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494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docx

计算机控制原理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1设计任务和控制要求

1.1设计任务

1.2控制要求

2设计方案

2.1温度控制系统组成

2.2设计步骤

3被控对象的参数设定

3.1数据记录

3.2T、τ实验数据

4算法原理

5结果分析

5.1PID调节结果

5.2大林算法控制与处理

6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理图

附录2:

程序

 

参考文献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附录2:

源程序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任务和控制要求

1.1设计任务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微型计算机控制理论、程序设计和接口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生产工艺知识。

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系统设计、控制软件的设计等,以便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2控制要求

1.2.1被控对象:

本设计的被控对象为电热丝。

其被控对象温控数学模型为

1.2.2温度范围:

室温~100°C,控制精度正负1°C。

1.2.3输出形式:

第一种:

0-10mA电流信号

第二种:

脉宽调制(PWM)信号输出

1.2.4设计要求

(1)数字显示温度,具有报警、参数设定、温升工艺曲线设置与修改等功能。

(2)绘制温升曲线及其它处理;

1.2.5选用合适的控制算法

(1)PID控制

PID控制器由比例控制单元(P)、积分控制单元(I)和微分控制单元(D)组成。

其输入

与输出

的关系为

式中积分的上下限分别是0到t

因此,它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Kp为比例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TD为微分时间常数

(2)Dalin算法

大林算法是运用于自动控制领域中的一种算法,是一种根据被控对象先设计好理想闭环系统的控制器,再反过来综合调节的方法。

设计的目标是使闭环传递函数

相当于一个纯滞后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的串联,其中纯滞后环节的滞后时间τ与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完全相同。

这样就能保证使系统不产生超调,同时保证其稳定性。

2设计方案

2.1温度控制系统组成

温度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图1温度控制系统框图

工作原理

在图1所示系统中,加热室(加热丝)为该系统的被控对象,温度变送器用来检测加热室的温度,并转换为电压信号

,检测到的电压信号经输出电压反馈单元β作为系统反馈值

,脉宽调制电路为加热室的加热执行单元。

在参数给定值

的情况下,给定值

与反馈值

比较得到偏差,经过PID调节器运算产生相应的控制量,PID调节器的输出作为脉宽调制的输入信号,经脉宽调制电路产生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作为对加温室里电热丝的加热信号,使加温室(加热丝)里的温度稳定在给定值

给定值

可由已知电源提供。

温度变送器可采用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

2.2设计步骤

2.2.1被控对象(电热丝)模型

通过实验方法确定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即电热丝的传递函数),该被控对象数学模型为

2.2.2确定T、τ

T为被控对象时间常数;

τ为滞后时间常数。

2.2.3确定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参数整定方法较多,常用的实验整定方法有:

临界比例度法、阶跃响应曲线法、试凑法等。

数字控制时也可采用类似方法,如扩充的临界比例度法、扩充的阶跃响应曲线法与试凑法等等。

本次设计采用扩充响应曲线法来确定被控对象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不将数字控制器接入控制系统,让系统处于开环工作状态下,给定一阶跃信号,每10s记录一次数据,直至系统输出稳定在给定值附近。

(2)根据记录数据画出被调量在阶跃输入下的整个变化过程曲线。

(3)在曲线最大斜率处做切线,求得滞后时间τ,被控对象时间常数

以及它们的比值

/τ。

3被控对象的参数设定

3.1数据记录如下:

表1

第一次给定电压:

