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422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docx

莱芜二中教师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3

承校本特色,搭成长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助推学校跨越式腾飞

莱芜市第二中学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始终把教师的成长、成才作为强教兴校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有计划、有系统、大手笔地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工程,以开拓创新的勇气,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倾心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化教师团队。

广大教师在“规范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模式,享受工作、快乐人生、体验成功,追求有价值的生命历程”的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探索着,修炼着,忙碌着,充实着,飞翔着,幸福着……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装饰着教育的理想,他们用激情点燃教育的信念,他们用研修升华着教育的人生!

短短的几年时间,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成果初显:

2009年的莱城区教学能手的评选我校14人参加,13人被评为区教学能手,当时的获奖率占60℅,高出全区平均33℅。

区优质课评选在13个学科中,我校有7个学科是第一。

2010年的市教学能手评选中我校8人参加,6人获市教学能手称号,在全市各高中学校中是人数最多的学校。

学科带头人评选我校有8人获区学科带头人,4人获市学科带头人,为区各校比例最大的。

大批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正助推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上下一心,群情振奋,心情愉快,工作轻松,充满幸福感、成就感,我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在让老师们收获成功、体味幸福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营造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氛围

教师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氛围,而营造氛围的前提是要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对其成长的重视、关注,这种重视和关注是一种心的交流与沟通、真切的关心与培养的教育活动。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真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到心的深处。

”只有心与心的交融,才有真情的产生,才能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和动力,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力量。

1.营造良好政治环境,让教职工当家做主人

我们始终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重要的是一种理解和沟通。

因此,我校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让教职工当家做主人,提高教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

学校通过教代会至高无上的主人翁地位温暖人心。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教代会的地位至高无上也不是一句空话。

教代会代表教师的意志愿望,行使主人的权力,既保障学校中心工作的顺利实施,又监督学校办学过程中每个环节。

大到学校发展规划、教学改革,小到年级、班级的计划,每件事由教代会作主,教师心悦诚服,主人翁意识大大得到强化。

“与学校发展共荣辱”的主人态度,使教师体验到学校是自己发展的最好空间。

通过教代会,修改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优秀教师评选方案、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等,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在广大教师中举办“我为学校献计策”的“金点子”活动,以人本管理的理念凝心聚力。

通过树立榜样、确立典范,发挥榜样示范、典型推动的作用,发现先进人物,宣传典型事迹,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比学习、比业务、比成果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教师自我加压、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自觉性,树立按部就班是庸人,不争不抢是废人,错过机遇是罪人的观念,营造致力超越、追求卓越,敢攀高目标,敢争高位次的坚定信念。

2.优化学校教学环境,营造温馨教学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真正的学校应是一方健康、成功、自在的圣地”,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给老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我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营造温馨乐园。

学校改善办公条件,对教师办公室进行了装修,办公室内均配上了饮水机,利用假期对教工宿舍楼进行了防水维修、墙面粉刷、电路下水道整修。

购买石凳,放置在校园道路两旁、花园里等很多角落,方便师生休息;为教职工家属楼、办公室、教室宿舍安装暖气。

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为教师订阅报刊杂志、购买各类教学用书;教室内的液晶投影仪全部进行了维修、微机全部进行了更换,为教师更换160台新微机,新学期又更换了新的办公桌、办公椅。

加强人文关怀力度,在教职工生日当天,送上生日蛋糕;为每一位教职工买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为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坚持为困难职工或生病住院的职工及亲属送去关心和温暖。

总之,通过物质与情感投入,既为老师们提供了优雅舒适的教学场所,更提供了一方能够潜心教育、宁静致远的心灵家园。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更是牢固树立起了“一盘棋”的观念,强化质量立校意识,一切以服务教学、提高质量为目标,形成“后勤围着前勤转,科室围着年级转,领导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学生转,全校围着教学转”的良好局面。

细化教学常规,注重过程管理,将集体备课制度化;;加大常规检查力度,常规管理更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常规管理精细化;咬定课堂教学不放松,积极探索并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魅力课堂。

