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489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docx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2018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公元前七世纪末,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

这一现象说明

A.分封制渐趋衰落

B.宗族姻亲维护王畿的稳定

C.宗族凝聚力增强

D.宗法制下庶子后裔平民化

2.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质疑:

“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

”其研究结论是:

“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

C.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D.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3.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

4.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这表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已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C.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D.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5.《天津条约》规定:

“大清皇上特简(选择)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商办仪式皆照平仪相待;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材料表明清政府

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

C.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D.改变传统的对外交往体制

6.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

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真正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深入人心的历史背景是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危机与救亡交织

7.如图是我国近代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布示意图。

这两类企业的区别主要在于

图1图2

A.近代化的程度

B.企业分布的区域

C.所有制的形式

D.所处的社会性质

8.1940年8月,日本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拟将日本与伪满洲国、中国建为一个经济共同体,东南亚作为资源供给地区,南太平洋为国防圈。

2005年,日本“东亚共同体评议会”明确提出:

“东亚共同体必须符合日本人的价值观,必须以增大日本的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

”两次主张均反映出日本

A.要主导地区政治经济秩序

B.主张东亚经济共赢共同体

C.谋求全球政治经济的霸权

D.最早提议亚太区域的合作

9.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提出: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

A.反思中共八大所确定的国内主要矛盾

B.促进经济综合平衡发展

C.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现象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飞船飞行成功

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11.1914年战争爆发后,一位德国官员绝望的评论道:

“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是现代争端的祸根。

”该“联盟体系”

①直接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

②掩盖了战争性质

③加速了战争到来,扩大了战争规模

④形成了国联的雏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2.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价值观就作为行为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和自由人民之间也有道德价值观来调节他们的利益和行为,如中国的“忠”“勇”“节”“孝”,古希腊城邦的“勇敢”“理智”和“适度”等。

——韩震《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道德价值观主张的代表人物及其时代政治背景。

材料二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仅有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即人民生活道德的规范性要求,如“仁义礼智信”(五常);还有反映封建主义社会等级制的价值观,即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社会规范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

——韩震主编《西方哲学史》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官方哲学是什么?

试概括中国封建社会价值观的特点。

材料三在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初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摆脱封建主义束缚,对封建主义的等级贵贱价值观进行批判,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制度性价值承诺,由此顺理成章地举起动员各个阶层人民的旗帜……随着资产阶级夺得了统治权,资产阶级也逐渐把其核心价值观调整为“民主、自由、人权”,从而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韩震《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依据材料三,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材料四采用甘菲德的价值观问卷,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导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在尊敬权威、谦逊、服从、善于克制、勤劳等方面,中国人得分要显著高于美国人……

——金盛华等《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当今时代,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人类社会的优秀价值观?

13.下面《英国大事年表》(部分)反映出英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种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1652-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

1687年,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21-1742年,沃尔波尔成为第一位内阁“首相”

1756-1763年,“七年战争”

1763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锭纺纱机“珍妮机”

1767年,瓦特改进纽卡门蒸汽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

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1825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30年,托利党一党统治终结,辉格党政府组建

1831年,法拉第证实电磁感应现象

1832年,议会改革,部分“腐败选区”被废除

1840年,挑起鸦片战争

——整理自闫兆祥《英国史》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指出英国近代政治发展趋势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表明英国近代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上述材料还反映出英国近代发展的哪些趋势?

14.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

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

材料二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时说:

“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

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当代学者在评论二战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经济关系时说:

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的利益,与此同时它在解决资产阶级共同的阶级任务的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本国范围内,国家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的方式是个别垄断组织所办不到的。

——舍纳耶夫《今日西欧》

(3)材料三表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这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

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人民日报》2021年1月23日

(4)材料四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一认识的依据。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材料“夫谁非王之姻亲”反映了周王室血缘关系通过庶子的后代逐渐疏远扩散,体现了宗法制下庶子后裔平民化,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周王和诸侯的关系,不能说明分封制渐趋衰落,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周代宗族姻亲维护王畿的稳定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宗族凝聚力增强,而是说明周王室血缘关系逐渐疏远扩散,故C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夫谁非王之姻亲”,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血缘关系和嫡长子继承制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D

【解析】根据材料“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可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

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地域商人,并且与官府的联系密切,故D项正确。

战国私商大量出现、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都属于对政府控制的突破倾向,与材料主旨相反,故ABC排除。

点睛:

根据材料的关键词“独立力量”“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结合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3.D

【详解】

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很多,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轻科技特点,故A错误;从图中数据无法得出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故C错误;从统计中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和农学与农业相关领域发明比其他发明数量多,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D正确。

4.C

【详解】

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研究自然科学,这说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具有理性思考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启蒙运动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故A错误;材料没有将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轨道进行比较,故B错误;启蒙思想家研究自然科学并不能体现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学具有理性特征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

