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260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气体》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15课《认识气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第四课,本课安排了“给篮球充气”和“气体有质量吗”及“空气的体积会变吗”三个探究活动进行教学。

活动一是通过给篮球充气,引导学生观察充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提出“继续充气,篮球会有变化吗?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活动二是指导学生利用简易天平进行测量。

把一个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

天平上,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取下皮球,给皮球充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上,观察是否平衡。

从而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

活动三是引导学生通过拉动注射器活塞,抽取空气,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管口。

并尝试推动注射器活塞,接着放开推动活塞的手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最后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说明空气的体积是会变的,因为它容易被压缩。

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经过对这个单元中固体、液体的认识后,相信对气体的学习研究会比较容易和掌握方法了,但因为气体的特征又与固体和液体不同,所以老师在这一刻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复习固体、液体的特征入手,让学生在对比的情况下学习气体是怎样的,它有什么样的特征。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指导他们通过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实验探究方法一步步的出问题的结论。

从而认识空气是怎样的一种气体。

三、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篮球充气的现象。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蓝球在充气前、充气中、停止充气后的变化情况,让其思考篮球充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等问题,并引导其通过讨论、探究得出空气是会流动的。

2.指导学生用简易天平测量出空气有一定质量的特征。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亲身称量充气前后皮球的质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具有一定质量的。

3、引导学生通过手对注射器的活塞的按压和放开观察注射器活塞位置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通过对注射器中空气的挤压和松开的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体积会发生改变,容易被压缩,且具有一定弹性。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空气能够流动。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空气具有质量。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恢复。

4.培养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认真比较、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出气体具有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选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气体的特征。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小组用学具一套、课件。

充气筒、篮球。

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简易天平、充气筒、皮球、注射器、橡皮。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

出示充气筒和瘪的篮球。

问题:

这是什么?

怎样能让瘪的篮球鼓起来呢?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给篮球充气

问题:

请你观察在给篮球充气的过程中篮球的变化?

停止充气时,用手压球,会有什么现象?

继续充气,篮球会有变化吗?

交流:

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在给篮球充气时出现的变化,经过压球,分别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教师归纳板书:

空气会流动。

讨论:

继续充气,篮球会有变化吗?

活动:

老师演示,继续给篮球充气。

交流:

篮球充气到一定程度,充气筒就按不下去了,说明气球中的气体已经到一定程度,充气筒中的气体已无法再流入篮球中。

小结:

通过老师演示对瘪的篮球进行充气到篮球鼓起到空气不能再进入篮球的整个过程的观察、交流分析、得出空气是会流动的结论。

2.活动2:

气体有质量吗

问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空气有质量吗?

讨论:

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猜想.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同学。

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汇报自己的想法。

任务:

用简易天平称量,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

活动:

引导学生用简易天平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要求:

①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简易天平测量没有充气的的皮球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取下皮球,给皮球充气,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上,观察是否平衡。

②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对比实验。

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分工合作。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小结:

通过对比实验观察得到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比较轻。

3.活动3:

空气的体积会变吗

媒体:

出示注射器和橡皮。

问题:

如果拉动注射器活塞,抽取空气,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管口,注射器活塞能推地动吗?

讨论: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能推动和不能推动活塞的理由是什么?

任务:

用注射器和橡皮进行空气体积会否改变的实验。

活动:

小组实验空气的体积是否会发生改变。

要求:

①拉动注射器活塞,抽取空气,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管口。

尝试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②放开压住活塞的手,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试一试再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能否拉得动。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交流:

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中。

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小结:

空气的体积是可以被压缩的,也可以恢复,空气的这种特征在生活和生产中常常被应用,如篮球、汽车轮胎、小朋友玩的充气城堡等等。

八、板书设计

第15课认识气体

会流动

(空气)气体有质量

体积容易压缩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4课。

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藏在草丛里的小动物”、“活动2藏在土壤里的小动物”、“实践活动寻找小动物的生活痕迹”等四个教学环节。

