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133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docx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军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军队作为国家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其自身的发展必然包含在社会的总体发展过程中。

因此,科学发展观也就包含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总体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任何背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短视和没有生命力的。

那么军队作为国防建设的主体,它的现代化首先要以军人为本,激发军人的创造力,让军人具有正确的军人价值观、军人道德观和职业归属感。

   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中,我国军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与千千万万名现役和曾经为军队做过贡献的每一个军人息息相关。

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军人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过去尚未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但仅仅靠传统的政治教育和爱国、爱军教育是远远不能激发军人的潜力和创造性的,必须重新定位军人的价值,重新审视军人的道德,从军人出发,以军人为本,才能保证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总在强调军人应该奉献,但军人首先是人,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军人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维护了人民的安全,那么军人是脱离人民之外的特殊人吗?

我们不能因为军人职业的特殊性,而抹杀军人作为人的普通性,军人也是人民,科学的发展观也应该维护军人的根本利益。

要让军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是军队自己认识到军人的价值,而要求上到国家高层,下到黎民百姓认识到军人的价值,才有可能使军人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军人是人,因此军人有正常人的任何需求,而且军人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军人产生比普通人更强、更多的需求,但中国军人却没有得到满足他们需求的合理供给,这也就是产生了军人需求与供给极不均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谈到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和生存的需求,我们且撇开生理的需求,只谈生存。

毫无疑问,军人是国家供给制,不用考虑生存的问题。

那生存的质量呢?

我们在谈小康社会,在谈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好象这一切把军人刨除在外,只谈军人应该随时随地奉献,但光让军人吃饱肚子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中国军人知道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全国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所以中国军人可以忍耐,可以奉献,但不代表中国军人只能忍耐,只能奉献。

军人得不到有效的激励,是国家巨大的隐患。

我们的中国军人是人民的儿女,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份子的孩子,我们的军人更加了解父辈的艰辛,我们的军人更加希望全国的人民过上富裕殷实的生活。

但让军人忍耐、奉献是不能让全国普通人民进入小康社会的,也不能让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

因此,不能让军人一味的忍耐和奉献,军人的价值虽然用货币无法衡量,但却是不可估量的。

要让军人体现价值,全社会要尊重军人,首先要从人性的角度认可军人,承认和满足军人的客观需求,才能让军人实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谈到的人的最高需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才能在和谐社会中建立和谐发展的军队,才能让军营的绿色成为社会的和谐色。

   道德是一种意识的事物。

脱离军人本身,而空谈军人的道德,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

军人的道德是建立在承认其价值和体现其价值的基础之上,如果军人得不到其付出相对等的补偿,那么军人的道德对军人没有任何约束力和说服力。

过去,我们总在对军人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军人应该怎么样,但现在看来,这些教育对军人的激励作用很小,反而造成了很多军人的抵触情绪。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军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有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才能提倡军人的道德。

但仅仅是生存还解决不了军人的道德问题。

军队不是真空,军人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

在经济学中,通常以恩格尔系数的大小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系数大,说明最基本的生活支出比例大,生活水平低,而现阶段我国军人的主要支出还是生活必须品,生活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比例较大,恩格尔系数很大,可以说生活水平和质量很低。

甚至,很多军人整天在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

可以想象,在这种条件下,军人怎能爱岗敬业,怎能有正确的军人职业道德观。

古语讲重赏之下有勇夫,现代新军事革命更是人才的竞争,合理的物质激励是基础,合情的精神激励相配套才能让军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军队是执行国家特殊任务的职能部门,也可以说是国家所有的一个大集体。

要让这个大集体产生较好的效益,必须让集体里的成员热爱这个集体,让他们身在这个集体里有强烈的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这个集体,更好的行使自己的职能和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

