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759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docx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磨课案例修改易旋

课题: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

执教:

易旋芦淞区早禾坪小学

指导:

殷月娥芦淞区早禾坪小学

案例撰写:

易旋芦淞区早禾坪小学

教学内容: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本内容来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景中物体的位置。

这一课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能将已有的习惯性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把习惯现象变成数学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我把这个内容放在四年级上。

第一次在本校试教时,该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由于这个班是学校的课改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例如:

学生知道在课外、课内怎样自学,在课中怎样展示,自主、合作。

特别是学生做完练习,他们班评价的形式多样,有组内的师傅评价,同桌评价、组长评价,还有组间的师傅、组长、同伴评价。

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或不自觉的学生都会被他们的师傅或组长一对一的督学,以评助学,以评助教,班上学习氛围比较浓。

三、教学设计

项目

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礼物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游戏中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礼盒,藏宝图,表扬信,任务单一

学生准备:

水彩笔

(一)激趣、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看黑板知道今天易老师要和你们上的内容是?

(位置)

师:

是的,而且今天易老师给咱们班的孩子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看吗?

(想)

(这时老师说话的语气得富有神秘感,激起学生看的欲望)

师:

看可没这么容易,我得先来看你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牢固不牢固?

准备好了吗?

这是第一小组,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举手,第三组。

最前面是第一行,请第4行同学举手,第3行,第2组第1个,第5排第4个。

师:

刚刚这几种方法都可以确定你们的位置对不对?

其中有一种方法是第几组第几个是吗?

(边板书第组第个边说)看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来表达呢?

比如说,第几组又可以说成是(学生说)第几列,因为竖排的叫做列,第几个又说明他是在(学生说)第几行,我们把横排的叫做行。

(二)内容新授

师:

好了,你们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牢固,可以看礼物了!

(这时,教师先不真的拿出礼物,而是点击ppt屏幕上出现了四行四列的16个礼盒)

师:

有同学可能会想,看来易老师是想为难我们了,这么多盒子,这我哪知道哪个是老师带的礼盒啊,要不猜猜易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礼物在第几列第几行?

(第一个学生回答可能是在第几列第几行)

师:

你怎么判断出礼盒就是在第三列的?

那你又是从哪个方向数出来它是第4行的呢?

但是按照我们平常的习惯,确定第几列,一般都是从左往右数的,行,一般是从下往上,或者是从前往后。

师:

再来猜一猜(3个学生左右),猜来猜去很难确定礼盒的位置是吗?

好吧,不为难你们了,我还是给你们看吧,睁大眼睛看好了,(出示礼盒)礼物在什么位置?

(学生会一起说在第3列第4行)

师:

你们想知道礼盒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吗?

(想)可我还是不告诉你们,但我可以告诉你,这里面呀可是一个好宝贝,我要送给今天这堂课表现的最好的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有没有信心拿到这份礼物?

(有)好的,那你们得认真了呀。

师:

刚刚我们说礼物在第3列第4行(教师边说边板书:

第3列第4行),哎,我终于写完了,同学们,第3列第4行可以表示出老师的礼盒的位置,可是写起来……怎么样?

(学生答,麻烦,好多字,费时间)

师:

是的,数学它是一门既严谨同时又表述简洁的学科,聪明的你们能不能创造性的简化一下,用你觉得最简洁的方式来表示第3列第4行,但是又能准确的表示出这个礼盒的位置呢?

(有)

师:

有信心真好,先自己独立思考,看看你能创造出几种方法来。

(40秒)现在把你们的想法和组内同学一起交流解释一下吧。

(这时候老师选取代表性的方法,并且把它们写在黑板上)

师: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

(4个学生回答)现在同学们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

哪位小老师来说说你的意见?

(选最简洁的,又能表述准确的)

师:

那你们的意思是说里面还有不简洁的是吗?

你觉得哪几种方法在你看来是不简洁的,可以不考虑了?

哪几种方法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说出你的理由。

师:

这几种方法虽然简洁的程度不一样,但是都是通过同学们创造的想出来的,都值得表扬,你们发现了没有,他们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1、列写在前面,行写在后面2、都有3和4)

师:

观察能力真强!

这里的每个3代表什么意思?

4代表什么意思?

(第3列第4行)虽然你们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了第3列第4行,可是能不能你用你的方法,他用他的方法呢?

(不行,会乱套的,别人也难理解)

师:

那你们想知道在数学里面我们是如何统一表达的吗?

(想)

师:

你们可认听好了。

你们看,从左往右数,礼盒在第3列就写个3,在第4行就写个4,这两个数之间我们用一个逗号隔开,之所以用逗号不用点或顿号是为了与我们以后要学的小数分开来。

记住我们把列写在前面,把行写在后面。

然后我们要给他打上一个小括号。

为什么要打上一个小括号,谁能谈谈你自己的想法。

(老师提示一下,如果我只告诉你第几列(行)你能确定礼盒的位置吗?

