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外科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129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10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动物外科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外科学.docx

《动物外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外科学.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外科学.docx

动物外科学

《动物外科学》概述

●家畜外科学是研究家畜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与预防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它是建立在家畜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诊断学、传染病学及寄生虫病学基础上的一门科学,要深刻领悟动物外科疾病的发病规律,要正确选择家畜外科手术适应症,归纳各种典型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去研究兽医临床上各种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学习外科学应树立局部与整体的观点;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防治兼顾的观点;提高生产性能、经济效益和恢复器官功能的观点。

第一讲损伤(trauma)

本章主要内容∶

●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创伤

●软组织非开放性损伤--挫伤、血肿、淋巴外渗

●物理化学损伤--烧伤,冻伤,化学、放射、电击性损伤

●损伤并发症--休克,溃疡,窦道与瘘

一、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创伤(wound)

●概念∶因锐性外力或强烈的钝性外力作用于机体,使受损部皮肤或粘膜产生与外界相通的机械性损伤。

●组成∶创围、创缘、创口、创壁、创底、创腔或创道。

(一)创伤的症状

●出血∶任何创伤都有出血,但出血的性质和数量不同,当超过总血量的40%时为大出血。

●创口裂开∶因受伤部位和致伤物不同而异

●疼痛及炎症反应∶疼痛是因为感觉神经受损伤或炎性刺激而引起

●机能障碍∶由于疼痛和破坏受伤部的解剖组织学结构,常出现肢体的机能障碍。

(二)创伤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按创伤有无感染分

●1.无菌创通常将在无菌条件下所做的手术创称为无菌创。

●2.污染创创伤被细菌和异物所污染,但进入创内的细菌仅与损伤组织发生机械性接触,并未侵入组织深部发育繁殖,也未呈现致病作用。

污染较轻的创伤,经适当的外科处理后,可能取第一期愈合。

污染严重的创伤,又未及时而彻底地进行外科处理时,常转为感染创。

●3.感染创进入创内的致病菌大量发育繁殖,对机体呈现致病作用,使伤部组织出现明显的创伤感染症状,甚至引起机体的全身性反应。

按致伤物的性状分

●1.刺创是由尖锐细长物体(钢丝、草叉)刺入组织内发生的损伤。

创口小,创道狭而长,一般创道较直,有的创道呈弯曲状态,深部组织常被损伤,并发内出血或形成组织内血肿。

刺入物有时折断,作为异物残留于创道内,再加上致伤物体带入创道的污物,刺创极易感染化脓,甚至形成化脓性窦道或引起厌氧性感染。