很多教师创新模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学校还为一些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部分教师命名了教学法:

语文组郝淑美老师的“淑美朗读教学法”,数学吕汉茂老师的“汉茂教学法”,张文明老师的“文明教学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取得成效。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这也正是我校“将是一心,三军同力,人人欲成,所向无敌”的力量之源。

3.倾力打造文化环境,激励发展的主动性

强力型的学校文化,如同强烈的粘合剂,使全体教职工在价值观上达成共识,对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校坚持用文化引领教职工行为,以人为本,关心教师生活,关注教师成长,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理念文化,思想引领。

近年来,本着继承创新的原则,学校凝练总结出了“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学校发展”的办学宗旨与“规范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模式,享受工作、快乐人生、体验成功,追求有价值的生命历程”的教师管理理念。

这些理念体现了人文关怀,符合现代教育的宗旨。

目前,这些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渗透到了每项工作与活动,每个教师都以这样的理念设计、制定、实施各自的教育教学计划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制度文化,刚柔并济。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等先进的理念推动制度文化管理,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刚柔并济,富有弹性,强调“文化自觉”,在师生中提倡自我约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师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真正体现“制度无情,操作有情”,真正让爱岗敬业,教学实绩突出的老师得到名誉,得到实惠。

廉洁文化,净化心灵。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廉洁教育活动,让教师的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组织全体教职工每人提炼一句廉洁从教的格言,并工整的书写在自己的教材和备课本上,以此时时激励自己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二、搭建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途径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既需要教师具有艰苦探索和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加强自我修炼,同时更需要在交流中促进,在互补中提升。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愿景,我校多渠道搭建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1、自我研修平台

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科学、恰当的教育行为。

新的形势下,教师的特殊身份要求我们对当前课改、教学理念等熟稔于心,以便更新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教师的自我研修势在必行。

为此,除了日常教学中的系列理论培训外,学校还开展了“教师最值得阅读的一本书”好书推荐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自主阅读,并写出自己真切的阅读体会。

组织教师进行“百味书‘悟’”读书箴言征集活动,主要是强化教师的读书意识,并在学校橱窗进行展示,给学生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组织教师进行“书虫笔记”读书随记活动。

给每个教师发放读书笔记本,鼓励教师将自己读书时感悟到的只言片语或者教学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专家互动平台

学校每学期都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教研员来校讲学,全体教师共同聆听,认真思索。

学校安排一定时间,让教师与专家对话,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共同探讨新思路、新问题。

在积极的研讨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理论修养日渐丰厚。

3、经验互传平台

隔周设立一次的“经验互传”,为教师们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所有教师,没有年龄长少,资历深浅,观点正误之分,踊跃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体验、反思等拿出来与同事们共享。

讲述的形式不拘一格,可独论,可对话,也可争辩;这里没有扭捏作态,也没有推诿塞责,有的只是争先恐后,援事论理,取长补短,互动提高。

“经验互传”已成为教师们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生新思想的圣坛,成为教师们个人能力展示的舞台,是教师们企盼的精神节日。

4、课堂教学平台

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员听评课活动。

活动期间,每名老师轮流上一节教研课,然后,针对一这节课,互动研讨,互相交流,各抒己见,谈优点,提不足,找差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评课水平的提升。

每学期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研讨课等,通过搭建教学平台,让老师们在研讨中反思,在互动中成长。

5、网络交流平台

学校投资开通了校园网,并为每个教研组都配备了电脑,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交流。

教师把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提出来,共同交流,展开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把自己收集到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上传到学校资源库,供大家使用。

并且要求每位教师经常上网下载教育教学信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专业发展档案,实现了电子化管理。

三、推进工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教师是学校教育实践的主人,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人,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人。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校本师资培训模式。

1.积极推进“名师工程”。

学校精心选拔理论水平高,业绩突出和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形成一支梯队型骨干教师队伍,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积极为名师进修提高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名师带头、辐射作用,引领学校课改、教研工作的跨越与腾飞。

