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369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精神病学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资料.docx

《精神病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神病学资料.docx

精神病学资料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题型:

单选20题,多选5题,简答3—4题,病例分析1题(25分)一、简答题范围(老师只说考的可能性较大)

1、精神运动性抑制。

(P34)指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减少。

临床上包括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和违拗症。

(1)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2)蜡样屈曲是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

(3)缄默症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时可以手示意。

见于癔症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4)违拗症患者对于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而且表现抗拒及相反的行为。

2、躁狂治疗首选药物碳酸锂——锂中毒表现及处理。

(P223)锂中毒先兆:

表现为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和意识障碍等。

中毒症状包括:

共济失调、肢体运动协调障碍、肌肉抽动、言语不清和意识模糊,重者昏迷、死亡。

一旦出现毒性反应需立即停用锂盐,大量给予生理盐水或高渗钠盐加速锂的排泄,或进行人工血液透析。

一般无后遗症。

3、神经症性障碍的共性。

(P113,记大点,必须记!

(1)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2)症状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3)患者对疾病体验痛苦

(4)心理社会因素、病前性格在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4、癔症与癫痫发作的鉴别。

(P132—133)癔症性的抽搐应与癫痫大发作相鉴别。

癫痫大发作时意识完全丧失,瞳孔多散大且对光反应消失,可发病于夜间;发生有强直、痉挛和恢复三个阶段,痉挛时四肢呈有规则的抽搐,常有咬破唇舌,跌伤和大小便失禁,发作后完全不能回忆;脑电图检查有特征变化。

如有癫痫和癔症共存,应下两个诊断。

5、电抽搐治疗的禁忌症与适应症。

(P225,又称电休克治疗)适应症包括:

(1)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者,以及明显自责自罪者;

(2)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3)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4)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禁忌症包括:

(1)脑器质性疾病: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外伤;

(2)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主动脉瘤及心功能不全者;(3)骨关节疾病,尤其新近发生者;(4)出血或不稳定的动脉瘤畸形;(5)有视网膜脱落潜在危险的疾病,如青光眼;(6)急性的全身感染、发热;(7)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8)利舍平治疗者;(9)老年人、儿童及孕妇。

6、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与分级、分级标准、治疗。

(P187,老师强调一定是18岁前发病的,治疗主要以教育和训练为主)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WHO根据智商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9~12岁的心理年龄。

(2)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6~9岁的心理年龄。

(3)重度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3~6岁的心理年龄。

(4)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成年以后可达到3岁以下的心理年龄。

治疗原则是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辅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仅少数需要药物对症治疗

7、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药物。

(P121)

(1)苯二氮卓类起效快,长期使用有成瘾性

(2)抗抑郁剂药物不良反应少,起效慢,无成瘾性

(3)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减轻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躯体症状

(4)其他药物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8、老年性痴呆症的大脑病理改变。

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等病变。

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胆碱乙酰转移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9、幻觉的分类。

(P23—24,按感官、幻觉体现及幻觉产生条件来分类)

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1)幻听:

最常见,患者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声音。

(2)幻味:

患者尝到食物内有某种特殊的怪味道,因而拒食。

(3)幻触:

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

(4)内脏幻觉:

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1)真性幻觉:

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

(2)假性幻觉:

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

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和心因性幻觉。

(1)功能性幻觉:

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

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

常见功能性幻听。

(2)反射性幻觉:

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

见到精神分裂症。

(3)入睡前幻觉:

此种幻觉出现在入睡前,患者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觉形象,多为幻视。

(4)心因性幻觉:

是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见于心因性精神病、癔症等。

10、木僵定义、分类及常见病。

(P34,4个分类)

木僵指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

见于精神分裂症,称为紧张性木僵。

较轻的木僵称作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秴,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解大小便。

见于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器质性精神障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P51,记大标题)

(1)谵妄

(2)痴呆(3)遗忘综合征(4)人格改变(5)其他如幻觉妄想、抑郁焦虑情绪、行为问题、睡眠障碍等。

二、病例分析题范围(老师说只有这两个,看抽到的是A卷还是B卷)心境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注:

1两者间的鉴别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2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紧张型及偏执型的表现。

心境障碍临床表现:

(1)躁狂发作:

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三高”。

发作至少持续1周。

(2)抑郁发作:

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三低”。

发作至少持续2周。

(3)双相障碍:

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

(4)持续性心境障碍:

1)环性心境障碍:

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2)恶劣心境:

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

心境障碍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1)症状特征:

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症状。

(2)病程特征:

多数为发作性病程,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可恢复至病前水平。

既往有类似发作或双相障碍,对诊断均有帮助。

(3)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家庭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庭史。

心境障碍鉴别诊断:

(1)继发性心境障碍:

1)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某些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有阳性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有相应指标改变;2)可出现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后者除谵妄性躁狂发作外,无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及智能障碍;3)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的消长而波动;4)无心境障碍的发作史。

(2)精神分裂症:

1)精神分裂症以精神症状为原发,情感症状为继发,心境障碍相反;2)心境障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的协调性好于精神分裂症;3)心境障碍是间歇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精神分裂症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病程,缓解期常有残留精神症状或人格改变;4)病前性格、家庭遗传史、预后和药物治疗反应等均有助于鉴别。

心境障碍的治疗:

1)躁狂发作的治疗以心境稳定剂(锂盐、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2)抑郁发作的治疗抗抑郁药物为主,特殊情况下可使用电抽搐或改良电抽搐治疗,并且心理治疗应贯穿治疗的始终;3)双相障碍应长期药物治疗、心境稳定剂基础性使用、联合用药。

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

(1)感知常见障碍,以幻听最常见;

(2)思维障碍:

1)思维内容障碍,妄想为主;2)被动体验;3)情感障碍;4)意志行为障碍;5)定向、记忆、智能与自知力

分型:

(1)单纯型

(2)青春型(3)紧张型(4)偏执型(5)未分化型(6)残留型(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单纯型:

青少年起病,进展缓慢,持续,以阴性症状为主症,极少有幻觉妄想,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孤僻离群,被动退缩,生活懒散,对工作学习的兴趣日益减少,缺乏进取心,本能欲望不足。

紧张型:

青中年起病,起病较急,常为发作性病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亦可单独发生,以木僵多见。

紧张性木僵:

患者运动抑制,轻者动作缓慢,少语少动,重者终日卧床,不语不动,对周围刺激无反应,唾液留在口中不咽不吐,任其自流。

肌张力高,有时出现蜡样屈曲。

可出现被动服从,主动性违拗,模仿动作和模仿言语。

意识清,能感知周围事物,病后能回忆。

持续数周至数月。

紧张性兴奋:

突然发生,行为冲动,不可理解,言语内容单调刻板,行为无目的性,可出现伤人、毁物行为。

持续时间数小时,数日或数周。

可自发缓解或转入木僵状态。

预后较好。

偏执型:

中年起病,缓慢发展,初起多疑敏感逐渐发展成妄想,以关系,被害妄想最多见。

妄想范围逐步扩大,泛化,不少患者常几种妄想同时存在。

自发缓解者少见。

尽早系统治疗预后较好。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症状特点:

尚无特异性标示为特征性症状。

1)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

2)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

妄想性知觉;

3)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患者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躯体一部分

的其他类型的听幻觉;

4)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

5)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场外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

6)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

7)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

8)“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

9)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2)病程特点:

精神分裂症大多为持续性病程,既往有类似发作者对诊断有帮助。

首次发作者要求在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确实存在上述症状条目1到4中至少一个或5到8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第9条仅用于诊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且要求病期在1年以上。

(3)家庭中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庭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如患者存在严重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则不应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躯体疾病与精神症状的出现在时间上密切相关,病情的消长常与原发疾病相平行;2)患者多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上出现,幻觉常以幻视为主,症状可昼轻夜重;3)体格检查可找出某些阳性发现;4)实验室检查常可找到相关证据。

(2)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有确定的用药史,精神症状的出现与药物使用在时间上密切相关;

(3)某些神经症性障碍:

1)神经症患者自知力充分,求治心切,情感反应强烈,精神分裂者早期虽有自知,但不迫切求治,情感反应不强烈,痛苦体验不深刻;2)病史询问和检查可发现精神分裂的某些症状;3)随访观察、药物治疗反应等;

(4)心境障碍:

同上;

(5)偏执性精神障碍:

患者病前有性格缺陷,妄想结构严密,内容有一定事实基础,思维有条理、逻辑,无智能和人格衰退,一般无幻觉。

(6)人格障碍:

固定的情绪、行为模式,但还是量的变化,一般无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病前病后有明显转折,情感和行为有质的异常,且具有某些重性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1)药物治疗:

1)一般原则:

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

2)选药原则:

根据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副作用大小,长期治疗计划,年龄,性别及经济状况等而定;

3)药物治疗程序与时间:

治疗程序包括急性治疗期(至少6周)、巩固治疗期(3~6个月)和维持治疗期(一年以上);

4)合并用药:

如患者持续出现焦虑、抑郁和敌意等症状,即使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控制较好,仍应合用辅助药物;

5)安全原则:

开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均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和血糖,并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2)心理与社会干预:

1)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2)家庭干预;3)社区服务。

下面的其实就是书本…

三、其他(选择题,也不排除当中有大题,同学们自行斟酌)1、思维迟缓与思维贫乏的鉴别。

(P25,了解)思维迟缓:

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

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

自常见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

多见于抑郁症。

思维贫乏:

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

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

严重的患者也可以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

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2、妄想。

(P27,原发性与继发性,了解)

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妄想按其起源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

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

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或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等。

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3、痴呆的特殊表现。

(P31—32,3个:

刚塞综合征、童样痴呆、抑郁性假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作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称之为假性痴呆,预后较好,可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障碍。

(1)刚塞综合征:

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挖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

(2)童样痴呆:

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

(3)抑郁性假性痴呆:

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表现为痴呆早期的症状,如计算能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缺乏主动性。

4、情感高涨与情绪低落的鉴别。

(P32,了解)情感高涨:

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

语音高昂,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表情丰富。

表现可理解的、带有感染性的情绪高涨,且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常见于躁狂症;表现不易理解的、自得其乐的情感高涨状态称为欣快时,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或醉酒状态。

情感低落:

患者表现忧愁、唉声叹气、心境苦闷,觉得自己前途灰黯,严重时悲观绝望而出现自杀观念及企图。

常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及某些生理功能的抑制,如食欲缺乏、闭经等。

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5、精神运动性兴奋。

(P34,协调性与不协调性,了解)指动作和行为增加,可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类: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时称作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并和环境密切配合。

患者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的,多见于躁狂症。

(2)主要是指患者的言语动作增多与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

患者动作单调杂乱,无动机及目的性,使人难以理解,所以精神活动是不协调的,与外界环境也是不配合的。

如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兴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愚蠢淘气的行为和装相、鬼脸等。

谵妄时也可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性行为。

6、意识障碍的分类。

(P35)

(1)嗜睡意识清晰度水平降低较轻微。

在安静环境下经常处于睡眠状态,但接受刺激后可以立即醒转,并能进行正常的交谈,只是比较简单,刺激一旦消失患者又入睡。

见于功能性及脑器质性疾病。

(2)意识混浊:

意识清晰度轻度受损,患者反应迟钝、思维缓慢,注意、记忆、理解都有困难,有周围环境定向障碍,能回答简单问题,但对复杂问题则茫然不知所措。

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尚存在,也可出现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和病理反射等。

多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3)昏睡:

意识清晰度水平较前者更低,环境意识及自我意识均丧失,言语消失。

患者对一般刺激没有反应,只有强痛刺激才引起防御性反射,如以手指压患者眶上缘内侧时,可引起面肌防御反射。

此时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对光反射,吞咽反射仍存在,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可出现不自主运动及震颤。

(4)昏迷:

意识完全丧失,以痛觉反应和随意运动消失为特征。

对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吞咽、防御,甚至对光反射均消失,可引出病理反射。

多见于严重的脑部疾病及躯体疾病的垂危期。

(5)蒙眬状态:

指导患者的意识范围贯穿褥式缝合,同时伴有意识清晰度的降低。

患者在狭窄的意识范围内,可有相对正常的感知常见,以及协调连贯的复杂行为,但除此范围以外的事物都不能进行正确感知判断。

表现为联想困难,表情呆板或迷惘,也可表现为焦虑或欣快的情绪,有定向障碍,片断的幻觉、错觉、妄想以及相应的行为。

常忽然发生,突然中止,反复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事后遗忘或部分遗忘。

多见于半音性精神障碍、脑外伤、脑缺氧及癔症。

(6)谵妄状态:

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视幻觉及视错常见的内容多为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性的情境,如见到昆虫,猛兽等。

有的内容具有恐怖性,患者常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反应,出现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思维不连贯,理解困难,有时出现片断妄想。

