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556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docx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砂石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一、砂石材料基本概念

1.砂石材料:

就是石料与集料(又称骨料)的总称。

2.石料分类:

根据石料形成时的地质条件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3.集料的定义:

在混合料中起骨架与填充作用的粒料。

4.标准筛:

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形状与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

5.集料划分方法:

(1)按集料形成过程:

分为自然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卵石(砾石)与人工机械加工而成的碎石。

(2)按粒径大小分为粗集料与细集料(又称砂)。

(3)按化学成分分为酸性集料与碱性集料。

6.粗、细集料划分:

水泥混凝土的分界尺寸就是4.75mm,沥青混合料的分界尺寸为2.36mm。

7.集料最大粒径与公称最大粒径:

公称最大粒径比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

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实际上工程中所指的最大粒径往往就是指公称最大粒径。

二、石料

1.真密度

:

石料在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温度20℃),单位真实体积(不包括孔隙体积)的质量。

量纲为g/cm3。

2.毛体积密度

:

石料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与闭口、开口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3.孔隙率P:

石料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即毛体积)的百分率。

4.吸水性:

衡量一定条件下石料吸水能力的大小称为石料的吸水性。

可用吸水率与饱水率两项指标表示。

1)吸水率:

石料在室温(20±2℃)与大气压条件下,石料试样最大吸水质量占烘干(105±5℃)石料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2)饱水率:

石料在室温(20±2℃)与抽真空(真空度残压为2、67KPa)后的条件下,石料试样最大吸水量占烘干石料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水率比吸水率大,饱水率的计算方法与吸水率相似。

5.耐候性:

石料在自然环境下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承受周围环境温度改变引起的温度应力作用,其次就是承受因正、负气温的交替冻融引起内部组织结构受到的破坏作用,评价石料这种抵抗自然破坏因素的性能称为耐候性。

该性能用抗冻性与坚固性两项指标来评价。

抗冻性:

石料抵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的性能称为抗冻性。

该性质采用一定条件下受测石料经历数次冻融循环过程后,其强度损失的百分率(耐冻系数)来表示。

坚固性:

石料抵抗多次由硫酸钠结晶膨胀循环后造成的破坏作用的性能称为坚固性。

由于硫酸钠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化为结晶体,会产生一定的晶胀作用,这类似于水在负温时结冰产生的冻胀作用,但晶胀的作用程度要比冻胀作用更为显著。

所以采用一定的试验方法,以检测石料经历数次硫酸钠结晶产生的晶胀作用后其性能的变化程度(如质量损失、强度降低等),来作为石料坚固性的测定方法。

6.力学性质:

石料力学性质主要采用石料抗压强度与磨耗性两项指标来评价。

(1)单轴抗压强度:

石料在饱水状态且几何尺寸为边长50mm的正立方体在一定加载速率条件下的承载能力,来表示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最大荷载/受压面积)抗压强度越高,石料越好。

(2)磨耗性:

磨耗性就是石料抵抗撞击、剪切与摩擦等综合作用的性能。

通行的检测方法采用洛杉矶磨耗试验法。

石料或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磨耗率率=(m1-m2)/m1,m2指试验后过2mm筛的筛余量(对于石料或混凝土集料采用2mm筛,对于沥青混合料及基层采用1.7mm筛)。

磨耗率越大,抗磨耗性越差。

7.化学性质石灰岩石料与沥青拌与而成的混合料在水稳性上要比采用花岗岩石料与沥青拌与的混合料要好.石灰岩就是碱性岩,花岗岩就是酸性岩。

公路工程上根据石料中氧化硅含量的多少,将其分成三种:

石料类型

氧化硅含量(%)

常见石料

酸性石料

>65

花岗岩、石英岩

中性石料

52~65

辉绿岩、闪长岩

碱性石料

<52

石灰岩、玄武岩

8.石料分类:

按矿物组成、成分含量与组织结构分为岩浆岩类、石灰岩类、砂岩与片岩类、砾石类四种。

按力学性质(饱水抗压强度与洛杉矶杉矶耗率)划分为四个等级,1级为最强的岩石,2级为坚强的岩石,3级为中等强度的岩石,4级为较软的岩石。

三、石料试验检测

(一)1石料的真密度试验步骤:

测定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石料自身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中不包括石料内部的闭口孔隙与外部的开口孔隙),并结合石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为计算石料的孔隙率提供依据。

2.试验步骤

(1)过0、25筛,收集备用。

(2)取大约lOOg的石粉在105±5℃烘箱中加热6-12h,冷却至室温待用。

(3)煤油注入李氏比重瓶至刻度线内(瓶颈凸包下部),在恒温水浴中保持恒温半小时后,取出比重瓶,以弯液面下沿为准,读取煤油所处刻度V1,准确至O.05mL(下同)。

(4)从干燥器中取出备用粉状石料样品,在天平上准确称出盛样器皿与样品总质量m1,精确至0.001g(下同)。

(5)用牛角勺仔细地把石粉样品通过长颈漏斗装入比重瓶中,装填过程中避免石粉粘在瓶颈处。

当煤油液面厂升至接近最大刻度处,装填过程结束。

先小心晃动比重瓶,将少量粘附在瓶颈上的样品带人瓶中,再挥动比重瓶排出瓶中带进的空气。

然后再一次将比重瓶置于恒温水浴中保持恒温半小时,取出读取第二次煤油所处刻度,记作V2。

(6)将剩余样品连同盛样皿一起在天平上称出质量,记作m2:

(7)试验结果计算

结果计算精确至0.01g,/Cm3,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试验结果相差大于0、02时,应重新取样试验。

(8)注意:

装填结束要注意彻底排出瓶中空气,如需要可通过减压抽真空的方式排气。

(二)石料毛体积密度试验(静水称重法)

(1)将待测石料通过切石机或钻石机制成边长50mm的立方体试件或直径与高均50mm的圆柱体试件,并用磨平机加工磨平。

也可用小锤将石料打成粒径约50mm的不规则形状的试件至少3块,洗净编号备用。

试件在烘箱中加热烘至恒重,经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在天平上称出待测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精确至0.01g。

(3)将试件放人盛水容器中,通过逐步加水的过程浸泡试件,时间持续约6h,并维持浸泡状态48h,确保试件达到充分吸水程度。

(4)采用静水天平称出试件吸饱水后在水中质量m1。

然后取出已吸饱水的试件,用毛巾擦干试件表面水分后,立即称出饱水状态时的质量m2。

(5).试验结果计算ρh=m/vv=(m2-m1)/(水的密度lg/cm3)计算结果对于材质均匀的石料,取3个试件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不均匀的石料分别记录最大与最小值。

结果计算精确至0.01g/m3。

(6).注意:

(三)石料的饱水抗压强度

测定石料在饱水状态下极限受压承载能力,求得其抗压强度用于评定石料强度等级

(1)采用切石机或钻石机切割并用磨平机加工磨平的边长50mm正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0mm的圆柱体试件,mm上、下端面相互平行。

每组6个。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尺寸,精确至o.1mm。

对于立方体试件,以两个底面相互平行的两条边长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受压面积;对于圆柱体试件,以两个底面各自相互正交直径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受压面积。

(3)将试件编号后放入盛水容器中进行饱水处理,即三次分步加水,每次间隔2h,直至高出试件20nm,浸泡时间不少于48h。

(4)取出试件,擦干表面水分,观察有无表面缺陷。

在压力机上按0、5~1MPa的速率均匀加载。

4.结果计算MPa:

=破坏荷载N/受压面积MM、

(6)取6个试件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6个试件中2个与其她4个试件平均值相关3倍以上,则取相近的4个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5)对于具有显著层理的石料,其抗压强度应为垂直层理与平行层理两种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四)洛杉矶磨耗试验:

钢球放入后,设定转动次数500转。

(详见十二)

四、粗集料的技术性质

1、粗集料物理性质:

(1)物理常数(密度、空隙率)。

(2)级配(3)坚固性

表观密度(视密度)ρa:

指粗集料在规定条件下单位表观体积(指矿质实体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之与)里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ρh:

指在规定条件下,粗集料毛体积(指集料自身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与开口孔隙之与)里的质量。

堆积密度ρf:

粗集料按一定方式装填于容器中,包括集料自身实体体积、孔隙(闭口孔隙体积与开口孔隙之与)以及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下的质量。

空隙率:

粗集料按照一定方式堆积时,空隙体积占试样总体积的百分率VV=(1-ρf/ρa)*100%级配:

集料各组成颗粒的分级与搭配状况称为级配。

坚固性:

表征材料耐候性。

2、粗集料力学性质:

主要有抗压碎能力、磨耗性(与石料的一致,指标为磨耗率;同时包括高等级公路抗滑表层用粗集料专用指标磨光值、磨耗值、冲击值)。

压碎值:

指在连续施加荷载的试验条件下,集料抵抗被压碎的能力,评价其相对承载能力。

压碎值越大,集料抗压碎能力越差。

磨光值:

耐磨光性,以满足长期使用时高速行驶车辆对路面抗滑的要求。

用石料的磨光值(PSV)来表示,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越好。

冲击值:

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急刹车或车辆产生颠簸时,对路面产生冲击作用,集料抵抗连续重复冲击荷载作用的性能称为冲击韧性。

用集料冲击值(AIV)表示。

冲击值越小,表示集料的抗冲击性能越好。

磨耗值:

评定抗滑表层中的集料抵抗车轮磨耗的能力。

采用道瑞磨耗试验机测定的集料的磨耗值(AAV)。

磨耗值越小,表示抗磨耗性越好。

五、细集料的技术性质

1物理常数:

包括密度、空隙率等。

2级配:

通过筛分试验确定细集料颗粒的粒级分布状况,称为级配。

3粗度:

就是评价细集料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通常用细度模数μf表示。

特细砂μf=0、7--1、5细砂μf=1、6—2、2中砂μf=2、3—3、0粗砂μf=3、1—3、7

2细度模数计算:

六、集料的技术要求(复印155页)

七、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1.试验目的:

测定粗集料多种形式的密度,包括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等,为计算空隙率与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3.试验方法与步骤

(1)将待测试样用4.75mm的方孔筛或5mm的圆孔筛过筛,然后用四分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留两份待用。

针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保持原有的级配。

(2)将待测试样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小心漂洗干净,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

(3)取一份试样放入盛水器皿中,注入清水,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上的气泡。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4)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

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流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

天平调零。

(5)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w)。

(6)提起吊篮稍加滴水后,将试样全部倒入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

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瞧不到发亮的水迹,使石料处在饱与面干状态;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干。

整个过程不得有试样颗粒丢失。

(7)立即在天平上称出集料在饱与面干时的质量(mf)。

(8)将称重后的试样转入瓷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烘干质量(ma)。

(9)每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的结果。

ma指集料烘干质量mw指集料水中质量mf指集料饱与面干质量。

表观相对密度γa=ma/(ma-mw),无量纲;表干相对密度γs=mf/(ms-mw),无量纲;

毛体积相对密度γb=ma/(mf-mw),无量纲;

集料的吸水率wx=((mf-ma)/ma)×100%,准确至0、01%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ρa=γa*ρt或ρa=(γa-αT)*ρw

粗集料的表干密度ρs=γs*ρt或ρs=(γs-αT)*ρw

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ρbs=γb*ρt或ρb=(γb-αT)*ρw

ρt--试验温度为了T℃时水的密度,αT——试验温度为了T(℃)时的水温修正系数;

试验精度各种密度试验的重复性精度为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

八、压碎值试验对比

试验步骤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

沥青用集料

集料选用

10-20mm的集料,剔除针片状

13、2-16mm集料

装试样

分两层装,每装完一层,在底盘下垫一10mm钢筋左右交替颠击各25下,装填高度100mm

用金属量筒标定试样总质量:

分三层,每层用金属棒从石料表面约50mm的高度自由下落,均匀夯击25次,最后用金属棒将多余部分刮平,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

