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764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docx

生物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生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与技能

学习能力(学法)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遗传与变异

遗传的物质基础

进化理论

实验设计分析

(卷面整洁)

100

分数

40

38

12

10

减2-3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DNA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每个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2.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催化②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假设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a→b

C.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在原核细胞中分离出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原核细胞是边转录边翻译

D.假设②过程表示豌豆的红花基因(R)的转录过程,那么可在豌豆叶肉细胞中分离出与R相对应的mRNA

3.已知家兔的某个细胞中的基因甲能正常表达,基因甲的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且从图中第一个碱基开始转录.如果在基因甲的B处增加了碱基C,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AG、UGA为终止密码子,不考虑图中省略的碱基引起的变化,则有关基因甲的表达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B处的碱基变化将导致基因无法复制,但转录可正常进行

B.B处的碱基变化虽然不影响基因的转录,但转录出的mRNA无法进行翻译

C.B处的碱基变化将导致翻译出的肽链的长度缩短

D.B处的碱基变化后,通过翻译可形成含125个氨基酸的多肽链

4.下列有关科学家实验室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5.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如果将来自非洲爪蟾的网织红细胞的珠蛋白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下图甲所示。

如果注射含有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则结果如下图乙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外源mRNA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珠蛋白mRNA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若不注入珠蛋白mRNA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D.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6.如图甲表示某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图甲中C部分的放大.若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显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正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

B.图甲未体现中心法则的所有过程,可看出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

C.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5种,②与③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

D.图乙所产生的①上有密码子,其中胞嘧啶至少含有1/(n−2m)

7.某人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能够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仍然具有生理活性

B.该实验证明了S型菌体内的DNA是遗传物质

C.1、2、3组实验是该实验的对照组

D.第1组与第4组对照说明了S型菌体内有某种物质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8.植物在干旱等不良环境下细胞会出现PR-5蛋白,研究人员从干旱胁迫与恢复水供应(复水)后的番茄植株的根、茎、叶细胞中提取的总RNA,测定细胞中PR-5蛋白基因的转录情况如下表.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干旱导致萎蔫的植株PR-5基因被破坏

B.对照组说明在叶分化过程中PR-5基因丢失

C.复水后根比茎叶产生了更多的PR-5基因

D.干旱后复水促进了PR-5基因的表达

9.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2和基因4在不同细胞中表达,所以存在于人体内不同细胞中

B.基因3不正常而缺乏酶3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

C.老年人头发会发白是由于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

D.图中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②需要多种RNA参与完成

10.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通常呈环状双链,即H链和L链。

H链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一个用于H链合成(简称OH),一个用于L链合成(简称OL)。

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H’链,当H’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H链为模版合成L’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整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复制方式不符合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B.H’链全部合成时,L’链只合成了2/3

C.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目与脱氧核苷酸数目相同

D.若该线粒体DNA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复制3次,不含15N的DNA只有两个

1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可发生基因重组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C.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D.无性繁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12.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是( )

A.果蝇的白眼  B.猫叫综合征  C.短腿安康羊  D.血友病

13.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

1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周期中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

B.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由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进一步培养而形成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C.真核细胞基因的碱基对改变,不一定产生等位基因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定向的

15.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16.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三祖

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父本

母本

雌株

雄株

1

阔叶

阔叶

阔叶243

阔叶119、窄叶122

2

窄叶

阔叶

阔叶83、窄叶78

阔叶79、窄叶80

3

阔叶

窄叶

阔叶131

窄叶127

A.第2组子代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阔叶与窄叶比为1:

1

B.根据第1或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

17.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

且数量为2a时属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

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2a时

是初级性母细胞

18.某科研小组的工作人员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大蒜(二倍体)鳞茎分生区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某一分裂组织或细胞群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的百分数),其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秋水仙素浓度,无关变量为处理时间

B.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03%时,处理时间越长加倍率越高

C.染色体加倍率与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长短有关

D.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根尖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

19.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有80条染色体被32P标记B.含有2组中心粒

C.每一极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D.含有4个染色体组

20.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中有同源染色体

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10、n=10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每空1分,共13分)回答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有关问题:

Ⅰ.