5V每10s记一数据

1.64

3.54

4.21

4.69

4.98

5.19

5.34

5.43

5.49

1.67

3.58

4.23

4.71

4.99

5.2

5.34

5.43

5.49

1.86

3.62

4.27

4.73

5

5.21

5.34

5.44

5.49

2.06

3.66

4.3

4.75

5.01

5.22

5.35

5.44

5.5

2.28

3.69

4.32

4.77

5.03

5.22

5.35

5.44

5.5

2.46

3.73

4.35

4.78

5.04

5.23

5.36

5.44

5.5

2.58

3.76

4.37

4.8

5.05

5.24

5.36

5.45

5.5

2.72

3.8

4.4

4.81

5.06

5.25

5.37

5.45

5.51

2.81

3.84

4.42

4.83

5.07

5.26

5.37

5.46

5.51

2.92

3.87

4.45

4.84

5.08

5.26

5.38

5.46

5.51

3.01

3.91

4.48

4.85

5.09

5.27

5.38

5.46

5.51

3.07

3.94

4.51

4.87

5.1

5.28

5.39

5.46

5.52

3.13

3.97

4.53

4.89

5.11

5.29

5.39

5.47

5.52

3.19

4.01

4.56

4.9

5.12

5.29

5.4

5.47

5.52

3.25

4.04

4.58

4.92

5.13

5.3

5.4

5.48

3.3

4.07

4.6

4.93

5.14

5.3

5.41

5.48

3.36

4.1

4.61

4.94

5.15

5.31

5.41

5.48

3.41

4.13

4.63

4.95

5.16

5.32

5.41

5.48

3.47

4.15

4.65

4.96

5.17

5.33

5.42

5.48

3.51

4.18

4.67

4.97

5.18

5.33

5.42

5.49

表2

第二次给定电压4V每10s记一数据终值4.75

2.11

3.36

3.85

4.17

4.37

4.49

4.57

4.66

4.72

2.13

3.39

3.87

4.18

4.38

4.49

4.58

4.66

4.72

2.26

3.42

3.89

4.19

4.38

4.49

4.58

4.66

4.72

2.39

3.45

3.91

4.21

4.4

4.51

4.58

4.66

4.73

2.53

3.48

3.92

4.22

4.4

4.51

4.59

4.66

4.73

2.64

3.5

3.94

4.24

4.41

4.51

4.59

4.69

4.73

2.73

3.53

3.96

4.24

4.41

4.52

4.59

4.69

4.73

2.81

3.56

3.97

4.25

4.43

4.52

4.62

4.69

4.73

2.87

3.59

3.99

4.25

4.43

4.52

4.62

4.69

4.73

2.93

3.62

4.01

4.27

4.44

4.54

4.62

4.69

4.73

2.98

3.64

4.02

4.27

4.44

4.54

4.62

4.69

4.73

3.03

3.67

4.04

4.3

4.45

4.54

4.62

4.71

4.73

3.07

3.69

4.05

4.3

4.45

4.55

4.62

4.71

4.73

3.11

3.71

4.07

4.31

4.46

4.55

4.64

4.71

3.15

3.74

4.08

4.31

4.46

4.55

4.64

4.71

3.2

3.76

4.1

4.34

4.47

4.56

4.64

4.71

3.24

3.78

4.11

4.34

4.47

4.56

4.64

4.71

3.27

3.8

4.13

4.35

4.47

4.56

4.64

4.72

3.31

3.81

4.14

4.35

4.47

4.57

4.64

4.72

3.33

3.83

4.16

4.37

4.47

4.57

4.66

4.72

表3

第三次给定电压6V每10s记一数据终值6.45

1.81

4.03

4.91

5.41

5.72

5.91

6.05

6.17

6.25

6.3

6.34

6.39

1.88

4.09

4.94

5.43

5.73

5.91

6.06

6.17

6.25

6.3

6.34

6.39

2.04

4.15

4.97

5.45

5.74

5.93

6.06

6.18

6.25

6.3

6.35

6.41

2.23

4.2

5

5.46

5.75

5.93

6.06

6.18

6.25

6.3

6.35

6.41

2.42

4.26

5.03

5.48

5.76

5.94

6.08

6.18

6.25

6.3

6.35

6.41

2.59

4.32

5.06

5.5

5.77

5.94

6.08

6.19

6.25

6.32

6.35

6.41

2.73

4.37

5.09

5.51

5.78

5.96

6.08

6.19

6.26

6.32

6.35

6.41

2.88

4.42

5.11

5.53

5.79

5.96

6.1

6.19

6.26

6.32

6.35

6.41

3.01

4.46

5.14

5.54

5.81

5.97

6.1

6.22

6.26

6.32

6.35

6.41

3.12

4.52

5.17

5.56

5.82

5.97

6.1

6.22

6.26

6.32

6.38

3.27

4.56

5.19

5.57

5.83

5.98

6.12

6.22

6.26

6.32

6.38

3.35

4.6

5.22

5.59

5.84

5.98

6.12

6.22

6.26

6.34

6.38

