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264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汇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B.马克思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组合

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E.阶级性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科学发展观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和谐社会理论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B.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C.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D.提高理论思维水平

E.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15.学习马克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E.哪些是已经过时的个别理论

【答案】

1.ABCDE2.ABDE3.BCD4.ACDE5.BDE6.ABC7.BC8.BCE9.CD10.ABCDE11.ACDE12.ABCE13.BCE14.ABCDE15.ABCDE

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

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如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的“原型”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于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3.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4.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

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5.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

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A、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

B.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形态

C.第一自然是脱离人的物质世界,第二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的

E.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界,都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6.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这一事实表明()

A.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B.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C.人脑的运动与电脑一样,归根到底是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

D.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E.电脑和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

7.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D.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8.一位科学家说: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话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E.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9.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旧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新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0.“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句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要以时间、地点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E.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11.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是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称

E.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12.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D.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E.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3.下例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E.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F.小鸡破壳而出

14.某山村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放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B.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D.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E.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1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竞争增高,此消彼长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16.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实制宜,因地制宜E.打蛇要打七寸

17.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

 A.“抓典型”B.“欲擒故纵”C.“一切经过实验”D.“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E.“牵牛要牵牛鼻子”

18.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

 A.“一分为二”B.“和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E.“左右相生,有无相对”

19.下列例子中表现了是否之否定规律的是(  )

 A.冰--水--汽

 B.团结--批评--团结

 C.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性

 D.麦种--麦苗--麦粒

 E.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20.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古语说: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可能会转化为现实

 C.量变是质变的必备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E.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22.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E.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23.辩证的否定是(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E.事物彻底的否定

24.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

 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和实生物”

 E.“极高明而到中庸”

25.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

 A.直线论  B.激变论  C.突变论  D.循环论  E.庸俗进化论

26.“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E.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2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观点()

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合,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E.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28.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E.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1.AD2.BCD3.DE4.ABE5.BE6.BD7.ABCDE8.CDE9.BDE10.AB11.ABCE12.ABD13.BCDE14.DE15.ADE16.ADE17.D18.ABCDE19.BCDE20.ADE21.CD22.ACDE23.ABCD24.ABC25.AD26.BE27.CDE28.ABDE

一、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有()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E.说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欲望等非理性因素()

A.对认识活动起诱导和激发作用B.决定理性因素

C.是认识活动的推动力量D.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

E.不能够直接形成认识结果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A.实践标准并不可靠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C.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

D.实践标准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相对性

E.实践检验标准的科学性令人质疑

4.关于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正确的认识和理论知道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顺利进行

B.错误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会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并使之失败C.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D.认识反作用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过程E.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人的认识过程中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有()

A.习惯与本能B.动机与欲望C.信念与信仰

D.猜测与领悟E.直觉与灵感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有()。

A.“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B.“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

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D.“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E.“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E.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

8.“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

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

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

”这就是说()。

A.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才能使人们的意图获得成功

B.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于认识

C.实践能使人的认识取得客观效果,而认识本身无法做到这一点

D.认识对实践具有导向作用E.认识的正确与否是成功的关键

9.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指()。

A.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B.主体实际地把握客体的过程

C.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过程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

E.主体反复地把握客体的过程

10.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

A.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B.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的客观存在C.反映与被反映者相一致D.被反映者不依反映者的意志为转移E.反映者决定反映结果是否正确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因为它强调()。

A.人们是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认识世界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发展过程D.人的主观因素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E.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

12.下列属于认识的主体的有()。

A.调试机器的工人B.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人

C.推测矿院的地质工作者D.在地球上生存和活动的人类

E.世界上不同阶级属性的政党

13.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

A.占有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B.拥有合于实际的感性材料

C.用科学技术手段搜集、整理感性材料

D.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感性材料

E.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14、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这是因为()。

A.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B.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

C.人们的认识要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D.人们的认识要受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和水平的限制

E.人们的认识受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

15.任何真理都是()。

A.客观真理B.具体真理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D.包含有错误认识的因素E.主观真理

16、“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错误在于认为( )。

A、真理和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   B、真理和谬误具有主观随意性C、真理的内容不具有客观性    D、有用就是真理E、它符合真理的本性

17.“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D.承认人们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局限性

E.随着历史的发展,正确的认识都要变成错的

18.实践能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为它( )。

A.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唯一桥梁

B.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能判定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结合

D.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E.能证明某种认识是否对人有用

19.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攻击,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

这一事实说明()。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E.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20.2003年4月15日新华社报道:

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系列图,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这一科学成就的取得表明(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人类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

C.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D.正确认识可以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E.人类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把握认识的本质。

1.ACD2.ACD3.BCD4.ABD5.ABCDE6.ABD7.CDE8.ABC9.CD10.ACD11.ABCE12.ACD13.ABCDE14.ABCDE15.ABC16.ABCD17.AD18.ABCD19.ACD20.ABC

1.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

C.决定着社会政治结构

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

E.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意味着()

A.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没有任何差别

B.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具有客观实在性

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在自身内部的矛盾的推动下向前发展的

E.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也是一种物质的运动

4.所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

A.都正面地反映社会存在

B.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

C.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D.都反映经济基础,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E.在任何社会中都具有阶级性

5.区分社会意识先进还是落后的标志,要看它是否()

A.反映一切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B.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C.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D.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E.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

6.经济基础在一切社会的社会关系中都属于()

A.经济关系B.物质关系C.思想关系D.政治关系E.阶级关系

7.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政治法律制度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8.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

C.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发展和巩固

E.是否能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9.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E.它属于经济基础

10.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E.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随机的

11.“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E.把人类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12.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E.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害的

1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E.历史是人们意志的产物

14.“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E.承认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唯物史观

15.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阶级分析方法E.从抽象的自然人的角度去分析

16.“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A.人是社会的主体

B.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E.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17.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