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633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XX省XX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蓝莓基地示范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

XX省XX县林业局XX林场

主管单位:

XX县林业局

项目法人:

1.1.3项目建设地点

XX县XX镇

1.1.4建设性质

新建

1.1.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蓝莓生产基地228亩,配套建设管护房50m2、作业道路1200m、排水沟2500m、围栏4000m、输电线1500m,并购置采摘、喷灌、运输等生产设备。

1.1.6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为1年,即2011年。

1.1.7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304.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81.0万元,占总投资的9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5万元,占总投资的4%;预备13.0万元,占总投资的4%。

其中工程费用中,培育工程投资245.4万元,占总投资的81%;建设工程投资20.6万元,占总投资的7%;生产设备工程投资15.0万元,占总投资的5%。

在总投资中申请财政资金120万元,占总投资的40%,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0万元(含省级配套资金3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8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84.5万元,占总投资的60%。

1.1.8科技支撑单位

XX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

1.2编制依据

1)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林业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办计字[2009]93号);

2)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和《〈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编写参考大纲》、《〈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的通知(规开函[2010]97号);

3)《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十一五”规划》;

4)《XX省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

5)《XX省营林生产技术系列标准》;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规模

228

1.1

北陆

129.0

2年大苗

1.2

北村

61.5

2年大苗

1.3

圣云等

37.5

2年大苗

2

建设投资

万元

304.5

3

资金来源

3.1

中央投资

万元

80

占26.7%

3.2

地方配套

万元

40

占13.3%

3.3

建设单位自筹

万元

184.5

占60%

4

鲜果产量

万公斤

8.5

年均

5

鲜果销售单价

元/kg

30

鲜果

6

销售收入

万元

240.00

年均

7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13.44

生产期平均

8

利润总额

万元

126.56

生产期平均

9

净利润

万元

126.56

生产期平均

10

财务评价指标

11.1

内部收益率

%

25.23

11.2

投资回收期

6.09

11.3

财务净现值(ic=12%)

万元

416.21

1.4综合评价

建设名特优新经济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

蓝莓果实内所特有的蓝莓花青素等物质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和防癌等功效,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其营养保健价值高于苹果、葡萄、橘子等水果,堪称“世界水果之王”,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XX县XX林场涝洼沼泽地较多,其土壤呈酸性(PH值4.5-5.5),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湿润,水源充足,适宜蓝莓生长,而且靠近村屯,劳动力资源丰富。

通过人工栽植蓝莓,建设名特优新经济林,是适应生态建设和市场需求的需要,可大大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林场职工收入。

该项目以蓝莓建设为主,在沼泽洼地等利用条件较差的林地上进行立体开发建设,以达到长远发展和近期效益相结合的长、短效益互补的经营水平。

同时,促进当地农、林、副业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促进企业建立循环互补、良性发展的经营模式起到了有力保证。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将当地的森林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的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经营规模。

同时又很好的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林业发展政策,是可行的。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经济林产品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对外贸易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经济林生产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林是当前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经济林产业可为林农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在中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作用。

经济林投资少、收益快、效益高,是一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

即保护和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创绿色家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又依托经济林产品特有的资源优势,建立产业化体系,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山区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富裕之路。

蓝莓果肉细腻,酸甜可口,具有清爽宜人的香气。

其果实内所特有的蓝莓花青素等物质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和防癌等功效,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其营养保健价值高于苹果、葡萄、橘子等水果,堪称“世界水果之王”,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目前,蓝莓产品绝大多数来源于野生资源,产地集中在东北三省。

经过几十年无度采集,造成资源破坏严重,产量大为减少,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新萌生的幼株结果率低,远山区资源零星分散,交通不便,采收难度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对营养、滋补、保健、纯天然等多方面的追求更加突出,并十分重视其保健性和安全性。

用蓝莓浆果做出色泽鲜美清爽、包装精美、纯正绿色、具保健功能的适合不同人群的特色饮料、果酒及保健胶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既可以满足人们营养、保健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在口感上的享受。

