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627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docx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评价与展望

【战略评估】朝鲜的第四次核试验评价与展望

(珠峰编译自韩智囊机构世宗研究所最新政策简报2016年1月7日)2016年1月7日,韩国智囊机构世宗研究所召开了以“朝鲜第4次核试验:

评价与展望”为主题的紧急形势讨论会。

基于专家们的讨论结果,世宗研究所发表了政策简报。

该政策简报指出,朝鲜进行第4次核试验主要是为了将拥核变成既定事实、在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效应对韩美的量身定制型遏制战略、展示金正恩业绩、加强内部团结。

在朝鲜积极宣传的背后,氢弹试验依然真假难辨。

不过,普遍认为,朝鲜此次核试验是一场战略突袭,充分展示了其不断发展的核力量,导致国际社会的对朝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当然,朝鲜也因此失去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丧失了国际社会的信任,破坏了朝中关系。

与此同时,韩美日加强了安全合作,提升对朝制裁力度的可能性加大。

因此,朝鲜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将达到相当的程度。

此次核试验将使南北关系陷入僵局。

美国的对朝政策将日趋强硬,在朝中关系恶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将会加强对朝制裁。

在强大的压力下,朝鲜可能会继续进行核试验或进行导弹发射等挑衅活动,其结果必然导致韩半岛及东北亚局势持续紧张。

一、核心内容摘要朝鲜第4次核试验是在:

将拥有核武器变成既定事实;在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效应对韩美量身定制型遏制战略;展示金正恩业绩、加强内部团结等多种目的和背景下悍然进行的。

氢弹核试验真假难辨,成功与否无法证实。

不过通过核试验,朝鲜达成了:

战略突袭;展示了不断发展的核力量;使国际社会的对朝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据推测,未来的南北关系将陷入僵局,美国的对朝政策将日趋强硬,朝中关系恶化,国际社会加强对朝制裁,朝鲜继续进行核试验、导弹发射等挑衅活动,韩半岛及东北亚局势将持续紧张。

对于朝鲜而言,此次核试验未能营造出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丧失了国际社会的信任,破坏了传统的朝中关系,促使韩美日加强安全合作,国际社会可能会加大对朝制裁,因此朝鲜也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对于韩国而言,需从政策层面加以积极应对。

首先,从国内来讲:

需继续推进通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进程;在确保稳定大局的同时,需充分认清朝鲜核问题的严峻性;重新评估与判断朝鲜的终极目标;摆脱一下子、一揽子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幻想,尽量减少对朝政策的模糊性;设定对朝“限界线”,实行强制性制裁措施;警惕可能会引发人们怀疑韩国无核化、核不扩散意志的国内动向。

从国际层面来讲:

基于韩美同盟,强化延伸威慑战略,在朝鲜核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促使中国充分认清朝鲜核危机所产生的强烈的波及效应;扩大韩日安全合作。

二、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朝鲜政府的声明2016年1月6日10时(平壤时间),朝鲜成功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

声明中称,“氢弹是试验用、小型化氢弹,朝鲜百分之百靠自己的智慧、技术和力量进行了此次试验”。

朝鲜强调,此次核试验是自卫性措施。

声明中称,“美国不但对朝鲜进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施压,还想强加给朝鲜核惨祸……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是长期的热点地区,处在核战争的边缘,因此,只要美国不放弃对朝敌视政策,那么就算是天塌下来,朝鲜也决不会弃核或停止核开发”。

强化核遏制力,强调核与经济发展并进路线。

声明中称,“从质量上,不断强化核遏制力...”、“高举并进路线前进”。

(二)、朝鲜进行第4次核试验的目的及背景分析1、企图将核拥有国变成既定事实在过去的数年间,朝鲜利用核问题对话协商被搁置的时机,企图将核拥有国地位变成既定事实的同时,积极研发导弹。

虽然国际社会多次表示坚决反对朝鲜进行核开发,但是朝鲜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可以将核拥有国和导弹强国变成既定事实,从而营造出稳定的、有利于朝鲜的外部环境。

