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746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docx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甲骨文中记载祭祀蚕神的内容

纺织业在商代占有重要地位

B

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纸质地图

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C

唐朝后期扬州出现繁华的夜市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等理财措施

一定程度改变北宋积贫局面

2.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发明了造纸技术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等章节,其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  )

A.理论性                B.实用性                 C.复杂性                D.文学性

4.“有了以低廉价格供应的充足的纸张,阿拉伯民族的千年文明梦想终于开始可以逐步实现。

从八世纪后期到十世纪初期的百余年里,整个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一场有组织、大规模的翻译即将失传的欧洲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的运动,世界史称之“百年翻译运动”,材料揭示出(  )

①造纸术由阿拉伯民族发明和改进 ②造纸术促进了阿拉伯文明兴盛

③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明的传播 ④造纸术有利于欧洲文艺复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6.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7.据《天工开物》记载:

“……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

消性至阴,硫性至阳,……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

”这里记载的是中国古代的(  )

A.火药技术            B.指南针技术         C.印刷技术            D.造纸技术

8.恩格斯对中国的火药称赞道:

“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

”其本质含义是(  )

A.欧洲市民纷纷拿起武器打击骑士        B.火药武器战斗力很强

C.封建贵族与城市市民之间矛盾尖锐    D.火药在战胜封建制度过程中作用巨大

9.《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反道,劳而无获”。

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顺应天时,多种经营                            B.工商皆本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重农抑商

10.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国的《大学》、《论语》等典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这表明当时(  )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11.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这可以说明(  )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12.有诗云:

“指点云帆,济沧海之远行。

由之而来去无碍兮,永不失其为指路之明灯……貌虽丑而褐其色兮,铁遇之而趋附殷勤。

针受感而贯以苇草,浮诸水而则指极星。

”该诗赞颂的古代科技成就是(  )

A.发动的造船技术                                    B.先进的天文历法

C.神奇的指南针                                        D.精确的地理知识

13.图8出自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该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14.“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这是《后汉书》中有关我国古代一项重大科技成就的记载。

这项科技成就为(  )

A.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B.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

C.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D.信息记录与传播的革命性进步创造了条件

1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

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  )

A.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B.水排、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艺

C.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D.耧车、曲辕犁等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技术

16.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D.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17.徐光启在谈及治蝗之策时,曾说:

“陆田命县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则地利可尽也,且虫灾之害又少于陆,水田既然,其利兼倍,与陆田不侔(mou等、齐)也。

”这体现出其“治蝗之策”是(  )

A.均衡发展水旱种植业                            B.大力发展水田农业

C.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                            D.充分利用旱地种植经验

18.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杠杆原理的桔槔得到了普遍应用。

隋唐时期,人们发明了类似于不倒翁的行酒令的工具,俗称“酒胡子”。

明代利用声音反射原理建造了天坛“回音壁”。

这些现象反映了(  )

A.古人科技发明大多应用于生产            B.古代科技发展的多样性特点

C.明代科技界有更多总结性成果            D.古代科技发展偏离了正确方向

19.有人称:

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0.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

“《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可以看出(  )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21.孟子曾哀叹“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杜甫也曾愤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端时都流露出了(  )

A.民本思想            B.专制思想             C.宗法观念            D.强权理念

22.下列文学名句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④“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23.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A.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B.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24.“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屈原的这首诗(  )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体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C.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25.明清小说不仅真实反映了社会全景,还蕴涵了作者对现实的洞察、批判,其中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对象写入文学世界的作品是(  )

A.四大奇书                                                B.“孤愤之书”

C.“三言”、“二拍”                              D.四大名著

26.五代、宋朝的“音乐文学”,上承于诗,下沿为曲。

在这一“音乐文学”的创作中取得伟大成就的是(  )

A.屈原                    B.司马相如             C.苏轼                    D.关汉卿

27.《中国文学史》在论述先秦的一部作品时写道:

“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美人、千里流沙、蜿蜒八龙等罗织起来,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虚幻世界;另一方面,诗人又通过一系列曲折迷离的情节来展示对现实政治和坎坷人生的悲剧性思考。

”该作品的风格为(  )

A.内容古朴的现实主义                            B.脱离真实世界的唯心主义

C.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                            D.关注自己内心的个人主义

28.“铁板琵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后人为纪念一位豪放派著名词人而作的楹联。

这位词人是(  )

A.李白                    B.柳永                     C.辛弃疾                D.曹雪芹

29.“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众芳之芜秽”。

这首古代著名诗歌(  )

A.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B.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        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30.“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上述揭露当时黑暗现古代文学名句的作者是(  )