)(因为两个数缺一不可,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它们是一个整体,所以要打上括号)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数对,这样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用数对确定位置。

我们这节课就是要研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板书: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拓展延伸

师:

礼盒礼盒变变变!

老师把它们都缩小了,又把它们变成了一个个小圆圈。

这样你还能说出哪一个圆圈表示的是老师礼盒的位置吗?

再说说这几个圆圈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么表示呢?

(练习2个)

师:

你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如果以老师的左边数起,这列是第一列,那你能把你自己的位置如何用数对表示并且用数对表示出你的好朋友的位置让同学们猜一猜吗?

(反过来追问一到两个学生数对里面数字的意思)

师:

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要是能和好朋友一起去动物园玩,应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是吗?

再次提醒,不要想多了,今天易老师可没法带你们去动物园,但我给你们带来了动物园的一张示意图,请看:

师:

你们看,横轴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纵轴上的数字表示的是什么?

而且这里出现了一个0。

为什么?

(你们可以观察我们的各种尺子,一般都把0作为刻度的开始,这样就完整了)我们去动物园先要从大门进去,你们看,大门在第几列?

第几行?

那么,在示意图中大门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0)表示。

你可以用这样的话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2个)

师:

你们觉得很容易是吗?

那我变个法子来。

请你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给出场馆用数对表示的位置,让学生在屏幕上找出准确的位置,练习2个)

师:

好像这样的问题还是被同学们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但是,下面的问题我想你们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

看,在动物园的对面啊,就是一个大型的游乐园,这个游乐园的示意图经过风吹日晒已经残缺不全了,你们看,示意图上我只知道海盗船的位置用数对(4,5)表示,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用数对表示出另外两个地方你位置吗?

你想说哪个?

师:

你们看,连动物园的示意图都用数对来表示了,数对的用途可真广,你在生活当中见到过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吗?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配乐朗诵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所以,同学们,只要你们观察生活,爱思考,没准儿你们也能有了不起的发现。

师:

而且我相信,数对在咱们班同学的手上还有更加神奇的作用呢,在每个组长的桌上都有一张方格图,拿起手中的画笔,和你的组员一起把提示上给你们数对在纸上找到它们相应的位置,并且在小圆圈里图上一种颜色,听清楚要求了吗?

看看你们能用数对把这张纸变成一件怎样的作品?

我有点期待了,赶紧开始吧!

师:

好像很多同学都发现了里面的奥秘哦!

请同学们把任务单翻过来,在每张任务单的后面都有一个数字,请每个组的组长拿着你们的作品,按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排好,看看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学生排好后出现一句话:

亲爱的老师你们辛苦了)同学们,我们对今天来听课的老师们一起说一声——“亲爱的老师你们辛苦了!

师:

谢谢,请同学们回座位,谢谢同学们的关心,老师太开心了,所以我准备揭晓礼物了,期待吗?

我觉得这一节课的表现最令老师满意的是这一小组的同学们,可是你们想要拿到礼物也不是这么容易的,呵呵,易老师就是喜欢设置各种关卡来为难你们。

我先想在其他组选一位嘉宾来为他们揭晓礼物,我们一起倒数321吧!

(是一张藏宝图),你们组谁来寻宝?

请你起立,听好提示(学生嘉宾念)

寻宝开始!

首先,请你快速走到位置(2,1)

然后,请你快速走到位置(3,7)

再请你用最快的速度走到位置(5,5)

当你离宝贝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我还要请你走到位置(4,1)

哈哈,其实宝贝不在那儿,我只是想考考你今天知识学得到底怎么样!

宝贝就在易老师的手上,赶快去拿吧!

师:

宝贝不在那儿,但是恭喜你寻宝成功,大声的说出你们的奖励是什么吧?

(小组成员每人一封表扬信)开心吧?

(四)总结提升

师:

不仅如此,今天我们的课堂上还来了两位小朋友(播放动画声音:

小叶子:

一休哥,你今天怎么这么开心啊?

一休:

因为我今天上了一节数学课,脑袋里又装了许多新知识,所以我特别开心!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脑袋里面又装了什么新知识呢?

(学生谈收获)

师:

你们收获得可真多,你们收获满满,那我的任务也完成了,所以我们下课吧!

 

 

四、磨课过程及反思

成功之处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

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猜自己好朋友的位置。

2、让学生经历数对形成的过程。

(说好朋友的位置;在动物园示意图上找大象馆、飞禽馆的位置;让学生寻宝等)。

3、游戏贯穿始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不足之处

1、导入环节和让学生经历数对表示方法的过程耗时间了,整堂课超时了4分钟。

2、教师没有向学生规定表示列、行的规则,学生比较混乱。

3、动物园方格示意图上出现的0的含义未解释清楚。

4、在让学生创造简洁的方法表示第几行第几列的时候教师对代表性的方法的处理上要斟酌,不可擦掉;其次,虽然方法不一样,可让学生找它们的共同点,突出重点。

5、在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内容上,没有突出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6、课件从礼盒图转变成方格图太突兀,学生转变不过来。