2、试图建立新的格局一直以来,朝鲜因核问题与韩美日严重对立。

如何建立有利于朝鲜的新格局,是朝鲜面临的重大课题。

据推测,朝鲜已明确了努力建立新格局的方针。

朝鲜认为,即便朝鲜进行核试验,只要自己向国际社会伸出手来,国际社会就决不会抛弃朝鲜。

也就是说,只要过了3到6个月,朝鲜就可以谋求改善对外关系。

另外,朝鲜还有可能为了在引起奥巴马政府关注的同时,与中国建立起普通的关系。

3、以凶猛攻势,主动应对韩美“量身定制型遏制战略”朝鲜在核问题上的立场愈发强硬,甚至直接发出核攻击威胁。

针对这一情况,韩美两国通过了“量身定制型遏制战略”。

在强大的压力下,朝鲜并未退缩,而是决定继续大力发展核力量。

朝鲜谴责韩美“量身定制型遏制战略”是“先发制人核打击战略”,并为了有效应对和扼制美国的核威胁,选择了强化核武力的路线。

正是基于这种军事格局与发展脉络,朝鲜还加大了潜射导弹(SLBM)的研发力度。

4、外部世界的无视,可能导致金正恩面对的各种压力集中爆发美国不关心朝鲜问题这一事实,可能会使金正恩心理失衡,认为外部世界无视自己,从而做出震惊世界的举动。

最近,因中东地区恐怖主义问题、沙特-伊朗问题等,美国很难从政策层面将朝鲜问题置于优先考虑,因此保持了对朝战略忍耐的基调。

朝鲜有可能想向美国下一届政府展示强大的国家形象。

此外,朝鲜也可能从卡扎菲的遭遇中充分吸取了教训,为了体制安全,通过核试验体现其拥核国家的坚定意志。

5、以金正恩生日为契机,宣扬金正恩的业绩,并在党代会之前,加强内部团结第4次核试验是赶在金正恩(1月8日)生日之前进行的。

朝鲜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节点,正是为了展示已实现核强国梦的强大朝鲜,宣扬金正恩的辉煌业绩,打牢金正恩的权力基础。

事实上,在极为糟糕的经济困境中,朝鲜人民能够切身感受到的金正恩业绩大概只有“核武力展示”了。

时隔三十多年,朝鲜今年将召开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意味着金正恩时代的全面开启。

因此,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朝鲜可能想通过核试验来加强内部团结,增强凝聚力。

(三)、对朝鲜第4次核试验的评价1、达成了战略突袭的效果朝鲜通过隐匿征候、不进行事先通报、蓄意欺瞒等方法,突然进行了第4次核试验,从而震惊了韩国乃至国际社会,达成了战略突袭的目的。

与以往的核试验不同,朝鲜此次未暴露核试验征候,也没有向美国、中国进行事先通报。

在新年贺词中,也未谈及核问题。

可以说,朝鲜第4次核试验是在彻底掩盖意图的情况下突然实施的。

同时也反映出,韩国的对朝侦察能力和韩美联合对朝监视体系存在不足,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种情形必然会遭到韩国国内的强烈批评,也使朝鲜引发韩国国内矛盾、制造分裂的图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因此,朝鲜核试验后,韩国媒体纷纷指责“朝核监视失败”、“情报监视体系瘫痪”、“政府无能”等。

2、氢弹爆炸的真伪、成功与否不明确朝鲜虽然宣布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但是因未达到一般氢弹的威力,所以关于朝鲜的氢弹试验,各执已见,议论纷纷。

韩国防部和情报当局以此次核爆炸产生的地震波(4.8)较以往小、只是数吨级的小当量试验为依据,认为“朝鲜此次核试验不是氢弹试验,也可能不是增幅核分裂弹”,并判断“事实上是一次失败的试验”。

不过,从朝鲜的宣传攻势来看,也不能完全排除朝鲜完成“氢弹”设计、制造的可能性。

另外,仅以地震波威力和有核国家的氢弹作为评价标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商榷之处。

