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290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考研心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心得.docx

《考研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心得.docx

考研心得

考研心得

给学弟学妹们:

想到自己今年的考研可以给你们无论是要考武大金融还是其他专业,亦或是其他学校的同学有到一个借鉴,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复试回来之后想这所有的大概都已搞完,可以写这这篇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的初试成绩是数学144、政治79、日语90、专业课118,首先讲一下各科复习情况吧。

数学

把它放在最前面,因为确实很重要。

第一轮复习是7月9号到8月17号,是在家里复习的,把高数概统和线代课本过了一遍,高数用了一半的时间。

看得确实很认真,包括定理的证明都仔细推理,所有的课后题都做了一遍,整理了一个笔记本。

第二轮是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用了很长时间,从8月18号到近11月份,这一段时间可能由于身体不停地出问题,所以复习得进度很慢。

但是也因为一直在强调自己要复习就要保证效率,所以对理解没有那么大影响。

在这一段时间里也是很重识这本书,即便书中有总结的每类题型,我也认真想在这类题型下每道题大概有什么知识点的关联和区别,因为即使类型是属一类的还是有不同的。

对于自己比较薄弱的知识点错过的知识点用彩色的笔划出来,所以我的复习全书很旧,而且花花绿绿的。

而且即使不是一类题有些题目的很细小的点都是有共通之外的,所以做题的时候要保证自己是用全心去做,这样才看得到许多可能会忽视到的点。

在第三轮时我开始还不甘心自己的计划拖到这种份上,因为原来打算要把复习全书看三遍,然后做660题的,所以把复习全书做完第一遍后就边过第二遍跟做660题,但是搞了概统和线代后就发现不成,这样做下去肯定做不完的,所以没高数做就放弃了660题,开始做真题,从最开始最久远的97年开始做,做了大概4套,觉得和近些年的比题目有些简单,不是很有提高性。

就买了400题,是模拟题,这套题确实很有难度,有时一道选择或填空其实都可以出成大题的,刚开始做只能做到60到70,即便到最后也只能做到100左右,所以做这套题做得挺沮丧的,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强。

在这期间也穿插做近年的真题,做真题的感觉就是实在是拿自己无语,平时最高也就能做到120左右,但是每次错过的题目都要有十几分是由于马虎的缘故。

所以最后的主线就是保证自己做过的题目的正确率,但是还是很容易就错,所以考前为此很郁闷,压力很大。

  最后就是考前,考前把所有在复习全书上划过的知识点过了一遍,强记有些容易错的公式,就到考试的时间了。

但是考试时其实是蛮幸运的,数学是上午考,11:

30结束,结果我不知为什么鬼使神差地以为11点就结束,结果做完了还有四十多分钟,所以仔细检查了两遍,结果实在是让人冒冷汗,有十几分的题都是马虎错的。

  专业课

  我知道你们的专业课设置和我们相比是好很多的,我们当时很让人无语的就是宏观要大四上学期上,所以我的宏观是暑假自学的,所以学得很艰难,整个暑假整整两个月,只马马虎虎看了下宏观,因为看不太懂,所以有很多不明白的。

然后就是很认真地看了微观并把所有的图及相应的原理和含义整理到了一个笔记本上,不过后来也没有看,但是自己画图时画得很干净认真,对于思路的整理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我也不知怎么做专业课才最好,我自己也就是对着一年一年的真题,把每年真题考的每道题对应到相应的章节,思考会在哪里出大题,哪里出名词解释。

不过最后的发现是武大考得很全面,近三年总会一两个我觉得比较偏的知识点,甚至是论述题。

所以也没有办法,就只好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仔细看。

今年考试也是一样,本来曼昆的书没什么必要看的,唯一一个章节和高鸿业的书的理论体系构架不怎么一样的就是开放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我觉得不会考的,所以曼昆的书是最后几天才看,大概过了一遍,结果就考了最后的20分的论述题,所以说复习专业课最后不要报侥幸心理,全面复习吧。

  政治

  个人觉得这一个比较有发言权,呵呵。

因为本身是理科生,一看到政治就头痛,所以到后来觉得还是有不少体会的。

  我是政治大纲出来后才开始复习政治的,买了序列一,没有报班,但是有听前一年的视频,听第一遍的时候,把握了马哲和政经的理解,其实思修和毛邓三主要是靠听视频带一遍,不然我自己是看不下去的。

然后就是开始做题,本来是做序列二,但是由于没有答案解析,做了半个多月觉得不成,因为不知错在哪里,导致总是翻序列一对答案太浪费时间,就买了张俊芳的2100题。

后来12月份买了世界图书出版社的历年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后来在做这本书时,发现原来觉得真题会覆盖较少的知识点,所以要先做其他参考书再来做真题,最后看的时候发现真题内容很全面的,而且这本书是按章节对真题进行总结归类的,所以比一年一年地看真题要好很多。