●2.切创是因锐利的刀类、铁片、玻璃片等切割组织发生的损伤。

切创的创缘及创壁比较平整,组织受挫灭轻微,出血量多,疼痛较轻,创口裂开明显,污染较少。

一般经适当的外科处理和缝合,能迅速愈合。

●3.砍创是由柴刀、马刀等砍切组织发生的损伤。

因致伤物体重,致伤力量强,故创口裂开大,组织损伤严重,出血量较多,疼痛剧烈。

●4.挫创是由钝性外力的作用(如打击、冲撞、蹴踢等)或动物跌倒在硬地上所致的组织损伤。

挫创的创形不整,常存有明显的被血液浸润的挫灭破碎组织,出血量少,创内常存有创囊及血凝块,创伤多被尘土、砂石、粪块、被毛等污染,极易感染化脓。

●5.裂创是由钩、钉等钝性牵引作用,使组织发生机械性牵张而断裂的损伤。

裂创的创形不规整,组织发生撕裂或剥离,创缘呈不正锯齿状,创内深浅不一,创壁及创底凸凹不平,并存有创囊及严重破损组织碎片。

●6.压创是由车轮碾压或重物挤压所致的组织损伤。

压创的创形不整,存有大量的挫灭组织、压碎的肌腱碎片,有的皮肤缺损或存在粉碎性骨折。

●7.搔创被猫和犬爪搔抓致伤,皮肤常被损伤,呈线形,一般比较浅表。

被熊爪抓伤时可形成广泛的组织缺损。

●8.缚创由于用绳,特别是粗糙的新绳缚捆时,可引起缚创,如马系部、跗部常发。

缚创易感染。

●9.咬创是由动物的牙咬所致的组织损伤,猪和马较多见。

被咬部呈管状创或近似裂创或呈组织缺损创。

创内常有挫灭组织,出血少,常被口腔细菌所污染,可继发蜂窝织炎。

●10.毒创是被毒蛇咬、毒蜂刺螫等所致的组织损伤。

被咬刺部位呈点状损伤,常不易被发现。

但毒素进入组织后,患部疼痛剧烈,迅速肿胀,以后出现坏死和分解。

毒素引起的全身性反应迅速而严重,可因呼吸中枢和心血管系统的麻痹而死亡。

●11.火器创是由枪弹或弹片致伤所造成的开放性损伤,与一般开放性损伤不同,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火器创按致伤物不同可分为枪弹创、弹片创及高速小弹片创,按创道的不同可分为:

①盲管创;②贯通创;③切线创。

(三)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通过结缔组织修复(即炎性净化,组织修复,瘢痕形成),创口收缩,上皮再生而实现的。

●不同组织的再生能力∶结缔组织>血管>上皮与骨骼>肌肉很难再生>中枢神经几乎不能再生(但外周神经再生力强)

●创伤愈合的种类∶包括第一期愈合,第二期愈合和痂皮下愈合。

第一期愈合

●特点∶愈合过程快;形成瘢痕小;不遗留机能障碍。

●条件∶创伤无感染;炎性反应轻;创内无异物(包括污染物和血凝块及坏死组织等);创缘创壁平整接合;创内组织具活力。

如无菌手术创。

●三过程∶1、粘合过程∶血液、血浆和纤维蛋白成网粘接;马犬约12h、牛羊猪约2h完成。

2、净化过程∶WBC及网状细胞吞噬、崩解、溶化、吸收或流出;约2d完成。

3、修复过程∶创壁长出肉芽相互汇合,创缘上皮增生汇合;约6d完成,但紧密结合需2-3周。

第二期愈合

●特点∶愈合过程慢;形成疤痕大;会遗留机能障碍。

●原因∶创口大,创内有异物或感染,炎症严重,创缘创壁不整,留有创腔,或再生力不强,导致增生多量肉芽填充,最后形成疤痕。

●两阶段∶炎性净化和组织修复。

●请用连线图归纳总结创伤愈合的病理生理过程?

痂皮下愈合

●发生在浅表的擦伤、烧伤或冻伤时。

●浅表的损伤伴有少量出血,血细胞、血浆、及渗出液富含纤维蛋白,凝结干燥后形成痂皮覆盖于创面,在痂皮保护下再生愈合。

若感染化脓则取第二期愈合。

(四)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一、局部因素∶感染;异物;血凝块及坏死组织;伤部不安静;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治疗不当(如消毒不严带菌操作;止血清创不彻底;动作粗暴;用药不当等)

