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备考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927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托福备考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托福备考总结.docx

《托福备考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福备考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托福备考总结.docx

托福备考总结

----------------------------------

献给可爱的寄托--------IBT备考总结

----------------------------------

目录:

一、前言

二、备考所需要的书籍资料

三、IBT单项备考总结

1、阅读------------你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2、听力------------“听写,跟读”缺一不可

3、口语------------Trytospeak

4、写作------------两个中心:

例子具体,句式优美。

四、模考

五、关于阅读与听力加试

六、考场经验

七、后记

八、鸣谢

----------------------------------------

一、前言

如果觉得本文写的还可以,麻烦新一给加个精,希望能造福后来的童鞋。

此文某种程度上针对非语言类专业的同学,以及有大于一个月复习周期的同学。

如果你是新手,对于IBT是什么,考什么,阅读听力考多长时间等等问题还不明白的话,建议从超级入口开始,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慢慢来。

下面先简单叙述下我的战T历程。

自从大一决定本科结束后出国读研以来,我便踏上了征服GPA与GT的道路,你们懂的。

第一次接触“我变态”是在大二上学期的寒假,也是我与一坨屎的初次相识。

一战是在2010年3月13日,正好二月上完XDF的课,打算回学校趁热打铁考一下,怎奈当时学生会事情太多以及其他各种杂事,留给IBT的时间不到十天,无奈以九十几分告终,这是我三次备考最大的遗憾,其实时间够的话105+应该差不多(大家勿喷)。

二战呢,是在今年的春节前夕,说实话,那句古语说得很好,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复习的心情全被过年啊,同学聚会啊冲淡了,所以还是九十来分,比一战低两分。

之后,就是这个月初(9号)的三战,当然这次依旧没啥时间,6月末刚考完期末,不过这次我是认认真真地从基础练起,而不是一味的刷题、刷题、再刷题,所以最后的分数对我一个仅看了十天的人来说是相当满意,尤其是口语22分,对得起我的付出。

看到这,大家可能觉得我有什么资格谈经验,但是,每次复习之中,我都侧重了不同的单项复习,比如一战,我专攻阅读,二战专攻听力,三战专攻口语、写作。

这几个单科都接近过满分(28+,除speaking,最高才22)。

所以,我对于四个单项的复习都有一定系统的心得,当然,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兼顾四项就好了,可惜单科最高没同时出现过。

这是因为托福的复习绝对是一个熟练的过程,如果练得不多,分数必然会下降。

希望本文给大家一些启发,让大家收获一些技巧,促使大家认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最终,一举拿下IBT,祝各位顺利。

二、备考所需要的书籍

分以下几个方面

单词:

《TOEFLIBT词汇10000》张洪伟,戴云

----考过G的同学不要BS托福词汇,这点我很清楚,大家刚考完G都会有一种优越感,不过,脚踏实地对你没有坏处,而且复习一遍托福词汇比过红宝轻松多了。

背单词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时态要会,二是单复数变化要能认出来,三是一些熟词僻义要懂得分辨。

综合备考:

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第三版(俗称“OG”)

新托福考试备考策略与模拟试题(俗称“蓝色delta”)

----这两本均属于入门教材,就是把你领进托福这个大门,让你看看它长什么样。

当然,备考最主要的资料还是电子版的居多,这个我在下文均会有所提到,请大家往下浏览。

三、IBT单项备考总结

我会从概述、题型以及解题思路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阐述一下。

1、阅读

看过目录的你,你应该对两个字印象深刻,就是“技巧”。

当然,你可能听别人说,你要了解美国文化,跟进最新技术的发展,从本质来提高阅读素养。

实际上,这些说得有道理,但不能帮你得分,你觉得呢?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重点在于得分,而托福的阅读文章一般都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主要分为六大类:

生物、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天文地理、科技发展以及文学。

而对于中国考生而言,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托福阅读的“题型固定”以及“顺序出题”这两点了。

题型固定,指的是托福阅读的题目大致有十种题型,基本不变,一坨屎也没怎么创新出新题型,所以我们可以按每个题型逐一攻破;顺序出题,指的是,每道题与文章的段落顺序一致,比如,不会出现第五题的出题段在第三题提到的段落之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我们从整体的做题线路来分析:

浏览文章(各段首句即可)→判断题型(有哪些题型我下面会说)→从第一题开始,按顺序作答

其次,为大家分析一下阅读的十种题型以及每类题的解题技巧:

~事实细节题:

针对某段细节提问

技巧:

读段落首句,从题干或选项中找出定位词,回原文找答案,四个选项都要看。

几个典型错误答案,比如含有原文没有的比较级或主宾、主表搭配有误等等。

~否定细节题:

EXCEPT

技巧:

直接看选项,代入原文,找答案。

常选的选项:

文章根本没提到、部分一致部分错误或文中能找到但答非所问。

~句子解释题:

highlightsentencebestexpresstheessentialinformation等等

技巧:

找原句主干,与选项对照,看主干是否相符,逻辑是否相符(比较,转折,递进,因果等等)。

~推断题:

infer,imply,suggest,learn。

技巧:

答案一般是原文信息的同义互释(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或原文若干个地方信息的综合表述,抑或简单的已知推出已知。

~举例目的题:

文章某段所举某个例子有什么作用呢?

如:

why,purpose,inorderto。

技巧:

与细节题已知。

一般情况下,答案多为支持本段论点。

~填句题:

一个阴影显示的句子适合填到给出四个空中的哪一处?

技巧:

代入,逐一检验排除。

注意两点,此句与上下两句逻辑是否相符?

此句中的代词是否能明确指代上面提到的某种东西?

~代词解释题:

it,this,them等

技巧:

就近找答案(经常在另一半句或上一句中),以及单复数必须一致

~单词题:

技巧:

1s搞定,无需犹豫。

突然发现是个不认识的词,再分析句子主干结构,找对应的类反关系。

~分类总结题:

这次三战就遇到了这一变态题型。

将所给的单词或短句进行分类,填到不同的类别之下,最后会有一到两个用不上(题干会说)。

技巧:

基本没啥技巧,只能将每个选项代入原文一一对应于哪一类,考察的是你的速度能力。

~主旨总结题:

一般为每篇阅读的最后一题。

题目首先会给出一个总结性的句子,你要从所给的六个句子中选择最贴切句子意思的三个选项填入表格中。

技巧:

我来说说一般哪些选项是错的吧,一是blablabla的人物背景资料啊,社会环境啊之类的;二是具体例子以及详细细节往往不正确;三是文章中根本没出现的或次要的信息必错。

当然,坊间也流传一种说法,如果你最后实在没时间了,选三个最长的罢了,力拼1分。

(这道题满分一般是1~3分)

说完了十种题型,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大致的备考策略。

从材料的选择上,有几个必须要用的:

OG(),TPO,文勇黄金阅读(这个综合了前两个)

一定要在电脑上答题。

因为无数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你基本适应了考场环境(比如屏幕上作答),你才能减少一些考试时的紧张感。

那么如何使用这些资料呢?

起初,用OG的阅读,不要限时做,按以上十种题型及答题技巧慢慢的做几篇(大概六七篇),当你熟悉了十种题型并在心中有了一个自己的解题节奏时,再开始限时做,每篇20分钟,用文勇或是TPO都可以,题目都一样,文勇就是多了一些翻译罢了。

刚开始限时肯定不适应,找出自己的不足,比如哪种题型浪费过多时间,哪种题型自己总也做不对。

你可以按照这个表格总结一下()回头再看一下我的技巧,训练自己的速度。

注意,技巧加上速度是你获得阅读满分的两个关键。

当然,你目标如果不是满分,就没必要将我说的每一项都尽善尽美了。

2、听力

说实话,听力也有许多技巧,但是最最根本的还是多练。

练得少,分数自然低;练得多,分数有可能高。

总结了无数寄托前辈的经验,我推荐的复习策略是:

“听写+跟读”。

whatonearthdoesitmean?

就所用的材料来说,是这样:

“老托福+60secondscience+TPO”。

就是按这个顺序,循序渐进提高你自己的听力实力。

首先,从老托福的材料讲起。

(网盘地址:

旧托福听力真题场景分类完全篇)

就一段对话为例,先静静地听一遍,然后做题(题目非常简单),对答案,找出错误选项,此时不着急看文本。

之后,是从头开始来进行听写,这个依据你自己的水平来定,可以听一句默写一句,也可以听两句默写两句,不管总共听多少遍,直到你已经不能再听出更多的内容了,此时听写就告一段落。

然后,找到此段对话的文本,对照你的听写,进行修改,再次将原文听一到两遍,直到你确实听懂每个词以及每句话。

最后,听一句,跟着说一句,学发音,记发音。

我认为这是提高听力最有效的途径。

其次,老托听得差不多了,你可以开始自虐了,用什么来SM自己呢?

