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490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docx

三年级数学四五六单元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难点:

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主题图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激情引入

明确目标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展示汇报

成果分享

 

四、

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71+4524+4335+47

52+2032+5953+28

2、笔算

430+260570+380

提问:

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课

谈话:

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例1)

(1)提问:

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

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

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

(2)板书:

271+122

(3)探索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

竖式应该怎么写?

提问:

从哪位开始加起?

个位上写几?

十位上写几?

百位上写几?

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例2)

(1)提问:

根据表中的信息,求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2)板书:

271+31

(3)提问:

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怎么计算呢?

师:

百位上是多少?

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

271+903,怎样计算?

4、小组讨论: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四、课堂小结

下面同桌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笔算加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能力培养17页,18页(选做)

 

  

 

回忆旧知

 

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然后校对订正,注意在竖式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271+122271+31271+903

课后反思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难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复习引入

明确目标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展示汇报

成果分享

 

四、

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复习导入

76+84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列算式。

提问: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怎么列算式?

板书:

445+298=

比较:

445+298与复习题76+84有什么不同?

小结:

前者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后者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谈话:

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板书课题)

2、口算。

提问:

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口算一下结果应该是多少?

同位讨论并全班交流。

追问:

如果是445+243,你还能用刚刚的方法进行口算吗?

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这种方法进行口算?

3、笔算。

提问:

(1)个位上相加是几?

个位上怎么写?

(2)十位上相加是几?

为什么要加上1?

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

十位上应该写几?

(3)百位上写几?

4、思考: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

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5、验算。

师: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

师:

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

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

那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

提问:

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

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

这说明什么?

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

应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八第3-7题,8题(选做)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探究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选最后一题讲解计算过程。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45+298=

课后反思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难点:

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算理。

课前准备

主题图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情境引入

明确目标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拓展延伸

成果分享

 

四、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导入

大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现在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愿意看,我这里有张统计表,大家来看看。

二、探究新知

出示P41统计表

观察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1、我也来提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1:

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怎么列算式?

竖式会列吗?

从哪一位算起?

请你自己算一算。

2、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解决了,再出个问题,看大家还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2: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引导学生读题列出算式435-86

这个算式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减?

要注意什么?

3、以上两题做完了,你有什么话想说?

小组讨论:

笔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

三、小结:

计算减法,特别是退位减法一定不要忘记打上退位点,退1当十来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1题

2、完成练习九第2题

3、完成练习九第3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

能力培养19页,第8题(选做)

 

  

 

认真观察

仔细思考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一)

435-322=113435-86=349

课后反思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熟悉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并会验算。

3、培养学生计算认真仔细的态度。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难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法则。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激情引入

明确目标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展示汇报

成果分享

 

四、

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导入

算一算:

768-527327-152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今天继续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

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列算式:

403-158

2、探究计算法则:

这道题能直接减吗?

个位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小结方法:

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

这时先算个位13-8=5,再算十位9-5=4,最后算百位3-1=2。

3、探究验算方法:

减法怎样进行验算?

(1)加法验算:

可以用减数加差看等不等于被减数的方法

(2)减法验算:

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等不等于减数的方法

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

4、巩固练习

完成P42做一做

三、小结

说说怎样计算像这样的连续退位减?

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作业设计

1、完成P444

2、完成P445

3、完成P446(选做)

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问题谁比谁多

 

小组讨论并汇报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指名上黑板板演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二)

435-322=435-86=

课后反思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解决问题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正确运用竖式笔算三位数的连加。

难点:

培养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激情引入

明确目标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展示汇报

成果分享

四、

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导入

“十一”黄金周各大商场进行促销活动,小红一家三口到商场去买东西,选好了商品拿到销售单据来到收银台。

出示销售清单:

二、探究新知

1、三位数连加精算

出示问题:

(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解决第一个问题,你需要哪些信息?

如果你是收银员你认为该怎么算才恰当?

列出算式:

558+225+166=

你准备怎样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大家以后计算连加题也可以使用长竖式进行计算。

2、三位数连加估算

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和第一个问题一样使用精算吗?

为什么?

只需要知道准备的钱够不够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所以使用估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总结方法:

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个问题采取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什么情况下使用精算,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估算呢?

