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487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docx

近五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017·北京卷)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6、7题。

6.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7.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017·江苏卷)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16.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B.②C.D.④

(2017·课标Ⅱ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2017·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图15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图16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图15图16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

(6分)

(2)据图16,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一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

(4分)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

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3分)

 

(2017·海南卷)云南元阳位于橫断山地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

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

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图2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据此完成3〜5题。

图2

3.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

A.技术要求高B.劳动力投入大

C.种子成本高D.单位面积产量低

4.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C.建设特色商品粮基地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5.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2016·课标Ⅱ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2016·海南卷)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B.水分

C.光照D.土壤

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

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

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016·课标Ⅰ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

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

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15·江苏卷)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D.Ⅴ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  )

A.Ⅰ区B.Ⅲ区

C.Ⅳ区D.Ⅴ区

(2015·江苏卷)12.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牧民转场主要受 (  )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

(2015·海南卷)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

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据此完成20题。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  )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2015·课标Ⅱ卷)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第2题。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2015·安徽卷)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

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

(2015·重庆卷)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6~9题。

6.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A.地形平坦B.气候适宜C.临近市场D.资金雄厚

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

A.①B.②C.③D.④

8.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

A.夏季降水增多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D.冬季气温增高

9.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

A.温室气体减少B.森林覆盖率减小C.入湖泥沙量降低D.草原生产量降低

(2015·北京卷)40.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12分)

 

(2014·课标Ⅱ卷)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10题。

10.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

(2014·重庆卷)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

据此完成3、4题。

3.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

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

4.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2014·天津卷)2.结合图文材料,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2014·福建卷)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7、8题。

7.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  )

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

8.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更加便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

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

(2014·江苏卷)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

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双选) (  )

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

20.“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双选) (  )

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

(2014·海南卷)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B.土壤

C.光照D.水分

7.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

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

8.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

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

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

(2014·安徽卷)3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12分)

 

(2013·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18~20题。

18.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

A.甲B.乙C.丙D.丁

1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B.水分

C.坡度D.温度

2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3·广东卷)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 (  )

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

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2013·江苏卷)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双选) (  )

A.热量更丰富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D.水源更充足

2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双选) (  )

A.扩大播种面积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2013·北京卷)4.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甲、乙、丙分别位于 (  )

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

(2013·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3·四川卷)6.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

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

(2013·大纲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

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

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2013·课标Ⅰ卷)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1、2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

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

A.运费低B.热量足

C.技术高D.品种全

(2013·课标Ⅱ卷)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13·海南卷)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武都(位置见下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4、5题。

4.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较优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

(2013·上海卷)黄土高原上的陕西洛川苹果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7.洛川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  )

①黄土梁、黄土峁密布②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③降水集中在冬春两季④黄土通透性强,水肥供需协调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8.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其利用的上海区位优势主要是 (  )

A.消费市场巨大B.集聚效应显著

C.劳动力素质高D.运输条件便捷

(2013·上海卷)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5.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 (  )

①扩大耕种面积②增加农作物熟制③防止水土流失④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6.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

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是 (  )

①减轻低温寒潮影响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③优化农业种植结构④缓解农业劳力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3·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试推断其依据。

(2013·北京卷)41.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读图,回答问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013·浙江卷)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

9.3

4.7

7月气温(℃)

17.1

25.7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     、    。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     。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2013·海南卷)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年楚河河谷(下图)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专题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017·北京卷)

6.根据图中内蒙古Ⅱ用地类型比重最大,内蒙古草场比重最大,则可知Ⅱ为牧草地,黔为贵州的简称,贵州Ⅰ用地比重较高,仅低于林地,可知Ⅰ为耕地,甲地区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比重大是新疆。

选A。

7.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西部离海洋远降水量少,内蒙古虽然地势平坦,但水资源不足,荒漠化严重,不适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大,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选B。

(2017·江苏卷)

15.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选D。

16.①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②、③、④海拔较高,气温偏低,不适宜亚热带水果柑橘种植。

选A。

(2017·课标Ⅱ卷)

6.尼罗河定期泛滥,肥沃淤泥覆盖,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

选D。

 

7. 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源地,而其上游源地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选A。

8.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

 选B。

(2017·江苏卷)

28.解析:

(1)读图可知,我国高缺粮省市的分布区域主要为长江以南沿海和京津地区,长江以南沿海和京津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人均耕地少,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所以成为我国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是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根据图16可知,苏州、无锡和常州市位于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少,粮食增产慢;徐州、盐城等苏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人们对有机大米需求增大,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包括市场需求、技术、生态环境和政策等方面。

答案:

(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2017·海南卷)

3.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地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

结合材料可知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因此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单位产量低。

选D。

4.结合材料可知,乙类村落主要为观光村落,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