从技术层面来讲,核武器分为①核分裂弹②加入少量核融合物质的核分裂弹③加入一定核融合物质的原始氢弹④现代的热核炸弹(氢弹)。

因此,朝鲜的氢弹虽说未达到美、苏等国家的标准④,但是有可能进行了②、③程度的氢弹试验。

另外,朝鲜也有可能考虑到人口密度、地震波危害、白头山火山活动等因素,将核爆炸控制在一定限度,并把重点放在核武器的小型化、核试验的安全性等方面。

3、朝鲜在发展核武器的道路上,可能取得重大进步朝鲜在第4次核试验后高调发布的内容若有部分属实,那么说明朝鲜在前三次核试验的基础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核技术可能取得新突破,已接近氢弹。

如果朝鲜使用2公斤的核物质,获得了4千吨级(Kt)的威力,那么判断朝鲜在核起爆装置轻量化、小型化上取得成功也是非常合理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朝鲜具备了在已实战部署的飞毛腿B/C导弹或劳动导弹上搭载核弹头的能力,并在核起爆、核爆炸等方面取得了相当进展。

由此可以推断,朝鲜正在积极研发弹头重返大气层技术及制导技术。

不过,尽管朝鲜的核制造技术、核弹头技术、导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普遍认为,朝鲜尚未达到实战部署搭载核弹头导弹的阶段,估计应该只是拥有数枚试制导弹。

因此,可以认为,朝鲜尚未拥有可进行相互确保毁灭(MutuallyAssuredDestruction:

MAD)的攻击型核战力。

4、现有的对朝制裁体制缺乏实效性近年来,尽管国际社会针对朝鲜的核试验和导弹通过了一系列制裁决议,实施了高强度的制裁,却未能阻止朝鲜进行核试验,这也让人们对制裁的有效性从根本上产生怀疑。

这说明,关于朝核问题,比起问题的解决,周边国家更为侧重于问题管理。

同时,韩国的对朝影响力也在渐渐缩小。

5、朝鲜的得失与韩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表-2、表-3所示,朝鲜进行第4次核试验后,朝鲜有所得也有所失,同时也给韩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四)、未来展望1、南北关系陷入僵局朝鲜此次核试验无疑会成为朴槿惠政府推动的旨在改善南北关系的“韩半岛信任进程”的重大障碍,南北关系再次面临危机。

不难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南北关系陷入僵局将不可避免。

2、美国对朝政策趋于强硬尽管朝鲜进行了所谓的氢弹核试验,但是希望奥巴马政府改变当前战略忍耐基调、积极介入的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美国可能会以议会为中心,基于强硬的立场,制订出强力的对朝政策措施。

美国认为,朝鲜第4次核试验是改变游戏规则(gamechanger)的重大事件。

美国可能会以此为由,通过次级抵制(secondaryboycott)加大对朝制裁力度。

特别地,美国下届总统大选候选人会以此竞相提出对朝强硬政策,其结果,无论谁执政,下一届美国政府都会推行比现任政府更为强硬的对朝政策,在与朝鲜的对话和协商方面,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3、中朝关系恶化与前三次核试验不同,朝鲜并未事先向中国通报将进行第4次核试验,这让中国感到朝鲜的“背叛”。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朝关系可能难以修复,会一步步走向恶化。

关于此次核试验,中国表明了强硬立场。

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朝鲜进行核试验。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外交部的新年招待会上,面对面公开批判朝鲜驻华大使,并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采取任何恶化局势的行动。

不难看出,中国对朝鲜的态度有了悄然而重大改变。

不过,从中长期的地缘政治利益来讲,中国不可能像韩美日三国一样,采取以惩罚为主的对朝政策。

从中国一方面批评朝鲜的同时,仍在积极推进六方会谈的努力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4、国际社会加强对朝制裁在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前,针对朝鲜核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对朝制裁决议。

同样,联合国安理会这次也将会通过对朝制裁新决议,以遏制朝鲜的核导弹开发计划。

未来的对朝制裁,需要中国和俄罗斯的配合。

当然,美国和日本也有可能会采取单独的对朝制裁措施。

不过,考虑到奥巴马政府的政策优先次序,美国采取激进措施对朝进行制裁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5、进一步核试验的可能性与僵局或将长期化目前,朝鲜所谓的氢弹试验仅仅是初期阶段,只有经过进一步的试验,才可能最终证明成功与否,因此存在朝鲜继续进行第5次、第6次核试验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朝鲜还可能通过发射远程导弹、潜射导弹等,不断提升威胁水平。