●二、全身因素∶维生素缺乏(VA--有助上皮再生;VC--纤维合成物质;VB--影响神经纤维再生;VK--凝血);蛋白质缺乏或异常代谢(肾上腺功能异常)等。

●三、其它因素∶年老;体弱;贫血;慢性病等。

作业题

●某牛的腕关节前方有一鸡蛋大的化脓创,欲使其取第一期愈合。

请根椐创伤愈合过程及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五)创伤的检查

●一般检查∶1、问诊∶发生时间,致伤物体,当时情况,病畜表现等。

2、全身检查∶T、R、P、粘膜颜色、精神状态,机能障碍等。

●创外检查∶按由外向内的顺序,包括创围和创面;创周被毛及污染,是否结痂;创口裂开出程度,渗出物及脓性等。

●创内检查∶严格无菌;注意创缘创壁有无盲囊,是否平整,存有异物或血凝及坏死组织或碎骨片等;创腔创道状况,创底深度等。

可用探针或硬质胶管,或手指。

(六)创伤的治疗

●治疗原则∶1、全身和局部相结合;2、防治感染,加速净化,促进再生;3、消除影响愈合的因素;4、抗休克,纠失调。

●治疗方法∶主要有止血,清创,用药,缝合,包扎,引流及全身治疗。

●1、创伤止血∶压迫,钳夹,结扎等;常用局部止血剂∶止血粉散布,多用于弥散性出血;明胶填塞,多用于深创喷血;肾上腺素纱布填塞,用于创腔内多处出血;草药可用旱莲草汁,即鳢肠草;另可注射全身止血药,如枸椽酸钠,仙鹤草素,止血敏,安络血等。

2、清创法

●创周清洁∶灭菌纱布多层覆盖创面,防止异物入创--创周剪毛--消毒剂冲洗--酒精碘酊涂擦数遍。

●创面清洗∶生理盐水冲洗创面--钳夹除去异物、血凝块、痂壳及挫灭组织等--消毒液冲洗创腔,或用脉冲洗创器吸药冲洗--灭菌纱布吸干,不可重冲重擦。

●清创手术∶根椐具体情况采用扩创术,对口切开,部分切除,全切除,或括创术。

清创在创伤治疗中的意义

●清创是创伤治疗的关健措施,它对创伤愈合有直接影响∶1、加速创伤的炎性净化;2、消除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防止感染;3、对合创口消灭死腔,为第一期愈合创造条件;4、缩短病程,加速愈合。

●清创内容包括创周创面清理和五种清创手术,即扩创术(创口小排液不畅时用),对口切开术(创道弯长时在创底近体表处切开便于排液),创伤全切(创内坏死多脓汁多危及感染时于两侧创壁切开重建新鲜创再缝合),创伤部分切除(解剖上不宜全切时可只作创壁修整消除创囊龛壁),刮创术(口小创深或有窦道瘘管时用外科刮按顺序刮除窦壁后冲洗消毒引流促使愈合)。

3、创伤用药

●根椐创伤的性质,感染程度,愈合时期,用药目的等选用不同药物和用药方法施治。

●常用药物及方法∶1、散布法,可用磺胺粉、四环素等,桃花散(大黄熬水后与生石灰按1:

1边炒边浇)2、贴敷法,用市售膏药粘贴,创面膜(海澡酸钠3g硫酸锌0.5g黄连素适量加新洁尔灭调糊外敷)3、填塞法,如治疗窦道瘘管时可用砒霜粉或硫酸钙末填塞腐烂管壁后再抽出清洗。

4、涂布法,药液药膏可涂布。

5、湿敷法,水肿严重时可用高渗盐水或25%硫酸镁浸纱布湿敷。

6、灌注法,口小创深时可用松碘油膏或碘甘油合剂注入。

4、创伤缝合

●原则∶

●1、只有在新鲜无菌创或经彻底清创消毒修整后才可作密接缝合。

●2、疑有厌气感染时,先治疗3-5天后再作延期缝合。

●3、疑有感染时只作部分缝合,创底或创中留口排液。

●4、所有火器创均不作初期缝合。

●5、缝合后若出现肿胀剧痛升温等感染征兆,应拆线作开放疗法。

5、创伤引流

原则∶

●1、主要用于马属动物和犬,牛羊猪少用;

●2、仅在炎性净化期用,后期不可用。

●3、靠近体腔处及有大神经血管处不可用;

●4、创液能自动排出时避用,弊多益少。

●5、主动引流和被动引流(自学)

6、创伤包扎

●易发生污染处,如蹄部、尾根、会阴部等应包扎避免污染创口。

●如关节等活动多的创伤应包扎制动,有利愈合。

●新鲜创、肉芽创可包扎防污染。

●疑为厌气感染或有感染危险时不可包扎。

7、全身治疗

●根椐病畜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抗菌、消炎、止痛、强心、利尿、输液、输血、纠正失衡等