患者的定向力全部或部分丧失,多数患者表现自我定向力保存而周围环境定向力丧失。

谵妄状态往往夜间加重,昼轻夜重。

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意识恢复后可有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

以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较多见。

(7)梦样状态:

指在意识清晰程度降低的同时伴有梦样体验。

患者完全沉湎于幻觉幻想中,与外界失去联系,但外表好像清醒。

对其幻觉内容过后并不完全遗忘。

持续数日或数月,常见于感染中毒性精神障碍和癫痫性精神障碍。

7、自知力。

(P36,了解)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

在临床上一般以精神症状消失,并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是病态的,即为自知力恢复。

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主动就医诉说病情,但精神病患者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他们不认为有病,更不承认有精神病,因而拒绝治疗。

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

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知力缺乏是精神病特有的表现。

8、谵妄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P51,又称急性脑综合征,特征表现:

意识障碍)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成心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情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症状变化大,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典型的谵妄通常10至12天可完全恢复,但有时可达30天以上。

有些患者在发病前可表现有前驱症状,如坐立不安、焦虑、激越行为、注意涣散和睡眠障碍等。

前驱期持续1~3天。

谵妄的特征包括:

意识障碍,神志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觉察清晰度的降低等。

意识障碍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表现为昼轻夜生。

患者白天交谈时可对答如流,晚上却出现意识混浊。

定向障碍包括时间和地点的定向障碍,严重者会出现人物定向障碍。

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记忆障碍最明显,患者尤对新近事件难以识记。

睡眠-觉醒不规律,可表现为白天嗜睡而晚上活跃。

好转后患者对谵妄时的表现或发生的事大都遗忘。

感知障碍尤其常见,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

患者对声光特别敏感。

错觉和幻觉则以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患者可因错觉和幻觉产生继发性的片段妄想、冲动行为。

情绪紊乱非常突出,包括恐怖、焦虑、抑郁、愤怒甚至欣快等。

9、痴呆。

(P52,又称慢性脑综合征,了解)痴呆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无意识障碍。

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综合征。

临床表现:

缓慢隐匿。

记忆减退是必备且早发的症状。

可出现人格改变,表现为兴趣减少、主动性差、社会性退缩,但亦可表现为脱抑制行为,如冲动、幼稚行为等。

情绪症状包括焦虑、易激惹、抑郁和情绪不稳等,有时表现为情感淡漠,或出现“灾难反应”,即当患者对问题不能做出响应或不能完成相应工作时,可能出现突然放声大哭或愤怒的反应。

有些患者会出现坐立不安、漫游、尖叫和不恰当的、甚至是攻击性行为。

也可出现妄想和幻觉。

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对自己熟悉的工作不能完成;晚期生活不能自理,运动功能逐渐丧失,甚至穿衣、洗澡、进食以及大小便均需他人协助。

10、阿尔茨海默病。

(P55,了解)起病隐匿,为持续性、进行性病程,无缓解,由发病至死亡平均病程8~10年,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续15年或以上。

临床症状分为两方面,即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

(1)轻度:

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人格改变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病人变得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为冷淡,甚至对亲人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

对新环境难以适应。

生活基本能自理。

(2)中度:

患者不能独自生活。

表现为日益严重的记忆障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明显。

失认以面容认识不能最常见,失用表现为不能正确地以手势表达,无法做出连续的动作。

(3)重度:

记忆力,思考及其他认知功能皆严重受损。

语言、行动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肌张力增高,肢体屈曲。

11、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的表现。

(P105—106,了解一下)躁狂发作:

(1)情感高涨:

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的基本症状。

典型表现为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心境轻松、愉快,生活快乐、幸福;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

其高涨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言语诙谐风趣,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欢笑。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易激惹、愤怒、敌意、动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可出现破坏及行为,但持续时间较短,易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

患者联想速度明显加快,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自觉脑子聪明,反应敏捷。

语量大、语速快,有些自感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速度。

(3)活动增多:

患者自觉精力旺盛,能力强,想多做事,做大事,想有所作为,因而活动增多,整日忙碌不停,但多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4)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

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常出现夸大观念,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盛气凌人。

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妄想,但内容多与现实接近。

(5)睡眠需求减少:

睡眠明显减少但无困倦感,是躁狂发作特征之一。

(6)其他如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等。

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抑郁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