因此,军队本身必须合理的配置军事人力资源。

目前,我军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即使一些留在部队的高级技术人才,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这么多军队优秀人才离开军队这个大集体,除了军队的待遇低这个原因外,军队自身不能很好的使用配置这些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要让军队中的每一个人产生职业归属感,必须根据每一个军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决定他们的报酬、奖励、晋升等。

要充分了解军队人才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给他们提供各种发展机会,创造其发展才能的最大空间,使各类军队人才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部队的发展前途,以增强其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尽心尽力的动力。

   现阶段,我军在人才建设上的突出问题就是不能以人为本,不能合理的用人,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使用很不恰当。

很多单位只讲求口头上的重视人才,过分重视人才的数量,而没有真正的合理使用人才。

比如:

有些单位强调人才建设工程,对外宣传单位有多少博士,多少硕士,多少本科,但只是数量的聚集,而没有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很多硕士、博士高学历军人的工作岗位和专业不对口,学以无法制用。

这势必打击军事人才的职业归属感,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流失。

在某些军队单位,硕士、博士毕业后即使受处分也要脱离部队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们一边强调重视人才,一边却不使用人才,这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障碍。

只有重视并且提倡军队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流动,才能避免有的单位缺乏人才,有的单位浪费人才的现象发生,使人才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增强人才活力。

可以想象,如果高学历军人遍布在军队的许多重要岗位,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面貌改观有多大。

我们不能完全苟同“精英治国”、“精英治军”的绝对正确,但应该认识到高学历“精英”在治国和治军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他们是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军事威慑力的根本支柱。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以人为本,在军队就是以军人为本。

只有在给予军人合理的物质待遇基础上,优化配置军事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军人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军人创造价值,提升价值,军人的道德观和职业归属感必然也就随之增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快速发展的历史。

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实践、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在“发展观”前面冠之以“科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最新的发展理念。

今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别的什么发展观,需要首先问一问,我们的做法是否符合科学精神,是否具有科学态度,是否掌握了科学方法。

 科学诞生于西方,进入中国也就一百多年。

古代的中国,有技术、有发明,但没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科学家逐步形成了“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的传统和习惯;中国历史上不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但鲜有为科学献身的志士。

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思想领域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科学事业。

遗憾的是,反右斗争扩大化使科学精神被无情地抛弃。

在大跃进期间,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等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口号。

一些著名科学家也丧失了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这些观点论证作注。

“文化大革命”期间,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撅,个人崇拜登峰造极。

这一时期,科学事业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缓慢前行,不时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庆油田的自主勘探开发等,正是其中辉煌的例证。

但在这些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并没有成为中国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弘扬科学精神成为时代进步的需要。

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封建愚昧落后的东西在干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

在工作中不讲科学甚至违背科学原理和规律行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尽管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些方面、某些项目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从总体上看,科学创新还很薄弱,科学精神还非常欠缺。

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大都还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在强调科学的工具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有用即科学”的认识水平上。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精神也被不断赋予丰富的内容。

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基本上包括了七个方面涵义,一是勇于探索求知、敢于超越前人的探索创新精神;二是以事实为依据、努力揭示未知奥秘的唯实求真精神;三是坚信客观规律、遵从思维法则的崇尚理性精神;四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五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著敬业精神;六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七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

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科学超出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给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中的科学,不仅提供关于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知识,还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新时代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科学精神欠缺的国度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十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

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坚持科学态度。

科学问题的证实和证伪,都应当通过实践去解决,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最重要的科学态度。

不但在自然科学中是这样,在社会发展领域也是如此。

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相反,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会受到挫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对待成绩,勇于面对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第三,提高科学素质。

发展观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发展理念。

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还有赖于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一个人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还不能说他具备了科学素质,而是要把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纳入科学的轨道上来,才算是具备了科学素质。

只有这样,科学发展就不会是一句口号,而会变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意志。

 第四,运用科学方法。

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包括归纳、演绎、实验、统计,等等。

大量事实证明,只有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这些方法既适用于科学研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手段。

