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3121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docx

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1

科学的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苏州市第十中学戚迎庆

考试是检验学习者目前的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随后的教学或学习方略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现阶段运用最多的手段。

长期以来,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单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考试评价被严重地扭曲,把考试异化为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分数。

事实上考试的本身并非如此,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

一份语文试卷是由多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是由不同的能力知识点组成。

整份试卷体现的应该是一个阶段学生学业的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的优势与弱点,不同层面的趋势与潜力,教师的教学效果等等都能有所反映。

对考试数据进行全员统计然后科学的分析评价,就能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如果只求考试结果,不分析形成考试结果的内在原因,也就抹煞了考试的丰富的评价诊断功能。

有效地利用好考试资源,用科学的分析评价,改变被扭曲的考试功能,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整个考试的统计测量与分析评价,教师可以有效地发现能自己在教学上的缺失,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判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等。

一、全员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对语文学科教学有良好辅助作用

(一)全员数据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每个教学时间段之后,我们都需要通过考试了解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效果,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

但以往教师往往只关注一个结果性的总分,以这个总分来评价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

总分确实能反映某一阶段总体的状态,可是在这个总分的背后,这一阶段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薄弱的环节,问题在哪里等等却被忽视了。

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每次考试过后详细的全员数据作系统的分析,就能够从中发现极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反馈于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更为有效。

每一次测试后,一般只有一个总成绩,稍细致的可能会给三个成绩,即客观、主观、作文。

但这样的数据往往太过笼统,掩盖掉了许多问题,教师对班级情况的了解也仅仅局限在平均分的高低,对教学的反馈也就只处于最简单你高我低之中,对教学来讲没有有用任何针对性。

要更进一步的分析时,也往往只能处于一种经验感觉中。

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差距小,细化到每一知识能力点就更为细微,因此仅仅依靠这样的经验感觉往往并不理想。

我们以下表中的某次语文考试的数据统计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默写

班级

阅读1

班级

合计

班级

7.23

7

… 

11.65

9

… 

101.21

9

7.14

5

… 

11.25

7

… 

96.35

7

7.11

6

… 

11.13

3

… 

96.00

10

7.05

3

… 

10.93

10

… 

95.35

3

6.98

15

… 

10.89

11

… 

95.18

11

6.95

10

… 

10.73

6

… 

94.94

5

6.83

13

10.71

5

94.54

6

6.72

12

10.68

15

91.72

15

6.62

8

10.54

1

88.60

8

6.51

9

10.33

8

88.18

1

6.11

1

10.04

13

85.19

13

5.73

2

9.61

2

85.07

2

5.45

1

9.07

12

84.68

14

5.8736

14

8.82

14

83.95

12

4.21

4

8.14

4

80.79

4

我们可以看到表中9班总分第一,而且成绩是遥遥领先,非常突出。

但是总成绩总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如果只是看一个总成绩,可能就掩盖掉了许多问题,并不能很好的了解班级的具体的真实情况。

9班这次成绩这么出色,当然是总体知识能力的掌握很理想,教师虽然也会去再分析,看看有没有不理想的地方。

例如翻阅学生的试卷,查看答题情况。

在翻看学生的试卷后很快会发现一个现象,“阅读1(现代文阅读)”的成绩都不高,这部分的每一小题学生好像得分都极低。

于是很可能就会得出结论,阅读1还是比较薄弱。

实际上,从统计分析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满分23分的阅读1来看,11.35分的绝对成绩确实是很低,但相对来讲却仍然是领先的,优势也不小,只是本次的阅读难度太大了。

这样真正的问题实际上就被掩盖了。

通过全员数据分析比较后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知识能力点的掌握情况。

9班确实是数一数二,但是默写这一部分和其他班级相比就显现出了明显的问题。

总成绩与其余每一部分的成绩如此突出,说明学生的整体能力是强的,但是默写上如此成绩是极不应该。

虽然差距很小,但也说明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的刻苦态度上不够踏实,教师在这一块上也肯定是有所忽视的。

零点几分的差距如果不做全员数据的分析统计,就仅靠教师的感觉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如果做了全员数据的分析就可以非常清晰的发现那些原本被隐藏的问题。

利用全员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测量与评价的结果,教师可以明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缺失,判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这对语文教学是极为有利的。

(二)全员数据统计分析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1.从班级数据详细比较中发现教学问题

