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640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一讲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1.(2014山东文综,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

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

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

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

(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

(4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

(6分)

解析:

(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问,根据“完成于1794年”“自由”“平等”判断出是卢梭;结合“1794年”雅各宾派的统治回答“理由”。

答案:

(1)《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

(2)卢梭。

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

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

2.(2014福建文综,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

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

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

“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

”……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

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

《姊妹革命:

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

(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

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

(10分)

解析:

(1)问,要联系印度和法国两国的国情及《独立宣言》的精神鼓舞作用分析。

(2)问,第一小问实质是考查《独立宣言》所蕴含的精神,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第二小问考查《独立宣言》对美法两国的相互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印度:

增强了印度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

法国:

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

(2)说明:

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

分析:

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

3.(2010新课标全国文综,15分)

材料1: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

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2:

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

(1)根据材料1、2,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启蒙思想的相关内容。

(1)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前者重点论述自由与法制的关系,认为自由必须是在法制基础上的自由,后者重点论述反对暴政、崇尚自由的思想;第

(2)问之所以出现上述不同,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相关,孟德斯鸠主要针对法国的专制制度,从材料信息“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可以看出其受美国民主思想影响较大。

答案:

孟德斯鸠:

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

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2)两人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

4.(2012福建文综,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宣》(1774年)

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

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

答案:

(1)差异:

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

原因:

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战争道路。

(2)改变:

改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第二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1.(2014北京文综,4分)右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

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

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中的文字及其含义。

通过漫画中三人合力打造及文字“新宪法”,结合最下面的文字可知C项正确。

A项不符合三个等级合作的主旨;B项错误,此后不久制定的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主张废除君主制;D项时间不对,拿破仑法典是在1804年颁布的。

答案:

C 

2.(2014四川文综,4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

“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解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1931年制定的,国民革命运动是在1924-1927年,A项错误;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而《宪法大纲》规定资本家没有“政治自由”的权利,说明其与民主革命纲领不一致,B项错误;该宪法深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项错误;当时中国处在民主革命时期,说明该宪法与革命实际有脱节的地方,故C项正确。

答案:

C 

3.(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15分)

材料 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

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

“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

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

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6分)

解析:

(1)问,由材料可知,与1908年相比,1910年预备立宪期限缩短,增加了设立内阁的内容,而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以及清政府化解统治危机的需要。

(2)问,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民主革命已成为社会潮流,所谓预备立宪最终证明是一场骗局,它只是清政府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立宪派和旧官僚对清政府更加失望,清政府陷入全面的危机之中。

答案:

(1)区别:

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

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

4.(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

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

在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

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

(7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中的“1940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小问根据三三制政权的构成分析。

(2)问,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等方面说明。

答案:

(1)原因:

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

5.(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15分)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

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

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

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

有维新人士倡言:

“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

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

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

”梁启超提出:

“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

”并说:

“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解析:

本题以办报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前后两派的办报情况及实质,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判断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1)问,“宗旨”据材料一“布告各国,咸使闻知”可知洋务派侧重对外宣传,据材料二“变法”一词可知维新派的政治属性更浓;“任务”据材料一“凡外国物价……传教不公”可知洋务派以披露外国为主,据材料二“变法”一词可知维新派办报实为变法服务;“目的”据材料一“使归曲于彼”可知洋务派办报在于警示外国人,据材料二“阅报愈多……人愈智”可知维新派办报在于传播思想、启迪民智。

(2)问,可从除旧、布新、为现实服务等角度切入。

答案:

(1)宗旨:

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

任务:

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

目的:

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

(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6.(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15分)

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

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

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

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

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

《新政论议》(1895年)

(I)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问,根据材料中“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凡男子二十岁以上……则予以公举之权”“皆以叙议之法为之”“以人多者为是”“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等信息概括即可。

(2)问,从制度设计和政治改革等方面分析。

答案:

(1)议员选举与科举功名相联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军国大政仍归君主。

(2)进行制度设计;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

7.(2013山东文综,10分)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

……重以土匪蜂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

……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

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

……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

(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

(6分)

(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应注意题干及材料中的“辛亥革命爆发后”“1911年11月11日”等信息。

(1)问,根据对正文材料的解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材料涉及的有关史实。

(2)问,首先根据材料理解民情的含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清政府被迫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案:

(1)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实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帝国主义伺机扩大对华侵略;实行共和成为大势所趋。

(答出3个要点即可)

(2)起初,清政府拒绝实行共和,派兵镇压革命军;后来,迫于革命形势发展,清帝不得不宣告退位。

8.(2013福建文综,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

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

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摘自《清议报》(1901年)

材料二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

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

二者孰切真理?

曰:

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

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

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

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问,“学理”通过材料一中列举的人物可知是启蒙思想,“看法”根据“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概括得出。

(2)问,从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的角度分析,梁启超认为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要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

(1)启蒙思想。

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

(2)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9.(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15分)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

(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相关知识。

(1)问可从最高国务机关的确定形式、国民政府委员的构成等方面分析和概括;第

(2)问的第一小问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形势分析,第二小问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归纳。

答案:

(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2)实质变化:

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

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10.(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15分)

材料1: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

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明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

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材料2: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

“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解析:

(1)问依据材料1中的“五权分立”“训政”“宪政”等信息,迁移英美代议制的有关知识,从实施目标、权力归属和运作、民主权力的实现等方面归纳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

(2)问依据材料2从目标、实质、影响等方面简要评述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答案:

(1)同:

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异:

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实行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

11.(2011福建文综,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2:

谭嗣同认为:

“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1,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解析:

该题考查维新派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异同。

(1)问主要思想的概括一要依据材料内容,二要准确把握君权与宪政两个角度;分析背景要从当时思想变化的触动因素上着手进行概括;第

(2)问比较异同要充分依据材料信息,差异主要着眼于急缓程度。

答案:

(1)主要思想:

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同:

两人都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

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12.(2011山东文综,10分)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2: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

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

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

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1)材料1、材料2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

说明理由。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

本题以热点问题“中共建立90周年”为命题背景,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分析的能力。

(1)问,注意材料1关键词“无阶级……之区别”,这中情况只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情况下才能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