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264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3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docx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

沪教版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

上册部分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知道:

中国古代化学工艺著名成就:

青铜器、钢铁冶炼、火药、瓷器。

2.知道:

碳酸氢铵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3.知道:

钢铁年产量的1/10因锈蚀而损失掉。

4.理解:

探究铁生锈消耗氧气实验的原理。

5.了解:

验证含硫火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实验方法。

6.知道:

佛来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7.知道: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

8.知道:

金刚石的有关组成和性质(硬度、可燃性、元素组成)。

9.了解:

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等要素之间的决定关系。

10.学会:

对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11.学会:

探究面粉等有机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实验方法(烧焦)

12.学会:

判断常见变化的属性。

13.学会:

对物质常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14.知道:

“烟”和“雾”的区别。

15.学会:

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16.理解:

铜绿色、态等物理性质、组成元素、两点化学性质(可综合)。

17.理解:

镁带的物理、化学性质。

18.学会:

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化学实验】

19.知道:

附录一中所有仪器名称及基本用途。

20.学会:

附录一中列出的几种基本操作。

21.学会:

完成简单的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

22.了解:

实验药品分类摆放,剩余药品的如何处理。

23.学会:

实验安全原则。

包括:

不接触、不品尝药品味道,正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酒精灯的安全使用,可燃性气体的使用原则、实验注意点。

24.学会:

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

包括:

酸碱泄漏处理,洒出酒精着火处理。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25.学会:

捕捉空气的实验方法。

26.记住:

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7.理解: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28.学会:

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了解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组成的道理。

并能从微观角度根据示意图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

29.了解:

氮气化学性质的不活泼性及其主要用途。

30.了解:

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

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31.学会:

对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评述。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32.记住:

氧气的存在、自然意义及常见物理性质(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

33.了解:

常见物质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

包括:

木炭、铁丝、蜡烛、红磷、硫磺等。

领会氧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

学会检验氧气存在和氧气收集验满。

34.了解:

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涵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

分辨可燃与支持燃烧这两个易混概念。

35.了解:

氧气的主要用途。

36.了解:

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37.掌握:

高锰酸钾、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

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不对此概念进行辨析和探究)。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38.了解: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在、意义、主要产生途径(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呼吸作用)、主要消耗途径(光合作用和溶解在自然界的水中)。

39.了解:

二氧化碳的“三态”及其主要用途。

特别是干冰的广泛用途。

40.理解:

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了解碳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

学会检验二氧化碳以及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

41.掌握: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42.理解:

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

43.掌握: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具体实验方法。

44.了解:

二氧化碳浓度高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并知道在生活中预防的方法。

〖第四节自然界的水〗

45.了解:

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46.了解: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正负极产生什么气体、如何检验、体积比)。

47.知道:

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包括玻璃管对火焰颜色的影响)

48.学会:

氢气燃烧产物的检验方法。

49.学会:

学会两种基本操作:

蒸发和过滤。

50.知道:

硬水的概念及其危害。

51.了解:

自然水和纯净水、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

52.了解:

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节约用水等社会问题。

并能进行简要的阐述。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53.理解:

建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体液体大”等基本观点。

54.学会:

探究上述观点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55.理解: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重要微粒。

能分辨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对于离子,只要求知道NaCl、CaCl2、CaCO3是由离子构成的;对于原子,只要求知道金属单质、金刚石、二氧化硅、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描述物质的构成。

56.了解: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

57.了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发生的改变过程,进而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等基本原理。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8.了解:

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是实际存在的,也是非常微小的。

59.了解:

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过程。

知道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科学家及其著名实验。

60.理解:

原子内部的构成(只考到原子核和电子的层次,不涉及质子和中子)及带电情况、质量分布情况。

61.理解: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掌握相关计算。

62.知道:

离子与原子之间是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的,并注意电荷数与得失电子数的关系。

能以食盐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63.学会:

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并记住下列离子符号(H+、OH—、Cl—、Na+、Ca2+、Mg2+、SO42—、CO32—)。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64.了解:

元素的概念。

65.学会:

书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会用元素的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

理解元素符号的两种代表意义。

66.理解:

能从分子原子元素的层次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

并能对常见物质加以区分。

67.记住:

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前5位:

O、Si、Al、Fe、Ca。

海洋、人体、太阳中元素含量的前两位:

O、H。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铁元素。

68.了解:

人体“必须元素”中的大量元素:

O、C、H、N、Ca、P、S、K,“微量元素”:

Fe、Cu、Mn、Zn、Co、I。

并了解Ca、Zn、I、Se等元素的缺乏症,Ga、Se的过量症。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69.了解:

纯净物都有固定的元素组成。

70.掌握:

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

71.学会:

通过化学式,判断物质类别、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判断分子构成、计算未知元素化合价和相对原子质量。