学校每年评选一次“莱芜二中名师”,并设立名师工作室。

2.扎实实施“青蓝工程”

实施教师师徒结对,以老带新。

每学年都通过召开“青蓝工程”启动仪式暨拜师大会,让青年教师和班主任与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结对子,骨干教师担当“师傅”,青年教师学当“徒弟”,骨干教师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培养规划,即“一、三、五”培养目标:

一年成新秀,三年成能手,五年成骨干。

学校出台了“青蓝工程”考核措施,对青年教师培养注重过程管理,并按学年对结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成绩计入年度考核成绩。

同时,学校每学期都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比赛、基本功大赛、说课讲课比赛、汇报课比赛等,每学期都评选出学校的教坛新秀、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途径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定期组织各级各类外出学习,拓展了眼界。

在“青蓝工程”的推动下,短短几年内,----------------等一批大批青年教师由学校的教坛新秀快速成长为市区级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为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动力、持久的活力。

3.大力开展“师德工程”

制定“师德先进”评选条例,加大过程实施,以“修师德、筑师魂”为主题,广泛宣传发动,每年教师节前后,我校都组织弘扬师德铸造师魂师德报告会,每学期都进行师德标兵、“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带动,典型引领”的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真正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职工团队。

几年来,张俊峰、杨庆华、亓庆国等老师先后入选市、区师德宣讲团,他们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教育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每年党支部都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追寻先烈足迹、体验艰苦生活、永葆党员本色”为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系列教育活动及争优创先和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职工团队。

4.扎实开展“两心工程”

一是“心贴心”教研工程,在教师层面上要求学校行政领导听一节课、评一节课、与老师谈一次心、形成一份报告;在学生层面上,要求任课教师与承包的学生谈心,制定帮扶措施,形成一个考察报告。

仅上学年,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累计听课、评课达280多节,与教师谈心达400余次,教师与学生谈心约2600次。

目前,在学校领导和各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解决教学科研难题60多个,完成课题立项22个。

二是“心连心”关爱工程,一个层面是学校对困难教职工的帮扶;一个层面就是任课教师对困难学生的帮扶。

截至目前,学校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49对,给予贫困学生全方位帮助,解决贫困生生活难题160个,累计资助学生四万余元。

44级五班学生赵辛未同学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学校号召全校师生对赵辛未同学进行爱心捐款,学校第一时间为该生募集到爱心款16316.9元。

“两心”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干群和谐,凝聚了师生情谊,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加强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夯实基础

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在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立足于课程改革实际,立足于学校自身实际,立足于教师个体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1.注重思想培训,提高理想境界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不正之风的侵蚀和社会偏见的压力,教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我校高度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每周一次的例会、每月一次的专题会议,我们采取专题宣讲、集中辅导、班子成员轮流主讲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教学法规等重大理论和重要精神随及时到位的得到学习与贯彻落实,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理论素养和思想素质。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还充分依托校园网络媒体优势,在校园网页上开设学习实践活动专栏,让党员教师集中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学习心得。

组织全体党员观看《警示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典型案例剖析》,做到警钟长鸣。

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并开设论坛让广大教师畅谈感受,共话未来发展。

在青年党员教师中开展“我为学校添光彩”专题演讲比赛。

这些活动都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面对新课改,学校管理策略定位为——“全面培训、全员培训、普遍提高”。

每年的暑期全省远程教育研修,学校都是提前规划,周密安排,严抓过程,缜密实施,确保培训成果。

连续三年,我校被评为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单位。

针对学科特点,学校开展了一线教师全员参加的基本功培训活动,我们还邀请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到校指导,从而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行为的有意识结合。

开展专题培训,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的作用,以讲座的形式,我们开展了组内说课活动,鼓励年轻教师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努力提高钻研意识和能力,真正达到在交流中借鉴,在借鉴中互助,在互助中提高。