XX县位于长白山林区,在目前林业可采伐利用林木资源已接近枯竭的情况下,很难维继。

XX林场在认真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林场的自然条件、技术力量和发展优势,提出建设蓝莓经济林。

在加大培育森林后备资源的基础上,开辟林地经济已成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林业林地优势,开展经济植物栽培,可在短时间摆脱林业经济危困。

XX县林业局XX林场位于长白山腹地,其施业区分布在XX镇行政范围内,经营总面积为5551hm2。

该区域是蓝莓原产地,有大量湿润偏酸性土壤,这些林地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既不宜农,也不宜林,具备进行劳动密集型果品栽培产业的条件。

而且该林场已有小规模种植蓝莓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保障,建设XX省XX县蓝莓项目,可以解决蓝莓等野生资源不足的问题,缓解市场供需矛盾,调整产业结构,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项目区地处长白山腹地,村屯较多,人为活动频繁,资源破坏严重,森林的多种防护效能减弱。

栽植与培育蓝莓等经济林,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实现对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2)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

XX县林业局XX林场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地理环境优越、建设地点立地条件适宜蓝莓生长培育。

积极发展蓝莓建设,可带动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使当地的森林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地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是积极探索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促进林业企业以木材生产向生态产业发展的转变,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蓝莓基地项目的建设适应林业经济转型。

4)是满足市场日益增大的需要

野生、天然、绿色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空间的战略性产业,蓝莓经济植物栽植正迎合了人们的追求。

蓝莓的开发利用在我国东北地区逐渐兴起,由于蓝莓果具有极高的抗氧化活性,其果肉细腻、甜酸适度,经过科学调配后,用先进的无菌罐装生产出的蓝莓系列饮品具有宜人的清香,很受消费者欢迎,“蓝莓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人们对野生、天然、绿色产品认识的不断加深和观念的逐渐改变,蓝莓产品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给蓝莓产品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发展蓝莓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3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

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属长白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6′16″—125°25′;北纬41°18′41″—42°7′30″。

全县区域被XX市分割成东、西两部分。

东与白山市为邻,西与辽宁省新宾、桓仁县接界,南与集安市相连,北与柳河县接壤。

XX县XX蓝莓基地位于XX县林业局XX林场82林班3、5、18、8小班内,建设总规模为228亩。

3.1.2自然资源概况

3.1.2.1气候

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4.6℃,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35℃。

一年之中,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二者之间为春秋两季。

以此划分,春季从4月20日起至6月20日止共61天,夏季从6月21日起至8月10日止共52天,秋季从8月11日起至10月5日止共56天,冬季从10月6日起至翌年4月19日止共181天。

春季干燥风大,气温回升快;夏季短暂湿热,降水集中;秋季温和凉爽,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漫长,冰雪封山。

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330小时,年降雨量为880mm,多集中在夏季。

降雪期为10月至次年的3月,最大积雪厚度39cm。

初霜期为9月下旬,晚霜期为翌年4月下旬,全年无霜期为128天。

年平均风速为3m/s,夏季相对湿度为72%。

3.1.2.2水文

主要江河流域有浑江、富尔江、头道沟河、二道沟河、赶马河、蝲蛄河、二密河、大罗圈沟河、小罗圈沟河、下四平河、三道沟河、哈泥河、依木村河。

属鸭绿江水域一、二级支流。

3.1.2.3土壤

受地形、生物、气候、母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县土壤种类比较复杂,有55个土种,都是微酸性土壤,绝大部分为山地棕色森林壤土,占70%以上。