对,就用60secondscience(http:

//www.scientificamerican.co...e=60-second-science,一般来说每天都会更新,还有正确的听力文本)。

它会将你之前积累的听写自信全部一扫而光,告诉你什么叫fluentnativespeaking。

不过这个没关系,有了老托的基础,你会渐渐适应这个节奏的,毕竟只有60s,咬咬牙还是能挺过去的,对吧。

而且可以积累一些科学领域的专有词汇。

之后再听TPO你就发现,你的听力已经有了本质的提高,为什么TPO语速这么慢?

最后,就是真题演练,也就是TPO。

还是一样,“听写+跟读”。

注意,听写与跟读一定是在限时做题后完成的。

你有可能会觉得浪费时间,但当你认真做过几篇就会发现真的会有很大提高。

做TPO时,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总结题型。

下面,我以TPO15的listening为例,解释一下几种主要题型:

section1:

conversation:

1、学生目的  2、but后出题  3、细节  4、细节  5、重听题,语气

lecture1  :

  1、主旨题  2、。

plus。

分类列举题  3、one。

thesecond。

            4、also后出题      5、教授所举例子的作用    6、结尾必出考题

lecture2:

    1、主旨题    2、举例的作用    3、细节    4&5时间点    6、结尾必出考题

section2:

conversation:

1、学生目的  2、教授举自身例子的作用  3、but后出题  4、举例的作用  5、结尾必出考题

lecture1:

    1、主旨题  2、时间点      3、but以及列举  4、first    5、but    6、细节

lecture2:

    1、主旨题    2、first,notonly,butalso  4、定义  5、结尾出题  6、重听

可能大家看的一头雾水,这里再分享一个“听力十大黄金原则”(),也就是带着目的去听文章,相信你就会看明白我写的了。

3、口语

说到口语,大家肯定是比较反感。

但是,这是一项“如果你练,就会提高”的section。

所以说,鉴于我一战二战口语均为十八九分,这次三战主攻口语,终于得到了22分(对我来讲,非常满意)。

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十天是如何进行高强度口语训练的。

切记,“大胆的说”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六道题目,你会发现task1&2是最容易准备的,也是最容易拿分的。

所以先从这两题说起。

我用的材料是“黄金80题”(),基本上每道题过了一遍,详细准备的有十来个题目(就是完整写下来,背下来),其他都是通过这些来举一反三。

模板基本上利用的是豆豆版主的“speakingtips”(),是08版推荐的(感激不尽)。

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简单修改。

1,2题强调的是语言流利与具体例子,至于说多少句,我大概每道题45s是说10句左右,没法再快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对照黄金80题想出具体的例子,具体的观点。

另外,在有了这些知识储备的前提下,限时练习,以及录音。

反复练,反复听自己说的,反复修改,直到你至少能忍着听完自己说的话。

还有就是,吐词一定要清晰,语速不宜过快。

总之,前两题就是热身专用题。

关于具体题目的模板,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告诉我,我给码出来,由于原先是手写的,比较乱,还没法给大家看。

我整理的一些机经大家可以看一下。

()

其次,再来说一下3-6题。

这四道题,关键的关键是听力,由此你可以看到听力在IBT中是多么的重要(下面提到的综合写作也会用到)。

那么,我分别说一下答题要点:

第三题,reading—listening---speaking(以下简称“RLS”),这道题是复述某人的观点,我称之为“主讲人”。

45s的阅读,主要是记一下短文标题以及大概明白通知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就可以了。

听力很关键,首先你要确定谁是主讲人,有两种从对话开头判断的方式,一是从句型(主观句型,如Ithink/Ibelieve/Inmyopinion等等),二是从语调(一般主讲人会用设问的形式向另一人求证某些事情);其次记录录音中的关键词。

因为60s的答题时间内,一定要争取用录音中关键词的原词作答,不要加入自己的观点。

先讲第五题,是LS。

答题思路是“客观复述+主观选择”。

这两点以客观复述为主。

也是用关键词原词作答。

第五题网上有很多模板大家可以参考,最好自己修改一下,改成自己说起来最顺最快的即可。

这题比较简单。

我认为最难的是第四题与第六题。

分别是RLS与LS。

这两道题对听力要求非常高。

其中,听的时候注意几个逻辑关系:

因果,转折,强调,列举。

第四题,听力是用某些例子来解释是否具备阅读短文中提到的某种定义或是概念(也即如何验证文章标题及第一句话的正确性)。

第六题,与第四题稍有不同的是,听lecture之前你不知道professor要说什么,因此笔记尽量记得详细一些,最后通过问题来整理笔记,并作答。

这两题都比较棘手,需要大家通过TPO限时练习,。

以上六题的模板,在豆豆的“speakingtips”均有提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的口语答案的特点是:

语速适中,信息多,流利,逻辑清晰,词汇、语法准确,语音语调好。

4、作文

说到作文,我觉得考过G的再来写,问题不大。

对于没考过G的同学,我的观点是,综合写作部分,听力要点一定要记全,模板一定要好好准备(这个下面我会给出我的链接);独立写作部分,句式非常重要,具体的、详细的例子也会增色不少。

关于综合写作(20min,250+),听力时如何记要点,请参照这个文档:

()

模板参加这个():

关于独立写作(30min,400+),模板用处不大,但句式很重要,我这里给出三个专门讲解句式多样性的材料(,,),大家多读多背,必会提高。

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分词状语,强调句型,倒装句型,前置后置定语,插入语等等都是亮点句型。

在考场上,一定要先想与话题有关的例子,再看这些例子是支持论题还是反驳论题,最后确立自己的观点。

文章结构一定要清晰明了,开头+中间三段+结尾。

sometips:

每天积累一个小例子,具体有哪些方面呢?

健康,便利,交流,习惯与心理,成就感,环保,经济这几大方面。

每天背10个经典句子。

四、模考

如果报了XDF的班的话,应该会赠送一次TPO模考。

与ETS联网进行。

不过,鉴于TPO基本上都可以下载得到(坛子里搜一下就好,推荐JAVA版本的那个,不错;PPS可能在稳定性上稍差一些。

个人观点),所以大家自己下载下来模考也可以。

注意,模考最好安排在你考试前一周的周末进行,严格限时,完整的一套题连贯做下来,听力结束后,休息10min。

至于次数,一次足矣,次数太多过于消耗体力。

模考完后,要善于总结,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倒不是错了多少道以及能得多少分,而是做题节奏的调整,比如,阅读最好前紧后松,听力注意答题时间只有10min,这些都是要通过模考来体会的。

TPO也可以通过ETS购买,一套几百块钱吧。

五、关于阅读与听力加试

这个指的是,在正常的三篇阅读以及两个section的听力之后可能会分别多出两篇阅读以及一个section的听力。

分为单阅读加试,单听力加试以及阅读听力双加试。

加试是否算分以及怎么算都是未知的。

但这有个好处,就是一坨屎加试题一般是不变的,也就是所谓的经典的阅读听力加试()。

因此,大家考前一定能够要看这个,不管是否遇到加试(99%会遇到),你都要熟悉一遍。

你想想,如果是听力加试,而你在考前都把对话过了一遍,他们讲什么你再听起来那不是轻松加愉快么?

这个要切记。

六、考场经验

厦大考场攻略置顶帖有介绍,我就不说了,没太大变化。

一般准考证上是十点开考,但实际上从九点四十开始就陆续可以考了。

也就是先到考场排队,然后早到早考。

建议大家9点20左右到,一是不会太早,如果太早进去的话,基本上你会最先开始进入口语section、,当整个考场鸦雀无声,而你在大声讲口语的时候,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我是这么觉得;二是你如果去得太晚的话,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你答听力的时候很多人在讲口语(我这次因为身份证的问题,最后一个进的,影响听力的发挥。

哎。

)。

说到身份证,我要提醒大家,你要注意你的身份证是否已经消磁了,因为现在考场会用类似于酒店的设备扫一下你的身份证(还是只有厦大这样?

),所以我这次比较杯具,身份证消磁了,刷不出来,不让我进,跟教育部发邮件,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放我进去,血一般的教训,告诫各位。

证件以及其他该携带的东西,大家认真读置顶的帖子,都会找到答案的。

开考后,一定要先紧后松,不要一开始磨磨蹭蹭,后来才开始着急,这样十分影响心情。

其他的和模考基本一样,大家尽力答就是了。

考完以后,上T版来发泄一下就好。

七、后记

码了将近七千字,发现还有好多想说的没说。

在这简单说一下吧。

托福在我看来,作为一种标准化考试,设计得非常合理,也就是非常公平,除非天灾之类的,只要你付出,一定有回报,并且90%以上情况成正比。

所以,在准备T的筒子们,再坚持坚持,为了出国的梦想,多吃点苦不算什么,想不开的时候来寄托转转,有很多处境相同的朋友们互相陪伴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么?