“活动1”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草丛里的动物怎样生活,初步发现草丛里动物的多样性,同时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意识到生活在草丛中的小动物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点。

“活动2”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动物的身体特征,并归纳它们共同特征,从而初步知道这些小动物具有适应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

“实践活动寻找小动物的生活痕迹”是该课课堂活动的延伸,旨在于鼓励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寻找发现草丛里小动物生活的痕迹,培养他们热爱自然观察的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但在认知上还是比较依赖具体、形象的食物。

草地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环境,“草丛里生活着什么小动物”是三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探究问题。

在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生物》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观察过草地里的物体,他们已经知道草地里生活着不少小动物,如蚱蜢、蝗虫等,但他们却还没仔细观察和比较过草地里、泥土里的动物身体外形有什么特征,他们也不曾思考过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与它们适应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关联。

将动物的外形特征与环境特点进行关联,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进行细致、有效的指导和具体的素材,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搭建必要的支架。

如提供生活在土壤里的马陆、蚯蚓、蜗牛、鼠妇等动物的活体,方便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土壤环境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草地里和泥土里都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小动物。

2.尝试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技能探究泥土里小动物适应土壤生活的的外形特征。

3.知道在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时做到保护动物和环境。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发现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具有适应土壤生活的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

将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的共同特征与其所在的土壤环境的特点进行关联。

六、教学准备

尺子、放大镜、装着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昆虫盒(里装适量的土壤)、活动手册、PPT课件。

7、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展示与讲述:

波波和彬彬在草地里观察小动物,波波看到了一只蝗虫。

彬彬还想知道草丛有没有生活着其他小动物。

媒体:

本课情境图片。

2.提出问题:

草丛里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藏在草丛里的小动物

问题:

怎样可以知道草丛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讨论:

怎样才能观察到草丛里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小结:

我们可以利用工具扒开草丛进行观察。

在活动中,要把观察到的动物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同时还要观察它们在草丛里做什么、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三不”:

不伤害小动物,不破坏绿化,不直接接触小动物。

活动:

到草丛里观察小动物。

交流:

在草丛里观察到的小动物以及这些小动物的特征和运动方式等。

讨论:

生活在草丛里的小动物,它们的身体特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

草丛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大多都有翅膀,它们都会爬、跳或飞,运动快速。

2.活动2:

藏在土壤里的小动物

(1)观察和比较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等小动物的身体特征。

媒体:

装着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昆虫盒(里装适量的土壤)。

情景过渡:

草丛的下面是阴暗潮湿的土壤,土壤里也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蚯蚓、马陆、蜗牛、鼠妇。

问题:

这些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的身体形态有相同的特征吗?

活动:

观察和比较蚯蚓、马陆、蜗牛、鼠妇身体的外形特征,并将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第2个任务的表格中。

交流:

蚯蚓、马陆、蜗牛、鼠妇在外形的相同特征。

小结:

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身体都接近棕色,身体外形接近线性,它们的眼睛不明显或没有眼睛,鼠妇和马陆体表有硬壳,蚯蚓和蜗牛的体表都有粘液。

(2)将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身体特征与环境特点进行关联

问题:

土壤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哪些身体特征能够适应土壤?

活动:

从这些动物的颜色、体型、体表等方面与土壤的特点进行联想,找出能适应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

交流:

蚯蚓、马陆、蜗牛、鼠妇的哪些身体特征能土壤生活。

小结:

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适应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

总结:

在草丛中、土壤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小动物。

它们具有适应草丛和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

3.课外实践:

寻找小动物的生活痕迹

讲话:

许多小动物会在环境中留下一些的生活痕迹。

如,蚯蚓会在草地里留下一些像泥土的粪便,蜘蛛会在草丛里留下一些蜘蛛网,有些蜗牛死去之后会留下外壳,这些都是小动物在环境中留下的生活痕迹。

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与家长一起到户外观察,寻找草丛里小动物的生活痕迹。

八、板书设计

4.草地里的小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