3.43

4.64

5.24

5.61

5.84

6

6.12

6.22

6.28

6.34

6.38

3.51

4.67

5.27

5.62

5.85

6

6.14

6.22

6.28

6.34

6.38

3.6

4.71

5.29

5.63

5.86

6

6.14

6.24

6.28

6.34

6.38

3.68

4.74

5.31

5.65

5.86

6.03

6.14

6.24

6.28

6.34

6.38

3.75

4.77

5.33

5.67

5.88

6.03

6.16

6.24

6.28

6.34

6.39

3.82

4.8

5.35

5.68

5.88

6.03

6.16

6.24

6.28

6.34

6.39

3.9

4.84

5.37

5.69

5.89

6.05

6.16

6.24

6.3

6.34

6.39

3.98

4.88

5.39

5.7

5.89

6.05

6.17

6.24

6.3

6.34

6.39

在曲线最大斜率处做切线,求得滞后时间τ,被控对象时间常数

以及它们的比值

/τ。

数据如下:

 

3.2T、τ实验数据

次数

τ

K

第一次

205

9.5

7.96

21.58

第二次

220

10

7.87

21

第三次

240

10.5

7.7

21.5

平均值

221.6

10

7.8

21.5

1.PID参数整定

根据实验得到的表4,初步确定控制器的Kp,Ki,Kd及采样周期T。

控制度

控制律

采样周期

Kp

1.05

PI

0.1τ

0.84

3.4τ

PID

0.05τ

0.15

2.0τ

0.45τ

1.2

PI

0.2τ

0.78

3.6τ

PID

0.16τ

1.0

1.9τ

0.55τ

1.5

PI

0.5τ

0.68

3.9τ

PID

0.34τ

0.85

1.62τ

0.82τ

表5PID参数整定表

在运行中,对上述参数作适当调整,以获得满意的性能。

扩充响应曲线法通过测取阶跃响应曲线的t,T参数获得一个初步的PID控制参数,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部分参数的调节(试凑)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

4算法原理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

图计算机控制系统框图

1)常规数字PID控制算法

常规的PID控制律为

采用一阶差分法离散化后,可以得到常规数字PID控制位置式算法

简记为

这里P、I、D参数分别为

采用增量式形式有:

2)数字PID调节

a.根据表3,初步确定控制器的Kp,Ki,Kd及采样周期T,编写程序;将数字控制器接入控制系统,让系统处于闭环工作状态下,给定一阶跃信号,每10s记录一次数据,直至系统输出稳定在给定值附近。

b.根据记录数据,画出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的整个变化过程曲线。

2.大林算法

根据被控对象的S传递函数式(-1),大林算法选定

按控制要求选择。

作为闭环控制的综合目标,与

相对应的

而包含零阶保持器被控对象的S传递函数为

离散化后得到

于是可以得到大林算法控制器的Z传递函数

由此得到大林算法

5结果分析

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

5.1pid调节结果

 

 

根据记录数据及温升曲线得出PID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增大比例系数Kp一般将加快系统的响应,在有静差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静差。

但过大会使系统有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系统稳定性变坏。

增大积分时间Ti有利于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系统更加稳定,但系统静差的消除将随之减慢。

增大微分时间Td有利于加快系统响应,使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增加,但系统对扰动的抑制能力减弱,对扰动有较敏感的响应。

5.2大林算法控制与处理

温度—时间关系如下图示:

 

6心得体会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综合可编程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而实现生产技术的精密化、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及机电控制系统的最佳化的专门学科。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受益良多。

原来我学习计算机控制的时候,基本上不清楚学习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在实践中,所以觉得计控学习起来比较难,经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清楚了计算机控制的一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课程设计一开始,老师让我们先参观实验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参观让我们对实验的仪器有了个感性的认识,让我们明白我们需要的实验仪器是怎么样的,是我们做到心中有数。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就是课程设计了,时间三个星期,课程设计一开始,大家都非常积极主动的思考怎么完成任务,我们是三个人一组,一起讨论该怎么做,如何测数据,商量好了,再进行下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实验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