另外在11月份时每天都在听政治音频,在路上也听、睡前也拿它催眠,后来自己理解了就觉得他讲课实在是很罗嗦,而他讲的毛邓三和思修与法基完全可以不听,因为就几乎是照书念的。

但是陆象山的近代史和毛泽东思想还是不错的,对于加深记忆很有好处。

  政治大概就是这样,最后就是看考点识记这样总结性的小本书,连序列一都不怎么看了,狂做模拟题,狂背20天20题,这本小书还是有很多知识点的。

背了之后发现自己虽然很多细节性的东西记不住,但是觉得底气壮了。

  1月16到17号考试,我因为大四仍然有9门课,而且最悲催的是这几门课的期末考在1月11号到15号,我自己到教学秘书、教务处、副院长那里申请缓考都没申请成功。

但是很特别就是15号考的两门课,有一门老师同意我考研后私下里找他考试,还有就是15号会计学因为一系列原因推迟到下学期开学时考,所以压力也减轻不少。

虽然那时压力很大,为了期末不挂科,我自己又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也就是保证考试不做弊,所以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在期末考上的,但也只是每天晚上9点半看到11点而已,当时去参加考试也是豁出去的心态,就是在答题纸上知道的就全写上不知道就胡扯,有进半个小时搞定就走人了。

之所以要讲这个就是想告诉大家有些事不是全是坏事,我也因为这个在考政治时觉得自己在答大题可以扯很多东西。

  日语

  这一个我觉得大家没有太大必要花费太多时间,都是过了一级的人了,也都不用怕它吧,大家在这上面也算是久经沙场的了。

但是可能如果平日里你下的功夫不够多,可能还是要比其他人多花些功夫研究的。

我记得那天交流会上有同学问我一级的分数,当时还是400分,所以339的分数还是蛮高的,我回答说个人觉得自己是在考试上比较幸运,实际上的实力并没有那么强。

他当时问那你是如何总是那么幸运,说实话这个也和平日里付出的努力以及考试技巧相关的,我当时准备二级和一级时都是下了狠功夫的,但是之所以说幸运是指这样:

就是我觉得正常发挥可以考70分,可以保证合格,但是结果考了75分,这个和考试的状态和一部分的运气相关。

  我当时是从9月份把易友人讲的知识点过了一遍,当时课很多,我也常常不时地去上课,是在课间时看的。

个人觉得对于大家来说那本书就是垃圾,不是贬低这本书,而是相信大家的实力。

我自己最后唯一看的就是一些上面自己不是太熟悉的词汇,不过也没有用到。

  然后就是开始做赵敬的真题,那本书还不错,但是我自己也是觉得不用做那么多题,后面的模拟题可以不做的。

我自己把模拟题从做第一套到最后一套也没有什么提高,选择也都是错上5到10分左右。

但是当时还是很认真地做、很认真地查词汇,因为很担心如果不保持状态老是啃老本也不是个事儿。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点收获。

我也真心的祝福我身边那些在考研这条路上考好的考的不好的成功的失败的以及现在正在考研的朋友未来都能够开心快乐,毕竟考研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而已。

  一、专业选择

  我觉得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如果我们能尽早的确定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尽早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也就是我们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规划,那么我们可以少走写弯路。

在选专业的时候,我们最好考虑一下以下因素:

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就是自己未来愿意从事什么职业;你自己是喜欢某种挑战性的生活还是喜欢一种轻松简单的生活;自己是否喜欢某个地方,中国太大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你,如果你的家是北方的,那你可能喜欢一望无垠的而带干燥的北方地区,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可能不一定适合你。

最后,虽然在考研的时候大家都说过去的基础不重要,但是我想我们最好还是考虑一下自己过去的基础是否能够保证自己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毕竟如果让自己永远够不着的天花板是件很痛苦的事,人的意志虽然有时候非常强大,它可以促使你战胜很多事情,意志力和合理的目标可以使你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尤其是心里上的麻烦。

  二、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概述: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可以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是学习深造的理想乐园。

她坐落在美丽的珞珈山麓、东湖之滨,其前身可追溯至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设立的“商务门”,是国内历史悠久的经济学、管理学高等学府。

2001年1月由原武汉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合并组建成商学院。

2005年8月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师资实力简介:

  谭崇台:

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硕士;经济与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名誉主任。

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黄宪: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公司金融与银行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邹恒甫:

汉大学经济学毕业,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奖。

  周春生:

从美联储走来的中国经济学家。

  三、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部分专业考试科目和参考教材

  

(一)初试统考宏微观经济学科目之专业(2010年)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计划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

  105经济与管理学院

  (68753847)300

  020201国民经济学

  01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02国民经济运行研究

  03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04宏微观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国民经济管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02区域营销理论和方法