●注意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及其它流行病的预防。

●小结∶创伤治疗方法很多,因时因地而异。

一般程序∶止血--防治休克--彻底清创--局部用药--缝合、包扎或引流--全身治疗

二、软组织的非开放性损伤

●由于强烈的钝性外力作用于机体,使深部组织受损伤,而皮肤或粘膜保持完整,产生与外界不相通的机械性损伤。

●特点∶无伤口;感染机会较少;但伤情复杂,不能直视,诊断治疗较困难。

●常见病∶挫伤;血肿;淋巴外渗。

(一)挫伤(contusion)

●概念∶机体在钝性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深在组织受损而皮表未破的非开放性损伤。

●组织抗损强度∶皮肤--肌肉、筋膜、腱、大神经--中等血管神经--内脏实质器官--小神经血管淋巴管、皮下结缔组织等。

挫伤反顺序增强。

●症状∶1、皮表轻伤,被毛逆乱;2、多处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渗入组织间隙,常在24-36h达高峰)3、肿胀,包括炎性渗出、溢血和淋巴外渗三种形式或其混合。

三者区别在于温热、波动感、后变硬?

●4、疼痛,静时痛、动更痛。

5、机能障碍,头部多有脑振荡;脊髓多瘫痪;腰荐重者难治。

6、全身反应,重者休克。

●治疗∶原则--保持安静,减少溢血,消肿止痛,防止感染,加速修复。

方法--1、先冷疗后热疗;2、制动,如绷带包扎,氯丙嗪镇静;3、5%碘酊涂擦患部;4、1%奴夫卡因40ml、强的松龙25mg、青霉素40-80万单位混合进行封闭。

(二)血肿(hematoma)

●1、概念∶深部血管受损破裂,溢血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

●2。

病因:

血肿常见于软组织非开放性损伤,但骨折、刺创、火器创也可形成血肿。

●马的血肿经常发生于胸前、鬐甲、股部、腕和跗部。

牛的血肿常发生于胸前、乳腺和腹部。

犬、猫血肿可发生在耳部、颈部、胸前和腹部等。

血肿可发生于皮下、筋膜下、肌间、骨膜下及浆膜下。

●根据损伤的血管不同,血肿分为动脉性血肿、静脉性血肿和混合性血肿。

●3、症状 

  血肿的临床特点是肿胀迅速增大,肿胀呈明显的波动感或饱满有弹性。

4~5d后肿胀周围坚实,并有捻发音,中央部有波动,局部增温。

穿刺时,可排出血液。

有时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和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血肿感染可形成脓肿,注意鉴别。

●4、治疗

  治疗重点应从制止溢血、防止感染和排除积血着手。

可于患部涂碘酊,装压迫绷带。

经4~5d后,可穿刺或切开血肿,排除积血或凝血块和挫灭组织,如发现继续出血,可行结扎止血,清理创腔后,再行缝合创口或开放疗法。

(三)淋巴外渗(lympho-extravasation)

●1、概念

在钝性外力作用下,由于淋巴管断裂,致使淋巴液聚积于组织内的一种非开放性损伤。

其原因是钝性外力在动物体上强行滑擦,致使皮肤或筋膜与其下部组织发生分离,淋巴管发生断裂。

●淋巴外渗常发生于淋巴管较丰富的皮下结缔组织,筋膜下或肌间则较少。

马常发生于颈部、胸前部、鬐甲部、腹侧部、臂部和股内侧部等。

小动物常发生于颌下、颈部、肩前、腹背部及股内侧部等。

●3、治疗

(1)首先使动物安静,有利于淋巴管断端的闭塞。

(2)较小的淋巴外渗可不必切开,于波动明显部位,用注射器抽出淋巴液,然后注入95%酒精或酒精福尔马林液(95%酒精100ml,福尔马林lml,碘酊数滴,混合备用),停留片刻后,将其抽出,可以使淋巴液凝固堵塞淋巴管断端,制止淋巴液流出。

应用一次无效时,可行第二次注入。

(4)治疗时应当注意,长时间的冷敷能使皮肤发生坏死;温热、刺激剂和按摩疗法,均可促进淋巴液流出和破坏已形成的淋巴栓塞,都不宜应用。

思考题

●请列表,从形成、局部热痛反应、软硬、波动感、穿刺液、穿剌后变化等方面对脓肿、血肿、淋巴外渗作鉴别诊断?