三、巩固练习

完成P4612

四、作业设计

1、完成P4613

2、完成P4614(选做)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收集数学信息

学生自己算一算,试一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互相说说如何估算,指名说理由

 

理解题意后,想一想这里是用精算还是估算,交流想法后让学生算一算。

 

生独立做题,全班反馈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558+225+166=949560+230+170=960(元)

课后反思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整理和复习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练习课

教学

目标

1、复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3、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计算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复习引入

分析梳理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展示汇报

成果分享

 

四、

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导入

第四单元学习完了,我们今天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过程

1、完成P471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2、完成P472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从以上加法和减法题中各选一题进行验算,并说说验算的方法。

4、完成P481左边4小题

学生上黑板计算,集体订正。

5、完成P482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算式解答

6、完成P483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说错误的原因,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481右边4小题

2、完成P485第一行(选做)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指名答题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生独立做题,

全班反馈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一)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课后反思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倍的认识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激情引入

明确目标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展示汇报

成果分享

 

四、

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导入

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因为我们中国独有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数学计算这一块是非常令外国人羡慕的。

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

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

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在图下方)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圈吗?

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白萝卜有10根,画黑板上,那10根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

先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你准备怎样圈?

打开书,请大家用铅笔在书上圈一圈那10根白萝卜,并完成下方的填空。

同位互相检查,同时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圈一圈,集体订正。

从上面可以看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为什么是5倍而不是3倍呢?

3、练一练

做一做1,绿圆片有几个?

黄圆片有几个?

黄圆片每3片为一堆可以圈出几堆?

请你圈一圈,说说黄圆片的个数是绿圆片的几倍?

你能圈出蓝圆片是绿圆片的几倍吗?

做一做2,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要我们怎么摆,4倍是什么意思?

我们就在纸上第一行先画5竖线代表5根小棒,第二行怎么画?

请你画一画,然后圈一圈。

三、作业设计

1、P53练习十一1、2

2、圈一圈、填一填倍的认识(选做)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学生质疑

 

生自己总结算法

 

生独立做题,全班反馈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

课后反思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能将图片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

2、学生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将情景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

难点:

能运用倍的知识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正确解决

课前准备

主题图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激情引入

明确目标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展示汇报

建立概念

 

四、

巩固练习

深化理

五、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新授1、教学例2:

出示P51图,观察图,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1)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一个能用我们昨天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吗?

(2)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请你圈一圈、填一填。

是的几倍?

是的几倍?

试一试计算法:

12÷4=3说说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求出倍数?

(3)刚才求出的结果正确吗?

你如何来证明结果是对的?

反过来想:

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

最后我们答题: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2、教学例3:

出示P52图,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1)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还知道了军棋和象棋之间的价钱关系,你能提数学问题吗?

(2)要求象棋价钱是多少,你能结合例2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可以画图,也可以算。

计算法:

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8×4=32

(3)这个结果为什么正确?

小结:

刚才我们经历了看图,将图上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来理解并解决,最后验证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

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你会用这个方法解决类似问题吗?

3、练一练

(1)完成P53-543、4

读题,找准问题中对应数量,自己用画图或列算式解决。

(2)完成P545、6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3)以上四题分别和前面的哪个例题是相同的?

三、作业设计

能力培养23、24页

24页第6题(选做)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真观察

积极思考

试一试画图法

 

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生独立做题,全班交流

 

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12÷3=4

课后反思

 

望花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

年级

三年

单位

望花区逸夫小学

姓名

尹雪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2、会运用倍的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正确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运用画图,列式的方法正确解答倍数问题

难点:

能在引导下理解题意解决较难的倍数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基本环节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课前学生

自主学习

做好预习

 

课上

一、

激情引入

明确目标

二、

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

展示汇报

建立概念

 

四、

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

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复习

把8个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8个里面有()个()。

()是()的()倍。

二、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1)的个数是的()倍。

(2)()的个数的()倍是()的个数。

(3)()的个数除以3是()的个数。

2、完成P547

全班读题,理解题意,画图或列式计算。

3、完成P558

理解去年是什么意思,表示两人的年龄都要减一岁。

4、完成p559

引导读题,找准条件,理解两个问题中哪钟颜色的珠子数量不变,哪种珠子是哪种珠子的6倍,哪种珠子应该是多少,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再来想比这种珠子原来的个数是多还是少。

5、思考p5510

读懂题意,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变化画出图形,再来思考结果。

6、思考p5511

引导学生明确小熊手里的5个玉米需要加上3再乘2得到熊妈妈现在个数与小熊现在个数的关系,最后再加上3得19个。

三、作业设计

1、小欣今年5岁,妈妈今年35岁。

(1)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2)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3)10年后,妈妈比小欣大多少岁?

2、张阿姨家养了6只鸡,其中2只公鸡4只母鸡,每只母鸡又孵了3只小鸡。

(1)张阿姨家现在有多少只鸡?

(2)现在鸡的数量是原来的多少倍?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