  03区域产业经济分析与规划

  0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区域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

  020203财政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公共部门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税收学

  ②计量经济学

  020204金融学

  01货币银行学

  02国际金融

  03国际投资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金融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

  04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①《Microeconomics》

  ②《Macroeconomics》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宏观经济理论②微观经济理论

  020205产业经济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产业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①国际贸易学

  ②国际贸易实务

  ③国际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

  020209数量经济学

  01计量经济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计量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统计学

  ★020220金融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金融工程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

  ★020221保险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保险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

  ★020222房地产经济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303数学三

  ④817宏微观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

  房地产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政治经济学②计量经济学

  

(二)参考教材:

宏微观经济学817

  美曼昆著,梁小民泽:

《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高鸿业主编: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四、关于导师

  听师兄和师姐说,武大的导师都不错的,而且人都很好。

一般都不需要提前和老师联系,我考之前没联系过导师,考完知道分数了还是没有联系导师,复试后知道自己上了的第二天要报导师了,我决定了要报哪个导师了才给老师发了封邮件,所以说其实考前是没有太大的必要联系老师的。

但是假如说你对某个老师特别的向往的话,就是那种非某某不嫁的话,而那个老师又特别的热的话,一定要提前和老师联系,可能机会大点。

  五、考研过程

  

(一)初试准备

  可以说考研是一个长期考验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从开始准备初试的学习到参加复试都必须要有自己安排和计划,我针对自身的情况谈谈对各科的复习准备,主要谈谈专业课了,公共课就简谈了。

政治不要太早了,否则容易忘记,我是从国庆才开始的准备,主要参考书是任汝芬的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编的红宝书,第一遍大概花了40天,主要把一些基础知识打扎实,结合资料熟悉考试的重点,第一遍争取要熟悉知识点,了解整体的机构框架,该必须理解且核心的观点要死记硬背。

当然在最后参加冲刺班还是有用的。

在冲刺班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形式和政策,最好做了陈老师的最后30题,效果也还不错了。

英语,我就不想多说了,单词和阅读,这是基础。

如果单词量不够那还谈什么,抓紧时间积累才是真理。

数学,我感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相当强的学科,重的是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只有我们清楚它的整个体系以及体系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夯实基础,啃熟且理解真题,高分应该不难,做题只是理解这些原理,思维的工具,而不是它的一个目的,当我们把原理方法掌握了,做大部分题目就不会说特别难了。

这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了,不管在考研还是对现在的课程来说。

一般说来,数学考研大纲的变动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可以在当年新大纲出来之后再对照看一下有什么变化。

确定好复习范围之后,就可以按顺序开始复习了。

高数是基础,高数的复习效果对之后的概率论复习至关重要;线代的知识点关联性很强,前后形成的网络很复杂,复习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多看几遍,建议参考一下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做到各章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

  我是跨专业考试,因此也在专业课上面花费了大量的准备时间,谈谈我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大金融的初试考察的是宏微观经济学,指定教材包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微观共4本书,我是把复习重点应该放在高鸿业的两本书上面,因为从06年改革后的近3年的试卷看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内容考察得很少,分值基本保持在20分以内,出题也主要是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为主。

复习的顺序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过我个人比较推荐先看高鸿业的两本书,之后再来看曼昆的原理,这样也会更节省时间,尽管这样可能会痛苦一些。

因为高鸿业的两本书总的说来是比较有系统性的,这样有助于自己对宏微观经济学有一个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把握,特别是在复习到第二,三遍的时候认识会更清晰;曼昆的原理属于经济学入门级的教材,可读性比较强,主要是以介绍初步知识为主,但系统性就不是那么好,适宜后期复习,来把握高鸿业的书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

按这样的顺序复习,效率会更高一些,知识的把握也会更加牢固。

(当然其他专业的同学可要根据学院的要求和自己的情况而考虑)

  我的专业课复习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复习阶段。

在开始准备的时候我就把经管院要求考的参考书买好,把我需要的复习资料准备好,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免得复习在中途缺兵少粮了。

  我的最开始复习的时候是先看高鸿业的两本书,主要是对各个章节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内容。

  第二阶段复习时,我结合自己所买的复习资料,那些资料都是高分考取经管院的学长们的笔记总结,这样便宜自己掌握重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这些资料的归纳总结。

对我第二轮的复习很有帮助。

在这一轮的复习当中,我对高的两本书进行了精读,关注了一些专业词汇的英语翻译,并认真完成课后的习题。

此间我参考了习题集,重点看里面每章的引言和分析讨论题,至于计算题只用看一些简单的题目,用来练练手,因为从近三年的试题中我们可以发现计算题考得很简单,都是一些基本内容,要争取拿到全部分数。

通过这样的全面而仔细的复习,就可以基本掌握知识要点了。

  第三阶段复习就可以引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了,这时候看这两本书就会感觉轻松很多,主要注意一些高的书中没有涉及而又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和一些其他的知识点。

