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169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指导书编号:

ZDS-JZ-2011-002

编写时间:

2011-5-25

编写:

审核:

批准:

 

1、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使用范…………………………………………1

2、编写依据……………………………………………………………1

3、职责…………………………………………………………………1

4、工作流程……………………………………………………………1

5、试验所用仪器………………………………………………………1

6、一般项目检查………………………………………………………1

7、模拟量参数检查……………………………………………………2

8、交流电流源的检查……………………………………………………2

9、交流电压源的检查……………………………………………………3

10、交流电流源与交流电压源的相位控制………………………………3

11、直流电流源的检查……………………………………………………4

12、直流电压源的检查……………………………………………………4

13、自检及异常工况报警功能检查………………………………………4

14、功能性检查……………………………………………………………4

15、检验周期………………………………………………………………5

16、附录……………………………………………………………………6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1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使用范围

1.1本指导书规定了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等。

1.2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类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仪及继电保护校验仪的检测。

2编写依据

2.1DL/T624-1997《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2.2DL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3职责

该项活动由专职检测员实施,由部门负责人或专家认可。

4工作流程

用户提供→验收接收→检测————→合格→装运→用户使用

↓↑

不合格→维修→检测

↓↑

更换————→验收接收

5试验所用仪器

序号

设备名称

1

宽频率功率分析仪LEMNORMAD6000

2

科陆CL317交流仪表电能表检定装置校验仪

3

示波记录仪横河DL750

4

数字万用表FLUKE

6安全措施

6.1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源。

6.2无电磁干扰源。

6.3有良好接地设施。

6.4试验装置的电压源输出端短路或电流源输出端开路时,均不应对试验装置自身和被试保护装置造成危害。

6.5对于实验室所用的电源、火源、电器线路等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变动。

6.6用电设备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放置“停用检修”标牌,经专业人员检修后方可使用。

6.7实验室内必须配置灭火器具,并要放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位置。

6.8当试验辅助人员改变电流、电压试验线时,设备操作人员应停止操作设备,以免发生意外。

6.9试验完毕应切断电源,关好门窗,方可离开。

7一般项目检查

7.1装置各类标识是否清楚,标识内容如何。

7.2装置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分开设置,并有明显的标志。

7.3各电压、电流源工作接地N端是否相连,与装置保护接地是否相连。

7.4是否需要外接笔记本电脑,接口方式如何。

7.5测试仪本身有无按键及液晶屏进行操作。

7.6是否有控制两台试验装置的同步接口。

7.7测试仪能否接GPS时钟。

7.8测试仪交或直流供电电源范围。

7.9是否具有自校准功能。

7.10测试仪软件所用的操作系统。

7.11机箱尺寸:

长×宽×高(单位cm)

7.12机箱重量。

8模拟量参数检查

8.1模拟量参数可通过待检装置的说明书确定,也可通过装置屏幕或软件的电流、电压及频率输入界面确定。

8.2装置至少配置四相交流电压源、三相交流电流源,每相电压、电流源应独立,其幅值、相位和频率应能连续调节。

电压分辨率最小为0.001V,电流分辨率最小为0.001A,频率分辩率最小为0.001Hz。

9交流电流源的检查

9.1幅值准确度

9.1.1电流源输出频率在0~65Hz的范围内,输出电流幅值在0.2~30A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基准工作条件下的误差)应≤0.5%,总谐波畸变率(THDi)不大于0.5%。

9.1.2输出电流幅值为0~1A时,最小可调步长为0.001A,分辨力为0.001A。

9.1.3输出电流幅值为1~10A时,最小可调步长为0.01A,分辨力为0.01A。

9.2幅频特性

9.2.1幅频特性检查给定频率可根据待检装置的频率范围选取部分代表值点进行检查,电流幅值设定为5A。

9.2.2输出频率为0~65Hz时,允许偏差±0.001Hz,基本误差应≤0.5%。

9.2.3输出频率为65~450Hz时,允许偏差±0.01Hz,基本误差应≤1%。

9.2.4输出频率为450~1000Hz时,允许偏差±0.1Hz,基本误差应≤1.5%。

9.3叠加谐波测量

9.3.1电流源各相应能同时叠加9次以下的不同幅值、相位和次数的各次谐波分量。

所叠加谐波分量的幅值与相位均应能在线独立调整。

9.3.2在电流、电压需同时叠加谐波时,以基波电压相位为参考相位。

9.4带负载能力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为5A,负载功率因素为0~1时,电流源输出功率不小于75VA。

9.5输出时间

9.5.1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在小于10A范围内,应能连续输出。

9.5.2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在10~20A范围内,连续输出时间不小于60s。

9.5.3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在20~30A范围内,连续输出时间不小于10s。

10交流电压源的检查

10.1幅值准确度

10.1.1电压源输出频率在0~65Hz的范围内,输出电压幅值在2~75V(120V)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应≤0.5%。

10.1.2输出电压幅值在0~10V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001V,分辨力为0.001V。