三、物理化学损伤

由物理和化学因素所致的损伤内容甚为广泛,本节着重讲述由高温所引起的烧伤和低温所引起的冻伤。

(一)烧伤(burns)

●烧伤是由于高温(火焰、热液,蒸气)作用于组织,且超过组织细胞所耐受的温度,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包括酶)发生变性而引起的热损伤(热液所引起的,又称为烫伤)。

●热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温度和作用的时间,表皮组织的坏死是70℃作用1s,或50℃3min,42℃作用6h可引起皮肤全层的坏死。

●1、分类与症状

●烧伤程度主要决定于烧伤深度和烧伤面积,但也与烧伤部位、家畜的年龄和体质等有关。

(1)烧伤深度烧伤深度是指局部组织被损伤的深浅而言。

烧伤深度越深,伤情越重。

根据烧伤的深度,有三度、四度和六度分类法。

其中以三度分类法为常用。

●一度烧伤:

皮肤表皮层被损伤。

伤部被毛烧焦,留有短毛,动脉性充血,毛细血管扩张,有局限性轻微的热、痛、肿,呈浆液性炎症变化。

一般7d左右自行愈合,不留疤痕(图1-2)。

●二度烧伤:

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一部分(即浅二度烧伤)或大部分(即深二度烧伤)被损伤。

伤部被毛烧光或被毛烧焦,留有短毛,拔毛时能连表皮一起拔下或只有被毛易拔掉。

伤部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血浆大量外渗,积聚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呈明显的带痛性水肿,并向下沉积(图1-2)。

浅二度者,一般经2~3周而愈合,不留疤痕。

深二度者,痂皮脱落后,伤面残留有散在的未烧坏的皮岛,通过它们的生长,约经3~5周创面愈合,常遗留轻度的疤痕。

深二度伤面,常因发生感染而变成三度伤面。

●三度烧伤:

皮肤全层或深层组织(筋膜、肌肉和骨)被损伤。

组织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形成焦痂,呈深褐色干性坏死状态,有时出现皱褶。

三度烧伤因神经末梢和血液循环遭到破坏,伤面疼痛反应不明显或缺乏。

伤面温度下降。

伤后经l~2周之内,坏死组织开始溃烂、脱落,露出红色的创面,极易感染化脓。

小面积的三度烧伤,其创面修复靠创缘上皮细胞向中心生长而愈合。

如创面较大时,应进行植皮促使愈合。

三度烧伤愈合后,遗留疤痕(图1-2)

(2)

(3)烧伤程度判:

烧伤程度决定于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烧伤部位和并发症。

烧伤程度的判断,对于早期防治休克和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2、烧伤的全身症状

(1)休克三关∶

原发性休克--伤后1-2h内由剧痛而引起;表现为寒颤、发冷;

继发性休克—6h开始渗出,36-48h达渗出高峰,大量体液丢失而出现低血溶性休克;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沉变慢,RBC猛增;

中毒性休克--两天后因感染及坏死组织溶解和毒素被吸收而中毒。

(2)败血症;

●(3)肾功能障碍;

●(4)其它症状。

3、烧伤的治疗

●现场急救∶1、灭火,去除致伤物,消烟;2、远离火场,保护创面,应急处理,如气管切开等;3、立即止痛,首选盐酸吗啡(牛马200-300mg,猪羊30-60mg,狗猫15-20mg);选用冬眠1号(氯丙嗪300mg非那根200mg度冷丁300mg混合im);其它如5%溴化钠iv,0.25%盐酸普鲁卡因按1ml/kg缓慢iv。