在这一轮的复习中,再把高的两本书看一遍,做到能够基本复述重点内容。

  第四阶段复习时,我认真、反复的做真题,分析、总结知识点,查漏补缺,规范自己的答题,提高自己的答题要点和速度和准确率。

因为有条理而完整的答题方式会在老师改卷的时候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能够帮助自己尽量拿足该拿的分数。

冲刺阶段主要记忆一些重难点的名解和公式,并快速过一遍教材,对难点加深印象。

当然,有条件的可以参加所谓的冲刺班什么的。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把归纳的笔记和重点认真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点谙熟于心,再做真题,模拟考研了。

  在考试的时候,我的时间的把握也不是很好,在前面的简单的题目上(名解和简答题),答题很完整,可以说很周全,但在答到最后一道论述题的时候时间已经不够了,只是简单的答了一下要点,可最后看来分数并不低。

如此看来,答题范式的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我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

考前最好能在规定时间里做两套真题或者模拟题,练习答题的时间和要点,争取把答题要点和进度把握好,这很重要,不要在一个难题或者一个大题上花费太多时间,尽量从先易后难,把自己能拿下的分数全部拿到手,最后在根据时间来考高分。

  

(二)复试

  初试考完我感觉还不错,简单过了个热闹的团结年,就准备复试了。

有的同学担心复试的内容和书籍看不完,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跨专业考生。

其实,从初试到复试还会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只要自己静下心来,把握重点,应该是可以的。

武大当初的最终成绩是按加权比例计算,初试成绩只占最终成绩的60%,而复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40%,其中专业笔试25%,专业面试10%,英语口语面试5%。

可想而知,复试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是大头。

专业笔试考察的主要还是一些基本内容,有五道名词解释,两道计算题,五道简答题以及一道论述题。

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因此要能很好的把握时间,当然也需要大家复习能够更全面一点。

专业面试每个人会各抽两道题,一道货币金融的题目,一道国际金融的题目,抽取题目之后,大概会有5分钟的准备时间,你可以在纸上简要列举答题要点,这样作答的时候也会更加顺畅一些。

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自然,自信。

即使考到的部分题目不知道,老师也不会为难你,他会问一些容易回答的题目;如果你回答很棒,那老师也有可能再问你一些知识。

这样是为了综合考察你的素质。

所以,不要紧张,要保持放松的心态,英语口语面试中,每个人都会抽取一张小纸条,上面用英语写着一个专业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你回答问题以及和老师交流的时间了,要做到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估计在这个环节很多专业也是如此。

  (三)自己关于考研的一些体会。

  1、考研很难,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考研很辛苦,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辛苦。

  2、一定要有个计划,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些人拼时间,有些人拼效率,关键是看自己。

  4、最好能找个研友,约束下自己,不能让自己太放肆,想学就学,不想学就马上走人。

  5、一定要坚持,胜利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最后祝报考武汉大学的兄弟姐妹梦想成真。

  考研确实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你得放弃很多,当别人在休息玩耍的时候你还在自习室蹲着,当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你得去自习室开始新的一天的计划和征途。

当别人已经找到心仪的很好的工作而庆贺的时候,你还在为这周安排的数学或者专业课时候能看完而心急,还在为那个若隐若现的目标而奋斗。

但是我觉得不管怎样,不管来年考不考的上,收获还是很多的。

这是第一次自己给自己寻找一个合适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第一次独立的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学到了很多基础和专业知识除外,还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学会了如何一个人去面对和处理孤独,挫折,烦躁和困惑。

学会了如何在各种选择与诱惑面前去权衡。

还认识了一大批自习室的朋友。

  是的,当我们不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当我们不是为了考试而去复习,仅仅是把它看做一种促使自己不断去学习,去进步的动力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好受点。

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学到每门知识的核心。

考研的生活也许就会变的不是那么的枯燥。

  最后,考研的过程中,我们最好还是能有一个团队,就是有人能够每天一起上自习,一起复习,交流,鼓励。

考研的时候孤军奋战是不好的,那样太累了。

  总之,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考研,踏踏实实的去准备。

那么我们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

即使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至少我们会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祝各位学弟学妹考研成功。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为别的,只是希望能帮助和我以前一样苦于得不到信息的学弟学妹们。

为了能让大家比较充分的了解到武大金融考研的状况,我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具体谈谈自己的考研过程,经验和感受,希望能给予后来者以启示,能少走弯路,这样我的初衷就算达到了。

今年初试我的总分是422+,政治83,英语69,数学149,专业课121。

复试过程中仍没放松,属于跨考,金融学全是自学的,最终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拟录取名单中。

  下面是一些详细的学习安排。

还要强调的是,我是二战金融,所以有第一遍的基础,若看到此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