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少则2-3年,多则3-4年,包括南北关系在内的朝鲜对外关系将陷入困境。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下届政府确定其对外政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事实上,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期待美朝能够打破僵局,转入协商局面。

从南北关系来讲,到朴槿惠政府任期结束为止(2018年初),目前的僵局将会持续下去。

(五)、应对之策1、韩国的应对方案

(1)不放弃通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对韩国来说,虽然重启朝核对话面临重重困难,但是不应放弃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与实现半岛无核化的政策目标。

韩国可以在言辞上继续坚持强硬立场,但是还应与朝鲜保持直接、间接接触,在南北关系问题上留有余地,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对话局面。

基于这种考虑,政府必须做好重启南北对话渠道的准备。

(2)尽管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非常重要,但是一定要认清当前所面临的朝核威胁的严峻性韩国民众能够以冷静、沉稳的态度对待朝鲜突然进行的第4次核试验,并未惊慌失措,展现出了成熟的姿态。

不过,韩国民众的这种克制,也会成为韩国政府将朝核威胁和严峻性告知国际社会的一大障碍。

因此,政府需唤醒朝核问题的“直接当事者”——韩国民众对威胁的认识(threatperception)。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朝核问题上,不要因过早妄下断言,使用过激言论,破坏政策上的灵活性。

比如,需尽可能避免使用“难以想象到的措施”、“打击攻击原点”、“3-4倍报复”等言论。

(3)重新评估朝鲜的终极目标到目前为止,普遍认为朝鲜的核开发动机与目标是获得安全保障和谈判筹码,这实际上是混淆“目的”与“功能”的错误认识。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要通过“和平体制”保证朝鲜的安全或向朝鲜提供大规模的经济援助,朝鲜就会欣然应允无核化。

但是,如果朝鲜的最终目的是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要拥有核武器,那么迫使朝鲜弃核将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即便美国同意与朝鲜缔结和平体制、韩国坚持推行《德累斯顿宣言》,朝鲜也决不会放弃核武器。

从此次核试验中不难看出,朝鲜的真实意图在于“拥核”。

所以韩国必须认真检讨过去的政策错误,果断调整政策立场,针对朝鲜核问题着手制订新的解决方案。

从极端的层面来讲,也不能排除通过朝鲜金正恩政权崩溃来最终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方案。

因此,还要考虑朝鲜政权更迭的可能性。

(4)摆脱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幻想和对朝政策的模糊性事到如今,朝鲜的核开发进程已很难回头。

因此,考虑朝鲜的核问题时,需以朝鲜的核能力为现实前提展开研究。

过去,多次被提到的全盘交易(grandbargain)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并不具备现实可能性,充其量只能算是幻想。

今后,需以积极的态度快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推进政策的整体转换。

为了防止韩国陷入政策上的自我否定怪圈,需全面研究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基础——“韩半岛信任进程”、“东北亚和平构想”中具有“模糊性”的朝鲜无核化问题,并制订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对话之后,朝鲜往往会撤销过去签订的协议。

针对这一情况,韩国也需细化应对方案和落实措施,切实推进韩半岛无核化进程。

明确各阶段措施的“胡萝卜加大棒”方案,才可能有效应对朝鲜特有的香肠策略(salamitactic),并推动韩半岛无核化进程。

(5)设定对朝“限界线”,向朝鲜传递明确信息为了阻止朝鲜追加战略层面的挑衅,韩国政府需设定“限界线”,制订具体的应对方案,并向朝鲜传递明确的信息。

首先,韩国需单独着手对朝实施经济制裁。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果断采取“关闭开城工业区”等措施。

当然,针对韩国民众冷静、沉稳的态度,政府需唤醒民众对朝核威胁的认识。

不然,韩国民众不能及时做出判断,那么关闭开城工业区,呼吁国际社会强化对朝制裁将很难站得住脚。

其次,面对朝鲜继续进行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等的可能性,韩国需制订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并切实加以推进。

比如,加快杀伤链(killchain)、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KAMD)、4D概念作战手段等的建设,并与美国协商萨德的引进与部署、美国搭载核武器的战略资产在韩半岛的展开等问题。