4、局部处理∶生理盐水清洗异物,3%龙胆紫或0.5%pp水清理消毒;

●防止继发性休克∶输液,Rp∶复方生理盐水与右旋糖酐按2:

1另加VC,CNB,NaHCO3,以及氢化可的松等静注。

输液量∶第一天每烧伤1%面积按2ml/kg,先输一半,24h内再分两次输完(如300kg马伤15%用量9000ml)。

第二天用量减半,第三天再减半。

如能饮水可加盐和小苏打,适量减少输液量。

●防止感染、中毒性休克和败血症∶大量使用抗生素及樟脑磺酸钠注射液等。

●局部处理∶

1、银花甘草汤外洗(金银花30g,甘草3g煎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创面;2%硼酸冲眼;外涂药膏,如清凉膏(风化石灰500g凉开水200g混合沉淀取上清液加麻油少许)、紫草膏、烧伤膏、大黄地榆膏、京万红软膏等。

2、焦痂处理∶涂油膏软化后切除,应该注意保护皮岛!

●植皮术∶…

皮肤移植

●创面处理

  

(一)新鲜创的处理 

  创面充分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在其上面覆盖一层涂有蒽诺沙星流膏的四层灭菌纱布,外覆一层厚塑料布,连同纱布一起用缝针固定在皮肤上,缝线打活结。

每隔1天解开塑料布,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创面,然后用青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创面周围的皮肤用碘酊棉球消毒,更换新的蒽诺沙星流膏灭菌纱布。

 

(二)肉芽创面的处理 

  大约5天后开始有肉芽生长,新鲜创逐渐变为肉芽创。

肉芽创面常有一薄层脓性分泌物,每隔1天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除去分泌物,修整不健康的肉芽组织,然后用青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更换新的蒽诺沙星流膏灭菌纱布。

待肉芽面分泌物变少,肉芽颗粒致密坚实、无水肿,呈现粉红色,肉芽面基本与周围皮肤等高时,已适合进行皮肤移植。

●皮肤移植

  

(一)受皮区的准备 

  植皮前1天用生理盐水冲洗肉芽面,并用青霉素溶液喷洒。

创缘及创围进行常规消毒。

在植皮前用生理盐水青霉素溶液彻底处理,清除所有的脓汁。

用碘酊及酒精消毒创缘,等待植皮。

(二)供皮区的准备 

  选择牛颈部作为供皮部位。

植皮前1天用肥皂和温水清洗供皮区皮肤,剃毛,然后进行常规消毒。

取皮前再次清洗,消毒,等待取皮。

●(三)切取皮片 

  选用0.2cm厚的薄层皮片,即约皮肤的1/3厚度。

取皮前对动物进行全身麻醉。

将一剃须刀片从中间掰开,用持针钳夹持其中一半作为取皮刀。

助手持木板压在供皮区的上端,术者左手持木板压在供皮区的下端,使供皮区表面变平坦。

术者右手将刀刃轻轻下压,使之与皮肤呈30°角开始切入皮内,然后改用10~15°角,以前后拉锯动作取皮。

取皮时以能够透过切取的皮片看到刀刃在皮下划动,供皮创面上有许多密集、细小的出血点而无大的出血为宜。

除去切下的薄层皮片上的血污,创面朝下,迅速平展放于盛有青霉素生理盐水的灭菌搪瓷盘中。

取皮后的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四)皮片的处理 

将切下的皮片剪成0.3×0.3cm2的皮块,放于盛有青霉素生理盐水的搪瓷盘中,待植皮使用。

●(六)植皮创面的保护 

用涂有蒽诺沙星流膏的灭菌纱布覆盖受皮区,外覆一层塑料布,将纱布和塑料布缝合于皮肤上。

●在植皮后的前16天内采用非开放疗法。

每隔1天打开塑料布,用生理盐水棉球檫拭脓汁,青霉素溶液喷洒植皮区,并更换覆盖创面的蒽诺沙星流膏纱布。

此后实行开放疗法,植皮区用魏氏流膏涂布,并每隔1天用生理盐水清洗、换药。

(二)冻伤(congelation)