7、在最后总结的方法比较传统,不够新颖。

改进设想

1、再次备课控制并压缩导入等环节的时间,并在导入环节向学生规定表示行列的规则。

2、对于方格图里出现的0的意义可以向学生解释为“一般我们把0作为刻度的起点,方格图中的0既表示起始列,也表示起始行。

3、在展示学生代表性的简洁的方法的时候,无论方法是否简便不擦掉,都进行肯定,并且进一步让学生发现每一种方法都具有的共同点,让重点得以突出。

4、把动物园示意图里的练习题数量压缩,增加两道推理题。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修改课件,使其更加精致。

6、改变课堂总结的方式,使之更加新颖,让学生耳目一新。

成功之处

1、较之第一次上课,教学环节显得紧凑一些,时间也安排的科学一些,例如:

让学生经历数对表示方法的过程,老师让学生说礼物的位置,学生说了6种,她第一次问学生:

你觉得哪种方法简单,学生一个一个说,时间耗得比较多,第二次老师,提出一个数学大问题:

这六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你能说出来吗?

学生一下子就知道这六种方法都有3和4.这既是培养学生对方法的优化,又节约了时间。

2、课件从礼盒图抽象成方格图,使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既直观又形象,为后面教学数对也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不足之处

1、导入环节规定了列的方向,但未规定行从哪个方向开始数

2、课件上从礼盒到圆形的变化过程不自然,没有一一对应

3、展示环节,部分小组学生选择的彩笔颜色不亮,看不清楚,上台展示的学生人数较多,较混乱。

4、学生对这个内容容易掌握,可以增加知识深度。

改进设想

1、在导入环节自然的规定好数列和行的方向

2、修改课件,使之更加精致

3、规定几种深颜色的彩笔供小组选择,而不是让他们自由选,展示的时候在任务单后面写上序号,学生排队就不会混乱,耗时间。

4、再次备课,在拓展提升环节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

成功之处

1、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非常熟悉,课堂很流畅。

2、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完全放开拳脚,很洒脱自如,富有激情,表现得游刃有余。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非常高,课堂学习氛围很浓厚,求知欲、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

4、课件以及拓展提升的习题改进得很成功。

不足之处

1、设计板书不够合理。

改进设想

1、在每次上课之前就应该根据黑板的尺寸,合理的修改好板书设计。

磨课反思:

我是一个参加工作不到2年的青年教师。

在教学上,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为了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非常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分批送我们去课改工作搞得好的兄弟校七中学习一周,学校还为年轻教师在外校聘请了师傅,有的在校内成立了师徒互助活动小组。

一个老教师带一个年青教师,师徒相互听课,并且每人要上一节高质量的同伴互助课或教研课。

听完课,大家坐在一起评课、研讨………所以我觉得一堂比较成功课的诞生,固然离不开执教老师的辛勤付出,更加离不开本校、兄弟校老师、领导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各级教研员、兄弟校给我提供平台,指出我的不足,为我出点子,让我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对照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份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指导老师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衷心感谢在这次磨课中给我帮助的老师、领导!

这次磨课是我教职生涯中非常珍贵的经历!

本次上课成功的地方:

一、悬疑、激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课的开始部分,我说:

“同学们,看黑板知道今天易老师要和你们上的内容是什么吗?

(学生说位置),老师接着说:

“是的,而且今天易老师给咱们班的孩子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看吗?

”(这时老师说话的语气得富有神秘感,激起学生看的欲望),还有课的后面部分:

“拿起你手中神奇的笔,在一张点子图上,根据提示和你们的组员一起,找相应的位置,看看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学生排好后出现一句话:

亲爱的老师你们辛苦了)还有拓展与延伸部分的寻宝……儿童对于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总能产生刨根问到底的急切心情:

到底怎么样?

结果究竟是什么?

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

二、游戏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游戏是最能吸引儿童的。

通过游戏的形式,也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知识。

在本节课开始,教师说:

“我得先来考考你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牢固不牢固?

准备好了吗?

这是第一小组,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举手,第三组。

最前面是第一行,请第4行同学举手,第3行,第2组第1个,第5排第4个。

”教师请第一组的同学举手,紧接着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跟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猜猜老师给你带来的礼物在什么位置?

让其他学生猜一猜自己好朋友的位置,还有后面的拓展与延伸的:

“寻宝”。

在快乐的心情下,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合作学习中的个体变得主动积极,结论交流的双方也变得开放、和谐。

课堂处处展露生机活力,师生双方共获成功。

三、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课标强调:

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本节课中,教师先说这是第一组,让第一组的同学举手,第三组最前面是第一行,请第四行的同学举手,然后板书第组,第个,然后说:

“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来表达呢?

初步建立数列模型,接着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带来了什么礼物,礼物在什么位置,当学生说出多种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教师再优化方法,让学生归纳哪一种方法最简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目的——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不足之处:

一、设计的板书不够合理。

二、巧妙创造生成不够。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形成”。

我会铭记教育家夜阑的谆谆教诲,为创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课堂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