虽说韩国可以自主建设“杀伤链”与“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KAMD)”,但是实效性不够强,可信度有待提升。

因此,只有强化韩美联合威慑力,才可能做到对朝施压效果的最大化。

(6)需特别警惕能够使人们怀疑韩国无核化、核不扩散意志的一些国内动向朝鲜进行第4次核试验后,一些人提出韩国应发展核武器或再次引进美国战术核武器的主张,其实并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而且还会引发国际社会对韩国无核化、核不扩散意志的怀疑。

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此类主张在向朝鲜和中国施压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意义,而且政府对民间舆论还不太容易进行管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韩国政府和政治圈不应参与推动韩国核武装或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

最为重要的是,韩国政府需明确表明半岛无核化及核不扩散意志,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与尊重。

从现实角度来看,韩国国内一些人提出的“韩国核武装论”会对“韩美原子能协定”的履行、韩国核电站的运行及核电出口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美国正在削减战术核武器,因此在半岛重新部署美国的战术核武器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短期内可考虑以“4D系统”和“萨德”进行应对。

从中长期来讲,应构建具备核保护伞(nuclearumbrella)、非核延伸威慑力(non-nuclearextendeddeterrence)、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collaboration)三大要素的韩国版无核化三角体制(KoreanDenuclearizationTriad)。

为此,需在扩大实施与延伸威慑力相关的韩美联合演习,引入北约的共有核武器(nuclearsharingarrangements)政策的同时,坚决强调“韩国决不会制造核武器”。

另外,随着美国新军事变革(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的加速推进与战力投射能力(powerprojectioncapability)的快速发展,美国的核战力即便部署地区外或美本土,也能够进行快速展开,从而迅速达成战略效果。

2、国际层面应对方案

(1)美国:

加强韩美同盟,就朝核问题形成政策共识基于韩美同盟,为了展示美国的延伸威慑力,韩国有必要与美国就核战略手段的半岛展开与定期轮换部署等问题进行协商。

特别强调的是,萨德系统属于防御性质,不应受到“刺激中国”等的干扰,应积极加以推进。

至于萨德系统的部署,应首先考虑驻韩美军(USFK),用于据点防御目的。

然后,再考虑与KAMD配合使用、韩美部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等因素,予以综合推进。

通过议员外交等活动,加强与美国等国家大选候选人的沟通了解,努力在朝核问题上形成政策共识,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

这样以来,就等于向朝鲜明确传递一个信息:

即使韩国和周边国家的政府更迭,也会一如既往地坚持朝鲜无核化原则。

事实上,美国国内还是存在一些批判韩美同盟的声音。

针对这一情况,韩国需对美国展开全方位的公共外交,从各个层面向美国宣传韩国在韩美同盟中所发挥的作用。

(2)中国:

不要过度期待,要让中国认识到朝核问题带来的直接、间接风险短期内,不要过度期待中国发挥作用。

当然,无视中国是绝对不可以的。

不过,从现阶段来看,在对朝施压、发挥对朝影响力等方面,不要对中国抱以很高的期待。

韩国应着眼长远,从政策层面考虑如何引导中国发挥半岛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

只有中国有了切实的感受,即中国的外交、安全和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才会主动参与对朝制裁。

比如,一旦韩国和日本进行核开发,那么就会引发一场发展核武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对中国的安全利益带来直接影响。

此外,朝鲜在朝中边境多次进行核试验,必然会引起放射性物质泄露、居民恐慌、白头山天池火山喷发等方面的担忧。

韩国需向中国发出安全提醒,朝鲜发展核武器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学、还是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中国都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

3)日本:

需加快推进韩日安保合作最近,韩日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这为韩日加强安保合作扫除了又一障碍。

今后,韩日需积极推进军事安保合作,大幅提升韩美日三国应对朝核威胁的能力,加快发展联合遏制力量。

韩国和日本需积极推进韩日军事秘密保护协定(GSOMIA)、相互军需支援协定(ACSA)的签署,并具体讨论反导防御(MD)合作方案。

此外,还有必要慎重考虑召开韩日“外交国防(22)”方式的安保战略对话方案和实施韩美日军事演习方案。

(平台编辑:

蒋佩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