现在的很多学校班级层次较多,笔者的学校就分为国际班、实验班、双语班、普通班,差距也比较大。

这样就有一个分层教学的需要。

总体能力强的、一般的、不理想的,班级均分可以看出,但是非常的模糊。

每个班级的情况都是很复杂的,即使同一层次的班级也是千差万别,薄弱点可能都不相同。

差到底差在哪里,是都不理想还是某一能力知识点;好又好在哪里,有没有薄弱环节。

我们以下面的全员数据统计分析表为例。

表一

班级

字音

病句 

表达3

表达4

文选 

翻译 

4

2.37

10

0.84

7

3.41

9

4.40

11

8.72

11

7.97

3

2.18

8

0.79

2

3.25

8

4.32

5

8.47

8

7.74

7

2.11

9

0.77

10

3.23

13

4.31

8

8.45

7

7.65

5

2.07

13

0.75

12

3.23

5

4.24

9

8.30

6

7.51

11

2.06

3

0.73

14

3.20

3

4.24

7

8.27

5

7.44

13

2.00

14

0.60

3

3.18

7

4.22

3

8.27

10

7.44

10

1.88

11

0.56

9

3.16

4

4.21

6

8.23

15

7.33

2

1.88

5

0.53

4

3.00

2

4.18

14

7.92

1

7.22

8

1.74

15

0.50

15

2.94

10

4.14

15

7.92

3

7.21

15

1.67

1

0.49

8

2.92

15

4.11

10

7.88

13

7.11

6

1.63

7

0.49

6

2.80

1

4.11

13

7.83

9

7.09

1

1.62

6

0.43

11

2.78

6

4.06

1

7.70

12

6.94

9

1.53

2

0.38

5

2.76

11

4.03

12

7.63

2

6.48

14

1.32

12

0.34

1

2.73

12

4.03

2

7.50

4

6.47

12

1.11

4

0.32

13

2.67

14

4.00

4

7.26

14

6.24

年级

1.80

0.58

3.02

4.18

 

8.05

 

7.23

班级

诗歌 

默写 

阅读1 

阅读2

作文

总分

7

7.35

11

7.13

7

16.46

7

11.70

7

53.48649

7

121.82

5

6.67

15

6.86

3

16.03

5

11.31

8

53.18421

8

118.97

8

6.63

6

6.78

5

15.84

11

11.25

3

52.12121

11

118.47

11

6.53

9

6.74

15

15.53

6

11.23

11

52.09375

5

117.62

6

6.49

8

6.74

8

15.39

10

11.09

9

52.06977

3

117.55

15

6.42

3

6.70

9

15.35

8

11.08

15

52.05556

15

116.17

3

6.39

5

6.69

11

15.34

9

10.88

5

51.6

9

115.87

10

6.28

7

6.60

6

15.29

15

10.83

6

51.37143

6

115.75

4

6.07

10

6.51

4

15.16

1

10.76

13

51.13889

10

115.12

1

6.03

14

6.32

10

14.98

14

10.64

14

50.92

13

112.67

12

6.00

12

6.23

1

14.97

3

10.48

10

50.83721

14

111.92

14

5.92

13

5.94

12

14.89

12

10.40

12

50.82857

12

111.63

13

5.86

1

5.68

2

14.88

4

10.37

2

50.825

1

111.57

9

5.58

2

5.23

14

14.84

13

10.36

4

50.68421

4

111.13

2

5.58

4

5.21

13

14.69

2

10.08

1

50.27027

2

110.23

年级

6.28

 

6.39

 

15.32

 

10.86

 

51.60112

 

115.31

这是某届某次大型考试的全员数据分析汇总表,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9班总体处于年级中游水平,各项能力的把握情况参差不一,其中字音和诗歌鉴赏的得分非常低,可以很直观的说明在字音的识记和诗歌的鉴赏方面该班级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重点关注这两个方面的教学。

这样,教学的针对性就一目了然了

再举一例。

上表中我们很直观的发现7班的成绩总体非常出色,但是病句这个知识点却问题很大,是一个薄弱环节。

教师发现问题后,就可以去分析具体的原因。

该试题的B选项:

B作为最有前途的新兴经济市场的中国,能否走出困境,担负起世界经济“救世主”的角色,这主要取决于中国在后奥运时代的经济走向。

7班的很多学生都认为这句话是有语病的,即“一面对两面”的问题。

但这句虽然有“能否”却不是“一面对两面”问题。

分析后我们发现7班任课教师在前阶段的病句复习中确实是强调了“一面对两面”这类问题,但是却没有涉及过这样的看似“一面对两面”实则不是这类问题的例句,学生想当然的一看见类似的“能否”就直接定位了。

而相对做得较好的班级在讲解时是提到了这种类型的事例的,特意提醒了学生。

如果没有这样的数据分析,相信教师就未必能关注到这一点上,也很可能造成今后一个遗憾。

这样作为补救教与学的依据,对教师的具体教学的辅助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通过与外校数据比较分析查找问题,学习经验。

