突然,没有明显预兆,故称为脆性破坏。

3-7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当受拉钢筋屈服后能否再增加荷载?

为什么?

少筋梁能否这样?

适筋梁可以再增加荷载,因为当受拉区钢筋屈服后,钢筋退出工作,受压区混凝土开始受压,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因混凝土压碎而破坏,这时不能再增加荷载。

少筋梁裂缝出现在钢筋屈服前,此时构件已不再承受荷载,若继续增加荷载,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仅出现一条集中裂缝,不仅宽度较大,而且沿梁高延伸很高,此时受拉区混凝土还未压坏,而裂缝宽度已经很宽,挠度过大,钢筋甚至被拉断。

3-8

基本假定有:

1)平截面假定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材料应力与物理关系

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从开始加荷到破坏的各个阶段,截面的平均应变都能较好地符合平截面假定。

对于混凝土的受压区来讲,平截面假定是正确的。

而对于混凝土受压区,裂缝产生后,裂缝截面处钢筋和相邻的混凝土之间发生了某些相对滑移,因此,在裂缝附近区段,截面变形已不能完全符合平截面假定。

3-9什么叫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和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起什么作用?

取值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相对受压区高度:

相对受压区高度,其中为受压区高度,为截面有效高度。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当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应变而开始屈服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也同时达到其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高度为,被称为相对界限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②作用:

在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中通常用来作为界限条件,来判断截面的破坏类型,是始筋破坏还是少筋破坏。

③相关因素:

受拉区钢筋的抗拉强度值;

受拉区钢筋的弹性模量;

混凝土极限压应变以及无量纲参数有关。

3-16

基本公式法:

查附表可得,则弯矩计算值。

采用绑扎钢筋骨架,按一层钢筋布置,假设,则有效高度。

(1)求受压区高度

有公式3-14得:

(2)求所需钢筋数

钢筋布置可选2φ32()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且满足附表要求

,取45mm

最小配筋率计算:

,所以配筋率不应小于0.2%,实际配筋率

查表法:

查附表可得

假设,则有效高度。

查附表1-5得

3-17

查附表可得。

,故取

由配筋图计算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净距,满足

实际配筋率:

,满足

求受压区高度:

抗弯承载能力

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3-18

弯矩计算值,上侧受拉。

取1m宽来进行截面配筋,即b=1000mm

钢筋布置可选4φ12(),或者6φ10(),钢筋布置在受拉一侧,即上缘。

,取35mm

,所以配筋率不应小于0.2%,实际配筋率,

3-19

设,受拉钢筋按两层钢筋布置,假设,则有效高度。

3-21

内梁

1.简支梁计算跨径的1/3,即。

2.取相邻两梁平均间距2200mm

3.

取三个中的最小值,即2200mm

边梁

,又外侧悬臂板实际宽度为2200mm,所以边梁有效宽度为2200mm

3-22

受压区高度在翼板厚度内,即,为第一类T形截面,受压区已进入梁肋,即,为第二类T形截面

第一类T形截面,中和轴在受压翼板内,受压区高度。

此时,截面虽为T形,但受压区形状为宽的矩形,而受拉截面形状与截面抗弯承载能力无关,故以宽度为的矩形来进行抗弯承载力计算。

3-23

弯矩计算值

保护层厚度,且大于钢筋直径d

钢筋净距,且大于直径d

,则

T形截面有效宽度:

1.计算跨径的1/3:

2.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为2100mm

3.

所以T梁截面有效宽度,厚度

(1)判断T形截面类型:

为第一类T形截面

(2)求受压区高度x

(3)正截面抗弯能力

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3-24

先将空心板的圆孔换算成的矩形孔

面积相等:

惯性矩相等:

解得:

故上翼板厚度

下翼板厚度

腹板厚度

第四章

4-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沿斜截面破坏的形态有几种?

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斜拉破坏,发生在剪跨比比较大()时;

剪压破坏,发生在剪跨比在时;

斜压破坏,发生在剪跨比时。

4-2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弯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箍筋数量及强度等。

4-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弯承载力基本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公式的上下限物理意义是什么?