另外还有石灰岩土、山地白浆土、黄土、黑土、草甸土、泥炭土、沼泽土、水稻土等。

暗棕色森林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厚度一般为5—10cm,通透性较好。

3.1.2.4大气环境

XX县是国家卫生、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城。

有石湖国家森林公园、石湖自然保护区等,大气环境质量Ⅰ级、一类区。

3.1.2.5地形概况

XX县属山区,东部、北部山高林密,资源丰富,西部、南部土地肥沃。

全境有龙岗山脉,老岭山脉,均为长白山山脉之延伸。

龙岗山脉自东北部入境沿本县与柳河县边界向西延伸,并向西南分支山脉,于西南部成为与辽宁省新宾、桓仁县之界山。

老岭山脉位于本县东南部边境,呈东北——西南走向,为本县与白山市、集安市之界山。

全县地势东南部和东北部较高,西部和西南部较低,最低处位于大泉源乡南部江口汇水区,海拔288m,最高处为石湖境内的老岭山脉主峰东老秃顶子,海拔1589m,县城快大茂镇海拔为372m。

3.1.2.6植被

全县植被种类繁多,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大部分为天然阔叶次生林,极少部分为人工落叶松。

主要树种有:

蒙古栎(柞树)、胡桃楸、水曲柳、椴树、杨树、白桦、榆树、色树、落叶松,也有少量的红松、云杉等珍贵树种;藤本植物有五味子、山葡萄、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等;下木植物有胡枝子、榛子、刺五加、忍冬等;草本植物有苔草、蕨类、蒿类等。

3.1.3社会经济状况

3.1.3.1行政区划及人口

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南麓,浑江中游,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份,幅员面积3726.5km2,辖16个乡镇、1个聚鑫经济开发区,160个行政村,7个国有林场,1个国有苗圃,人口25.2万,主要为汉族、满族和朝鲜族。

3.1.3.2交通运输

该县交通便利,国道鹤大线、集锡线、通沈高速公路从县内经过。

铁路有通沈线东西长36km。

现通丹高速公路、通灌铁路正在修建,计划在2011年10月前通车。

通集线南北长31km。

县城距XX市14km,距柳河机场38km。

XX县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和屯屯通水泥路,乡镇、村屯、林区道路便利。

3.1.3.3供电及通讯

XX县境内已实现东北电网并网,各家各户都通电,各乡镇都建立了邮电和程控电话,而且,卫星通讯能够覆盖整个区域。

3.1.3.4林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50.9万亩,有林地面积410.8万亩,活立木蓄积209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3.4%。

年生产木材10万立方米,木材产值5000万元以上。

在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同时,综合立体开发生态经济沟,养殖商品林蛙,生产长白山植物药、动物药,人参、贝母、灵芝、五味子、细辛等中草药材,成为XX省主产区,各项产业总产值达192000万元,林业产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3.1.3.5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XX县仅仅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托自身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以人参、蓝莓产业为主导的生态特色农业长足发展,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3%,以旅游业为前导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3.2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根据蓝莓生长习性,统筹考虑基地生产经营现状及今后发展等综合因素,经相关技术人员现地踏查,基地建设地点确定在XX县XX林场的82林班3、5、18、8小班。

地块选择在坡下,且排水良好地块。

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3.3.1有利条件

1)XX县风光秀美,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同时,XX县具有多家大型果汁、果酒生产企业,已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完整的生产体系。

2)XX县境内现有大量强酸性沼泽地,既不宜林,也不宜农,但对蓝莓生长非常适宜,由于蓝莓产业尚未大规模开发,这些土地基本上没有利用。

因此,在XX县建设蓝莓生产基地潜力巨大。

3)蓝莓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栽植、田间管理及采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XX县XX镇周边村屯较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000余人,完全能满足蓝莓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

4)由我国首家工厂化蓝莓苗木繁育基地批量自主繁育的蓝莓苗木在山东省种植成功,具备年生产优质蓝莓苗木300万株的能力,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攻克了栽培技术难题,实现了苗木组培的工厂化流水线作业,繁育出的蓝莓苗木适合我国东北地区广泛种植,对我国蓝莓生产的产业化起到推进作用。

5)XX县XX林场交通方便、通讯便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技术力量雄厚。

3.3.2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案

1)不利因素

XX县是XX省重点林区,受林业体制建设的制约,国有林场主要为提供国家与民生商品木材生产的基地。

但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林分质量大幅下降,可采林木资源已近枯竭,企业经济危困,从而制约了林场经济的发展。