只有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发展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

 第五,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障,而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价值,成为影响社会其它各领域的重要精神资源。

在科学精神深刻内涵中,科学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执著探索、忘我献身的品质,宽容合作的团队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真正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我们既有的观念、行为、政策、措施,以科学的标准衡量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使发展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作者:

范必)

 XX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的全局。

 一、以人为本的三个理论基础

 

(一)人的存在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1)人作为人这个种群而存在,即人类;

(2)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社会而存在,即人民群众;(3)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体而存在,即个人。

 

(二)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评判历史的。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是不断表现对人终极关怀的历史。

 (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以人为本的三层基本涵义

 

(一)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没有人就没有发展,没有人就没有进步,发展的过程只能依靠人,发展的目的只能为了人。

人创造了知识、人创造了科技、人创造了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尊重人的个性、权利、需要、独立人格和能力差异,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尊重弱势和需要帮助的群体。

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人从对物欲的追求、对意识形态的执着中解放出来,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体能、机能。

为了人,就是一切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能为“人”所享受,明确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的主体。

塑造人,就是说要在道德与法制的框架内,把人塑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主体。

 (三)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既要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也要运用合乎人性发展的方法论,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普遍性(共性)和特异性(个性),要树立起人的权利并承担起相应的义务。

 三、以人为本的三种解读

 

(一)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相对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曲折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类过着野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群居生活,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几乎等同于零,人类对自然界与自然现象的认识还相当的模糊,人类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孩子、奴仆,人与自然相对“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

到农业文明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整体上却依然保持和谐,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自然对人类惩罚间或有发生,如丝绸之路上楼兰古国的消逝就是楼兰人破坏环境而遭受自然惩罚的恶果。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

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对于自然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伴随着能源的日渐减少,各类污染物却大量增加,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河流污染、淡水资源短缺、耕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发展到了一个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生存、发展的时候,这就是生态文明。

要想构建这个文明,就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坚持以人类利益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为人民服务,目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受益者。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群众,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群众,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做到群众利益大于天,不与民争利。

努力做好以下“四个建设”:

 1、在经济建设上,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扩大就业范围与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投入,加紧建设中西部地区,扶持东北地区,转型东部沿海地区,加强对国内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企业、高环保企业的扶持,落实农村土地政策,始终关注、关心“三农”问题,减少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降低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控制物价稳定,维持社会安定,整体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在政治建设上,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加大对执政党的监督、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严厉惩处那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组织与个人、惩处那些置群众利益而不顾玩忽职守、贪污腐化的政府人员,全方位、多层面深化执政为民、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3、在文化建设上,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立足科技文化成果为民所享,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们的精神力量。

 4、在社会建设上,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的机制,以期建设全体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具体的“人”的利益为本,尊重人权,目的就是实现个人的当下幸福。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因而既有自然需要,又有社会需要。

作为一个具体的独立个体而言,首先是一个生命体。

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价值的,所以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借口而换取其利益。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所倡导的革命主义牺牲精神,是在当时革命战争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历史发展与中国实际所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发展所必然的选择,是作为中国人在民族矛盾、反抗侵略、阶级对立中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国家主权(民权)、人民幸福(民生)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是个人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的表现。

当社会趋于日渐稳定、和平、繁荣的时候,为了延续生命、为了追求人生幸福,人第一位的就是吃、喝、住、穿,因此必须满足的人的自然需要,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方面,就是要珍惜、爱护、保障个人的生命,保护人身安全,强调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劳动权、报酬权,满足个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促进个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主体。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总是在积极、自主、创造性地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人的社会需要不仅包括政治的需要,还包括感情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认同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等。

所以,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尊重个人的民主权利、政治权利,尊重个人的自由,维护个人的尊严,关心个人的感情需要,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关注个人的价值、权益,关注个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个人的当下幸福。

 总之,真正、切实、准确理解以人为本是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