10.1.3输出电压幅值在10~30V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01V,分辨力为0.01V。

10.1.4输出电压幅值在30~120V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1V,分辨力为0.1V。

10.1.5基准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幅值在2~75V(120V)范围内,总谐波畸变率(THDu)不大于0.5%。

10.2幅频特性

10.2.1幅频特性检查给定频率可根据待检装置的频率范围选取部分代表值点进行检查,电压幅值设定为50V。

10.2.2输出频率为0~65Hz时,允许偏差±0.001Hz,基本误差应≤0.5%。

10.2.3输出频率为65~450Hz时,允许偏差±0.01Hz,基本误差应≤1.0%。

10.2.4输出频率为450~1000Hz时,允许偏差±0.1Hz,基本误差应≤1.5%。

10.3叠加谐波

10.3.1电压源各相应能同时叠加9次以下的不同幅值、相位和次数的各次谐波分量。

所叠加谐波分量的幅值与相位均应能在线独立调整。

10.3.2在电流、电压需同时叠加谐波时,以基波电压相位为参考相位。

10.4带负载能力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为额定值,负载功率因素为-1~1时,电压源连续稳定输出功率不小于30VA。

10.5输出时间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应能连续输出。

10.6交流电压源与交流电流源的同步性

交流电流源与交流电压源的输出应具备良好的同步性,在模拟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输出的不同步时间应不大于100μs。

11交流电流源与交流电压源的相位控制

11.1设定电压输出为交流57.74V,电流输出为交流1A,以电压相位为基准相位。

11.2移相范围为0~360°,最小可调步长为1°,分辨力为1°。

11.3移相准确度在基准工作条件下,允许偏差不大于1°。

12直流电流源的检查

12.1幅值准确度

12.1.1电流源输出频率为0Hz时,输出电流幅值在0.2~30A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应≤0.5%。

11.1.2输出电流幅值为0~1A时,最小可调步长为0.001A,分辨力为0.001A。

12.1.3输出电流幅值为1~10A时,最小可调步长为0.01A,分辨力为0.01A。

12.2响应速度

输出电流幅值为10A时,在阻性负载上测得电流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应不大于200μs,且其变化速率应不小于0.15A/μs。

13直流电压源的检查

13.1幅值准确度

13.1.1基准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幅值在5~250V范围内,基本误差不低于0.5%。

13.1.2输出电压幅值在0~125V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01V,分辨力为0.01V。

13.1.3输出电压幅值在125~250V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1V,分辨力为0.1V。

13.2响应速度

输出电压幅值为75V(120V)时,在阻性负载上测得电压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应不大于120μs(200μs),且其变化速率应不小于0.5V/μs。

13.3带负载能力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为额定值时,输出功率不小于30VA。

14自检及异常工况报警功能检查

14.1开机时应能进行整机功能自检。

14.2开机时应能进行各相电流电压源的准确度校检。

14.3电流源输出端开路报警。

14.4电压源输出端短路报警。

14.5检测过程中电流电压源(含使用叠加谐波功能和叠加直流电压电流功能)准确度超

标报警。

14.6检测过程中电流电压源(含使用叠加谐波功能和叠加直流电压电流功能)输出波形

失真报警。

15功能性检查

15.1模拟单相接地故障。

15.2模拟单相瞬时接地0.1s故障。

15.3模拟两相短路接地故障。

15.4模拟转换性故障。

15.5模拟状态序列。

16检验周期

定期检验的周期为一年,必要时可随时送检。

17附录:

报告模板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JZJC/J-年份-编号

客户名称:

检测项目:

继电保护测试仪检测

检测类别:

□委托□抽样

批准人: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INNERMONGOLIAELECTRICPOWERSCIENCERESEARCHINSTITUTE

 

1被检仪器概况

送检仪器概况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生产厂家

送检单位

送检时间

有效期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时间

试验地点

试验人员

试验标准

《DL/T624-1997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DL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试验所用仪器

宽频率功率分析仪LEMNORMAD6000

科陆CL317交流仪表电能表检定装置校验仪

示波记录仪横河DL750

数字万用表FLUKE

2检验项目

2.1一般项目检查

序号

项目内容

结果

1

装置各类标识是否清楚,标识内容如何

2

装置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分开设置,并有明显的标志

3

各电压、电流源工作接地N端是否相连,与装置保护接地是否相连

4

是否需要外接笔记本电脑,接口方式如何

5

测试仪本身有无按键及液晶屏进行操作

6

是否有控制两台试验装置的同步接口

7

测试仪是否接GPS时钟

8

测试仪交流或直流供电电源范围

9

是否具有自校准功能

9

测试仪软件所用的操作系统

2.2模拟量参数

/

交流/分辨率

直流/分辨率

频率/分辨率

UA

UB

UC

IA

IB

IC

2.3交流电流源的检查

2.3.1交流电流源输出的幅值准确度

给定电流(A)