5.D

【详解】

材料“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主持与大英钦差大臣文移、会晤各等事务……自不得提书‘夷’字”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改变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故D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而且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局面已经被打破,故A错误;“完全放弃了华夷等级观念”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属于《辛丑条约》,不是《天津条约》,故C错误。

6.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爱国救亡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故D正确;维新思想的传播主要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时期,故A错误;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没有涵盖材料时间范围,故B错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7.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1中的“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总局”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洋务企业,属于官办企业;根据图2中的“上海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生产资料性质属于资本家私人占有,因此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所有制的形式,C选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采用的是机器生产,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A选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二者的企业大部分都分布在沿海地区,B选项排除;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诞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D选项排除。

8.A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大东亚共荣圈是想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经济共同体,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掠夺,“东亚共同体必须符合日本人的价值观,必须以增大日本的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

”实际上也体现出要以日本为主导,故A正确;日本提出的主张,并不是要实现东亚真正的共赢,而是以日本经济为主导,B错误;日本是要谋求在东亚地区的霸权,而不是谋求世界霸权,C错误;最早提议亚太地区合作的应该是东南亚联盟国家,D错误。

9.C

【解析】

【详解】

材料“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反映了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大跃进等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严重问题,故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故C正确;中共八大所确定的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符合当时中国国情,不需要反思,故A错误;“促进经济综合平衡发展”也属于中共八大,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现象,而是说明对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的纠正,故D错误。

10.B

【详解】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飞行成功,符合题意,故选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文革期间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11.A

【详解】

依据题干“1914年8月”、“联盟”,结合所学可知,该“联盟体系”指的是1914年7月底,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直接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加速一战的爆发,故①③项正确;依据所学可知,两大集团的对峙无法掩盖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故②项错误;国联建立是在1920年,两大军事集团和战后国联的建立没有关系,故④项错误。

因此正确项为①③,正确答案为A选项。

12.

(1)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

政治背景: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

(2)程朱理学。

突出道德教化与强化社会规范。

(3)变化:

由“自由、平等、博爱”调整为“民主、自由、人权”。

作用:

前期主张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等级贵贱价值观的思想武器,后期主张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政权;其主张与时俱进,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4)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解析】

【详解】

(1)代表人物,依据材料一“奴隶主和自由人民之间也有道德价值观来调节他们的利益和行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古希腊道德价值观主张的代表人物。

政治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奴隶制民主政治的角度回答其时代政治背景。

(2)哲学,据材料二“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官方哲学是宋明理学。

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道德教化、社会规范等方面概括中国封建社会价值观的特点。

(3)变化,依据材料三“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制度性价值承诺,由此顺理成章地举起动员各个阶层人民的旗帜……随着资产阶级夺得了统治权,资产阶级也逐渐把其核心价值观调整为‘民主、自由、人权’”,即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反抗等级贵贱、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等方面分析它们的作用。

(4)继承和发展,依据材料四“在尊敬权威、谦逊、服从、善于克制、勤劳等方面,中国人得分要显著高于美国人”并结合当今时代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规范、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等方面说明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人类社会的优秀价值观。

13.

(1)趋势:

政治民主化。

说明: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1721年,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得到完善;1830年,两党轮流执政;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加强。

(2)趋势:

经济工业化。

影响: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客观上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等。

(3)殖民扩张、称霸;自然科学发展。

【解析】

【详解】

(1)趋势,依据上述材料“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21-1742年,沃尔波尔成为第一位内阁‘首相’”,即可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分析指出英国近代政治发展趋势。

说明,结合史实从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两党轮流执政、1832年议会改革等方面加以说明。

(2)趋势,据材料“1763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锭纺纱机‘珍妮机’……1767年,瓦特改进纽卡门蒸汽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1825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即可从经济工业化的角度回答这表明英国近代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社会性质、经济结构、开眼看世界等方面回答这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趋势,据上述材料“1831年,法拉第证实电磁感应现象……1840年,挑起鸦片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殖民扩张、自然科学等方面回答还反映出英国近代发展的哪些趋势。

14.

(1)国家制定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和自由经营;政府不干预资本家事务,不承担经济职能。

(2)变化:

由国家不干预到主动干预经济。

原因:

自由放任原则不能应对经济大危机。

(3)角色:

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参与再生产过程。

表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

根本原因:

生产力发展。

(4)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依据:

计划经济时代的经验教训;对市场作用认识的飞跃;市场客观规律。

【详解】

(1)地位,依据材料一“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的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不干预经济等方面分析指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

(2)变化,据材料二“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业商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即可指出罗斯福新政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由放任原则的弊端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角色,据材料三“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资产阶级国家首先捍卫垄断资本的利益”即可回答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经济生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等方面回答这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的角度回答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关系,据材料四“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角度回答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怎样的。

依据,结合所学知识从计划经济的教训、市场作用、市场规律等方面分析指出这一认识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