提供一切机会让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班,让老师们及时进行“洗脑”与“充电”,以此来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次次,一轮轮的业务培训让老师们收获颇丰,在老师们的培训心得中,有的老师这样写道:

“远程培训让我们更加重视课程标准了,也让我们知道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甚至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

”有的老师写道:

“业务研修是产生火花最多的地方。

通过观点碰撞,让我们对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与考试、教学困惑有了新的感悟和提升,迷茫的心也渐渐敞亮开来。

”有的教师的感受更是声情并茂:

“研修如同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

昙花以它刹那的开放呈现了永恒的美感。

研修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它带给我们的影响却是无限的。

我们将不断学习、消化、吸收,借鉴并创新应用。

研修,我们是受益者,我们是大赢家!

研修是我心中的康桥,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五、丰富载体,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搭桥

本着“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原则,我校落实各项科研方案,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1.开设“吐丝讲坛”

以“启迪思考、引发争论、鼓励创新、形成共鸣”为宗旨,我校设立了“吐丝讲坛”。

一方面通过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让老师们开拓视野;另一方面鼓励本校教师轮流登坛授课,以提升教研水平。

迄今为止,“吐丝讲坛”已陆续举办了读书报告会、备课培训会、教研培训会等。

我们还陆续邀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焦波教授作了感恩教育报告、省高校工委田建国教授作了师德建设报告、北京四中网校吴青薇老师作了学习方法主题讲座。

邀请读书报告会获奖教师到我校作了专题讲座;聘请兄弟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代表传授了先进管理教学经验。

所有这些讲座都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吐丝讲坛”的设立,如清风扑面,为我校的校本教研注入了新鲜气息,促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浓厚学术氛围的形成。

2.举办“周末讲堂”

为加强教师业务修养,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我校启动“周末讲堂”。

一方面通过聘请专家,为学生们讲解高层次的学术知识,拓展视野;另一方面,由本校教师以自己的学科知识为切入点,从加强人生修养、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学科思维等方面广泛选题,通过报告拓展学生知识面。

自“周末讲堂”开设以来,已有举例:

-谁的讲座------等30余名教师登坛开讲,学生听众达9000余人次,反响热烈。

“周末讲堂”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周末校园生活,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养,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而今,“周末讲堂”日益成为二中学子课外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道文化大餐。

3.建立“科研网络”

学校建立了“教科室----级部-----备课组-----任课教师”的“四级”科研网络,制定了学科科研制度,以教育科研带动教育管理改革,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以教育科研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有课题、科科有课题、围绕教学搞科研。

以“传递科研信息、交流课改经验、拓展教育视野、展示自我风采”为宗旨,学校创办了自己的教科研杂志《吐丝科研》及报刊《二中学苑》,为老师们搭建一个瞄准前沿、学术交流,展现自我的平台。

上学年,教师各类科研成果获奖项数达230余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在各类报刊发表专业文章数130余篇,近十名教师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出版了教育教学专著。

回首岁月履痕,让人感慨万千;展望锦绣前程,唤起信心百倍。

多年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之路,使我校全力打造出了一支思想先进、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勤于育人、精于教书、善于创新的教师群体,推出了一批学有特长、业有专精、教有特色的优秀教师,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张俊峰,山东省教学能手吕明奎等省级以上优秀教师,市、区级优秀教师也达到了人。

而教师的成长也助推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腾飞。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体卫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莱芜市教育工会工作先进单位、莱芜市行风民主评议先进单位、莱芜市首批德育特色学校、莱芜市廉洁教育示范学校、莱城区教育工作实绩单位一等奖、莱城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莱城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莱城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莱城区教学工作先进学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省规范化学校复评验收,并代表莱城区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代表莱芜市迎接省选课走班检查、山东省卫生厅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山东省科学发展观“三进”活动等专项督导,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步伐。

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对历史所产生的作用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一支好队伍就是一所好学校。

今后,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要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以教师专业的健康、迅速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再谱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