(1)若图二中α链的鸟嘌呤与尿嘌呤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版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6%、30%,则与α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

(2)科学家人工合成的mRNA为模版进行细胞外蛋白质合成实验,若以…ACACACACAC…为mRNA,则合成苏氨酸和组氨酸的多聚体;若以…CAACAACAACAA…为mRNA,则合成谷氨酰胺、天冬酰胺或苏氨酸的三种多聚体,据此推测组氨酸的密码子是    。

(3)在遗传密码的探索历程中,克里克发现由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之后,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他们取四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再加入去除了DNA和信使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

①实验中去除DNA和信使RNA的目的是                              。

②本实验的结论是                                                     。

Ⅱ.下图示意一种核酸分析方法,请据此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为标记基因,菊花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1)被分析的材料应属于一条________链。

如果它存在另一条互补链,该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

        。

(2)如果选择性断开的位置是碱基G,那么随机出现的被标记片段应有______种,在电泳带上被分离的显示位置应有______处,在泳动方向最先端的片段应是________序列段,与图示泳动位置相比,在同样电泳条件下该片段应位于____的位置上。

(3)应用上述原理分析了某种未知序列核酸的一条单链,结果如下图所示。

此结果说明,该核酸的此单链含________个核苷酸,其A∶T∶G∶C=________,同时也可推断出其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共11分)从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到RNA的干扰机制,科学家们不断探索遗传信息的流动的机制.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i),他们认为:

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

Dicer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

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图所示)。

①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指出的遗传信息传递路径包括(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2分)后来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中又发现了、

传递路径。

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过程受阻。

②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         的碱基序列。

(2)下图为四种病毒侵染人体相应细胞后的增殖过程:

①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催化过程②的酶是________。

 

②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一般很难根除,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治疗乙肝时,通过药物抑制过程③比抑制过程④的副作用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③脊髓灰质炎病毒的+RNA除了参与病毒组成外,还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

23.(每空2分,共10分)牛的毛色与真黑素(黑色)和褐黑素(栗色)有关。

如图表示牛黑色素细胞中正常基因E控制这两种色素合成的过程。

(1)图中①在细胞核中完成的过程称为_______。

(2)基因E可编码M受体蛋白(一条由317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构成),若第296

位的碱基C被T取代,则基因E突变成基因E+,导致M受体蛋白中第____位氨基酸

发生改变,此时酪氨酸酶含量增高,真黑素增多;若基因E的编码区第310位缺失

一个碱基G,则基因E突变成隐性基因e,导致____含量降低,褐黑素增多。

(3)在牛的某一个自然种群中,测得基因型及表现型个体数如下表:

①该种群中含E的胚子的概率是_____。

②在该种群中,发现一头褐色公牛和一头褐色母牛交配产下一头栗色小牛,经DNA测定它的基因E没有发生突变,研究者检测出该牛体内A物质含量较高,还发现A物质也能与该M受体蛋白结合。

该牛毛色为栗色的原因是:

上图中____含量减少,导致酪氨酸酶含量减少,进而褐黑素含量增加,体色为栗色。

24.(每空1分,共16分)请结合所学的遗传变异的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Ⅰ.(规律提炼题组)SGID是一种严重缺乏综合免疫力的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每10万个新生婴儿中,可能只有一个会遭此厄运。

研究者曾对两个双亲均正常的患病女婴进行临床试验,发现此病是由于病人体内缺乏一种脱氨基腺苷酶而引起的。

若有一男子因此患上了SGID病,该病人所生的一个正常儿子M和一位其父亲是先天性血友病、母亲正常的SGID病女性N结婚。

SGID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血友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SGID病的遗传方式是。

(2)这对夫妻中M基因型是。

(3)这对夫妻M和N所生男孩中患SGID病的概率是。

(4)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狂轰滥炸,大量使用了石墨炸弹、油气炸弹和贫铀炸弹,战后发现,癌症、SGID病和新生儿畸形等多种遗传性疾病是这一地区的多发病。