另外,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生产技术薄弱,经营管理粗放,资金短缺,这也间接影响到蓝莓这一新兴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2)解决方案

积极调整林区产业结构,提高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加快实现蓝莓经济林的高产、稳产;改变经营观念,实现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融生产、科研、示范三位一体,加快蓝莓产业的建设步伐;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产业化道路,提高林场职工收入。

第4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市场调查

蓝莓(Blueberry)又称“越橘”,属杜鹃花科,越橘属(Vaccinium)浆果类灌木,果肉细腻,酸甜可口,具有清爽宜人的香气。

其果实内所特有的蓝莓花青素等物质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和防癌等功效,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其营养保健价值高于苹果、葡萄、橘子等水果,堪称“世界水果之王”,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韩国等地。

蓝莓果实呈蓝色,近圆形,单果重0.5-2.5g,最大可达3.5-5.0g,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度,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

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饮料、果酒饮品,蓝莓果实营养丰富,据对蓝莓果实分析测定,每100g蓝莓鲜果中含蛋白质400-700mg、脂肪500-600mg、碳水化合物12.3-15.3mg,维生素A高达81-100国际单位、维生素E2.7-9.5µg、SOD5.39国际单位、维生素都高于其他水果。

微量元素也很高,每克鲜果中钙220-920µg,磷98-274µg,镁114-249µg,锌2.1-4.3µg,铁7.6-30.0µg,锗0.8-1.2µg,铜2.0-3.2µg。

作为一个新兴的健康保健果品,蓝莓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功能健康食品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来,蓝莓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在媒体上广泛传播,使蓝莓这一新兴果品的名称变得家喻户晓。

蓝莓的产品也在各大超市开始销售,据XX农业大学调查,目前我国各大超市销售的蓝莓产品有30余个品种,包括蓝莓鲜果、冷冻果、果干、果酱、罐头、果酒、饮料、色素胶囊、以及各类烘焙食品如饼干、面包等和各类奶制品如酸奶等。

近年来,蓝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据北美蓝莓协会预测,全球蓝莓市场每年需要40万t原料,并且仍在持续增长,而目前全球产量只有24万t,缺口近一半。

对我国来讲,未来蓝莓产品将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

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发展蓝莓,有望成为新的出口创汇产业。

根据目前我国蓝莓生产企业和各地政府规划,预计到2010年我国蓝莓生产面积将会达到14900hm2,尽管我国蓝莓产业化生产刚刚起步,但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国际和国内大型企业的规模化种植,蓝莓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一个新型果树产业。

同样作为一个新兴的果树树种,我国的大樱桃从1980年的2000m2发展到2000年的30000hm2用了20年时间。

根据大樱桃的发展模式来预测,由于蓝莓良好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丰富的产品和广泛的栽培种植区域,预计到2030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将会达到100000hm2。

届时,我国蓝莓生产很有可能像目前的苹果产业一样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蓝莓果实大小近似于樱桃,呈蓝色及亮蓝色,风味甜酸并有特殊的香气,口感极佳。

蓝莓种子极小,食用非常方便。

植物分类为杜鹃科越橘属植物的统称,因其果实呈蓝色而称为蓝莓,主要分布于北美和欧洲,我国东北地区也分布极广。

蓝莓树高1-2m,喜酸性土壤,不耐干旱。

目前全世界值得推广的栽培品种近200余个,其中适于我国北方较寒冷地区的北高丛蓝莓,风味及蓝莓花青素含量均好于其他种类,国际市场需求量最大。

目前国内利用蓝莓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有:

 

