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3109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docx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

一、学生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2)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3)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法)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年

(5)(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4年

(6)陈小川:

《文艺复兴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7)(英)哈伊: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三联书店,1988年

(8)张椿年:

《从信仰到理性:

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9)尼·马基雅维里:

《佛罗伦萨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美)桑戴克:

《世界文化史》(上、下),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

(12)陈佛松:

《世界文化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

(13)(苏)古列维奇:

《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苏)B.B.索柯洛夫: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15)《文化复兴时期名家素描》,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16)(美)坚尼·布鲁克尔: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三联书店,1985年

(17)赵海江主编: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8)吴泽义:

《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法)富尔:

《文艺复兴》,商务印书馆,1995年

(20)苏联艺术科学院:

《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21)维纳·洛赫:

《德国史》,三联书店,1976年

(22)恩格斯:

《关于农民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23)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单行本)

(24)(德)戚美尔曼:

《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

(25)李平晔:

《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26)孔祥民:

《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7)(法)弗·梅林:

《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三联书店,1980年

(28)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

(29)阿·齐斯托兹沃诺夫:

《十六世纪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三联书店,1959年

(30)(法)莫里斯·布罗尔:

《荷兰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

(31)雅依梅·科尔特桑,《葡萄牙的发现》,澳门地区委员会,1997

(32)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出版社,1984

(33)丹尼斯·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三联出版社,1988

(34)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24章,第901-938页;《资产阶级与反革命》《马恩选集》第1卷,第319-323页;《评基佐“英国革命为什么成功?

英国革命史讨论”》《马恩全集》第7卷,第247-253页

(35)莫尔顿:

《人民的英国史》(上册)

(36)刘祚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

(37)叶·阿·科斯明斯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90

(38)顾子杰,《英国革命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9)王荣堂,《英国近代史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40)王觉非,《近代英国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1)戴维·罗伯兹,《英国史·1688至今》,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42)基佐,《一六四O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出版社,1985

(43)孙成木、刘祖熙等编:

《俄国通史简编》(上册)

(44)洛赫:

《德国史》(上册)

(45)科佩尔·S·平森:

《德国近现代史》(上册)

(46)埃里纳·策尔希:

《奥地利史》

(47)米盖尔:

《法国史》

(48)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49)高桥幸八郎·永原庆二,《日本近现代史纲要》,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50)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出版社,1992

(51)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2)郭应德,《阿拉伯史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3)纳忠,《阿拉伯通史》,商务出版社,1997

(54)李文生,《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55)马克斯·布劳巴赫,《德意志史》,商务出版社,1998

(56)列宁:

《给美国工人的信》《列宁全集》第28卷,第42-57页

(57)福斯特:

《美洲政治史纲》,第151-167页

(58)黄绍湘:

《美国通史简编》

(59)刘祚昌:

《美国独立战争简史》

(60)张芝联,《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1)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出版社,1983

(62)阿尔贝·索布尔,《法国大革命》,1989

(63)马迪厄,《法国革命史》

(64)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华东师大(B),1984

(65)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出版社,1996

(66)乔治·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商务出版社,1989

(67)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商务出版社,1985

(68)《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三联出版社,1990

(69)米歇尔·维诺克,《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70)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1——3,商务出版社,1993

(71)E·布拉德福德·伯恩斯,《简明拉丁美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72)张家哲,《拉丁美洲:

从印第安文明到现代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3)《拉丁美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4)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的经历》,上海泽文出版社,1989

(75)黄安年,《勒费弗尔,美国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6)顾学稼,《美国史纲要》,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77)余志森,《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78)何顺果,《美国边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9)马克思:

《资产阶级与反革命》《马恩选集》第1卷

(80)列宁:

《1789年式的革命还是1848年式的革命?