现今经常性的有一些大范围的教学调研,也都有详细的数据汇总。

这也就给教学提供了另一个有利的寻找问题总结经验的途径。

通过和外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教学不至于闭门造车,可以进一步发现自己的问题,吸收他人的经验教训。

1

2

3

4

5

6

7

11

12

13

14

15

16

17

作文

A

2.21

2.84

2.77

3.32

2.77

1.56

1.89

2.01

2.54

5.29

2.57

2.89

3.21

2.95

53.22

B

1.83

2.32

2.57

3.43

2.06

2.12

1.25

1.53

2.21

4.66

2.43

2.71

3.52

2.37

52.35

C

2.12

2.73

2.68

3.65

2.51

1.83

1.59

2.02

2.24

5.37

2.89

2.9

3.28

2.93

51.26

某次调研中,AC两校各项数值都咬得很紧,但作文差距较大,C校明显较低。

BC两校C校在前18题的整体优势较明显,但作文也比B校要低,差距也很明显。

可见C校作文教学中肯定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分析原因后发现,AB两校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是安排了单独的文体训练的。

而C校因为现在的作文往往是文体自选不作要求,所以并没有单独的文体训练,大部分考生一直是写议论文的,从来没有写过记叙文,导致基本的记叙文该是怎么样都已经模糊。

而这次调研恰恰是规定了记叙文文体。

这样就很清晰的发现学校教学的问题所在,有利于教学中的查漏补缺。

(三)数据分析有利于发现分享教学中的经验。

我们以表一的数据为例。

字音全年级整体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但是仔细比对数据后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字音最好的班级4班恰恰是总体学习情况很差的班级。

通过备课组集体的交流探讨后我们发现,4班的字音复习除了字音习题的训练外,因为班级本身层次的问题,学生做字音习题的态度较差,复习非常不自觉,因此任课教师在每节课的课前都拿出十到十五分钟集体诵读习题中涉及的每一个字音。

这样一来,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不是详细小分的对照,至少在2~2.43分的差距中我们很难觉察出4班的惊人,任课教师自身也并不能很好的确认这样的方法的效果到底有多大。

也就不能成为今后教学中的有用经验。

(四)利用充分的数据对试题本身的质量进行分析,从区分度入手,以命题能力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这是某次考试中诗歌鉴赏题的区分度表。

我们按照总分高低把学生分为三组样本,即高分组、普通组、低分组。

分别统计了这三组在不同的题目中的得分率。

以该诗歌鉴赏的三道题为例,我们可发现第1第3题中高分组学生的得分率和明显高于低分组的学生,说明这两道题有较好的区分度,可以体现学生相关知识能力掌握情况的高低。

而第2题无论实高分组普通组还是低分组,得分率都很低。

那么这道题就明显不能区分学生能力的强弱,无法体现区分度。

这道题的命题就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教师悉心分析研究。

考试的命题实则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通过数据的反馈发现命题的不足,通过对命题的研究,从另一方面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全员数据统计分析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以往考试中过多的关注最后的总分,往往只看总分的比较,以总分来进行简单的定性评价,仅以此来作为标准。

这样的考试评价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忽略了考试总分背后所蕴藏的丰富信息。

考试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掌握情况的一个系统性反映,每一次考试都是学生一阶段的学科能力状态的反映。

一份试卷是由学生需要掌握的许多知识能力点构成,那么这每一个知识能力点的掌握情况在考试中就都能够有所反映。

全员数据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改进学生学习。

(一)通过考试中学生具体知识能力点的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构成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进行个体诊断。

以下表为例。

这是学生A在某次测试中的个人得分率和年纪得分率的表较。

从这一雷达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学生A的薄弱环节。

该生在阅读与诗歌上明显是短板,这个就应该是他要具体分析查找原因,争取弥补提高的。

这样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开出一份诊断报告,哪些知识能力点是强项,那些是弱项,今后应该如何来应对解决等等。

当然,单次的考试反应的只是某一次的情况,其中可能会有很多偶发的因素。

那么我们还可以做一个长期的跟踪,通过长期的数据来分析具体的情况。

例如,调出这位学生的前两次测试数据,请看下面两张表格。

我们可以非常分明的看到,这位学生不仅仅是这次测试中具体某一首诗歌某一篇文章掌握得不理想,也不是偶尔的失误。

从这些雷达图分析,该生的阅读1与古诗一直是薄弱环节。

可见该生非常有需要去分析寻找原因,然后采取相关的针对措施。

如果不是这样直观的分析是很难准确得出这一结论的。

仍然以第三次为例,这次测试中该学生的阅读2得分率极低,如果没有全员数据样本的分析,那么该生自己可能就会认为是阅读2的问题。

而事实是阅读2确实难度过大,总体偏低,该生其实仍然略有优势。

学生分解数据的长期跟踪,可以直观的了解各个知识能力点的掌握情况,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发展。