我的实验箱最开始不能用,经过了几次调换之后发现坏箱子还真是不少啊,最后一个管子烂了,但是老师说不影响实验的结果,于是我们就用到那个不好的做。

在了解实验的理论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首先,vb的脚本语言我们都不是很熟悉,我们就在网上下载了关于机器类似的编程的语言的讲解,在结合老师发的实验指导书,我发现对这语言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就是具体实验了,说实话,实验内容并不复杂,但是问什么要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去完成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实验确实需要花时间,因为每一组数据都需要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记录,而且要测量很多组的数据。

实验结束后,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做这个实验,最最需要的是耐心。

经过了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首先我觉得能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其次,仅仅是所学到的东西根本就不能满足工程或者说一个具体的项目的要求,要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需要额外的学习很多新的东西,因此不能满足于自己的所学,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

 

附录1:

原理图

 

 

附录2:

程序、

1.PID整定

optionexplicit

publicKP,KI,KD

publicT,Ti,Td

publice0,e1,e2,u

publicx2,x1,x0

publicsume

'初始化通道参数

SubInit()

Daq.SetChannelXNumber1'X通道使用A/D通道1

Daq.SetChannelYNumber2'Y通道使用A/D通道2

Daq.SetSignal1Statetrue'D/A通道1开通

Daq.SetSignal2Statetrue'D/A通道2关闭

Daq.SetExpLastTime0'持续时间,0表示持续

Daq.SetExpSamplePeriod1000'采样周期,10ms

T=0.5

Ti=40

Td=50

Kp=5

KI=Kp*T/Ti

KD=Kp*Td/T

e0=0

e1=0

e2=0

sume=0

u=0

EndSub

'测试信号发生函数

SubSignal()

DimeWave(1000)'测试信号定义,1000为每个周期点数

dimi

dimA,Ts

Ts=1000

A=4

Signal1.SetPeriodTs'测试信号1的周期,单位ms,周期1000ms

Signal1.SetAmpA'测试信号1的幅值,单位V,幅值为4

Fori=0Toubound(ewave)-1

eWave(i)=A

Next

Signal1.setwaveeWave

EndSub

'运行文件

SubRun()

e0=e1

e1=e2

e2=Signal1.getcursignal()-daq.getchannelXvalue(0)

sume=sume+e2

u=KP*e2+KI*sume+KD*(e2-e1)

Daq.SetSignal1Valueu

Daq.SetSignal2Valuee2

EndSub

2.大林算法

optionexplicit

publice0,e1,e2,u0,u1,u2

publicT,T1,T0,K,m1,m2,k1,k2

'初始化通道参数

SubInit()

Daq.SetChannelXNumber1'X通道使用A/D通道1

Daq.SetChannelYNumber2'Y通道使用A/D通道2

Daq.SetSignal1Statetrue'D/A通道1开通

Daq.SetSignal2Statefalse'D/A通道2关闭

Daq.SetExpLastTime0'持续时间,0表示一值持续

Daq.SetExpSamplePeriod4000'采样周期,4000ms

T=4000/1000

T1=320'被控对象惯性环节时间常数

K=0.8'放大倍数

T0=150'理想闭环系统一节惯性环节时间常数

e0=0

e1=0

e2=0

u0=0

u1=0

u2=0

m1=exp(-T/T0)

m2=1-m1

k1=m2/(K*(1-exp(-T/T1)))

k2=-exp(-T/T1)*k1

EndSub

'测试信号发生函数

SubSignal()

DimeWave(1000)'测试信号定义,1000为每个周期点数

dimi

dimA,Ts

Ts=1000

A=4

Signal1.SetPeriodTs'测试信号1的周期,单位ms,周期1000ms

Signal1.SetAmpA'测试信号1的幅值,单位V,幅值为4

Fori=0Toubound(ewave)-1

eWave(i)=A

Next

Signal1.setwaveeWave

EndSub

'运行文件

SubRun()

u0=u1

u1=u2

e0=e1

e1=e2

e2=Signal1.getcursignal()-daq.getchannelXvalue(0)

u2=m1*u1+m2*u0+k1*e2+k2*e1

Daq.SetSignal1Valueu1'延迟一个时间,故用u1来输出

EndSu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