适用范围:

1)截面尺寸需满足

2)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物理意义:

1)上限值:

截面最小尺寸;

2)下限值:

按构造要求配置钢筋

4-5解释以下术语

剪跨比:

剪跨比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来表示,此处M和V分别为剪弯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为截面有效高度。

配筋率:

剪压破坏:

随着荷载的增大,梁的剪弯区段内陆续出现几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发展成临界斜裂缝。

临界斜裂缝出现后,梁承受的荷载还能继续增加,而斜裂缝伸展至荷载垫板下,直到斜裂缝顶端的混凝土在正应力、剪应力及荷载引起的竖向局部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

这种破坏为剪压破坏。

斜截面投影长度:

是纵向钢筋与斜裂缝底端相交点至斜裂缝顶端距离的水平投影长度,其大小与有效高度和剪跨比有关。

充分利用点:

所有钢筋的强度被充分利用的点

不需要点:

不需要设置钢筋的点

弯矩包络图:

沿梁长度各截面上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分布图

抵抗弯矩图:

又称材料图,是沿梁长度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各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4-6钢筋混凝土抗剪承载力复核时,如何选择复核截面?

《公路桥规》规定,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时,其复核位置应按照下列规定选取:

1)距支座中心h/2处的截面

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处的截面以及锚于受拉区的纵向受拉钢筋开始不受力处的截面

3)箍筋数量或间距有改变处的截面

4)梁的肋板宽度改变处的截面

4-7试述纵向钢筋在支座处锚固有哪些规定?

《公路桥规》有以下规定:

1)在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处,应至少有两根且不少于总数1/5的下层受拉主钢筋通过;

2)底层两外侧之间不向上弯曲的受拉主钢筋,伸出支点截面以外的长度应不小于10d;

对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应不小于12.5d,d为受拉钢筋直径。

4-9

纵向受拉钢筋:

采用绑扎钢筋骨架,按两层层钢筋布置,假设,则有效高度。

单筋截面最大承载能力为:

所以采用双面配筋。

取,

受压钢筋选择2φ12(),受拉钢筋选择3φ22+3φ16()。

取受拉钢筋层距为55mm,净距为,满足要求;

钢筋间净距

,取

配筋率

箍筋:

取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能力,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则:

,解得

由此可得:

采用直径φ8的双肢箍筋,箍筋截面积

跨中截面,

支点截面

由构造要求得:

去,箍筋配筋率,满足要求,根据要求:

在支座中心向跨径长度方向的500mm范围内,设计箍筋间距,尔后至跨中截面统一采用

第六章

6-1配有纵向钢筋和普通钢筋的轴心受压短柱与长注的破坏形态有何不同?

什么叫作柱的稳定系数?

影响稳定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短柱:

当轴向力P逐渐增加时,试件也随之缩短,试验结果证明混凝土全截面和纵向钢筋均发生压缩变形。

当轴向力P达到破坏荷载的90%左右时,柱中部四周混凝土表面出现纵向裂缝,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最后是箍筋间的纵向钢筋发生屈服,向外鼓出,混凝土被压碎而整个试验柱破坏。

钢筋混凝土短柱的破坏是材料破坏,即混凝土压碎破坏。

2)长柱:

在压力P不大时,也是全截面受压,但随着压力增大,长柱不紧发生压缩变形,同时长柱中部发生较大的横向挠度,凹侧压应力较大,凸侧较小。

在长柱破坏前,横向挠度增加得很快,使长柱的破坏来得比较突然,导致失稳破坏。

破坏时,凹侧的混凝土首先被压碎,混凝土表面有纵向裂缝,纵向钢筋被压弯而向外鼓出,混凝土保护层脱落;

凸侧则由受压突然转变为受拉,出现横向裂缝。

3)稳定系数: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构件长细比增大的附加效应使构件承载力降低的计算系数

4)主要影响因素:

构件的长细比

6-5

短边,计算长细比,查表得

,则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6-7

查表得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HRB335级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R235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轴心压力计算值

1)截面设计

长细比,可按螺旋箍筋柱设计。

(1)计算所需纵向钢筋截面积

由附表1-8,取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则:

核心面积直径:

柱截面面积:

核心面积:

假定纵向钢筋配筋率,则可得到:

选用7根16的,

(2)确定箍筋直径和间距S

取,可得螺旋箍筋换算截面面积为:

选Φ10单肢箍筋的截面积,这时箍筋所需的间距为:

,由构造要求,间距S应满足和,故取

2)截面复核

,,

满足承载力要求!

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会剥落。

故混凝土保护层不会剥落。

第七章

7-2试简述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和破坏类型。

破坏形态:

(1)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当偏心距较大时,且受拉钢筋配筋率不高时,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是受拉钢筋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受压混凝土压坏,临近破坏时有明显的预兆,裂缝显著开展,构件的承载能力取决于受拉钢筋的强度和数量。

(2)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一般是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同一侧的钢筋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破坏前钢筋的横向变形无明显急剧增长,正截面承载力取决于受压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受拉钢筋强度。

破坏类型:

1)短柱破坏;

2)长柱破坏;

3)细长柱破坏

7-3由式(7-2)偏心距增大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由公式可知,偏心距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