A.屈原                    B.李白                     C.苏轼                    D.关汉卿

31.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

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

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32.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不同时代的风情。

如果我们要丁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最好查阅(  )

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红楼梦》

33.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在描述1598年的社会风貌时说:

“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

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

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

”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顾炎武提倡应经世致用                        B.城市工商业活跃

C.封建专制统治黑暗腐朽                        D.市民阶层的壮大

34.宋朝文人认为“唐诗无避讳”,论及本朝时则说:

“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由此可见(  )

A.唐人写诗不受礼义纲常约束                B.政治环境对文学创作影响很大

C.文学的使命就是反讽现实政治            D.唐诗水平明显高于宋诗

35.十七世纪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得到英国女王喜爱而进入国家剧场表演,18世纪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两本名著(  )

①都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②都弘扬了各自文化传统中的人文元素

③都囚政治权势而得到广泛传播④都批判禁欲主义,集中刻画人性本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6.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37.读下图。

对该竹简制作年代的推论相对合理的是(  )

A.汉代制作,因为竹简出土于汉墓

B.春秋时期制作,因为竹简内容是《论语》

C.肯定不是汉代制作,因为书写材料是竹简

D.肯定不是春秋时期制作,因为字体是隶书

38.“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节选自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这段歌词描绘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舞蹈艺术            D.书法艺术

39.1975年,在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

A.小篆                    B.金文                     C.行书                    D.楷书

40.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下列字体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41.在书法艺术方面,“宋四家”各有千秋。

下列图文信息(  )

A.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作者个性和多样的社会生活

C.表现封建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宋代达到书法艺术的最高峰

42.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

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

A.小篆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43.有人对一副书法作品有这样的评价:

“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疏密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

”该作品是(  )

44.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如果你想临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应该选择下列哪一字帖(  )

A.图10                    B.图11                     C.图12                    D.图13

45.有学者评价唐代某书法名家的字“刚中含柔,方中有圆,直中有曲,确乎达到美的某种极致,却仍通俗易学,人人都可模仿练习”。

下列各项,属于该书法名家作品的是(  )

A.图10                    B.图11                     C.图12                    D.图13

46.下图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可以反映(  )

A.秦代书法篆刻的艺术共融                    B.晋代由行入草的书法风貌

C.唐代狂草的抒情写意                            D.元代楷书的疏密适宜

47.“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李白的上述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应是(  )

A.柳公权                B.怀素                     C.欧阳询                D.颜真卿

48.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图中的四种字体,创始于秦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9.南朝人王情称:

“次仲(人名)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

”由此可知王情认为(  )

A.次仲是隶书的创立者                            B.次仲尝试创立草书

C.古代的书是用楷体写的                        D.字体演变具有继承性

50.中国书法艺术绚丽多姿。

鲁艺同学在练习行书时可临摹的作品是(  )

51.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

“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

何谓肖品?

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

”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  )

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

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之千里”

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52.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5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追求抒情写意    B.强调通俗易懂     C.体现豪迈奔放    D.注重光色效果

54.图2所示,修竹数根,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虚实,傲气风骨,这是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

这类作品的风格是(  )

A.着重抒发个人的情感                            B.力图表现真实的景象

C.极力描绘多彩的现实                            D.特别强调画面的完整

55.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

“我们的祖先早已熟悉商品经济了。

”这幅画应当是(  )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56.一般认为王维是文入画的开创者。

苏东坡评论王维的诗、画作品时说:

“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表明王维绘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  )

A.追求神韵意趣    B.描绘现实生活     C.注重准确写实    D.提倡技法多样

57.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幅对联写到:

“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

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

A.真实性                B.通俗性                 C.虚拟性                D.优美性

58.唐代的音乐、舞蹈全面兴盛,宫廷“七部乐”中有高丽伎、天竺伎、龟兹伎等,唐玄宗创制的《霓裳羽衣舞》就是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歌舞大曲。

以上材料说明(  )

①唐代艺术繁盛,富于创新②唐代文化兼收并蓄,自信包容

③唐代与周边国家交往密切④唐玄宗信仰印度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59.包拯的故事开始流传于宋代,以包公为素材的宋代话本,元代杂剧等使“包青天”成为一个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传奇人物。

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

①百姓对清官的期待②忠君、爱国等儒家思想的影响

③文化艺术手段的塑造④政府积极宣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0.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徽、汉调

京之皮黄(京剧)

发音

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

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

唱腔

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

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

行为

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

A.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                        B.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

C.徽、汉两调各有其特点                        D.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从关键词“甲骨文”可知时间在商代,“祭祀蚕神”可知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故A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