》《列宁全集》第8卷,第229-231页

(81)《拿破仑主义的开始》《列宁全集》第25卷,第211-215页

(82)李元明:

《拿破仑评传》

(83)恩格斯:

《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恩全集》第21卷,第450页

(84)马克思:

《艾阿库裘》《马恩全集》第14卷,第172页

(85)福思特:

《美洲政治史纲》第63-81页,167-244页

(86)李春晖:

《拉丁美洲史稿》

(87)马克思: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资产阶级与反革命》《马思选集》第1卷;《六月革命》《马恩全集》第5卷

(88)恩格斯:

《德国革命和反革命》《马思选集》第1卷;《德国维护帝国宪法运动》《马恩全集》第7卷;《奥地利革命的发展》《马恩全集》第15卷

(90)芒图: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91)莫尔顿:

《人民的英国史》(下)第12、13、14章

(92)钱乘旦:

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93)钱乘旦、许洁明:

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94)陈晓律:

《英帝国的兴衰》,三秦出版社。

(95)(英)伍德沃德:

英国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96)王觉非:

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97)孙炳辉、郑寅达:

《德国史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98)(英)克劳利编: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99)联邦德国)卡尔等:

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

(100)(德)马克思、布劳巴赫等:

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101)(德)弗里德里希等:

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2)余志森:

美国史纲,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3)童鹰著:

《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4)彭迪先:

《世界经济史纲》,上海书店,1989年。

(105)樊亢等:

《外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6)(英)克劳利编: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7)姜德昌等主编:

《世界近代史人物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108)程向东主编:

《新编世界近代史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09)刘宗绪主编:

《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10)李宗禹:

《欧美共运风云录》,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1)李宗禹:

《欧美共运风云录》,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2)(苏)巴赫:

第一国际,三联书店,1980年。

(113)阎照祥:

《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114)王觉非:

《欧洲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5)(法)德尼兹·加亚尔:

《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

(116)(意)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著:

《意大利简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117)超克益等:

《意大利的统一》,商务印书馆,1987年。

(118)(美)麦克弗森:

《火的考验:

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南部》,商务印书馆,1993年。

(119)余志森:

《美国史纲》,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20)(美)史密斯: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对手》,商务印书馆,1991年。

(121)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2)孙鼎国,王杰主编:

《西方思想3000年》,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

(123)(美)莫蒂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编:

《西方思想宝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4)张桂琳主编: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5)马啸原著:

《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126)(日)依田二家: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

(127)(加)诺曼:

《日本维新史》,商务印书馆,1962年。

(128)(美)布莱克:

《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1984年。

(129)世界历史编辑部:

《明治维新的再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30)伊文成、马家骏主编:

《明治维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

(131)米庆余:

《明治维新》,求实出版社,1988年。

(132)(英)贝瑟尔(Bethell,Leslie)主编:

《剑桥拉丁美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33)(英)克劳利编: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4)姜德昌等主编:

《世界近代史人物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135)程向东主编:

《新编世界近代史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36)刘宗绪主编:

《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37)李春辉:

《拉丁美洲史稿》,商务印书馆,1993年。

(138)(美)伯恩斯:

《简明拉丁美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39)(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

《伊朗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140)林承节:

《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1)李文业:

《印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2)(英)霍尔:

《东南亚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

(143)博亨:

《非洲通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144)童鹰著:

《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5)彭迪先:

《世界经济史纲》,上海书店,1989年。

(146)樊亢等:

《外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

 

世界史学生科研立项参考题目

1、德国近代义务教育制度研究。

(可进行其创立、发展、影响、意义、政府推进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谈谈对中国现有教育的借鉴作用)。

2、法国大革命时期若干历史人物的研究。

3、英国文官制度研究。

(可进行其创立、发展、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4、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研究。