0.2

0.5

1

2

5

10

IA

电流

实测(A)

误差(%)

THDi(%)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0.2010

0.5010

1.0010

2.0010

5.0100

10.0100

实测(A)

减一步长

0.1990

0.4990

0.9990

1.9990

4.9900

9.9900

实测(A)

IB

电流

实测(A)

误差(%)

THDi(%)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0.2010

0.5010

1.0010

2.0010

5.0100

10.0100

实测(A)

减一步长

0.1990

0.4990

0.9990

1.9990

4.9900

9.9900

实测(A)

IC

电流

实测(A)

误差(%)

THDi(%)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0.2010

0.5010

1.0010

2.0010

5.0100

10.0100

实测(A)

减一步长

0.1990

0.4990

0.9990

1.9990

4.9900

9.9900

实测(A)

测试结论:

2.3.2交流电流源的幅频特性

给定频率(Hz)

10

20

40

50

60

80

90

IA

电流

实测(A)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IB

电流

实测(A)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IC

电流

实测(A)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给定频率(Hz)

100

150

300

400

600

800

900

IA

电流

实测(A)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IB

电流

实测(A)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IC

电流

实测(A)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测试结论:

2.3.3输出电流的带负载能力

给定电流

5A(2.1Ω)

相别

I(A)

U(V)

S(VA)

IA

IB

IC

测试结论:

2.3.4输出残余电流测量

电流相别

IA

IB

IC

交流电流(mA)

测试结论:

2.3.5交流电流源的输出时间

试验电流(A)

负载(Ω)

相别

IA

IB

IC

5

2.1

测试结论:

2.4交流电压源的检查

2.4.1交流电压源输出的幅值准确度

给定电压(V)

1

5

10

25

50

100

120

UA

电压

实测(V)

误差(%)

THDu(%)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01

5.001

10.001

25.010

50.100

100.100

120.100

实测(V)

减一步长

0.999

4.999

9.999

24.990

49.900

99.900

119.900

实测(V)

UB

电压

实测(V)

误差(%)

THDu(%)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01

5.001

10.001

25.010

50.100

100.100

120.100

实测(V)

减一步长

0.999

4.999

9.999

24.990

49.900

99.900

119.900

实测(V)

UC

电压

实测(V)

误差(%)

THDu(%)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01

5.001

10.001

25.010

50.100

100.100

120.100

实测(V)

减一步长

0.999

4.999

9.999

24.990

49.900

99.900

119.900

实测(V)

测试结论:

2.4.2交流电压源的幅频特性

给定频率(Hz)

10

20

40

50

60

80

90

UA

电压

实测(V)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UB

电压

实测(V)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UC

电压

实测(V)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给定频率(Hz)

100

150

300

400

600

800

900

UA

电压

实测(V)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UB

电压

实测(V)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UC

电压

实测(V)

误差(%)

频率

实测(Hz)

偏差(Hz)

测试结论:

2.4.3输出电压的带负载能力

给定电压

57.74V

75V

相别

U(V)

I(A)

S(VA)

U(V)

I(A)

S(VA)

UA

UB

UC

测试结论:

2.4.4输出残余电压测量

电压相别

UA

UB

UC

交流电压(V)

测试结论:

2.4.5交流电压源的输出时间

试验电压(V)

相别

UA

UB

UC

57.75

100V

测试结论:

2.4.6交流电压源与交流电流源的同步性

测试项目

不同步时间

A相单相接地

B相单相接地

C相单相接地

A相电压和B相电流同时输出

B相电压和C相电流同时断开

测试结论:

2.5交流电流源与交流电压源相位控制

相位差(°)

0

30

90

150

180

UA

^

IA

相位

实测(°)

偏差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00

31.000

91.000

151.000

181.000

实测(°)

减一步长

1.000

29.000

89.000

149.000

179.000

实测(°)

UB

^

IB

相位

实测(°)

偏差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00

31.000

91.000

151.000

181.000

实测(°)

减一步长

1.000

29.000

89.000

149.000

179.000

实测(°)

UC

^

IC

相位

实测(°)

偏差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00

31.000

91.000

151.000

181.000

实测(°)

减一步长

1.000

29.000

89.000

149.000

179.000

实测(°)

测试结论:

2.6直流电流源

2.6.1直流电流源输出的幅值准确度

给定电流(A)

1

2

5

负载电阻(Ω)

2

2

2

IA

电流

实测(A)

误差(%)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100

2.0100

5.0100

实测(A)

减一步长

0.9900

1.9900

4.9900

实测(A)

IB

电流

实测(A)

误差(%)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100

2.0100

5.0100

实测(A)

减一步长

0.9900

1.9900

4.9900

实测(A)

IC

电流

实测(A)

误差(%)

可调步长

加一步长

1.0100

2.0100

5.0100

实测(A)

减一步长

0.9900

1.9900

4.9900

实测(A)

测试结论:

2.6.2输出电流的响应速度

试验电流(A)

测试项目

相别

I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