72.记住: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73.学会: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简要方法、技巧与原理。

含字母代替元素符号及含未知数的化学式计算不作要求。

74.知道:

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化学式书写原则。

能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读出中文名称,或由中文名称写出化学式。

75.学会:

根据化学式,解决简单混合物成分分析的计算问题。

并能综合应用中间量等基本计算技巧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判断。

含字母未知数的化学式计算、杂质大于两种、纯技巧型计算等不作要求。

侧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

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

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超过此题难度)

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2种情况B、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

C、固体样品可能是Cu2O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

【第4章燃烧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76.了解:

火是一种现象。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知道燃烧一定发光、发热、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但初中阶段不刻意考查有无氧气参加。

77.理解:

燃烧的三个条件。

并会用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

78.了解:

了解碳氢化合物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知道两种情况下燃烧产物、燃烧快慢、放热多少等方面的差别。

了解不完全燃烧带来的负面影响。

79.了解:

CO对人体产生毒害的机理。

了解CO产生的主要途径,具有预防大气污染的意识。

80.了解:

爆炸形成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

懂得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储存、运输、使用的注意点,熟悉相关标志。

81.了解: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

了解爆炸极限的概念。

知道引爆的常见因素(明火、电火花、高温、撞击等)。

82.理解: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83.学会:

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

在被困火灾区时,能懂得区分不同情况的自救方法。

84.了解:

常见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主要指泡沫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85.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守恒的原因。

了解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元素组成的基本原理(如:

水的电解、有机物燃烧等)。

86.了解: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原则,学会依据质量守恒原理推算未知物化学式的方法。

87.学会:

熟练书写常见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全书应掌握方程式共有: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3O2点燃2Al2O3

4.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O2加热2CuO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点燃CO2+2H2O

12.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2SO2+O2尘埃2SO3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通电2H2↑+O2↑

14.加热碳酸氢铵:

NH4HCO3====NH3↑+H2O+CO2↑

15.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16.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2MnO22H2O+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H2O+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三.呼吸、光合作用:

19.呼吸作用:

C6H12O6+6O2===6CO2+6H2O

20.光合作用:

6CO2+6H2O光照叶绿素C6H12O6+6O2

四.氧化还原反应

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Fe2O3加热2Fe+3CO2

五.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2.锌和稀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

23.铁和稀硫酸反应:

Fe+H2SO4===FeSO4+H2↑

24.镁和稀硫酸反应:

Mg+H2SO4===MgSO4+H2↑

25.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

26.锌和稀盐酸反应:

Zn+2HCl===ZnCl2+H2↑

27.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

28.镁和稀盐酸反应:

Mg+2HCl===MgCl2+H2↑

29.铝和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及此类的具有相同规律的、常见物质参加的反应。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

31.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CuSO4===ZnSO4+Cu

(及此类的具有相同规律的、常见物质参加的反应。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3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33.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及此类的具有相同规律的、常见物质参加的反应。

(4)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34.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35.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CO2====CaCO3↓+H2O

(5)酸+碱--------盐+水

36.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HCl+NaOH====NaCl+H2O

37.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Cl+KOH====KCl+H2O

38.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HCl+Cu(OH)2====CuCl2+2H2O

39.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Ca(OH)2====CaCl2+2H2O

40.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Cl+Al(OH)3====AlCl3+3H2O

41.硫酸和烧碱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42.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2SO4+2KOH====K2SO4+2H2O

43.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O4+Cu(OH)2====CuSO4+2H2O

44.硝酸和烧碱反应:

HNO3+NaOH====NaNO3+H2O

45.氨水和硫酸:

2NH3·H2O+H2SO4====(NH4)2SO4+2H2O

(及此类的具有相同规律的、常见物质参加的反应。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4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47.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48.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及其它类似的酸与碳酸盐的反应。

(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49.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CuSO4====Cu(OH)2↓+Na2SO4

50.氢氧化钙与硫酸铜:

Ca(OH)2+CuSO4====Cu(OH)2↓+CaSO4

五.其它反应:

5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2+H2O===H2CO3

52.二氧化硫溶于水:

SO2+H2O====H2SO3

53.三氧化硫溶于水:

SO3+H2O====H2SO4

54.生石灰溶于水:

CaO+H2O===Ca(OH)2

88.掌握:

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会根据提供的信息书写陌生反应的方程式。

89.理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

知道它和化学式计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90.掌握: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微粒数目比、质量比。

并熟练掌握根据一个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重视计算格式的规范。

计算的难度控制在中等难度的范围内,不过分强调技巧,注重应用性。

〖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91.知道: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其中,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成为“工业的血液”。

92.了解:

我国是用煤最早、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但我国化石燃料资源分布不均匀。

了解“西气东输”的意义。

93.知道: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及所含元素。

94.了解:

化石燃料的燃烧带来的污染:

温室效应、热污染、大气污染。

知道化石燃料一般都含硫,燃烧后会产生:

SO2、CO、粉尘。

95.了解:

煤和石油加工炼制的基本原理。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了解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第5章金属与矿物】

〖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

96.了解:

金属通常所具有的一些物理特性。

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金属的用途、存在形式与其性质的关系。

97.知道:

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及置换反应的概念。

98.知道:

铁矿

铜矿

铝矿

〖第二节铁的冶炼合金〗

99.了解:

生铁的冶炼原理及相关实验的现象、操作过程、设计注意点。

100.记住:

炼铁的设备、原料;生铁、钢的含碳量。

101.了解:

炼钢的基本原理。

生铁和钢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别。

能举例说出生铁、钢在生活中的典型用途。

对炼铁设备的结构有初步认识。

102.了解:

合金的概念、金属材料的包含范畴。

知道青铜、不锈钢、武得合金的主要组成元素。

知道合金的组成成分与理化特性的关系。

了解合金的硬度、熔点与其成分金属相比的特点。

103.知道: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步变化,以联系生产实际的计算为主。

〖第三节金属的防护和回收〗

104.了解:

金属锈蚀的原理,尤其是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金属生锈的条件。

105.知道:

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除锈的方法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一般方法。

106.知道:

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提高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第四节石灰石的利用〗

107.了解:

石灰石的主要用途。

知道常见的含碳酸钙的物质。

108.学会:

碳酸盐的检验。

知道“草木灰”、“碳铵”的成分。

109.理解:

CaCO3、CaO、Ca(OH)2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相关化学方程式。

并能与生产生活相联系。

知道生石灰可做干燥剂并溶解放热。

下册部分

【第6章溶解现象】

〖第一节物质的溶解〗

110.认识: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悬浊液、乳浊液。

111.了解: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知道溶液在生产生活、科研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112.知道常见乳化现象。

113.了解:

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

熟悉硝酸铵吸热、氢氧化钠放热现象,并了解其在实验室中的用途。

114.了解:

了解常见物质溶于水后溶液凝固点、沸点、导电性的变化,并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

115.学会:

分辨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16.理解: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关系。

117.学会:

学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溶质只限于一种),熟知实验步骤、仪器、注意点、质量体积的换算,以及严格的书写格式。

能读懂试剂瓶标签的文字含义。

区别溶质为液态、固态时的不同配制方法。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118.知道:

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

119.知道:

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120.了解: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熟悉常见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12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

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22.了解: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

123.了解:

结晶的概念。

124.学会:

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

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125.知道:

什么是酸性溶液、什么是碱性溶液;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食醋、胃液等);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26.了解: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学会pH试纸的正确使用。

知道测定酸碱度的常用材料或仪器(pH试纸、精密pH试纸、pH计)。

127.知道: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知道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土壤里生长、雨水略显酸性、酸性过强则为酸雨、酸雨对环境危害很大。

(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

128.了解:

“酸性”和“酸”的联系和区别,“碱性”和“碱”的联系和区别。

129.学会:

嗅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

130.理解:

常见酸化学性质:

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与碳酸盐反应产生盐和水和二氧化碳。

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

131.知道:

酸性溶液中含有的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

132.记住:

氢氧化钙的两个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氨水(氨气的水溶液)的气味;氨水的类别(也属于碱的溶液);氢氧化钠的三个俗名、颜色、状态、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放热、溶解性。

133.理解: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水溶液及氨水的以下性质: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CO2反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碱和盐。

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并能进行简单的迁移。

134.知道:

碱性溶液中含有的O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

135.理解: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会分辨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化合价不变的规律。

〖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

136.理解:

中和反应的定义。

137.了解:

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酸碱性的变化情况及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能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38.了解:

判别常见的盐。

知道食盐与盐的联系与区别。

熟悉食盐、大理石、明矾、小苏打(碳酸氢钠)、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类物质。

了解钠盐、盐酸盐等分类名词的含义。

139.记住: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皆可溶;碳酸盐、磷酸盐大多数不溶;碳酸钙、碳酸钡(白色)、硫酸钡(白色)、氯化银(白色)、氢氧化铜(蓝色)不溶;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溶液的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140.酸碱盐之间只涉及教材正文中出现过的反应。

不考查复杂的反应规律方面的推断与实验题,重在考查生产生活、科研实验方面的应用能力。

当将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作为信息提供时,能应用此规律进行简单的酸碱盐相互反应的判别与推理、解决未知物的鉴别与混合物的分离等问题。

141.理解:

常见金属单质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以此为依据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判断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了解反应速度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并能分析此类问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