另外,我也收获了很多,一方面是英语水平的提高,还有就是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要觉得自己很强便瞧不起一些很细微的事情。

这些经验,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在追求梦想的途中一切顺利。

有问题可以跟帖,PM可能不会很快回复。

八、鸣谢

首先谢谢T版几位现任版主,08姐,wuqian兄,新一小柯南,小柚子,以及接触不算太多的逆影。

之后感谢以往的神一般的前辈们,如诸葛大神(因为他,我第一次的TPO就是靠他的),还有NB的豆豆版主(口语和写作令我无比崇拜),鸡哥(你的听力文本让我受益匪浅),小猪(你的考场信息也帮了我不少)。

还有各位寄托版友们,考前鼓励我的萝卜,小企鹅,小苏,yahute等等,以及其他可能说不上昵称的筒子们(原谅我的健忘),谢谢你们。

我今年大三,读工科,在大三上学期背了背GRE单词,熬过了课程设计和恐怖的期末考试月(期间木有碰过英语)之后,在寒假准备了一个多月GRE,3月9日考G归来,成绩马马虎虎V153+Q164。

之后用20天准备托福,3月30号考试,4月10日出了成绩,希望这篇日志能给先G后T的考友们一点帮助。

    关于考G之后多久考T的问题,我曾今纠结过。

我的情况是:

在高中口语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发音比较过得去,听力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训练过了,只是很喜欢看美剧,VampireDiary&BigBang我从大二追到大三,尽量不看字幕,理解没有问题。

所以如果口语与听力之前基础不错,建议大家准备两三个星期就好,主要任务是熟悉题型和理顺出题思路。

如果听力不太好并且口语张口有困难的话时间需要更久一些,毕竟任何考试还是一次通过比较好。

    下面是各个单项的准备情况和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语:

口语我只用了《托福口语看这本就够了》这一本资料,我把这本书研究了一天之后,用上面的思路准备了两天的TPO,做了大概十套口语,然后就等机经小范围出来之后练练机经。

做TPO的时候要按题号做,就是练第一题就只练第一题,连着做10道,练习的目的是培养组织语言能力以及流利程度,这两项能力是ETS比较看重的,在练好了第一题之后接着练第二题如此进行。

口语我是在考前一个星期开始准备的,因为需要一直保持“口感”。

24分不是很高,但我觉得要想拿到高分最先做的事是放弃一切模板,在做口语题的时候我从来没有用过Ithink,firstsecondthird之类的连词或者论坛上的句子,因为思路是需要通过你的句子自然流露的,这点在《托福口语看这本就够了》上讲的很详细。

再推荐一个练习的网站“亦欧”,可以在上面上传音频和听别人的音频,互相批改,找找差距。

    阅读:

3月30号的阅读真的是超级简单,我觉得是我做过的TPO之中偏简单的题型了。

考过GRE之后,单词不是问题,阅读之中的词汇替换题可以直接秒选。

阅读准备的重点是熟悉提醒和找准做题的思路,阅读速度一般情况下不是问题,我在做完一遍之后还有时间再返回去再把题检查一遍。

但是,在练习阅读的时候我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的,比如一开始总是选不对同义句转换和六选三的题,这时候的解决方法是把之前的题再做一遍认真分析错题的原因,看看论坛上的经验,而不是一直做更多的题,多分析才能有提高。

如果六选三做题有问题的话可以考虑通过写笔记增强记忆的程度帮助定位。

    写作:

写作中的独立写作木有中机经,综合写作中了但是我还木有看过···

···不过既然大家情况都一样,那就忍了吧。

写作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字数的问题,我觉得能写多了就多写,不过注意千万要空出三四分钟的时间检查一下,修改明显的语法错误,我的大小两篇作文分别写了470和300字。

好好研究一下满分文的行文思路,句子不一定要写的太长,但是一定不要有语法错误,例证不用写的太深,但是一定要具体切题。

相信杀过G的人作文都不是问题,等到机经出来的时候练练前几套就好,就算中不了也是真题,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

      听力:

听力我是木有话语权了,,,听力都跟口语一个分了···唉唉···因为时间比较紧,所以没有做听写或者是跟读。

我只是完整地听完之后,把错题分析一下,然后反复听,提高的标志是从听懂了做不对题到听不懂也能做对题的飞跃,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听力也是有出题思路的,在做完之后要回头看看自己的笔记与原文的差距,做到能准确地抓住出题点,听力也会有一定的提高的。

    关于机经:

最近机经中提率低了不少,我考的这一次只是中了不到50%,不过既然所有人考题一样,那就不存在公平问题。

那么就要放平心态,碰到了也不是高分的保证,碰不到也不一定是劣势。

我的意见是,考前认真看看机经,当做一种放松,也摸清一下出题的思路,考试的时候不要影响心情就好了。

    复习材料:

复习材料我只用了TPO26套和巴郎的听力(因为最近听力的语速偏快,用巴郎的语速锻炼锻炼)下面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