5、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贡献的研究。

6、关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之探讨。

7、原始宗教形成原因之初探。

8、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间的渊源探究。

9、“汉莫拉比法典”中体现之法制精神。

10、“斯巴达型”与“开俄斯型”之比较研究。

11、西方教会对遵义文化的影响研究。

12、遵义近代化研究。

13、近代遵义的资本主义发展。

14、地方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5、大学生创业精神素质的培养研究。

16、浙江大学西迁与遵义教育近代化的研究。

17、抗战时期内迁院校对遵义文化的影响。

18、抗战时期内迁院校与遵义的近代化。

19、浙江大学内迁与遵义学校发展的互动。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地理大发现2、宗教改革3、文艺复兴4、商业革命

5、价格革命6、重商主义7、人文主义8、尼德兰革命

9、胡格诺战争10、南特敕令11、圈地运动12、立窝尼亚战争

二、简答题

1、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动因和条件。

2、简述地理大发现中的三条主要航线的航路。

3、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后果及影响。

4、简述人文主义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5、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背景。

6、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7、简评《君主论》的主要思想。

8、简述诸国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

9、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

10、简述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的背景。

11、简述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基本教义。

12、简述路德教在德国传播和确立的条件。

13、简述加尔文教的基本教义及影响。

14、简述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5、简述尼德兰革命的背景及意义。

16、简述日本丰臣秀吉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

三、论述题

1、论述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2、结合英、法两国的历史论述其专制制度的形成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

3、论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清教运动2、“权利请愿书”3、“长期议会”4、平等派

5、普莱德清洗6、“普特尼辩论”7、航海条例8、光荣革命

9、三十年战争10、“农奴制的第二版”11、启蒙运动

12、“百科全书派”13、重农学派14、“幕藩体制”

15、第一次帕尼帕特之战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国革命的背景。

2、简述英国革命内战爆发后双方的力量对比。

3、简述英国革命中三个主要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

4、简述护国公制建立的条件及实质。

5、简述路易十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6、简述科尔伯的重商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7、简述三十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后果。

8、简述奥地利玛丽亚女王及其子约瑟夫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

9、简述普鲁士腓特烈二世“开明专制”的主要内容。

10、简述西欧启蒙运动的背景。

11、简述约翰·洛克的主要思想。

12、简述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13、简述启蒙思想的两大信条及运动的意义。

14、简述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的主要政绩。

15、简析莫卧儿帝国衰落的原因。

16、简述奥斯曼帝国苏里曼一世的政绩。

17、简析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原因。

18、简析东西方世界优势地位在18世纪中叶转换的原因。

19、简述西欧殖民扩张的后果。

三、论述题

1、论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

2、结合普、奥、俄三国封建君主的改革评析“开明君主专制”。

3、论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4、论述英国在近代对外殖民争霸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波士顿倾茶事件2、“列克星顿的枪声”3、《独立宣言》

4、萨拉托加大捷5、“网球场宣誓”6、八月法令7、《人权宣言》

8、十月事件9、《1791年宪法》10、瓦尔密大捷

11、热月政变12、雾月政变13、《拿破仑法典》

14、滑铁卢战役15、维也纳会议16、神圣同盟17、海地革命

18、“多洛雷斯的呼声”19、阿亚库乔战役20、法国的六月起义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

2、简述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3、简述潘恩《常识》的主要内容及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的原因。

4、简析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5、简述杰斐逊及其领导的民主派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

6、简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7、简述“八九年原则”的主要内容。

8、简述热月党对内政策的主要内容。

9、简析拿破仑上台的原因。

10、简析拿破仑帝国崩溃的原因。

11、简述维也纳会议总决议的主要内容及会议的影响。

12、简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背景及影响。

13、简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14、简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15、简述1848年欧洲革命的背景、革命的主要任务及特点。

16、简评“青年意大利党”的活动。

三、论述题

1、论述1787年美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结合史实评价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2、结合史实评价法国大革命中吉伦特派的统治。

3、结合史实评价雅各宾的专政及其恐怖政策。

4、评述拿破仑的对内政策。

5、评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工业革命2、宪章运动3、《共产党宣言》4、第一国际

5、“五月流血周”

