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050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docx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按药剂添加量消毒,做好加药记录,防止菌群等污染物未经消毒灭活直接外排。

4.3.3危险废物泄漏导致次生灾害防范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严格限制出入。

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事故后废弃的应急物资不能随意丢弃,要送至相关资质单位统一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3.4消防废水导致次生灾害防范措施次生污染

当发生事故后,火灾扑救时将产生消防废水,消防废水可流入化粪池、排水系统及水处理系统中暂存,应由抢险救护组人员封堵院区雨水污水总排放口,同时调集应急罐车及时清运,送至有能力进行处理的单位处理,防止污水溢流到外部环境。

 

5应急监测

由于本医院没有监测环境质量的能力,因此接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报警后,立即上报长春市环境保护局或吉林省环保厅,委托长春市或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现场监测。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制定应急监测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监测布点,对周围大气及水环境进行详细监测。

5.1大气监测方案

医院若污水处理站二氧化氯发生器发生泄漏事故,食堂、天然气泄漏或火灾时,会有大量挥发性气体产生。

1)监测因子

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若发生泄漏事故,则选择原料的挥发产物作为监测因子,见表5-1。

表5-1大气环境监测因子

事故类型

监测因子

泄漏

氯化氢、二氧化氯、甲烷,、柴油

2)测时间和频次

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每30分钟监测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3)监测点布设

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速度,在下风向主轴线以及两边扩散方向的警戒线上布设3个监测点,取下风向影响区域内主要的敏感保护目标和影响范围线上,设置1-3个监测点,对泄漏气体及燃烧产物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

5.2地表水监测方案

1)监测因子

根据以上分析,我院发生的泄漏等事故会产生消防废水,根据我院物料性质,事故后水环境监测因子见表5-2。

表5-2水环境监测因子

事故类型

监测因子

泄漏

石油类、、、、5、氨氮、菌群

2)监测时间和频次

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确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每10-15分钟取样一次。

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3)监测点布设

根据院区发生泄漏特点,需在受纳水体下游处设置采样点即可。

6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针对医院可能出现事故的事故现场的保护与洗消情况详见下表。

表6-1污水站事故排放时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情况表

事故名称

(一)

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

设备工具和物资

调节池、消毒池、水泵

现场负责人

陈楷

专业队伍情况

抢险救护组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立即封堵医院污水总排放口

2、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如污水处理站出现事故,不能进行正常运行时,污水可流入化粪池、排水系统及水处理系统中暂存,严控排水量,同时调集应急罐车清运超标污水,送至有能力进行处理的单位处理,不可直接外排至外部水体。

3、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事故后,未处理的废水经泵送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表6-2二氧化氯设备故障时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情况表

事故名称

(二)

二氧化氯设备故障

设备工具和物资

应急槽桶等收容器

现场负责人

陈楷

专业队伍情况

抢险救护组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2、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泄漏的混合液可流入化粪池中暂存,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事故后可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3、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进行跟踪监测,避免次氯酸钠及二氧化氯的混合液超标造成环境负荷,造成水污染

表6-3危险废物发生泄漏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情况表

事故名称(三)

危险废物发生泄漏

设备工具和物资

铁锹、空桶回收

现场负责人

陈楷

专业队伍情况

抢险救护组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2、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立即将泄漏出的固态废物收集至空桶(防腐蚀)等容器中;

将污染的土壤收集好,送相关资质单位处置。

3、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对事故进行跟踪监测,避免危险废物对周围产生影响。

表6-4火灾事故时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情况表

事故名称

(一)

火灾事故时消防废水的处置

设备工具和物资

调节池、消毒池、水泵

现场负责人

陈楷

专业队伍情况

抢险救护组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立即封堵医院雨水污水总排放口

2、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如出现火灾事故,消防废水可流入化粪池、排水系统及水处理系统中暂存,同时调集应急罐车清运超标污水,送至有能力进行处理的单位处理,不可直接外排至外部水体。