我们可以根据数据所反映出的情况,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制定能够针对每个个体的一份学习情况诊断。

(二)利用数据分析有效地作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价。

传统的考试评价基本是以单一结果为主的静态评价,越来越显现出较大的弊端。

而长期的动态评价可以通过长时间观察、评估学生的进步与改变情形,从而了解学生的动态认知过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情况,了解学生在教学前后知识能力的发展与改变和长期的学习趋势,进而提供最有针对性最有效的指导与建议。

上面图标显示的是某位考生一学期的默写测试情况。

默写强调的是态度的认真与否,对于默写的要求一般是尽量争取要达到100%。

该生的学习态度一直是很不理想的,学期最后的默写测试中成绩也仍然是很不理想。

但是从跟踪曲线看,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所做出的努力和改变。

如果我们仅仅盯住默写测试的绝对成绩,就会忽略了这些。

(三)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趋势状态,及时发现问题

详细记录学生进校以来的每一次有代表性的大型语文考试变化,通过对这些数据长期变化的分析,找出趋势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以下面的四张图表为例。

这是四位学生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状态长期趋势跟踪表,每一个节点都是一次大型的考试中语文成绩排名情况。

表一中,在第11次为节点的这一阶段学习中,学生A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该生自己和家长都很着急,比较焦虑。

但是我们从趋势表中可以看到这一阶段总体上是呈现一种稳步上升的态势的,可见该生一直在持续的努力。

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及时的鼓励帮助,提升信心,减少焦虑,更好的集中警力。

最终学生A的成绩是呈现不断稳步上升的态势。

表二中,学生B在前9次的大型测试中虽然成绩还比较稳定,但已经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

教师发现了该生的情况,然后进行深入的了解,发现该生中考前通过自己短时间的发愤努力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考取了很好的高中学校,因此对自己很有信心,并开始有所骄傲。

进入高中后一方面是没有初三时地“逼、压”,另一方面也自认为只要考试前拼拼就问题不大,所以该生自进入高中以来学习态度一直不佳。

于是教师及时“干预”,指出了问题,帮助该生重新认识高中学习。

最终阻止了下滑的趋势,稳定下来并呈现出了较好的状态。

表三中,这是某届学生高中毕业后教师通过以往数据所做的事后样本的一个分析。

在最后的考试(高考)中,学生C的成绩不太理想。

在教师的印象中该生的语文一直不错,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水平。

但通过样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生虽然经常能进入前列,但起伏频繁,很不稳定。

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的话,就很容易在最后的考试造成巨大失误。

表四中学生D的成绩呈锯齿形也很不稳定,但是具体分析这个情况会发现很有意思。

“第4、7、11、15次”都是不同学期的开学期初考。

可见这个学生假期中的休息和学习很有问题,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差。

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任课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干预,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指导。

之后该生自我学习调控的能力显著提高,成绩也开始稳定下来,并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四)动态评价的心理激励作用

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是由各个能力目标构成,于是我们把能力目标分解,设计了“语文能力目标分解及达成”表。

让学生确立自己的总目标,然后分解到各个部分,一个一个的去达成。

这样通过跟踪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能很有效的提高自我的信心。

语文能力目标分解及达成

班级姓名

分类

考点

目标

测试1

测试2

测试3

测试4

测试5

测试6

测试7

总分160

120

一6

语知

6

3

0

6

6

9

语用

6

6

5

5

6

二9

文言文

9

9

9

6

9

10

翻译

6

4

4

6

8

三10

古诗

6

4

2

0

4

四8

默写

8

4

3

4

3

五23

阅读1

15

12

13

11

12

六15

阅读2

12

13

11

13

12

七70

作文

52

46

47

46

48

总分160

120

101

97

97

105

得分与目标差值

达标策略

这位某位学生高三的目标达成跟踪。

为了达成目标,该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定下了分解达成目标。

在随后的测试中,该生每次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不足的地方和进步的方向。

他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每一次提高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

通过一段时间努力,“语知”“翻译”的目标已经达成。

随着不断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也就促成他更有信心与动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三、全员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分析

全员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分析,看以繁琐而复杂,实则是简单方便的。

阅卷过程中,教师都是给每一份试卷的每一小题赋分,这样试卷阅完后,最基础的数据已经产生。

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把这些数据输入电脑,然后利用office中excel表格自带的数据处理功能就能得出我们想要的各种统计数据和各种直观的图表。

笔者所在学校全年级十五个班,六百余人,数据的输入只需两个教师一两个小时的操作即可。

而且数据的统计分析,只需在第一次时完成数据框架,今后就只要把每次考试的数据替换即可得到所要的分析,非常便捷。

充分利用考试资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挖掘考试数据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可以有效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