国内利用蓝莓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名录

表4-1

生产企业

主要产品

黑龙江省兴安红酒业有限公司

蓝莓酒、蓝莓饮料

长春市蓝星饮品有限公司

蓝莓酒、蓝莓饮料

XX省长白山森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蓝莓酒、蓝莓饮料、蓝莓鲜果、蓝莓果酱等

XX市宏源长白山特产工贸有限公司

蓝莓酒、蓝莓饮料

大兴安岭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蓝莓饮料、蓝莓果酱、蓝莓饼干等

XXXX二密河鸿运酒业

蓝莓酒

海林市威虎山食品有限公司白酒厂

蓝莓酒、蓝莓饮料

大连天赐蓝莓酒业有限公司

蓝莓酒、蓝莓饮料

黑龙江中健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蓝莓胶囊

XX金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蓝莓酒、蓝莓饮料、蓝莓果酱等

4.1.2市场预测

蓝莓果实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包括抗氧化物(VA, VC, VE),靴酸、叶酸(VB)、抗菌成分和丰富的食用纤维。

蓝莓果实的花色苷色素(VMA)对眼睛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够减轻眼的疲劳及提高夜间视力;具有保护毛细血管及抗氧化的作用;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力;具有良好的消除体内炎症的作用,尤其对尿路感染、慢性肾炎的作用最为显著;具有抗癌作用。

目前,我国民众对蓝莓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市场上也几乎没有蓝莓及其制品出售。

在国内,仅一些大、中城市的高级酒店和超市内有蓝莓制品出售,价格昂贵。

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保健意识的多民族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远的将来蓝莓及其产品一定会走进普通百姓之家。

蓝莓果与黑穗醋栗、越橘、沙棘等相同,营养价值极高,且多生在无污染的森林中,属天然绿色食品,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果品”、“果中之王”、“果实营养库”。

近年来,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等原因,导致青少年的视力普遍下降,而蓝莓具有明显减缓和恢复青少年假性近视的功能。

因此,在我国发展蓝莓产业,开发蓝莓眼保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另外,由于蓝莓果实采摘不适宜机械化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利用我国目前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开发蓝莓产业具有较广阔的前景。

我国在7年前开始引种蓝莓,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种植规模,其中大部分处于试种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与产业化生产。

从市场来看,仅日本现在每年蓝莓的销售量近4-5万t,而我国产量不足全国消费量的4%;从全球看,目前约有30多个国家栽培蓝莓,总面积约12万hm2,产量仅能满足需求量的40-50%,因此,发展蓝莓种植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前景诱人。

4.2市场营销

4.2.1营销策略

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市场调查,了解蓝莓市场现状及用户群的性质、特点,以获得顾客需求量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期望值,以确定市场营销目标。

产品在进入市场初期的目标是扩大市场占有率,产品宣传的重点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后期在拥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一定忠诚顾客群的基础上,利用品牌效应,增加产品利润。

同时,有计划的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

另外,可根据环境和市场的变化积极推行革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顾客需求,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2.2营销方案

根据产品特点、生产状况和企业的发展计划,在客户、目标市场、渠道、产品、价格方面拟订以下销售模式:

1)目标市场选择:

产品主要将定位于饮料、保健品市场,立足国内大、中型酒店、超市,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扩大出口份额。

2)产品宣传:

采取品牌形象策划、广告发布、促销等方式扩大产品的知名度。

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制订相应的产品宣传方案。

宣传定位以“绿色、天然”为主题,强调产品无公害、无污染。

3)价格制订:

采取不同目标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定价方式有别的策略,价格水平基本定于中等价位,以迅速扩大目标市场占有率。

4.3市场风险分析

蓝莓产品销售以国内和本区域市场为主,并具有物种起源地和生产基地的双重优势。

目前已与国内多家蓝莓生产企业签订供销协议,形成客户基本稳定,销售渠道畅通,可规避或减少市场冲击和风险。

在高市场价格、高收益率的影响下,谨防出现蓝莓种植热潮,导致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如果市场用量不能随之扩大,二、三年后其价格将会出现回落。

但在近一、二年内,由于野生蓝莓资源产量下降,人工种植没有跟上,供求链条将会出现断裂,蓝莓鲜果及其产品的价格有望再续新高。

第5章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进度

5.1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5.1.1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