然后将已知质量的试样装入压碎值试模,方法同上,每层质量大致相同。

加压

3-5min内均匀加荷至200KN,稳压5s后卸载

10min内加载到400KN,立即卸载

称量

称试样总质量,过2.5mm筛。

筛下质量与总质量比值即压碎值指标。

过2.36mm筛,筛下质量与总质量比值即压碎值指标。

重复试验

三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0、1%

二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

九、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

1.水泥砼用粗集料针片状含量(规准仪法):

测定大于5mm的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用于评价粗集料的形状,推测抗压碎能力,以评定其工程性质。

试验方法与步骤:

将待测风干试样采用四分法缩分成规定的检测用数量,称重,记作m0。

采用标准套筛将试样分成不同的粒级,具体粒级划分界限及对应的规准仪孔宽与间距见规定。

(3)先通过目测,将不可能就是针状或片状的颗粒挑出,对怀疑的逐一对应于规准仪相应的位置进行鉴定,凡长度大于针状水准仪上相应间距者,判定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者,判定为片状颗粒。

称出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与片状颗粒的总质量,记作m1。

(m1/m0)*100%

2.沥青混合料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游标卡尺法).测定用于沥青混合料与基层材料的4.75mm以上的粗集料中针状与片状颗粒含量,用于评价粗集料的形状与推测抗压碎能力,以评定其工程性质、试验方法与步骤: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采集待测试样。

对每一种规格按规定备样。

待测集料用4.75mm标准筛过筛,称取至少800g的试样,准确至1g,记作m0。

对选定的试样颗粒,先用目测的方式,随后用卡尺做进一步的甄别。

观察待测定的颗粒,找出一相对平整且面积较大的画作为基准面(即底面),然后用游标卡尺逐一测量该集料颗粒的厚度(即底面到颗粒的最高点,记为t)、长度(颗粒几何尺寸量大的方向,记作l)。

将l/t≥3的颗粒(即长度方向与厚度方向之比大于等于3的颗粒)挑出。

计算同规准仪法。

采用游标卡尺对集料颗粒进行甄别时,首先要确定好颗粒基准面,然后再测量其厚度与长度等相应尺寸。

十、集料抗冲击试验:

通过一定方式产生外力冲击,作用于粗集料,以测定抗滑表层用粗集料的抗冲击能力。

试验内容与步骤:

(1)将风干或在温度为105±5℃的烘干的集料过13.2mm、与9.5mm的粒径作为待测试样。

(2)分三次(数量各占量筒高度1/3)将集料装入量简,每层用金属捣棒从量筒上方不超过50mm处均匀地在集料表面捣实25次。

操作完成后,用捣棒沿筒口滚动,除去多余集料,并用手去掉阻碍滚动的颗粒,另加颗粒填充孔隙。

(3)将量筒装填的集料倒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作为试验用量,记作m0(精确至0.1g)。

(4)随后将试样倒人已安装稳妥的冲击仪的金属冲击杯中,用捣棒在集料上插捣25次,以达到压实状态。

(5)调整冲击锤的高度,使冲击落程离试样表面380mm±5mm。

(6)采用自由落锤的方式冲击试样15次,每次锤击要有不少于1s的时间间隔。

整个过程中无需调整落锤高度。

7)锤击结束后,将整个试样从杯中倒人浅盘中,并用橡胶锤敲击金属杯,用毛刷清扫杯的内壁,以确保收集到所有试样:

(8)将收集到的试样过2.36mm筛,分别称取筛上与筛下的试样质量m2、m1,(准确至0.1g)。

如果m1+m2与m0之差超过1g,则试验作废。

(9)采用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第二次平行试验。

4.结果计算:

冲击值LSV=(m1/m0)*100%(m1指2.36mm筛下的质量)冲击值越小,抗冲击性能越好。

十一、洛杉矶磨耗试验:

测定标准条件下粗集料抵抗磨擦、撞击的能力,以磨耗损失(%)表示。

它就是集料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尤其就是沥青混合料与基层集料,它与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耐磨性、耐久性密切相关,一般磨耗损失小的集料,集料坚硬、耐磨,耐久性好。

步骤:

(1)选取适宜规格的粗集料,洗净烘干备用。

按规定的粒级组成配制试验用材料。

(2)将准备好的试样m1与钢球放入磨耗机筒中,加盖密封。

调整仪器记数到0位,设定转动次数500转。

开动磨耗机,以30-33r/min转速转动规定的速度。

(3)转动结束后,倒出试样,用2mm圆孔筛(沥青混合料用1.7mm)筛去石屑,并用水冲洗留在筛上的试样烘干至恒重,称质量m2Q=((m1-m2)/m1)*100%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试验误差不大于2%。

十二:

粗集料磨耗试验(道瑞试验)1、试验目的用于评定杭滑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撞击与磨耗的能力。

2、道瑞磨耗试验机。

3、试验内容与步骤:

(1)将待测试样过筛后,取圆孔筛10-15mm或方孔筛9、5-13.2mm的部公用于制作试件。

(2)安装好试模,并在试模内表面涂抹一层肥皂水,烘干待用。

(3)用镊子夹起集料颗粒,将其单层排列在试模内,较平整的面放在模底,一块试模中排布的集料颗粒不得少于24块。

(4)集料颗粒之间的空隙用细砂(0、1~0.3mm)填充,填充高度约为颗粒高度的3/4,用洗耳球吹实找平,并吹去多余的部分。

(5)在环氧树脂中按比例加入固化剂,再加入0、1-0、45nm的细砂拌与均匀,要求环氧树脂:

固化剂:

细砂=1g:

0、25mL:

3.8g,2块试件大约需环氧树脂30g、固化剂7、5mL、细砂114g。

然后将拌制好的环氧树脂砂浆填入试模,并用热的油灰刀抹平。

注意环氧树脂砂浆尽可能地填充密实,且不要碰动排好的集料颗粒。

(6)常温下养生24h后拆模,除去多余的砂浆与松散的砂粒。

(7)试验操作之前,让磨耗机在溜砂状态下空转一圈,事先在转盘上留有一层砂。

(8)称出平行试验的2块试件的各自质量,记作,准确至0.1g。

将试件分别放人2个托盘内,使其径向相对,集料裸露面的底面朝向转盘,然后将配重放在试件上。

(9)在连续不断的溜砂状态(溜砂速率700-900g/min)下,以28-30r/min的转速转动转盘100圈,要求溜砂宽度能够覆盖整个试件宽度。

转动结束后,观察试件有无异常现象。

如正常,重复上述步骤,再磨400圈。

这一过程既可一次连续完成,也可分4个100圈4次完成。

10)全部磨耗试验完成后,取下试件,清除试件表面残留砂子,称出每个试件的,质量记作m1,磨耗值AAV=3(m0-m1)/ρs,无量纲、m0指磨耗前试件的质量,ρs指集料的表干密度g/cm3、用两块试件的试验平均值作为集料磨耗值,如果单块试件磨耗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后者的10%,则试验重做,并以4块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十三、磨光试验步骤:

集料磨光值就是利用加速磨光机磨光集料,并以摆式磨擦系数测定仪测定集料磨光后的磨擦系数值,以评定抗滑表层用集料的抗磨光性。

2仪器:

加速磨光机、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

同路面杭滑性能试验检测一致。

(3)标准试块:

由指定生产厂家用规定的集料品种以标准方法制备的试件,作为整个试验结果的参照物。

即用绿帘石化安山岩制作的试件,其磨光值应在46--52个单位之间。

试验步骤:

(1)待测集料过筛,取10-15mt粒径的颗粒料,用水洗净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

(2)将试模拼装并涂上肥皂水(防止试样与试模粘连)后烘干。

另外,将洁净的干砂(0、1—0.3mm)也置于烘箱中烘干。

然后将备好的待测集料颗粒(10—15mm)尽可能紧密地排列在试模中(大面且平整的面向下)。

(3)用小勺将烘干的砂(0、1-0.3mm)填人已排好的粒料间隙中,并用洗耳球先轻轻吹动于砂,使之填充密实。

然后再吹去多余的砂,使砂与试模中的台阶齐平。

注意,吹动于砂时不得碰动集料;集料表面应无干砂覆盖。

将吹过砂的试模与干砂一起置于温度为40℃的烘箱中预热。

(4)将固化剂(793)与环氧树脂(6101)按质量比例1:

4—1:

5拌与均匀,然后将此粘结剂与

干砂(0、1-0.3mm)按质量比1:

4—1;45的比例拌与均匀,即成为填充试模中集料空隙的并起到粘结作用的填料。

通常一个试模中填料用量约为:

环氧树脂9.0g,固化剂2、4mL,干砂48g。

(5)取出烘箱中吹妥砂的试模,用小油灰刀将拌好的环氧树脂砂浆填料填人试模中,并尽量使其填充密实。

填充砂浆时不应碰动粒料。

然后,用热油灰刀在试模上刮去多余的填料,并在试模表面上反复抹平,使其与试模口齐平。

对同一种集料试样,一次制备试件以6—10个为宜。

当试件表面有松动或脱落的集料时,该试件作废。

制好的试件用钢号码打下相应的号码作记号,以便区别及查找。

(6)将已填好境料的试模置于温度为30℃的烘箱中烘4h,然后升温至80'C再保持恒温3h进行养护。

夏季时,可采用室温下放置24h的方式进行养护(7)养护后拆模取出试件,试模拆除后应清理干净,以便下次再用;油灰刀、配制砂浆容器等用完后也应及时用丙酮清洗。

(8)将同一种集料取4个试件分为一组,进行编号。

例如,有三种类型的试样,则编号可定为1-4、5-8、9-11,并按表5-20顺序将试件安装于道路轮上。

标准试件编号为13~14,分别位于道路轮的1号与8号位置。

每两块试件间应置一块橡胶石棉垫片,最后一块试件应紧紧挤入轮槽中,以达到各个试件挤紧的目的。

然后拧紧螺丝,必要时可让在道路轮端板上加垫木板,用锤轻轻敲打,以保证装紧试块,不会造成试件在磨光过程中松动或断裂。

(9)磨光试件。

将道路轮安装在试验机的轮轴上,使橡胶轮的轮辐完全压着露出的集料表面。

然后盖上机盖,接通水源并打开金刚砂(30号)储料斗中的调节闸板。

开启电源,磨光机开始运转,溜砂量控制在30g±5g/min,流水量以恰好带走金刚砂为宜,出料口有砂滞留可不处理。

操作3h后关掉电源,取下储砂斗,清除斗中、溜砂槽及底座上的积砂后换上280号金刚砂。

然后重新开机,溜砂量调整控制在3g±5g/min,流水量也应做相应调整,再使试件磨光3h后停止试验。

注意:

轮胎在磨光试验120h(即20轮次)后应作废。

换用新轮后应按正常试验预磨6h,以便使金刚砂能嵌入轮胎表面。

(10)卸下道路轮后取出试件,用水将试件上的金刚砂洗净,再用摆式仪测定试件摩擦系数值(该值无量纲),得到的刻度盘读数除以0、6即为集料磨光值。

试件的测定方向应与“行车方向”一致。

注意,试验前应对摆式仪进行检查标定。

(11)每个试样测得的4个试件磨光值之差不得大于5个摆值,若有超出者,需重新测量。

若仍大于5个摆值,则该组试件应作废。

同一试样至少进行平行试验4次,若标准试件的平均值PSV均标在46-52,则试样的测试有效,可取同一组试样4个值的平均值PSV均,并按表5-21换算磨光值作为试验结果。

十四、水泥混凝土砂的筛分试验

通过试验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并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步骤:

(1)首先将砂过9.5mm筛,并记录9.5mm筛的筛余百分率。

拌与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待用。

(2)标准套筛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套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记作m)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

接通电源,电动过筛持续约10min。

若无摇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l0min。

(3)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

首先在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量每分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0、1%时,过筛结束,并将筛下的砂粒归入下一筛号:

下一级筛号校同样方式进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为止。

(4)称量各筛上存留质量mi精确至0.5g、所有各筛上存留量加上底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