3、洗消后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事故后,未处理的消防废水经泵送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7应急终止

针对医院的应急事故情况,对应急终止的条件、程序及跟踪监测等情况做如下方案。

表7-1污水站事故排放应急终止方案表

事故名称

(一)

污水处理站工艺失效

应急终止的条件

设备已得到修复,可正常运行,出水水质可得到保证。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2.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

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1.对废水总排口出水进行在线监测,通过监测数据来判断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2.跟踪监测数据提出评估方案。

表7-2二氧化氯发生器泄漏应急终止方案表

事故名称

(二)

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故障事件

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1.次氯酸钠及二氧化氯混合液进一步进行跟踪监测;

2.跟踪监测数据提出评估方案。

表7-3化学品泄漏或火灾应急终止方案表

事故名称(三)

化学品泄漏或火灾事故

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方案

1.跟踪化学品事故导致环境污染变化情况;

2.跟踪监测数据提出评估方案。

 

8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本单位应急终止后,参照下表的格式对事故进行终止于总结。

表8-1应急终止后的行动表

1、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2、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3、应急过程评价

4、事故原因调查

5、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6、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7、事故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9善后处置

医院在出现应急事故后,将参照以下表格进行善后处置工作。

表9-1本单位应急事故善后处置情况表

1、受灾人员安置与赔偿

人员姓名

联系方式

安置情况

赔偿情况

2、组织专家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专家组长姓名

联系方式

来自单位

职务

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的评估意见:

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专家姓名

联系方式

来自单位

职务

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的评估意见:

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专家姓名

联系方式

来自单位

职务

对环境污染事故中长期环境影响的评估意见:

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专家组汇总意见:

10应急培训和演习

10.1培训

1)培训对象的能力素质评估

首先,医院应该对本单位职工和周边人员做如下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

表10-1培训对象的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表

1、本单位员工的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情况(采用打分制,≤1分为素质较低;2、3分为及格;4分为较好;5分为很好):

⑴是否了解本单位的危险源是什么?

(1分)

⑵是否了解本单位危险源的危险物质是什么?

(1分)

⑶危险物质有什么危害性?

(1分)

⑷发现事故时该怎么办?

(1分)

⑸身处事故时该怎么办?

(1分)

本单位员工综合评估情况:

2、周边工厂企业、社区、村落人员的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

(采用打分制,≤1分为素质较低;2分为及格;3分为较好)

⑴是否知道医院存在环境风险?

(1分)

⑵是否了解医院的危险源是什么?

(1分)

⑶当遇到医院出现事故时该怎么办?

(1分)

周边企业、社区、居民人员综合评估情况:

2)开展培训

表10-2培训方案表

序号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培训周期

1

应急救援人员

定期演练,熟悉发生二氧化氯发生器发生泄漏事故如何堵漏,发生污水处理站工艺失效事故如何抢救;柴油、乙醇、天然气泄漏与火灾如何救援,了解本单位化学品理化性质,如何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一年/次

2

本单位员工

发生事故后如何撤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学习人员救护,了解本单位化学品理化性质

一年/次

3

运输司机

交通运输路线中物料泄漏,如何收集、处理,了解本单位化学品理化性质

一年/次

4

监测人员

了解本单位化学品理化性质,学习环境应急监测内容,熟悉应急监测设备

一年/次

5

外部公众

与医院事故演练联动,对医院事故应急能力素质评估

一年/次

本单位将针对每次培训内容,对培训情况进行记录与考核,并填写下表。

表10-3培训考核记录表

1、培训题目

2、培训内容简述

3、培训出席情况及未到人员名单

4、培训人员对于本次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5、本次培训需要课后考核的要点内容

6、考核情况

7、总结

 