二、简答题

1、简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2、简要列举英国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技术发明。

3、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

4、简述法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特点。

5、简述美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特点。

6、简述德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特点。

7、简述俄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特点。

8、简述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

9、简述宪章运动兴起的背景、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10、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1、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

12、简析巴黎公社是失败的原因。

13、第一国际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4、简述第一国际的主要历史功绩。

三、论述题

1、英国宪章运动的纲领及其特点。

2、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它的历史意义如何?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宪法纠纷”2、克里米亚战争3、《宅地法》4、《解放宣言》

5、明治维新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国两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2、简述英国自由贸易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实质。

3、简述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

4、简述德国统一运动的背景。

5、列举德国统一运动中三次王朝战争的时间、对象及结果。

6、简析意大利统一运动中的两条路线及作用。

7、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历史背景如何?

8、1861年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简述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及影响。

10、简述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思潮的内涵及实质。

11、列举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学说。

12、简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3、试述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4、简述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影响。

15、简析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

16、简述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内容及影响。

17、简述墨西哥胡亚雷斯改革的内容与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

1、英国国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为什么德国的统一只能走普鲁士道路。

3、试比较德国统一运动与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异同。

4、评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试叙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6、评价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作用。

7、试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8、试比较中日社会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9、分析拉丁美洲独立后社会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垄断组织2、“自由民权运动”3、“进步运动”4、第二国际

5、三皇同盟

二、简答题

1、简述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趋向表现在那些方面?

3、简述英美两党制的本质及其作用。

4、简述美国进步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5、简述西奥多·罗斯福的主要政绩。

6、简述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7、简述尼采唯意志理论的主要观点。

8、简述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和主要历史功绩。

9、简述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

10、试述印度国大党的建立。

三、论述题

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立法的性质及作用。

3、试分析19世纪后期国际关系的特点。

【水平能力测试题】

1、有人说: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根据你的理解,解释这两个发现,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影响。

2、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一般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广泛的社会影响,被统治阶级也利用宗教进行反对旧的统治秩序的斗争;此外宗教矛盾也和地区矛盾、民族矛盾一样,成为导致冲突、战争的因素。

  ①西欧资产阶级初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显著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

  ②分析指出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③举出两例当今世界与宗教矛盾相联系的地区性冲突事例。

3、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者相比后者对于前者有什么发展?

结合二者发生的历史背景说明其原因和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4、17-18世纪,欧亚主要封建国家都进行了改革。

在欧洲:

彼得一世使俄国“跳出落后圈子’”,路易十四则使法国进入“路易十四时代”,成为欧洲大陆的强国;在亚洲,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在阿克巴改革的基础上进入黄金时代,日本在十七世纪初进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大清王朝则出现了“康乾盛世”局面。

  ①欧亚封建国家改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不同之处又有哪些?

以康熙和路易十四的统治为例进行说明。

  ②欧亚封建国家的宗教政策是否相同,以路易十四与奥朗则布为例进行说明。

  ③这一时期东西方城市兴起和商业发展有何不同?

以西欧和日本为例进行说明。

  ④17世纪中俄之间订立了什么条约?

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状况进行改革,其顺应世界潮流的措施是什么?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征服的开始、建立在殖民地鲜血和枯骨之上的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然而,殖民国家之间从此也烽烟不断。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①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②西、葡最早走上殖民征服之路,为什么未能成为欧洲的强国、富国

6、法国大革命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它对法国和世界有什么意义?

7、对于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实行的恐怖政策,历来评论不一。

有的认为那是在内外形势紧急的特殊条件下采取的非常手段,其结果在主导方面确实挽救了革命。

有的强调它的打击面过宽,处决的人太多,而且在恐怖统治下养成了一种心态,即当权的人利用恐怖手段排斥异己,不肯果断地结束恐怖统治。

  对此,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

为什么?

8、简述法国大革命时期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过程,分析它对后来法国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9、法国大革命开始至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