贫铀炸弹使生物发生癌变的原因是。

(5)若M还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女性婚配后,后代中患这种病的几率为______。

细胞质基因的遗传特点是(2分)

Ⅱ.HIV(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的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

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如图所示的阶段

Ⅲ.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E或e表

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l%。

个体4与2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分)

Ⅳ.牵牛花是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花卉,牵牛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

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

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下图。

①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定律。

(不考虑变异)

②该植株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_____。

③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________,红色植株占________。

(2)现有DdEe的个体(D控制高产,E控制稳产),为尽快获得高产稳产植物,选用的育种方法是,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25.课本实验(共10分):

请完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相关分析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

(2)剪取根尖的_______________,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制作装片时解离时间不宜过短,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已知洋葱是二倍体,有丝分裂中期能观察到倍体细胞。

(2分)

(4)若显微镜下未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2分)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如欲探究诱导洋葱产生多倍体的最佳温度,如何设计实验组。

(2分)

第Ⅱ卷提高题(共20分)

26.(共20分)自然状态下生物会发生各种变异,请结合变异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Ⅰ.(易混易错题组)(每空2分,共12分)德国小蠊是蟑螂的品种之一,性别决定为XO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

(1)某正常德国小蠊,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其减数分裂后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2)下图是该个体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表示部分染色体,含性染色体),则符合该个体分裂过程的选项是

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注:

写清染色体的序号)。

(3)若德国小蠊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会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上的基因重组

Ⅱ.(6分)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

分析回答: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

XX、XXY

雌性,可育

XY、XYY

雄性,可育

XXX、YO(没有X染色体)、YY

胚胎期致死

XO(没有Y染色体)

雄性,不育

(1)由上表可知,果蝇的性别取决于的数目。

(2)在正常的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

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原始生殖、体)细胞的分裂过程中。

(3)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作“M”)。

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设计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

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

①若,则是环境改变;

②若,则是基因突变;

      ③若,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Ⅲ.(2分)研究发现,转基因抗虫植物能杀死昆虫的原理是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被昆虫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产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与昆虫肠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细胞渗透压失衡,最终导致昆虫死亡。

科学家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取某抗虫基因以培养抗虫玉米。

已知抗虫基因能够成功整合到玉米染色体上,某玉米植株体细胞中该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如图所示(黑点表示该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该植株进行自交,子一代中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此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参考答案

1~5DDDBB6~10BBDDC11~15CBACC16~20ADCCC

21.Ⅰ.

(1)21.5%

(2)CAC(3)①排除干扰②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Ⅱ.

(1)DNA单ACGTGAACTTGCGTACGA(或碱基顺序倒过来)

(2)44TG①最下方(4)185:

4:

5:

4AACGTAGGGTTACCCTGA

22.

(1)RNA的自我复制逆转录与mRNA互补配对 脱氧核苷酸 RNA聚合酶

(2)乙肝病毒的DNA会整合到人体细胞的DNA中,难以清除 过程③是乙肝病毒增殖过程中的特有过程,而过程④在人体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存在

(3)翻译和复制的模板 (4)AC

23.(每空2分)(1)转录 (2)99  结合物C或酪氨酸酶或M受体(3)①47.4%   ②结合物C

24.Ⅰ.

(1)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2)AaXBY(3)l/2(4)辐射引起基因突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5)0只能由母亲遗传给后代(2分)

Ⅱ.Ⅲ阶段Ⅲ.1/3Ⅳ.

(1)①分离 ② 同源染色体③白色 1/2

(2)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25.

(1)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分生区(或0.5-1cm)固定细胞的形态细胞不能相互分离(3)二和四(2分)(4)未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或视野选取不当(2分)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的实验组(2分)

26.Ⅰ.(每空2分)

(1)雄性11条常染色体+X和11条常染色体

(2)B(3)等位基因染色单体

 

Ⅱ.

(1)X染色体

(2)体有丝(3) 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无子代产生 Ⅲ.63/64基因重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