10.2演习方案

医院应急事故演习一年一次,具体方案内容详见下表。

表10-4演习方案表

演习时间

演习地点

演习联动

演练前1-2天,电话通知医院职工及就医的患者和家属,提前2-3天进行信息披露,演习内容及时间以告示的形式粘贴至院区周围500m范围内告示栏中,并电话通知小区物业管理部门,信息尽量覆盖小区内所有居民;以信函或电话的形式通知院区周围500m内的企业单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尽量协调政府及周围小区、企业单位并参与到演习过程中,保障风险事故演习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演习准备

1.演练前1-2天,用电话通知医院职工及企业周边群众,并通过医院职工通知就医的患者和家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策划组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熟悉企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和评价标准;

3.培训所有参演人员,熟悉并遵守演练现场规则;

4.采购部门准备好模拟演练响应效果的物品和器材;

5.演练前,策划人员将通讯录发放给控制人员和评价人员;

6.评价组准备好摄像器材,以便进行拍摄图片及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

演习内容

1.警戒与治安:

展示维护警戒区域秩序,控制交通流量,控制疏散区和安置区交通出入口的组织能力和资源,要求责任方具备维护治安、管制疏散区域交通道口的能力,强调交通控制点设置、执法人员配备和路障清理等活动的管理;

2.紧急医疗服务:

展示有关现场急救处置、转运伤员的工作程序,交通工具、设施和服务人员的准备情况,以及医护人员、医疗设施的准备情况,要求应急组织具备将伤病人员运往医疗机构的能力和为伤病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

3.泄漏物控制:

展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险品溢漏,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的能力,要求应急组织具备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泄漏物进行围堵、收容、清洗的能力;

4.消防与抢险:

展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及时扑灭火源的能力,要求应急组织具备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组织扑灭火源,有效控制事故的能力;

5.撤离与疏散:

展示撤离、疏散程序以及服务人员的准备情况,要求应急组织具备安排疏散路线、交通工具、目的地的能力以及对疏散人员交通控制、引导、自身防护措施、治安、避免恐慌情绪的能力并对人群疏散进行跟踪、记录。

结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医院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预案演练,使员工熟悉应急程序,器材使用,污染物洗消以及隔离疏散等相关知识。

11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本预案的签发和颁布的时间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经医院法人签订即生效。

12术语和定义

1)环境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环境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环境敏感区。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3)环境保护目标。

医院周边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

4)危险物质。

指能导致火灾、或中毒等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

5)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6)环境污染事件危险源。

可能导致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污染源,包括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危险物质以及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7)环境污染事件与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8)分类。

指根据环境污染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别。

9)分级。

指按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环境污染事件的级别。

10)应急准备。

应急领导小组在实践允许的条件下,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下达指令并按照演习规范分配各小组的具体职责,尽量减少损失。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尽可能将事故控制在院区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11)应急响应。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12)应急救援。

指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13)恢复。

指在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3附件

(1)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初报(格式)附件一。

(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续报(格式)附件二。

(3)突发环境事件结果报告(格式)附件三。

(4)事故状态下周边大气环境受体人员疏散图,附图1。

(5)环境风险点、应急物资分布图及内部人员疏散图

(一),附图2。

(6)环境风险点、应急物资分布图及内部人员疏散图

(二),附图3。

 

附件一、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初报(格式)

单位名称

事故类型

发生事件的时间

污染源

污染原因

 

主要污染物质及数量

人员危害情况

潜在危害

发展趋势

现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备注:

接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报告后1小时内上报

附件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续报(格式)

环境监测数据

相关数据(气象)

原因

过程

进展状况

趋势

采取的措施

社会舆论

 

备注:

在初报的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事件续报

 

附件三突发环境事件结果报告(格式)

单位名称

事故类型

发生事件的时间

污染源

污染原因

主要污染物质及数量

人员危害情况

潜在危害

发展趋势

现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环境监测数据

相关数据(气象)

过程

进展状况

趋势

采取的措施

社会舆论

责任追究情况

附图1事故状态下周边大气环境受体人员疏散图

附图2环境风险点、应急物资分布图及内部人员疏散图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