●冻伤是一定条件下由于低温引起的组织损伤。

●1、病因寒冷是冻伤的直接原因。

冻伤的程度与寒冷的强度成正比。

潮湿可促进寒冷的致伤力,风速、局部血流障碍和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是间接引起冷损伤的原因。

一般而言,温度越低,湿度越高,风速越大,暴露时间越长,发生冷损伤的机会越大,亦越严重。

机体远端的血运较差,表面温度低,相对体积而言,散热面积大,故易发生冻伤。

●冻伤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

全身性冷损伤(冻僵),是机体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局部性冷损伤是指局部组织在冰点下发生的损伤。

常见于机体末梢、缺乏被毛或被毛发育不良以及皮肤薄的部位。

●2、分类及症状根据冷损伤的范围、程度和临床表现,将冻伤分为三度。

✓一度冻伤:

以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疼痛性水肿为特征。

数日后局部反应消失,其症状表现轻微,在家畜常不易被发现。

✓二度冻伤:

皮肤和皮下组织呈弥漫性水肿,并扩延到周围组织,有时在患部出现水泡,其中充满乳光带血样液体。

水泡自溃后,形成愈合迟缓的溃疡。

✓三度冻伤:

以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组织干性坏死为特征。

患部冷厥而缺乏感觉,皮肤先发生坏死,有的皮肤与皮下组织均发生坏死,或达骨部引起全部组织坏死。

通常因静脉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以及继发感染而出现湿性坏疽。

坏死组织沿分界线与肉芽组织离断,愈合变得缓慢,易发生化脓性感染,特别易招致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厌氧性感染。

●3、急救与治疗

治疗原则:

消除寒冷作用,使冻伤组织复温,恢复组织内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并进行预防感染措施。

复温治疗时,开始用18~20℃的水进行温水浴,在25min内不断向其中加热水,使水温逐渐达到38℃,可在水中加入高锰酸钾(1:

500),并对皮肤无破损的伤部进行按摩更为适宜。

在不便于温水浴复温的部位,可用热敷复温,其温度与温水浴时相同。

复温后用肥皂水轻洗患部,用75%酒精涂擦,然后进行保暖绷带包扎和覆盖。

●一度冻伤治疗时,应消除瘀血,促进血液循环和水肿的消退。

先用樟脑酒精涂擦患部,然后涂布碘甘油或樟脑油,并装着棉花纱布软垫保温绷带。

或用按摩疗法和紫外线照射。

●二度冻伤治疗应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染、增高血管的紧张力、加速疤痕和上皮组织的形成。

可用盐酸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可选用静脉内封闭、四肢环状封闭疗法。

广泛的冻伤需早期应用抗生素疗法。

局部可用5%龙胆紫溶液或0.5%碘酊涂擦露出的皮肤乳头层,并装以酒精绷带或行开放疗法。

●三度冻伤治疗主要是预防发生湿性坏疽。

对已发生的湿性坏疽,应加速坏死组织的断离,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上皮的形成,预防全身性感染。

可行坏死部切开,以利排出组织分解产物,可切除、摘除和截断坏死的组织。

早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破伤风抗毒素,并实行对症疗法。

(三)化学损伤

●直接与化学药品接触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酸类烧伤∶主要是硫酸、硝酸和盐酸;主要伤及皮肤或粘膜,使蛋白质凝固而呈凝胶状,产生痂壳。

痂壳凹限度可判断伤及深度;治疗时以清水冲洗后再用5%小苏打中和,涂布氧化镁甘油(1:

2)防止干裂;类似烧伤治则。

●碱类烧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